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8篇

为有效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确保我市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2022年春季以来,根据省厅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安排,我市在认真总结2021年动物防疫工作的经验基础上,以“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为核心,统筹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工作,现将我市2022年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1是精心组织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2022年春季我市共计调拨猪O型口蹄疫疫苗46万毫升、牛羊口蹄疫18万头份、禽流感疫苗1300万毫升,小反刍兽疫疫苗58万头份;自3月1日始,全市各县区开展春季集中免疫工作,按周报送免疫进度,截止5月10日我市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全部完成,强制免疫病种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免疫密度均达到100%,累计免疫生猪132.89万头、牛7.06万头、羊28.54万头、鸡2360万只、鸭386万只、鹅317万只。

2是全面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2021年我市实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企业247家,核实疫苗使用量967万毫升,市级以上补助资金252万元。2022年我市按照全省规模场户全部实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要求,以农财联合行文上报全年计划实施规模场数共计1641家(猪场756家、羊场136家、牛场80家、家禽669家),目前录入“牧云通”系统816家,年底力争全部完成线上备案、申报、审核、批准、补贴的流程。

3是部署开展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3月10日,我市结合实际制定并印发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原定于4月25日完成病原学样品送检、5月10日完成血清学样品自检。因我市新冠肺炎疫情封城1个月的影响,经与省级主管部门沟通,已于5月16日完成病原学样品送检、6月20日-22日完成血清学样品自检,共计对344份家禽血清开展禽流感抗体检测、300份家畜血清开展口蹄疫抗体检测、140份羊血清开展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以上检测项目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

4是完成2021年动物防疫资金落实和绩效评价。2021年下达我市动物资金共计3092万元,包括中央财政2583万元,省级财政509万元。根据年度动物防疫总体目标,我市重大动物疫病畜禽群体免疫密度90%以上,全年支付强免疫苗经费2018万元;病死生猪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全年支付上年度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费用967万元;村级防疫员补助486万元;xx区疫情测报站工作经费补助8万元。所有资金均已拨付到位,预算执行进度100%。

二、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

1是建立排查工作机制,落实周报告制度:我市各县区畜牧兽医部门通过组织畜牧兽医技干建立包村包场排查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日常监测排查,重点排查生猪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排查情况按周报送,截止目前暂无非洲猪瘟异常情况报告。

2是落实屠宰企业“两项制度”:自2020年以来,我市严格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安排,全面落实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两项制度”,全面实行生猪运输车辆和动物贩运户备案登记。全市14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共计配备驻场官方兽医89人。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数据每周五由各县区汇总上报至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市统一汇总按周报送至省动物疫控中心。全市共计备案车辆236辆,备案登记动物贩运户154名。

三、人畜共患病防控及无疫小区和净化场建设

四、动物疫情应急管理

1是物资储备充足,随时满足工作需要:3月初,市农业农村局共计向各县区发放消毒药3吨,用于各县区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向市城区屠宰企业发放消毒药品400斤,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目前过硫酸氢钾、季铵盐类等消毒药品库存约5吨,随时满足消毒灭源工作需求。

五、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截止5月5日,市及各县区梳理完成辖区内畜牧兽医机构编制、人员信息、村级防疫员和协检员信息并录入全国兽医队伍信息管理系统。

截止目前,我市4县3区尚有xx区、xx区、xx县未兑现兽医卫生津贴。

20xx年,在主管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站全体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切实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受到疫情影响,克服各种实际困难,全区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畜禽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现就工作情况如下。

一、20xx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切实开展防疫与检疫工作

(二)认真做好送检工作

疫病监测是及时了解和掌握疫情,以便为上级更好的制定防控方案的基础性工作。我中心站通过抗体水平检测及时掌握免疫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根据《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xx年种畜禽场主要动物疫病监测采样工作的通知》(皖疫控〈防〉〔20xx〕10号)要求,完成种禽血清100份,咽喉/泄殖腔拭子300份。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xx年全省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通知》(皖农医函〔20xx〕470号)要求,完成种禽血清100份,咽喉/泄殖腔拭子100份,猪血清80份,环境拭子50份,颔下淋巴结30份,羊血清30份,鼻/眼拭子30份,牛血清30份,鼻/眼拭子30份,皮肤结痂10份。根据《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xx年动物疫病定点监测工作的通知》(皖疫控〈防〉〔20xx〕9号)要求,完成生猪屠宰场血清50份,猪扁桃体和颔下淋巴结各30份。

