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扎实推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饲草羊草优良品种全国农业种质资源

12月27日,国家林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草种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优良草品种选育和草种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草种自给率逐步提高。

2024年,各类草种产量超过7万吨、进口草种6.62万吨,国产草种生产供给能力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完全满足草原生态修复、草牧业发展和城乡绿化的用种需要。目前,各地已达产草种扩繁面积近60万亩,2025年将继续加大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力度,各地草种繁育基地达产面积将增至80万亩以上,可用于生态修复的草种生产总量有望超过3万吨。

在持续提高草种供给能力的同时,扎实做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种苗保供工作,通过指导各地举办草种供需对接会、组织项目施工单位与草种生产企业签订草种供需协议、加大不同省区间草种供需调度等方式,疏通草种供需渠道,保障“三北”工程草种供应。根据2025年“三北”工程任务量推算,包含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退化草原修复、人工种草等任务,总体草种需求量在4万吨左右。

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草种业发展,从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优良品种选育培育、草种扩繁生产等多个环节全面发力,扎实推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草种业发展顶层设计。2018年机构改革后,国家林草局相继编制了《林草种苗“十四五”发展规划》《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关于推进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草种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草种目录(2021年)》《草原生态修复主要草种推荐名单(2022年)》《“三北”工程造林种草林草良种推荐目录》。近期,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提升饲草种业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力争到2030年饲草种子自给率达到75%。

二是加强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在中央资金支持和带动下,各地林草部门积极推进草种繁育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并达产的生态修复用草种繁育基地面积近60万亩,年产草种近2万吨。已形成青海20万亩披碱草种子、内蒙古10万亩羊草种子等大规模优良乡土草种扩繁基地,涌现了蒙草集团、三江集团等龙头企业,以及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羊草小镇等亮点项目。近期,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草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各地布局建设一批具备现代化生产水平的草种生产基地,带动我国草种生产能力提升。

三是加大草种业科研攻关力度。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草种科研攻关项目,立项资金超过10亿元。依托重点龙头企业,聚焦生产和应用实际需求,带动科研院所开展优良草品种选育、大规模扩繁和生产技术革新等研究。会同科技部门,将牧草优异性状形成分子基础、耐盐耐旱草种质选育等研究内容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草种优良品种选育应急科技“揭榜挂帅”项目,投入中央资金超过1000万元,扶持研发团队针对羊草、披碱草、野牛草等10种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草种开展科技攻关。

四是提高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编制《全国草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启动草种质资源普查。在内蒙古、青海布局建设以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为主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分库,启动国家草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建设。确定了30处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积极推进国家级草品种审定,聚焦生态价值和饲用价值,陆续审定通过4批59个国家级草品种。

国家林草局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解决草种“卡脖子”问题,把不断提升国产草品种培育和草种生产供给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着力解决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草品种选育、草种生产等各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发力点,有针对性地破解草种业发展难题。

同时,突出重点,在明年和“十五五”期间,重点强化草种生产推广工作。积极扶持草种业龙头企业发展,强化草种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深挖企业创新潜力,更好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政府部门在搭建合作平台、完善支持政策和草种执法监管方面的职责作用。构建“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草种业发展体系,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推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促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生态畜牧业草畜平衡模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生态畜牧业草畜平衡模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价格RMB 1888 服务形式PDF电子版 商业计划书简介 创意无价 商机无限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商业时代,每一个突破性的创意和技术的飞跃,都蕴藏着开辟 新市场、引领产业革命的潜力。对于创业者而言,如何将一个个独特的想法转化为切实可 行的商业计划,从而吸引投资者的关注https://doc.mbalib.com/view/fe7f0bc47c75459b151ee1b8c3c1a839.html
2.畜禽粪便处理系统项目投资建设报告.docx(1)本项目技术路线选择以高效、环保、经济为原则,综合考虑了畜禽粪便的特性、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首先,采用厌氧发酵技术作为主要处理工艺,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畜禽粪便处理。 (2)在厌氧发酵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好氧发酵和堆肥化技术,实现畜禽粪便的深度处理和资源化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24/8007000000007012.shtm
3.2025.01.10青海省《建设项目使用草原可行性报告编制规范》DB6365.020.01 CCS B 40 DB 63 青海省 地方标准DB 63/T 2379—2024 建设项目使用草原可行性报告编制规范2024 – 12 – 11 发布 2025 – 01 – 10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3/T 237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https://xycost.com/archives/422062
4.畜禽交易市场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建立规范化的畜禽交易市场,不仅可使畜产品迅速地由生产领域向消毒领域转移,而且还可促进畜产品生产向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使畜牧业生产结构可随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避免因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给农民造成由于流通环节减少,使流通损耗相应下降,降低了畜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从而使产品在市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2639431.html
5.经济性考虑合理规划投资为牲畜生产谋利益确定农场规模是一个关键步骤。过小的规模可能难以实现经济效益,而过大的则会面临高昂的人力成本、资源消耗以及管理上的困难。此外,还需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及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可行性的计划。 2. 牛羊品种选择与育成 2.1 品种选择 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肉用、奶用或兼顾两者的品种各有优势。在做出决策时,要综合https://www.kbtob.com/tu-pian-zi-xun/534737.html
6.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畜产品冷藏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浪财经1.3.8 项目单位提供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1.4 综合评价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 流体系,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而且提高了农业效益。近几年随 着农八师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肉类农 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肉类农产品冷链 http://money.finance.sina.com.cn/corp/view/vCB_AllBulletinDetail.php?stockid=300106&id=1013662
7.天山生物:天山生物肉牛繁育及育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天山生物肉牛繁育及育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 咨询资格证书 工咨甲 20120090007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山生物肉牛繁育及育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 内贸 易工程 设计 研究院 二 ○一三年七月 1 天山生物肉牛繁育及育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内贸易https://q.stock.sohu.com/cn,gg,300313,1637699365.shtml
8.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报告(精选6篇)根据养殖规模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砖混结构,配置降温水帘,并建好防疫隔离区。采用发酵床养殖的圈舍按照发酵床养殖标准建设,其他干湿分离圈舍建设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生态净化等“三分离一净化”设施配套。 篇5: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报告 一、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20le83y.html
9.羊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6篇(全文)建设现代化的肉羊养殖小区,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仅靠合作社自有资金无法开展项目建设。解决方案是将本项目列入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取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扶持,尽快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国家扶持和地方政府,以解决项目实施中的资金短缺问题。1.4.6结论与建议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k7v158e.html
10.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本报告还强调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和入口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拓展社区共管模式的必要性。 本报告指出,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在生态保护、资源管理和社区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新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甘肃省仍需强有力的管理依据,亟待国家公园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布,以及更加科学和系统的规划,https://www.epubit.com/bookDetails?id=UB89026137569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