《西游记》为什么管孙悟空叫“心猿”?《紧箍咒》怎么念?翻书党澎湃新闻

话说刘伯钦送唐僧来到两界山。唐僧说:“麻烦你再送我一程吧。”刘伯钦说:“长老,这山名叫两界山,东边是大唐所管,西边是鞑靼的地界。我不能过界,你去吧。”两人正难舍难分之际,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

看到此处,谁不拍案大呼快哉!清黄周星在此批道:“人人踊跃欢喜,如出暗室而睹青天,如泛苦海而登彼岸。无数重负一朝顿释矣。乐极!乐极!”

然后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唐僧把“六字真言”揭了下来(虽然贫道考证这是“俺那里把你哄”),只听得一声巨响,地裂山崩,虚空粉碎,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此重生!譬如花果山顶石卵此时方才迸裂,从前种种不必重提。

插入的“六贼无踪”

孙悟空出了五行山后,有一段打死强盗的故事,1986版《西游记》作了很大的改动,因为这段寓意太明显了,反倒央视不敢演、也没法演了。这个我们应该理解,不必苛求。

原著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贫道作了删减):

师徒们正走多时,忽见路傍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行者对那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甚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六人道:“我们唤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那贼闻言,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欲的欲,思的思,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和尚无礼!你的东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他轮枪舞剑,一拥前来,照行者劈头乱砍,乒乓乒乓,砍有七八十下。悟空停立中间,只当不知。行者伸手去耳朵里拔出一根绣花针儿,迎风一幌,却是一条铁棒,吓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被他拽开步,团团赶上,一个个尽皆打死。

然后的剧情,就和86版电视剧一样了。唐僧嫌孙悟空不分好歹,打死了强盗。于是孙悟空一气之下,驾云去了东海龙宫。老龙王借张良三进履的故事劝告孙悟空。孙悟空醒悟,又在海面上碰上了观音菩萨,这才回来保唐僧。

打杀六贼、悟空气走。这在后来的难簿上绝对算得上一难。因为最后的九九八十一难的难簿上有“不识人参十八难、朱紫国行医五十五难。拯救疲癃五十六难”,朱紫国行医都算一难,甚至不认得人参果都算一难。这里打杀六贼,又如何不算一难?

唐僧九月十二日离开长安,到两界山不过十几日,“正是秋深时节”。孙悟空出来后,下山遇到老者借宿,然后“夜宿晓行,不觉又值初冬时候”,正说明是已走了许久,至少离开两界山已经有一段距离。所以难簿上说“两界山头第八难”,指的肯定是救孙悟空出来,而不是打杀六贼。如果指这件事,为什么不说“剪除六贼第八难”或者“降孙演咒第八难”呢?

另外,原文这里是“出城逢虎第五难。折从落坑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两界山头第八难”。这又怪了啊。今天的《西游记》,双叉岭的这件小小的事,他居然拆成了三难!虽然双叉岭上碰上的是寅将军,也是一个虎精,但无论如何这个“出城逢虎",放在刘伯钦打死的那只上比较合适。就算这只虎指的寅将军,那也应该是折从落坑在前,出城逢虎在后才对呀。所以今天的双叉岭、两界山故事,很可能和原来的版本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贫道经常说《西游记》是不同作者、不同时代的产物,在九九八十一难簿上也能看出来。我们看世德堂本的难簿(大家可以看贫道的校注本,别的版本基本都根据清刻本“改对”了),从69-74难是:稀柿拜秽六十九难、花豹迷人七十难、棘林吟咏七十一难、黑河沉没七十二难、灭法国难行七十三难、元夜观灯七十四难。先不管“稀柿拜秽”是什么东东,大家翻翻目录就知道,这六难顺序,完全和正文顺序对不上!不是一个对不上,是处处对不上。所以正说明难簿抄自一个老版本,今天的正文是一个新版本。因为只有照抄老版本的难簿而忘记正文顺序已改过(或懒得去改难簿)的道理;断没有先写好正文后编难簿,而居然编错的道理,那这位编书的未免太蠢了。

而且这几个毛贼的名字,与后面的妖怪相比,未免太有文化了,“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后面的许多妖怪,是狮子就叫黄狮精,是蜘蛛就叫蜘蛛精,是豹子就叫豹子精,这些名字真是朴实得可爱极了。而这六个毛贼,不加注释,恐怕很多朋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这六个毛贼出自一位高人后来添补,至少在八十一难成型之后的添补,是确凿无疑的(当然他未必添补了仅此这一处)。