(三)认真检疫监管制度落实工作

西商屠宰场检疫监管工作由疫控中心站指派官方兽医驻场负责,并对驻场官方兽医实行定期轮岗制度,驻场官方兽医严格按动物屠宰检疫规程查证验物、实施检疫、加施检疫标志、规范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对检疫结果负责;如实记录屠宰检疫情况,加强屠宰检疫档案管理,严禁不检疫就出证、违规出证以及违规使用和倒卖动物卫生证章标志等行为。严格对每车屠宰生猪必检,对屠宰企业自采的生猪采用PCR检测、个体户采购的生猪采用试剂卡检测,经检测合格方可进场屠宰。截止5月31日西商屠宰检疫生猪6.4375万头,不合格生猪72头做焚烧处理。对检出的染疫、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按规定监督货主进行无害化处理。驻场官方兽医同时监督指导场方对生猪入场前开展“瘦肉精”、“非洲猪瘟”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生猪,要依法依规处理。定期对驻场官方兽医检疫技术、法律法规及廉政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四)组织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

(五)推进实验室疫病检测工作

我中心站从强化疫情监测入手,扎实开展了动物疫病的诊断、监测、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动物防疫提供了强力地技术支撑。中心实验室利用凝集试验进行抗体检测520份;利用金标试纸检测猪瘟病原90份,猪伪狂犬抗体检测30份,猪蓝耳抗体检测110份;瘦肉精检测265份;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奶牛布病320份,羊布病1300份;奶牛结核430份;利用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设备进行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猪肺疫等细菌致病性分析与药敏试验220份。

(六)深入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工作

深入推进畜牧科技入户,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根据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总体要求,我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以动物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每人要包1个行政村,联系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业企业,5个科技示范户(大户)开展技术服务。包村人员每年在联系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服务指导每个科技示范户(大户)。通过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我区畜牧科技入户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

(七)努力完善常规工作

一是上半年主要动物疫病防疫疫苗的组织调运、冷藏以及免疫证、免疫台账、免疫标识领取,发放,登记工作。二是定期完成疫情报告、疫病监测、畜产品信息网络的周报和月报工作。三是配合主管局完成全区一个兽药GSP认证工作。四是对养殖场、养殖户、村级防疫员开展技术服务及培训,指导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五是积极做好生猪车辆备案工作。六是加强六安市《犬类免疫证》的发放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中心站职工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一是动物防疫和疫病监测亟待规范和完善;二是中心站专业技术比较薄弱;三是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四是遗留问题多,动物防疫服务中心站开展存在一定困难。

三、20xx下半年工作打算

1、搞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中心坚持以防为主,检疫结合,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动物防疫的模式,尤其非洲猪瘟防控形式依然严峻,努力抓好全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确保全区无大疫情。

2、强化实验室检测诊断工作,拓展实验室检测能力。制定全区动物疫病检测计划,利用实验室抗体水平检测和疫病监测能力,使实验室在全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3、完成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严格按照实验室验收标准建设、资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等,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顺利通过。

4、加强“智慧动监”系统的培训,升级工作,做好生猪车辆备案,加强监管力度,以“瘦肉精”集中整治、无害化处理监管、环保整治、防控“非洲猪瘟”等专项活动为抓手,强化日常监管工作。

5、配合有关部门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督导养殖场、屠宰场完善环保、车辆消毒工作,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和防止病源微生物的传播。

为有效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确保我市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20xx年春季以来,根据省厅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安排,我市在认真总结20xx年动物防疫工作的经验基础上,以“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为核心,统筹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工作。

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2、积极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安排,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市、县、乡镇、养殖企业)积极推广使用中国动物疫控中心《牧运通》系统,全面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确保年初按照50%比例报送的所有施行“先打后补”规模养殖企业,年底全部完成线上备案、申报、审核、批准、补贴的流程。目前各县区正在稳步推进,共计录入企业186家,通过备案审核118家。

二、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

1、建立排查工作机制,开展监测排查:我市各县区畜牧兽医部门通过组织畜牧兽医技干建立包村包场排查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日常监测排查工作,全面排查生猪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等重点区域。其中非洲猪瘟日常排查工作实行日报制,由县区统一上报至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并逐级上报至省疫控中心;仔猪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普通生猪疫病由县区通过疫情月报系统按月统一上报。目前我市日常排查工作中,未发现非洲猪瘟异常情况,部分生猪疫病如流行性腹泻、猪丹毒等疫病零星发生,基本稳定。

