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启动草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牧草

国家林草局表示,正会同有关部门启动草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各地布局建设一批具备现代化生产水平的草种生产基地,明年和“十五五”期间,重点强化草种生产推广,扶持草种业龙头企业发展。

在国家林草局今天(12月27日)举办的2024年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草原司司长李拥军介绍,草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土绿化和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事关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和美丽中国建设。我国是草原大国,草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牧草种类繁多,其中具有饲用价值的牧草就有6700多种。

李拥军介绍,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草种业发展,从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优良品种选育培育,草种扩繁生产等多个环节全面发力,扎实推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优良草品种选育和草种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草种自给率逐步提高。2024年,我国各类草种产量超过7万吨,进口草种6.62万吨。

近期,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提升饲草种业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力争到2030年饲草种子自给率达到75%。李拥军介绍,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并达产的生态修复用草种繁育基地面积近60万亩,年产草种近2万吨。

他告诉记者,近期,国家林草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草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各地布局建设一批具备现代化生产水平的草种生产基地,带动我国草种生产能力提升。预计2025年,各地草种繁育基地达产面积将增长到80万亩以上,可用于生态修复的草种生产总量有望超过3万吨。

“总体来看,虽然我国国产草种生产供给能力有所提高,但依然不能完全满足草原生态修复、草牧业发展和城乡绿化的用种需要。”李拥军表示,国家林草局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解决草种“卡脖子”问题,把不断提升国产草品种培育和草种生产供给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着力解决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草品种选育、草种生产等各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发力点,有针对性地破解草种业发展难题。

12月27日,国家林草局2024年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章轲

李拥军透露,明年和“十五五”期间,国家林草局将重点强化草种生产推广,扶持草种业龙头企业发展,强化草种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深挖企业创新潜力,更好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林场种苗司司长李冰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布局建设“1主6分7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其中,山东分库、新疆分库、湖南分库已投入使用,内蒙古分库、海南分库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内蒙古分库也是目前唯一以草种质资源为主的国家库,雄安主库、青海分库也已完成批复,正在积极筹建中;建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原地异地库161处,共收集保存种质资源10万余份;各省(区、市)建设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原地异地库388处。

“已初步建立起国家和省两级,原地、异地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相结合的林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李冰说。

李冰还通报了全国种苗生产供应情况。他介绍,在苗木需求方面,有增有减,总体下降,并继续呈现南北差异。“三北”地区以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为重点,对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树种苗木,特别是灌木树种苗木需求将持续增加。南方地区以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对珍贵树种、彩化树种苗木的需求将持续走高。同时,全国对中小规格园林绿化树种苗木及常规造林树种苗木需求将大幅减少。

“预计2025年全国苗木需求量将稳中有降,需求量约为86亿株,较2023年下降5%左右。据统计,2024年全国育苗面积为1485万亩,2025年可出圃苗木约为240亿株左右,全国苗木供应总体充足。”李冰说。

李拥军告诉记者,根据2025年“三北”工程任务量推算,包含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退化草原修复、人工种草等任务的总体草种需求量在4万吨左右。目前,各地已达产草种扩繁面积近60万亩,2025年将继续加大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力度,面积可达到80万亩左右,草种产量有望突破3万吨。

THE END
1.三部委联合部署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推动饲草全产业链发展,构建饲草生产、加工、储存、流通、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快饲草生产加工机械设备研发应用,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便于商品化流通的饲草产品,积极发展饲草订单生产和专业化服务,健全牧区防灾减灾饲草贮运体系。 《意见》要求,各地发展改革、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加强衔接配合,http://www.isenlin.cn/sf_25DA27BAAB80499A97A7916D70C16D6D_209_C45DDED7519.html
2.包头市达茂联合旗数智化草畜一体化园区建设项目稳步推进2021年为推动石宝铁矿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拟由石宝铁矿集团公司牵头,打造达茂联合旗数智化草畜一体化园区,该园区包括饲草料的加工、储备、活畜交易、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 经过双方的多次探讨协商,成立推动达茂联合旗数智化草畜一体化园区建设项目运行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人员及工作职责。目前已完成饲草料储备http://www.northnews.cn/p/2045474.html
3.2016年草牧业一体化发展关键设施设备提升建设项目通过专家论证为支持我市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全市苜蓿产业设施设备水平,进一步推进草畜紧密结合,按照我市“十三五”时期天津市支持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指导意见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2016年草牧业一体化发展设施设备提升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为规范项目管理,7月13日,我局会同市财政局组织专家对2016年项目申报单位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市http://m.xumurc.com/weixin/newsshow/47052
4.标准化规模养殖12篇(全文)一、坚持农牧结合、草畜一体化经营的方向 农牧结合、草畜一体化,是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理念。我们依托多年形成的物质装备条件和养殖成功经验,一场一特,因场施策,在平吉堡奶牛场和灵武农场确立了“农业围绕畜牧业发展、畜牧业围绕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畜产品加工围绕市场发展”的“三转”方针,在农业上调整种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ht2atr4.html
5.内蒙古武川县二份子乡“家庭牧场草畜一体化”启动签约,共启乡村此次签约仪式标志着武川县二份子乡在农牧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家庭牧场草畜一体化”项目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二份子乡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绘就一幅绚丽的画卷。未来,二份子乡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https://www.cfsn.cn/news/detail/671/261501.html
6.15亿助推河南叶县实现饲草畜牧一体化—新闻—科学网日前,在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优质草畜专项的支持下,神桑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河南省叶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投资15亿元实施叶县饲草畜牧一体化项目,把叶县建设成“粮食-饲草-畜牧-食品”一体化创新模式示范基地。 据悉,优质草畜专项组成员、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魏成斌,历时将近两个月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4/410676.shtm
7.规模养殖范文10篇一、坚持农牧结合、草畜一体化经营的方向 农牧结合、草畜一体化,是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理念。宁夏农垦依托多年形成的物质装备条件和养殖成功经验,一场一特,因场施策,在平吉堡奶牛场和灵武农场确立了“农业围绕畜牧业发展、畜牧业围绕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畜产品加工围绕市场发展”的“三转”方针。一是在农业上https://www.gwyoo.com/jiayou/guimoyangzhi/
8.河南省草畜联动发展技术论坛在我校召开为期一天的技术论坛紧扣“种养结合·草畜联动·粮饲兼顾·循环发展”主题,对推进河南省优质饲草与畜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https://dwkjxy.henau.edu.cn/a/xinxizhongxin/muyikuaixun/20240109/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