为什么要打杀六贼

下面对六贼的解释,就是贫道本门武功以外的任务了。但是因为这段添补的意思太明确,几乎起到了点化《西游记》的作用,所以不得不试图解释一番。很多朋友不是喜欢讨论《西游记》的深意么?其实这一段正因为是后来插入的,所以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里有深意。诸位切勿当作心灵鸡汤——假如不把《西游记》原著当作心灵鸡汤的话。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时刻是消停的?眼睛不停地要看事物,耳朵不停地要听声音,鼻子不停要闻气息,舌头不停要尝滋味,身体不停地寻找快感,就算这些都没有了,脑子里还不断地胡思乱想。

其实贫道本来是要看一会稿的,结果打开网站泡一泡就过去了。

其实贫道本来是要练一会字的,结果打开视频躺一躺就过去了。

其实贫道本来是要更一篇文的,结果叫份烤串撸一撸就过去了。

于是,忽然发现,太阳又偏西了,于是感叹,于是一事无成……

现在的图片,越来越酷炫;现在的音乐,越来越震撼;现在的美食,想法设法地刺激我们的鼻子和味蕾。现在的各种服务,白的黑的灰的黄的,你怎么舒服,就可以怎么来。他们就是眼贼、耳贼、鼻贼、舌贼、身贼。

于是,这些盗贼,盗走了审美,盗走了敏锐,盗走了思考的能力。更有一些高级的盗贼,他们打着爱的名义、善的名义,使我们的心逐渐麻木起来。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图片,不需要网站,不需要音乐,不需要烤串……这是万分愚蠢的。也不是说,我们只能看书,只能练字,只能更文,如果需要去做音乐、做网站、做图片,反倒被练字、看书、更文吸引了,那盗贼的身份立即翻转!

所以,请看六个毛贼自报家门后,孙悟空立即接的话,这几句,句句有深意,没一句废话:

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

这里的关键字,一是”主人公“,二是“均分”,三是“饶了你罢”。

一、我不否认你们的存在。

二、我在我心中,给你们六个眼耳鼻舌身意留一份地位。不但留地位,而且平起平坐。我分到的也不需要比你们多,也不能比你们少。

三、你们得好好伺候老子!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贼,当然要看他的行为。如果好好伺候主人公,打劫到的财宝乖乖上交,那就忠仆、义仆,那就不是贼了!

但是眼耳鼻舌身意不识相,反倒”轮枪舞剑,一拥前来,照行者劈头乱砍“,这就是欺负到主人公头上来了。所以孙悟空抡开棍子,一概打死。

这里顺便说一句: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并不是说眼睛只能对应喜,耳朵只能对应怒……其实任何一个器官所带来的,都有可能是喜怒爱思欲忧中的任何一个。作者起名字各自对应了一个,这是互文。就像“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样,笼统说的是当着窗、对着镜,理鬓贴黄。所以,我们只要笼统地理解:六根对应六情,就好。

龙王和观音的说话艺术

打杀了六贼,唐僧过意不去了,开始教训孙悟空。这还真不是唐僧在这里烂忠厚、傻慈悲。我们要知道,假如《西游记》就把唐僧写得烂忠厚、傻慈悲,像我们前些年教科书宣传的那样:唐僧敌我不分,孙猴除恶务尽,猪八戒是两面派,沙和尚是调和派——这种解读很高明么?给这位作者磨墨都未必配!

如果我们为了消灭这些盗贼,把眼睛抠瞎、耳朵扎聋、舌头割掉……或者,断除六贼看上去最快的方法,当然是自杀了,麻绳一吊,高楼一跳,农药一倒,河水一泡……然而这是可行的么?这是主人和六贼同归于尽的方式!相当于放火烧了自家房子,然而烧了房子就算完么……再多的不说了。总之,我们毕竟还要在世界上生活,必须学会和他们共处。

所以说,六贼只能降服,就像唐僧所说的“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这句话是关键。他当然不能再说一通唯识的道理,那真就变成佛经了。顺便说一句,玄奘法师,可是唯识宗的大宗师!要讲人的“六识”、”八识“,他要说是第二,那没人敢说第一了。

打死六贼,是错误的!所以贫道不得不佩服《西游记》的文笔,他将怎样表现这个“同归于尽”的寓意呢?他的安排,是让孙悟空断然离去,离开了取经队伍,于是这颗心,就游离于身体之外了。

我们看到,作者在这里安排孙悟空回心转意,回到唐僧身边的情节,是极讲究极有分寸的。

他先是安排了一场龙王的劝说。龙王作为一位长者,一位过来人,同时也是取经队伍的旁观者。不愧是东海龙王啊,堪称做思想工作的高手!他先是讲了张良的故事,然后只讲了三句话:

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又讲:

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请大圣早发慈悲,不要疏久了你师父。

这是几句极有分寸、有身份、有力量的话。方方面面都讲全了。1、“到底是个妖仙,不能成正果”,这是摆明利益。2、“自当裁处”,你们取经队伍如何,与我并无关系,我首先尊重你的选择,你回花果山我也不管。3、“不可图自在”,从你内部心理说,我见你只图自在,为你担心。“请大圣早发慈悲”,4、从你外部责任说,你不是一个单独的人了,你已经有了社会责任。但这样说责任,绝对会激起孙悟空的反感。所以一定要反着说:你要发慈悲,你师父需要你的保护。

寥寥50几个字,讲出了四个方面,句句戳中要害,而且不显山不露水。这就是作者的锻炼文字的功夫,试问这份质感,今天的一般写手有几个能达到?这就是名著的细节!

然而这还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在后面。

然后孙悟空出海面之后,遇到了菩萨。简单问答之后,这时菩萨劝他回去。我们看,好话歹话,都让龙王说干净了。这时菩萨说任何一句话,都不免和前面相犯。如果我们来写,菩萨这时应该说一句什么话,既符合她的身份,才能让孙悟空决然反转?

我们必然说:“你这泼猴,还不快去。”“你对得起我么?”“你对得起你师父么?”“你这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你就不该离开。”“你怎么不顾全大局?你的集体主义精神呢?”“取到真经才能成佛啊。”“你师父那么辛苦你知道么。”“我为你付出了多少你懂么?”“菩萨理解你,但取经要紧。”“乖乖,菩萨抱抱……回去找你师父吧。”“(用大法力把猴子往西天路上一推)去你娘的!”

我们看,普通家长,不就这样教训孩子的么?人身攻击、道德绑架、情感交换、利益引诱、粗暴压制……然而这些有用么?

我们看,这些话,龙王可以说,因为他是外人。外人来劝说一个人,大可以讲道义、讲责任、讲利益。因为他的身份就代表着社会上的关系。道义、责任、利益……说来说去,都代表着社会上的交换、合作的规则。如果家长对孩子开始讲道义、讲责任、讲利益了,其实已经落入下乘了。因为,你一谈这些,就已经准备和你的孩子谈交换、谈合作了!那就别怪孩子和你谈交换谈合作!一切亲情的变异,都是从谈交换开始!

赶早去,莫错过了念头。

诸位,这就是菩萨啊!诸佛不能转定业之身,菩萨不能救无缘之人,父母不能留叛逆之子。决定一切的,是自己的心和自己造的业。其实,任何人都不是傻子。他在社会上历练一番之后,总有选择、判断,总有念头对的时候。如果亲人要帮他,只能在这个时候,帮一把,推一把。然而,如何能捕捉到这个正确的念头,在菩萨就是法力,她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驾云飞到孙悟空面前;在父母就是观察力,他们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对孩子说那句话。

紧箍咒or定心真言

而且,菩萨这句话,把孙悟空此时的心理活动揭得一干二净。因为孙悟空这颗心,一时半会是降服不住的。他一回来,唐僧就给他戴了一个紧箍儿。

这个也好理解。贫道上本科的时候,都有这经验,听别人讲理想,谈人生,听得激情澎湃,觉得此后就要变了一个人了。结果散场没几个小时,就又现了原形。该刷手机还刷手机,该上网还上网,该看片还看片,该挂科还挂科——有时候,心里都不愿回想那一次次激情澎湃、立志自新的时刻!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了理想,有了目标,还是做不到呢?

理由简单之极:菩萨早就说了,莫错过了念头。人心是会变的。虽然一时受了激励、匡正。但总要摇摆不定,反复无常。这没什么可指责的,可懊恼的。所以《西游记》为什么管孙悟空叫“心猿”,就是这个道理。菩萨早就知道,对于普。通。人,好的念头,是可以、而且必然会错过的。

对治方法也简单之极:就是上个紧箍咒!

紧箍咒的梗,并非今本《西游记》的独创。早在《西游记杂剧》里就有了。但为何《西游记》是四大名著,《西游记杂剧》不是名著。因为这两部作品,对紧箍咒的写法完全不一样。

《西游记杂剧》是这样唱的:

玄奘,你近前来。这畜生凡心不退,但欲伤你,你念《紧箍儿咒》,他头上便紧。若不告饶,须臾之间,便刺死这厮。

为足下常有杀人机,因此上与师父留下这防身计,劣心肠再不可生奸意。

也就是说,杂剧是把孙悟空当作妖怪防的。紧箍咒说白了,无非就像套在犯人身上的枷锁,使之不得反抗。所以一再说,这是“防身计”,“但欲伤你”,便念紧箍咒。对孙悟空而言,紧箍咒就是一再强调:你是罪犯你是罪犯你是罪犯!你要赎罪你要赎罪你要赎罪!