2、加强指定通道建设,强化调运监管:根据全省部署安排,我市严格执行跨省“点对点”调运生猪政策,全面实施外埠入皖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通道管理,其中xx县马店、xx县古碑、xx区五里拐各设立一个指定通道,省级财政拨付的每年40万经费均已拨付到三个县区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发展中心)账户,主要用于场地、办公设施、消毒设配、人员经费开支等,目前三个指定通道共抽调23人(xx区配备4名官方兽医、4名协检员、5名劳务派遣人员;xx县配备2名官方兽医、2名协检员、2名防疫员;xx县配备2名官方兽医、2名防疫员)参与24小时值班值守,系列规章制度、人员职责、法律法规等统一悬挂上墙,确保工作开展有法可依、责任到人。xx区、xx县指定通道站点为租赁的办公用房,xx县古碑站点为原非洲猪瘟检查站集装箱改建。各指定通道均配备了基本的办公用具,包括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机动喷雾器、消毒样品等。同时配备了空调、床、被等生活设施用品。各指定通道自20xx年xx月xx日正式投入使用以来,严格查证验物,严禁养殖场和屠宰企业接受和屠宰未经指定通道违规调入的生猪,严防疫情外入。截止xx月xx日,指定通道共计检查运猪车辆166车次,检查生猪16070头。

3、积极推进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创建:xx月xx日,我市按照《xx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与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择优推荐我市德康农牧、xx浩宇等4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申报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创建

4、全面开展消毒灭源:xx月xx日-xx月xx日,我市各县区按照《xx省农业农村厅转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生猪疫病综合防控的通知》(皖农医函〔20xx〕226号)的部署安排,组织辖区内889家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0家在运行生猪屠宰厂(场)、1家无害化处理厂按照“一天一清洗、一周一消毒”的频率全面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全省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集中行动的通知》《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全市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集中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区开展了20xx年春季动物集中免疫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春防集中行动组织部署及实施情况

二、强制免疫“先免后补”政策落实情况

春防期间,各涉农镇街委兽医站通过发放宣传单等宣传方式向规模养殖场开展先免后补宣传,向社会公告先免后补的病种、补贴对象、补助标准、补贴程序和有关制度,使规模养殖场了解并熟悉先免后补政策,确保符合先免后补条件且有意愿的规模养殖场全部纳入先免后补实施范围。我区共有家规模养殖场开展了“先免后补”强制免疫直补试点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财政局对申请直补的规模养殖场畜禽存栏数进行了现场核查,做好了核查台帐。我区大力开展官方兽医巡查工作,由区级官方兽医包片、乡镇官方兽医包场包户,点对点、面对面开展疫情排查,指导和规范养殖场(户)做好养殖档案的建立,要求及时完善登记养殖场(户)的饲料、添加剂、兽药的购进和使用记录,出栏时应及时向各涉农镇街委兽医站进行报检,并做好台帐,病死畜禽应严格执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并做好台帐记录。规模畜禽养殖场户程序化免疫方案全部在乡镇基层畜牧兽医站备案,全区所有规模场是按照农业部推荐的免疫程序施免。

三、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四、“大清洗、大消毒”行动开展情况

五、动物疫病监测流调工作开展情况

区农业农村局按时完成了上级安排的疫情监测和免疫效果监测任务份,按照上级要求,我区每周定期在动物疫情监督云平台按时上报了非洲猪瘟、高致病禽流感、猪瘟、口蹄疫等疫病监测报表。

六。动物疫病净化和无疫小区建设等情况

我区高度动物疫病净化和无疫小区建设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了无疫小区建设申请材料。

七、应急工作开展与防疫政策宣传培训情况

八、其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强化兽药领域监管。我区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辖区内兽药经营主体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兽药经营主体兽药购销台账、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兽用生物制品储存条件和兽药质量信息追溯系统使用等情况,未发现伪劣兽药经营情况,有力保障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春季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为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我局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对今年我县的春防工作进行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目前全县春防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现就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二、后段工作意见

2008年是我县乡镇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后的开局年,虽然全县春防工作面临的任务大、困难多,但我们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充分调动全体畜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坚决打好春季动物防疫关键战役,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后段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件工作。

