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上,胡鉴锋处长代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宣读了《广东省质监局关于同意成立省饲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函》,广东省饲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由21名委员组成,郑惠典任主任委员,罗道栩、李小云任副主任委员,肖田安任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广东省兽药饲料质量检验所。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张燕飞副局长代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向标委会承担单位省兽药饲料质量检验所林海丹所长授“广东省饲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牌匾。

郑惠典副厅长表示,广东省饲料业发展虽然取得较好成效,但也存在饲料资源产业化开发与安全高效利用、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与应用、饲料安全评价、检测技术与质量安全预警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不强;产品质量标准水平总体滞后、标准体系不完善、国际标准采标率低、标准制修订周期长、完成率偏低,标准的制定、实施与生产脱节、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不尽科学等问题。饲料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是产业化、集约化的重要基础,是饲料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进饲料标准化工作,对解决我省饲料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我省饲料业科学发展、建设现代饲料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的推进,需要靠全省饲料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靠科研界提供技术支撑,更需要标准化委员会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各位委员肩负重任,希望大家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以对事业、对人民、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做好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鼎力推进我省饲料标准化工作,促进我省饲料工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他要求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我省饲料标准体系的建设步伐,围绕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着力构建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有侧重,结构科学合理,统一权威的能够满足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的饲料工业标准体系。

二要立足自主创新,推进标准化工作与科研、产业有机结合。注重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同步,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有效性。采用标准化手段,将事关行业发展热点、焦点的重大科技成果快速应用到生产中,提升饲料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个产业的竞争水平。

四要凝聚工作合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标准化工作专业人才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懂专业、懂外语、熟悉国际规则的标准化复合型人才,把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热心于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的人才尽量吸收到标委会来,充分调动饲料生产经营、监督管理、科研教学、检测检验等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整合力量,全力推进,以适应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叶元土:苏州大学教授,现任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理事;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饲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76/SC1)委员(2008年~2013年);江苏省动物营养研究会副理事长(2009年-)。

鱼粉是水产饲料中价格最高的大宗原料,也是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最大的原料。

应对鱼粉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技术对策是:⑴建立以鱼粉、肉粉(包括猪肉粉、鸡肉粉、牛肉粉等)、血球蛋白粉“总量”在饲料配方中的“动物蛋白原料”配方比例维持稳定的技术方案,即保持饲料中“动物蛋白原料总量”基本稳定,以维持饲料产品质量稳定,而依据不同情况如鱼粉价格因素、养殖季节因素等,在“动物蛋白原料总量”组成中,实时调整其中的鱼粉的比例,例如鱼粉价格过高时,则减少其中鱼粉的比例。⑵深入、系统地研究鱼粉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特性,选择其他替代原料如鱼浆、鱼熔浆、鱼膏等产品,提供鱼粉中特殊营养物质,而有效降低鱼粉产品的使用量,依赖其他动物性原料如肉粉、血球粉等作为饲料中主要动物蛋白质原料,保持饲料产品的质量稳定。

针对上述技术对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充分地理解鱼粉产品的营养价值,只有在很好地理解了鱼粉产品的特殊营养价值之后,才能更好地在饲料产品中使用好鱼粉产品,目标是保持饲料产品具有高质量、且质量稳定。

对于无胃鱼类的作用则相对较弱。这或许是组胺、肌胃糜烂素在胃部吸收时需要组胺受体、且肌胃糜烂素与组胺可能共用一类受体,而组胺受体只是存在于有胃鱼类,在无胃鱼类没有发现有组胺受体。

——载自:中国水产频道

高粱替代玉米做饲料原料是趋势?

好不容易盼来了猪价上涨,但饲料主要原料——玉米价格的上涨却给养殖户添了一份愁。为了不让养殖利润被玉米吞噬,部分饲料厂与大型养殖场尝试研究用低价的高粱替代玉米作为饲料主要原料,但是高粱替代玉米还有营养和性价比等问题需要解决,有人表示此举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有人表示此法是未来的趋势。

高粱替代玉米是不得已

根据资料显示,高粱中含有单宁,单宁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它是水溶性的多酚化合物,又称鞣酸。特点是苦涩味重,影响适口性。与蛋白质及消化酶类结合,影响饲料的转化率和代谢能值。

对于高粱替代玉米的这种做法,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系教授冯定远认为,高粱可以部分替代玉米,而全部替代是不行的。使用高粱是因玉米价格上涨不得已而为之,可以作为市场变动的调节,但不是长久之计。