所以早年间有些学者喜欢讲:《西游记》的紧箍咒,代表了什么封建礼教对孙悟空的束缚,甚至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压迫。还有些学者讲:孙悟空等人取经之路,是一次赎罪之旅。当然都可以这么说,但只能说,对各种西游故事都适用。对今天这本《西游记》,恐怕并没有抓住特点。因为他们对这里的六贼,对里面谈论心性的内容,都真的或假装没看见。

然而今本《西游记》虽然继承了“紧箍咒”的老名字。但觉得并不好,所以又起了一个新名字。这个新名字,不知诸位是否记得观音变的老母对唐僧的话:

东边不远,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我去赶上他,教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也就是说,《紧箍咒》又叫《定心真言》。心是谁,当然是心猿孙悟空,这是最明白不过的暗示了。和杂剧不一样。今本的《西游记》不把孙悟空当罪犯看待,而是把他当一个正常的人来看待的。尤其是,把他当成一颗真实的心来看待,来尊重。

贫道在《猴子出炉了》这一期中提到:孙悟空代表真心!真,是前提。虽然,真,并不代表有理由无所不为。但前提是一定要真。如果是假的,是掩藏的,整部《西游记》就没有意义了。

这里有个词,“行凶”,也大有意趣。

《西游记杂剧》里当然指孙悟空对唐僧行凶,孙悟空被放出五行山第一句话就说:“好个胖和尚,到前面吃得我一顿饱,依旧回花果山。”哪知道,到了今本《西游记》里,作者把这个“行凶”,轻轻地、不露声色地改掉了,接上面打杀强盗的剧情,这里菩萨说的行凶,当然指的是对外人行凶。

所以我们说《西游记》之可贵,就是虽然写的是神仙妖魔,却处处直面的是人,处处写的是这颗人心。把孙悟空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妖来看待。而我们今天的某些故事,主旋律剧里只有一堆圣贤尧舜,阴谋剧里只有一堆丛林动物,武侠剧里只有一堆杀人机器。明明演的是“人”,偏偏“人”最少。因为这些故事,把最关键的真心,隐藏起来了。

《紧箍儿咒》,一名《定心真言》,然则此箍非头间之箍,乃心上之箍耳。或问此咒至今传否?道人(黄周星自称)曰:“《易经》、《论语》俱有之,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附一:宗教意义的“六贼”

佛教认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媒,自劫家宝,故喻之为贼。有道之士,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味味,身离细滑,意不妄念,以避六贼。

道教也有六贼的概念,当然是从佛教借过来的。这个还真不能算是偷的,因为谈论六贼的都是一些内丹家,他们谈的很光明正大,如《修真十书》等。

主人公,指真如本性或元神。六贼,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而产生的喜、怒、爱、思、欲、忧的形象化比喻,是烦恼的根源。修行的人一定要首先断除这“六贼”。佛教唯识宗一般把心分为八个层次:表层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识较为简单,仅相当于摄影、录制、直接感觉外在世界的“感性认识”。五识的感觉传送到第六识意识,靠意识的分辨、判断、推理,创造出一个外在世界的投影,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第七识末那识,负责把所有的信息传送到第八识阿赖耶识,同时第七识也是认为有“我”存在,产生烦恼的根源。第八识储藏了宇宙万有的所有信息,其中含有真如本性。它先天而生,靠人类普通的思维无法认识。玄奘法师有《八识规矩颂》,称阿赖耶识“去后来先作主公”。此外,尚有“第九识”,即庵摩罗识,又称白净识、清净识。指阿赖耶识去除了垢染,而达到光明澄澈的境界。道教内丹术借用唯识宗的理论,提出“八识归元”,认为阿赖耶识即内丹术百般修炼寻觅,务要显现出的“元神”,故称元神为“主翁”、“主人公”。此处孙悟空自称主人公,剿灭六贼,即“明心见性”,现出“元神”、“阿赖耶识”的意思。