3、强化监督措施,确保防疫质量到位。一要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于出栏的畜禽,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派人到场、到户检疫,严格凭免疫证明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对于屠宰的动物,必须凭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进场,做到有宰必检,检疫率须达到100%。二要加强市场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防染疫动物及病害畜禽产品流动。对逃避或抗拒检疫的、贩买贩卖病死动物的,要依法从重处理;对非法生产、销售假劣疫苗和免疫标识的要严厉打击。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加强值班检查,发现可疑疫情,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确认和处理工作。三要加强病原和免疫抗体监测,适时开展疫情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对抗体监测不达标的,要及时进行补免,确保畜禽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四要加强疫苗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对转移支付疫苗资金落实不到位、截留、挪用的,要从严从重处理。

4、强化报告措施,确保疫情处置到位。一要规范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监测网络要建立到乡到村,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必须遵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要求,按规定程序上报和处置,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严禁滥报、慌报、瞒报动物疫情,严禁在网络和其它媒体上擅自发布疫情信息。对举报的疫情要及时进行核查处理,严防事态扩大。二是实行疫苗到位和免疫进展上报制度。春防期间全县统一实行强制免疫疫苗到位情况及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进展情况周报制度,各乡镇务必于每周三以前,将辖区内上周疫苗到位和免疫注射进展情况上报县指挥部办公室。

5、强化组织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国务院已经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地方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各乡镇政府在动物防疫工作必须切实承担起责任。一要认真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春防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到位。二要加强组织协调,促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搞好春防工作。三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发〔XX年〕15号和鄂政办发〔〕144号文件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动物防疫机构改革,妥善解决基层站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尽快建立起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6、统筹兼顾,做好其它重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各乡镇在做好口蹄疫、猪瘟、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免疫工作的同时,要根据本地其它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特点,搞好其它重点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计划免疫工作,切实做好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丹毒、猪水肿病、牛出败、牛炭疽、禽霍乱、狂犬病、耕牛血吸虫病等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努力实现稳定控制动物疫情的目标。

20xx年,全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区、市三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宗旨,紧紧围绕“两个力争,一个确保”(即力争不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力争不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其它重大动物疫情;一旦发生,确保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的防控工作目标,创新防控理念,落实防控措施,推动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保障了全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了全市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狠抓20xx年春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严防非洲猪瘟疫情传入

(三)严格执法,强化移动监管。我市xx县、xx区、xx县、墨竹工卡县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对过往生猪及其产品运输车辆都一一登记在册,全面加强外埠调运生猪及其产品的查验力度,做到每车必查、每车消毒、每人告知。在严禁疫区省份生猪及其产品进入xx的同时,重点针对疫区周边省份调入的生猪及其产品进行查证验物,充分发挥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的屏障堡垒作用,不断强化内防外堵相结合,防止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市。达孜区主动作为,在唐嘎乡穷达村和帮堆乡叶巴村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加强生猪及其产品通过省道运输的检查工作。截至xx月xx日,全市共计检查调运生猪19667头、冷鲜猪肉26156.43吨、猪副产品5260.7吨、自食腊肉香肠1.28吨。

(六)认真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清洗消毒等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落实,xx市组织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督促指导清洗消毒措施落地见效,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防控工作成效。

三、强化包虫病防控工作

(一)强化犬只驱虫。根据“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的要求,发放驱虫药163箱。并安排督促各县(区)和动物诊疗机构积极开展犬只驱虫工作,目前已进行到第三十轮驱虫工作,本轮犬只驱虫37345只,其中各县区驱虫30345只,流浪犬收容中心驱虫7000只。并严格按照驱虫程序,定期回收犬粪、定点深埋处理。

(二)强化新生羔羊免疫。按照自治区免疫计划,我市羔羊包虫病免疫于20xx年7月初开始,对全市11.4516万只新生羔羊进行首次免疫注射,相隔1个月后于8月底进行加强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三)强化宣传教育。为了让广大农牧民充分认识包虫病的危害性,做到科学预防、主动防控。我局从2017年的包虫病资金中支出24.65万元,制作藏汉双语宣传册8万册(户均一册),75套包虫病规章制度(包括羊包虫病免疫制度(试行)、包虫病病变脏器无害化处理制度(试行)、犬驱虫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包虫病防治效果考核制度(试行))。目前宣传册和规章制度已发放到群众手中。

(四)强化养犬管理。根据《xx市养犬登记办证工作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要求,于2017年7月15日—20xx年2月28日期间分三次有偿委托全市8家动物诊疗机构,为城区内家养犬进行“注疫苗、植芯片、录信息、发虫药、办犬证”五项工作。20xx年4月份,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持续不断地开展此项工作,我局在市疫控中心设立了免费注射点,并协商由八家动物诊疗机构无偿开展“注疫苗、植芯片、录信息、发虫药、办犬证”五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城区共计完成43285只犬只疫苗注射、植入芯片及免疫证发放工作,其中信息录入27978只。