冯定远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用高粱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抗营养因子单宁对动物的影响,这可以通过减少用量、脱毒等方法解决;第二个是高粱能量低于玉米能量,生产过程中要减少其他低能量原料的使用,或者添加一些油脂。

冯定远表示,有一些企业开发单宁酶,用来降低单宁对动物的影响。但这个做法不太现实,因为成本太高。同时,冯定远强调,玉米在饲料中是无可替代的。

鸡饲料中高粱可占50%

而黄少彬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高粱可以通过脱皮、熟化、加酶等方法解决抗营养因子问题。高粱全部替代玉米对中、大肉猪没有影响,可以放心使用,也不存在适口性的问题。但目前的技术做出来的饲料喂猪之后料肉比偏高,而且还要考虑氨基酸平衡的问题。玉米在饲料中占比大概65%-70%,由于高粱能量比玉米低,高粱全替代玉米在饲料中占比大概75%,用高粱对饲料营养是没有影响的。关键在于料肉比偏高,可能性价比没那么好,现正处于研究阶段,技术还没那么成熟。他表示,高粱替代玉米是未来的趋势。

温氏集团配方员小何(化名)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高粱在鸡饲料中的用量比较多,占比50%都不会有问题,而用在猪上存在适口性问题。温氏养鸡公司有试过用高粱全部替代玉米的养鸡试验,但是高粱淀粉粘性很差,影响颗粒度。小何表示,如果按照在猪饲料中使用50%的高粱,成本能省200元/吨。只要高粱价格比玉米低100元/吨,用高粱就有成本优势。而目前高粱价格大概比玉米低300-400元/吨。

关于用高粱替代玉米是否可行,据媒体公开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金斯维尔分校动物营养专家基姆。麦克库斯特恩在今年3月份"美国玉米,高粱和DDGS供求及市场研讨会"上也做出了回答。他认为,高粱中含有的可消化氨基酸组合、磷和脂肪酸组合,能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高粱中粗蛋白和可利用磷都比玉米高很多,有利于提高猪胴体脂肪的坚硬度。赖氨酸比玉米低,可通过适当添加合成氨基酸来补充。虽然高粱能量水平比玉米稍低,但高粱价格也比玉米便宜。

THE END
1.草食畜牧业生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草食畜牧业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然而,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草食畜牧业生态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草食畜牧业生态的重要性 https://news.lotut.com/news/iprNewsPreview.html?newsId=936282
2.“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系统监测概念介绍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系统监测概念介绍 “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系统监测是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监测、航空遥感监测和地面站点监测等环境监测手段,基于数据挖掘、数据融合、数据协同和数据同化等关键技术,获得更加准确数据支持的立体生态监测感知体系。“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能更为全面地反映生态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生态环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06759/article/details/127355633
3.张家口市春雨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张家口市尚义县草畜一体化(六十庄村乳品加工车间)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 原公告内容: 【张家口市尚义县草畜一体化[详情] 公告变更 | 2024-04-07 | 张家口 【张家口市尚义县草畜一体化(六十庄村乳品加工车间)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 【张家口市尚义县草畜一体化(六十庄村乳品加工车间)建设https://m.bidizhaobiao.com/company_212180876523679744.html
4.自我在公司发展设想(通用6篇)——以山东省东营和滨洲为中心,巩固现有成果,发挥各项优势,构建黄河三角洲集约化饲草种植和草畜一体化产业的大本营。黄河三角洲草业作为“草畜乳一体化 ”项目最关键的一环,主要立足于高效配置土地资源和政策资源,建立起稳固的运作平台,最终形成“草畜乳一体化 ”项目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框架。到2010年,形成自有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5cg4djy.html
5.牧区建设范文11篇(全文)“新型城镇化”应具有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三大内涵。[18]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相对比,在经济层面,传统农牧区农牧业生产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尤为突出,农牧民收入渠道狭窄,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大;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地矛盾、草畜矛盾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yk20wqi.html
6.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正>中国加入WTO之后,畜牧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国际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必须在经营上实行一体化模式。国际上畜牧产业一体化经营有多种成熟的模式,虽然各国在一体化的具体做法上不尽相同,但大体可归纳为: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企业集团三种类型。笔者主要就农牧业发达国家畜牧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做比较研究,并结合我国http://zxwa.cbpt.cnki.net/WKD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7&st=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