THE END
1.畜畜拼音畜怎么读畜部首畜意思畜怎么读,畜拼音,畜部首,畜意思,畜组词,畜字解释,畜是什么意思,畜的含义,畜字组词,畜有几笔几划,畜怎么拼,畜的部首是什么是由747838查询网新华字典提供的关于畜的内容。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747838查询网新华字典。http://zidian.747838.com/%E7%95%9C_zi/
2.畜,畜字,畜字拼音,畜字部首,畜字笔画,畜字含义,畜字解释,畜字典故积聚、储藏《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积足恃。” 【畜积】积聚,积蓄。 晁错《论贵粟疏》:“薄赋敛,广~。” 【畜畜】勤劳的样子。 《庄子·徐无鬼》:“夫尧~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http://www.98655.com/show.asp?q=%E7%95%9C
3.诩畜的意思诩畜的解释拼音诩畜是什么意思 诩畜读音 怎么读 诩畜,拼音是xǔ chù,诩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诩畜造句子 最新查询 1. 惠利 2. 中招 3. 牛肉 4. 翔天 5. 亡命 6. 星系 7. 急症 8. 诅咒 9. 新人 10. 坚果 11. 出游 12. 毒牙 13. 汉字 14. 仔猪 15. 牛黄 16. 哀怨 17. 远志 18. 渴望 19. 晚安http://mcidian.gei6.com/xuxu__ahl9usrq.html
4.汉字“畜”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新华字典畜xù【动】饲养〖禽兽〗〖raise〗畜鸟者则勿佛也。——《礼记·曲礼》畜鸾皇只。——《楚辞·大招》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徐霞客游记》又如:畜置(饲养)养育〖bringup〗天下谁畜之。——《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尔不畜我,http://dict.newdu.com/show.asp?id=14183
5.家畜家畜怎么念家畜的解释家畜 首页>汉语词典 《家畜》 词语家畜 拼音jiā chù注音ㄐㄧㄚㄔㄨˋ 解释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兽类更多:https://www.bmcx.com/,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其它“家”字典“畜”字典https://cidian.bmcx.com/jiaxu_9gv__cidianchaxun/
6.畜禽养殖怎么读啊?步行街主干道美职篮英雄 https://bbs.hupu.com/30910845.html
7.人畜“畜”念什么人畜“畜”念什么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chu 四声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擅长地理的人可以读什么?以后做什么? 藤蔓的“蔓”字明明是“万”字的读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读成了“慢”字的读音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990489104f778c036ef32ed79103935e.html
8.六字真言怎么念六字真言怎么念 六字真言是指唵、嘛、呢、叭、咪、吽这六个字。六字真言的正确念法如下:第一个字唵(ong),第二个字嘛(ma),第三个字呢(ni),第四个字叭(bei),第五个字咪(mei),第六个字吽(hong)。 六字真言的含义 六字真言一般指六字箴言,六字箴言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大明咒、六字真言、http://www.chusan.com/zhongkao/320957.html
9.牲怎么读牲的读音牲怎么念拼音部首牲怎么读牲字共有1个读音:shēng牲的拼音: shēng 牲的部首: 牜 牲的笔画: 9 牲怎么读: 牲的结构: 左右结构 五行属性: 金牲的基础释义牲怎么念: 牲,读音为:shēng,偏旁部首:牜(牛字旁),左右结构,共9画。 牲的意思: 牲shēng (1) 名词 家畜组词:牲口 (2) 名词 古代祭神用的牛、羊、猪等 组词http://zidian.gjcha.com/7272__zmd.html
10.口加牛念什么口牛怎么读口加牛念什么【口牛怎么读】 牛的字形 牛 牜? niú Always think about the character and try to convince yourself that it is what they say it is. What we see here is the horns and the ears and the nose of a cow 牛. 要常常思考汉字,并且试着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是否它就是大家所说的那样。https://www.wandongli.com/news_detail.html?id=13940
11.经营理念英文怎么写经营理念的英文怎么说沪江词库精选经营理念的英文怎么说、英语单词怎么写、例句等信息 management philosophy 相似短语 customer management 客户管理 dry management 旱地管理 economic management 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经济经营,经济经营 education management 教育管理 effective management 实际管理机构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构形管理,https://www.hujiang.com/ciku/40957_-1616667923/
12.南怀谨:人的起点和终点三火化超度等问题所以跟一般不懂的人说:“某人啊,你这个时候念佛啊!”很多学佛的答复我,“唉……老……老师啊……我念……念不出……来……”我说,“你好笨蛋啊!你怎么会跟我讲话?你跟我讲话,这个就是念啊!念佛,就是念头里有个佛的观念,并不是嘴里在念阿弥陀佛。”可是他已经听不懂了,意识力量不够了。所以看到很多学https://www.163.com/dy/article/DGKLU4KL0521A7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