(五)强化定点屠宰检疫。加强对各村组集中宰杀的监管,要求各县区必须设立定点宰杀点,加强屠宰管理,严禁在定点屠宰点内养犬,严禁犬进入屠宰点,严禁将病变和废弃内脏喂狗。各县(区)检疫部门要按照宰杀一批、检验一次的工作要求,积极配合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筛查病变内脏工作,扎扎实实做好产地检验检疫,严控未经检疫的牛羊肉进入市场销售,从源头上切断包虫病传播。

(六)强化草原灭鼠工作。对xx、林周、xx等县100余万亩鼠害草场进行大规模治理,集中开展灭鼠工作。同时,为确保灭鼠工作卓有成效,广泛开展科学灭鼠知识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农牧民群众进行“草地鼠害科学防治”的宣传,提高科学治鼠、全民防鼠的意识。

(七)强化犬粪监测。20xx年以来共采集送检犬粪样品1590份,交由区动物疫控中心完成包虫病监测。xx市包虫病监测室正在建设当中,预计11月份建设完成。申请资金79万元采购的包虫病犬粪监测设备已到位。

(九)强化检查指导。为保障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我局多次组成专项检查组,采取走村入户、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指导。严防犬驱虫不投药、少投药、犬粪不处理等情况发生,确保包虫病防治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监管、有专业人员落实,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

四、兽医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

我市于2006年开展兽医实验室的检测工作,目前仅开展春秋两季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工作和全区九种病的监测工作(口蹄疫ELISA抗体检测、3ABC单抗阻断ELISA检测;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牛结核病检测;禽流感H5、H7及新城疫血凝和血凝抑制抗体检测和禽流感H5、H7病原学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ELISA抗体检测;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抗体检测)。由于兽医实验室是在原有办公室基础上改造的,未达到200建筑限值要求,布局结构不合理,划分不严格,功能尚未完全独立,存在安全隐患。现有工作人员4名,常常是身兼数职,既要从事防疫工作,还要参与每年农业部、区及市级春秋两季的采样工作,诸多因素导致兽医实验室人才缺乏,队伍素质不高。新的实验楼投资300万元,目前已经建设完成,设备已到位,正在进行完善。

五、存在问题

一是兽医队伍能力水平与防控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我市兽医队伍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能力水平不高、人员数量不足、设施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加之兽医部门职责众多、工作面广、任务繁重,难以有效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动物疫情形势。不仅如此,由于长期的防疫责任主体错位,社会化服务发展严重滞后,市场无法提供兽医技术服务的有效供给,兽医部门“大包大揽”的总体格局和兽医部门越位防疫的现实情况没有改变,进一步加重了兽医队伍负担。

二是动物产品安全水平与消费需求高标准高要求不相适应。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吃安全、吃优质。当前,动物产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人畜共患病(包虫病)、违规冷鲜肉、销售病死畜禽肉等仍然屡禁不止。不断提高动物产品安全水平,不断满足市民对动物产品消费的安全需求,任重道远。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认真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效价检测。为及时掌握我市动物疫病免疫状况,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增强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将于11月中旬开展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效价检测工作,以此来检验我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质量和免疫抗体的合格率。

(二)持续开展动物诊疗、兽药门店等专项整治工作。配合市动监所开展全市宠物医院、兽药门店、养殖场所等的检查指导工作,严厉查处假劣兽药,确保执业兽医师在岗,不出现执业兽医资格证挂靠等违规现象。

(三)继续做好屠宰监管工作。严格按照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打击非法外埠调运、打击私屠滥宰,严格有序地推进畜禽屠宰监管工作。并按照自治区兽医局的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屠宰企业资质审核清理工作。

(四)推进有效控制转向净化。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督促规模化养殖场所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推动动物疫病防控从有效控制到逐步净化消灭转变。

(五)加强监测预警能力。积极配合自治区加强疫情监测,将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抗体监测和病原监测相结合,完善主动监测,加强被动监测,掌握病原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监测出的阳性畜禽要及时处置,消除隐患。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县20xx年非洲猪瘟防控和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情况

(二)持续开展养殖环节非洲猪瘟疫情排查。

由县畜牧部门组织各镇(街)、县动物疫控中心、县动监所、村级防疫员和基层畜牧站人员,加强对生猪养殖环节的排查力度,对监测排查情况实行日报告,并按要求对生猪养殖场开展了“大清洗,大消毒”。各镇(街)按照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的原则,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户)的泔水喂猪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建立了排查台账,与所有养猪场(户)签订了“不使用泔水喂猪承诺书”,落实了养殖场(户)的非洲猪瘟防控主体责任。同时县动监所加强了生猪落地申报和官方兽医产地检疫出证管理,坚决杜绝隔山开票、无证经营行为。

(三)落实屠宰环节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驻场制度。

我县20xx年5月份已购进非洲猪瘟检验设施设备并投入使用,能有效控制未经非洲猪瘟病毒检验检疫和检测不合格的肉品流入市场,到目前为止已检测800余批次,未发现阳性案例。我县长期坚持实行官方兽医驻场检测制度,县畜牧部门每日安排三名官方兽医开展检疫,保证了屠宰环节的全程监管。

(四)强化新建生猪养殖场的防疫条件审查。

20xx年,我县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交由县行政审批局办理,审查过程中抽调畜牧系统专家开展动物防疫设施建设指导,提升了养殖场的防疫能力。

(五)不断加强猪肉产品市场流通环节检查监督。

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开展市场流通环节肉品检查,检查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178户次,检查销售户389户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457户次,未检查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猪肉。

(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舆论导向。

为普及非洲猪瘟防控知识,消除非洲猪瘟给群众带来的恐慌情绪,我县积极开展非洲猪瘟知识宣传,截止目前,累计发放动物疫病防控手册1520本,非洲猪瘟知识宣传单5000多份,非洲猪瘟宣传贴图400余张。

(七)持续开展违法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

我县在通往境内的多个路口设立了27个非洲猪瘟防控临时检查站点,联合公安、交警、动监等单位实行联合执法检查,检查站点实行24小时值班,对出入境的生猪及生猪产品运输车辆进行检查消毒和登记造册,对非法运输的生猪及生猪产品进行没收和处理,在与甘肃交界处设立省际检查站,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长期值守。对进入我县的生猪运输车辆均严格查验动物检疫证明、车辆备案表和生猪临床健康、运输车辆清洗消毒等情况,核对生猪启运地、目的地及运输路线,并对8辆符合运输条件的车辆进行了备案登记,安装了GPS定位仪,与生猪运输车辆承运人签订《生猪运输车辆承运人质量安全承诺书》,落实了承运人的动物防疫主体责任。由畜牧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包联9个生猪规模养殖场,指导监督9个规模养殖场按要求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二、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落实情况

(一)统一安排部署,落实工作责任。为了确保春季防疫工作能够顺利进行,xx月xx日县畜牧兽医局组织召开了全县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会,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各镇(街)主管畜牧工作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市县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要求,落实了“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防控工作责任。

(二)强化技术培训,规范免疫操作。全县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会后,县畜牧部门组织开展了畜牧系统全体职工及全体防疫员免疫技术培训,强化了各级防疫人员的免疫知识和免疫水平,为免疫质量打好基础。

(三)强化疫苗管理,建立疫苗台账。县动物疫控中心用专用冷藏车运回疫苗并由专人负责进行造册登记后,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分发给各镇(街)畜牧站,各畜牧站领取疫苗后立即存入冷柜,同时由专人逐一建立疫苗管理台账,完善了疫苗出入库管理工作。

(四)防补结合,确保免疫效果。对散养户坚持实行集中免疫、每月定时补针,对规模养殖场按程序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保证了群体强制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

(五)强化督查,确保进度。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了春防督查组,对各镇(街)的防疫工作进行多次全面督查指导,及时掌握防疫进度,重点督查各镇(街)畜牧站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免疫操作是否规范。并将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镇(街)畜牧站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免疫工作按时顺利开展。

三、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行抗体抽样监测评价免疫效果。春季防疫结束后,我县对春防免疫效果进行了抽查评价,采集鸡血样135份,猪血样197份,羊血样150份,牛血样130份。经过化验,抗体合格率分别为:鸡新城疫86%,禽流感84%,猪瘟90%,猪口蹄疫72%,羊口蹄疫82%,牛口蹄疫74%。均高于农业部规定的70%。

(二)创新推动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一是利用基层动物防疫员,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布病、结核病、鸡新城疫、炭疽等各种畜禽疫病进行了流调和重大动物疫情排查;二是利用规模养殖场(户)强制免疫的开展,通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的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三是经常发布信息,提醒全县广大兽医工作者,重点是基层防疫员随时密切观察疫情动态,这一举措发挥了很好的疫情观察作用;四是利用进行防疫督查、疫情巡查、血样采集的有利时机,以走村入户、临床观察、询问畜主、查看治疗记录、调查了解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三)按期保质完成重点动物疫病监测净化。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xx—20xx年)》要求,今年是布病、结核净化工作的收官之年,根据我县20xx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县布病阳性率为0.81%,结核病阳性率为0.已达到净化工作要求,我县今年的监测净化工作计划于6月开展,集中对规模养殖场和感染过布病、结核病的养殖场开展抽血检测,保持住净化成果。

四、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情况

(一)扎实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我县认真落实申报检疫、实地查看的产地检疫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官方兽医电子出证系统,截止目前产地检疫畜禽6349头(只),规模养殖场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二)不断完善落实屠宰检疫监管制度。我县严格落实了官方兽医驻场制度,完善凭“三证”入场待宰制度,对每天进场的动物,除了查证验物以外,按生猪屠宰量的10%以上进行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瘦肉精”检测。截止目前屠宰检疫畜禽6944头(只),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三)贯彻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政策制度。进一步加大了对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监管力度,督促、指导养殖场户、屠宰场或货主落实病死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严格按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规范了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申报,官方兽医现场核实处理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程序,严格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及补助经费管理政策制度。全程不存在漏报、谎报,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也已全部落实到位。

接xx镇20xx年春季非洲猪瘟防控及动物防疫工作,严格按照略政办发[20xx]8号文件开展,在县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和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镇畜牧兽医站、村(社区)干部以及各村防疫员共同努力下按时圆满的完成了我镇20xx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高度重视,责任夯实,按时开展春季防疫工作

各村(社区)、镇兽医站清醒的认识到当前非洲猪瘟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将我镇动物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对防疫工作从始到终做到“四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准备到位、人员安排到位、督促检查到位)。成立了接xx镇20xx年非洲猪瘟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畜牧兽医的市场监管所所长任副组长,兽医站全体职工、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为成员,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春季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二、大力宣传,提高众对群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

针对部分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认识不到位的情况,镇人民政府及镇畜牧兽医站大力宣传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此次防疫工作,对防疫中出现免疫反应,要求镇畜牧兽医站及时登门诊治,消除群众顾虑,出现畜禽死亡事件的,要及时查清死亡原因,同时要对影响防疫免疫的言行进行澄清和制止,做好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为我镇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加强防疫培训,严格操作规程,确保防疫安全

为扎实搞好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我镇于20xx年xx月xx日在镇畜牧兽医站办公室召开了秋季防疫培训会,由镇畜牧兽医站站长陈xx同志对各村级防疫员进行了理论、实践操作等培训,认真学习贯彻略政办[20xx]8号文件,要求各村防疫员严格按照春季签订的年度目标责任书开展工作。在防疫过程中,要求防疫人员严格遵守免疫技术操作规程,避免因技术环节的因素出现免疫安全事件。要求从疫苗运输、保存、注射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操作。在注射中要按照一畜一禽一针头、一棉球;猪牛羊100%挂标率。切实做到“消毒严、部位准、剂量足”,杜绝了防疫注射中“打飞针、打跑针”现象发生。并且广泛宣传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镇兽医站24小时值班制度,通讯24小时畅通,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免疫反应和死亡的发生,提高了防疫密度,保证了防疫效果。

四、加强镇村协调合作,提高防疫密度

为了把春季防疫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使防疫面达到上级要求,镇兽医站干部实施分片包干,整村推进,畜牧兽医站同志分片深入到各村督促指导动物防疫和非洲猪瘟排查工作,解决防疫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镇政府分管畜牧工作的领导及包村干部,在防疫期间也经常深入各村了解防疫进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从而有力促进了防疫工作的开展。各村也根据畜牧兽医站的建议和督查发现的问题开展自检、自查、自补等工作,以确保防疫质量和密度。

五、按时完成任务,保证防疫质量

我镇今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主要对猪口蹄疫、牛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狂犬病、猪瘟为重点。经过村组干部、镇兽医站全体职工及各村防疫员的共同努力下,于4月25日圆满的完成了我镇的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我镇春季生猪共存栏为2348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89头,牛存栏数为346头,羊存栏为7096只,鸡存栏为27534只,养犬为320只。猪瘟、猪口蹄疫应防2071头,实防2071头;牛口蹄疫应防316头,实防316头,;羊口蹄疫应防6915只,实防6915只,小反刍兽疫7024只;禽流感和鸡新城疫应防25714只,实防25714只;狂犬病应防250只,实防250只。猪牛羊挂标率及免疫密度为100%。

春季防疫结束后,镇畜牧兽医站将继续做好畜禽的查漏补针工作、乌鸡养殖技术培训指导、非洲猪瘟防控宣传,尤其是做好地方流行病补种和非洲猪瘟排查、疫情监测工作,搞好规模养殖场的防疫督促、消毒等工作。保持全镇清净无疫的良好局面,使我镇的畜牧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

THE END
1.畜,畜字,畜字拼音,畜字部首,畜字笔画,畜字含义,畜字解释,畜字典故查询的字:畜 畜 音节:chu&xu注音: 部首:田部首笔画:5 部外笔画:5总笔画:10 笔顺:4155425121 浏览:1962 chù ①<名>饲养的禽兽、家畜。 古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 《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六兽、六禽。” ②<名>禽兽,野兽。 http://www.98655.com/show.asp?q=%E7%95%9C
2.《说文解字》《卷二》《牛部》00751“左牜右產”?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chǎnㄔㄢˇ 畜牲。《説文·牛部》:“?,畜牲也。”桂馥義證:“牲當為生……畜所生者用為?也。”《篇海類編·鳥獸類·牛部》:“?,畜?,畜生也。通作産。” 其它字义 ●? shēngㄕㄥˉ 母牛。《集韻·映韻》:“?,牸牛。” https://www.360doc.cn/article/9690288_1143018598.html
3.汉字“畜”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新华字典〖beast〗∶由于呆傻、愚蠢、粗俗、邪恶、堕落、贪欲或残忍而令人鄙视、厌恶的人畜疫chùyì〖epidemicdiseaseofdomesticanimals〗能在家畜中进行传染的病疫,如马鼻疽、猪瘟、牛瘟等畜xù【动】饲养〖禽兽〗〖raise〗畜鸟者则勿佛也。——《礼记·曲礼》畜鸾皇只。——《楚辞·大招》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http://dict.newdu.com/show.asp?id=14183
4.人畜共患病知识,你知道多少?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宠物正日益成为家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分享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卧室和床。允许狗和猫呆在自己床上的宠物主人的百分比估计为14%-62%。然而,公共健康危险,包括人畜共患病发病率的增长,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e63d2008024d
5.牲畜得了破伤风怎么办?牲畜破伤风的诊断与治疗农技学堂导读:人会得破伤风,牲畜也会得,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破产风是一种由创伤感染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牲畜感染后表现为持续性痉挛性收缩,一般热带地区多发且呈瘟疫式的传播,传染率极高。下面就来说说牲畜破伤… 人会得破伤风,牲畜也会得,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破产风是一种由创伤感染破伤风梭菌引起的https://www.cnhnb.com/xt/article-49864.html
6.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有哪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有100多种,其中包括天花、禽流感、疯牛病、狂犬病、口蹄疫、鼠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病等。具体分类如下: 1. 由病毒引起:例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2. 由细菌引起:例如结核病,还有沙门氏菌病、鼠疫、炭疽病等。 https://www.cnkang.com/video/article/n_87422.html
7.人畜共患真菌病(上)【摘要】:<正> 人畜共患真菌病的概念:在临床上凡是由病原性真菌的侵袭或感染使人和畜禽所发生的真菌性疾病,统称为人裔共患真菌病,显然不同于由产毒真菌的代谢产物—真菌毒素使人畜所发生的真菌毒素中毒这类疾病。在医用真菌学和兽医真菌学范畴内的人畜共患真菌病,其主要的病原性真菌只不过十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YZ198802026.htm
8.口蹄疫是一种人畜都会患的疾病吗?而阳光曝晒、一般加热都可杀灭口蹄疫病毒,潜伏期l~2天。 人也可因接触口蹄疫病畜及其污染的毛皮,或https://www.myzx.cn/ask/1919404
9.人畜共患传染病4、动物的全身被毛和皮肤垢屑里,往往含有各种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它们有的就是某种疾病的病原体,有的则是疾病的传播媒介。 4人畜共患病分类 编辑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大致可把人畜共患病分为五大类。 1、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种类繁多,其特点是传播迅速、极易造成大流行。这类疾https://baike.sogou.com/v7700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