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的意思:史学。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来。
2.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
3.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二类的意思:史书。史部。
4.姓。
三、史的英文意思
titleofanofficialhistorianinancientChina;surnameShi;annals;history
四、史的组词大全
1、史二个字的组词语(共180个)
2、史三个字的组词语(共58个)
阿史德、太史令、中宫史、廿一史、野史亭、过敏史、米外史、柱后史、国史馆、廿二史、门下史、廿四史、私童史、柱下史、断代史、蒋太史、内史杂、刺史州、御史骢、周柱史、五代史、编年史、史氏记、科学史、御史娘、史晨碑、内史省、历史剧、南北史、旧史氏、阿史那、征藏史、南史姓、太史氏、史记学、十三史、史君子、十七史、御史雨、历史观、皇史宬、人口史、罗曼史、史阙文、文学史、异史氏、经史笥、御史台、部刺史、历史学、徵藏史、御史床、历史性、青史氏、书令史、创业史、内史府、生活史
3、史四个字的组词语或者成语(共83个)
史前巨蜥、铁面御史、祝币史辞、左史右经、九经三史、饱谙经史、六经三史、绣衣御史、有史可稽、历史小说、作册内史、以史为镜、暮史朝经、稗官野史、历史断层、历史学家、研经铸史、有史以来、彪炳青史、历史规律、御史大夫、历史潮流、惜春御史、史鱼秉直、癞儿刺史、御史中丞、历史语词、六经皆史、谘经诹史、中国通史、彪炳史册、枕籍经史、左图右史、才如史迁、史策丹心、金张许史、斤车御史、佥都御史、唯心史观、鼍参鼋史、青史传名、历史评价、名垂青史、提学御史、二十六史、史鱼之俦、经史子集、史争旦夕、安史之乱、良史之才、史不绝书、史蝤尸谏、名垂史册、赤都心史、二十四史、名留青史、青史留名、行御史台、铛脚刺史、东观续史、四铁御史、右都御史、戏嘲史寰、仿连史纸、白马长史、伴食刺史、将作长史、历史观念、葄枕图史、单车刺史、渔经猎史、史无前例、朝经暮史、会计史学、民本史观、唯物史观、经史百家、历史沿革、钟情艳史、二十一史、以史为鉴、四其御史、经史百子
4、史五个字及五个字以上的组词语(共7个)
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五城御史司坊、中国小说史略、历史唯心主义、无官御史台
五、史的常用组词、拼音及意思
史书[shǐshū]记载历史的书籍。
史前[shǐqián]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的意思:~时代。~考古学。
历史[lìshǐ]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的意思:地球的~。人类的~。
通史[tōngshǐ]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作叙述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等。与“断代史”相对。
史策[shǐcè]同“史册”。
修史[xiūshǐ]编写史书的意思:直笔~。
史学[shǐxué]历史学。
史馆[shǐguǎn]旧时指编纂国史的机构。
讲史[jiǎngshǐ]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主要讲述历史上朝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篇幅较长,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等。
史料[shǐliào]历史上所留下来的资料。
信史[xìnshǐ]指记载确实可靠的历史。
野史[yěshǐ]指旧时私人编写的历史书。与“正史”相对。
太史[tàishǐ]姓。
专史[zhuānshǐ]各种专门学科的历史,如哲学史、文学史、经济史等。
病史[bìngshǐ]患者历次所患疾病的情况。
外史[wàishǐ]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的意思:《儒林~》。
史乘[shǐshèng]《孟子·离娄下》的意思:“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乘、梼杌、春秋,是周朝三国史籍的名称。后用“史乘”称一般史书。乘(shèng)。
诗史[shīshǐ]1.诗歌发展的历史。
史籍[shǐjí]历史书籍。
六、史的笔顺笔画
七、史的组词及意思大全
为了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的了解史组词的意思,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与家长学习并掌握史的组词语方法,我们整理了史的组词大全的意思,帮助您更好的理解这些史组词的意思!
1、史的组词之【史前巨蜥】的意思
功夫派一种远古系的灵兽,沉睡在功夫城的远古巨兽,吃晶体,打怪升级。
2、史的组词语之【史笔】的意思
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闕,犹生之年也。”宋王禹偁《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郑善果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善果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清昭槤《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
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东观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明宋濂《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唐韩愈《石君墓志铭》:“故相国郑公餘庆,留守东都,上言洪可付史笔。”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唐岑参《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刘有史学,无史笔。”孙犁《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
3、史的组词语之【铁面御史】的意思
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4、史的组词语之【三史】的意思
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
5、史的组词语之【祝币史辞】的意思
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左传·昭公十七年》:“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左传·成公五年》:“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縵,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自春秋已下,黷祀諂祭,祝币史辞,靡神不至。”
6、史的组词语之【左史右经】的意思
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
7、史的组词语之【历史唯物主义】的意思
也叫唯物史观。用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历史的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自身固有的规律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武器。
8、史的组词语之【阿史德】的意思
古突厥姓氏。
9、史的组词语之【九经三史】的意思
泛指古代典籍。
10、史的组词语之【艳史】的意思
指关于男女爱情的故事。
11、史的组词语之【史谈】的意思
汉司马迁之父谈的别称。
12、史的组词语之【饱谙经史】的意思
熟知经书史籍。形容学问渊博。
13、史的组词语之【良史】的意思
1.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左传·宣公二年》:“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羣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
2.指信实之史书。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凡善恶必书,谓之良史。”梁启超《新史学·论书法》:“书法善则为良史,反是则为秽史。”
14、史的组词语之【太史令】的意思
官名。掌管天文历算等。
15、史的组词语之【六经三史】的意思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泛指古代典籍。
16、史的组词语之【衒史】的意思
谓炫耀史才。
17、史的组词语之【绣衣御史】的意思
即绣衣直指。
18、史的组词语之【中宫史】的意思
汉代皇后的侍读官。
19、史的组词语之【备史】的意思
犹言全史。如:宋范坰、林禹著有《吴越备史》。
20、史的组词语之【有史可稽】的意思
有历史可以考证。
21、史的组词语之【野史】的意思
指旧时私人编写的历史书。与“正史”相对。
22、史的组词语之【僧史】的意思
佛教的历史。
23、史的组词语之【历史小说】的意思
小说的一种。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必须有一定历史依据。
24、史的组词语之【秘史】的意思
指统治阶级内部没有公开的历史,也指关于私人生活琐事(多是腐朽生活作风)的记载:宫廷秘史。
25、史的组词语之【佐史】的意思
汉代地方官署内书佐和曹史的统称。
26、史的组词语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意思
27、史的组词语之【作册内史】的意思
古代官名。
28、史的组词语之【廿一史】的意思
即二十一史。
29、史的组词语之【别史】的意思
编年体、纪传体以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
30、史的组词语之【以史为镜】的意思
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31、史的组词语之【暮史朝经】的意思
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32、史的组词语之【稗官野史】的意思
古称专给帝王讲述风俗人情、街谈巷议的小官为稗官。后用作小说或小说家的代称。野史,原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后与稗官连用,泛指闾巷风俗、遗闻旧事的记录。
33、史的组词语之【野史亭】的意思
金元好问之亭名。《金史·文艺传下·元好问》:“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已所当任。时金国实録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於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沮而止。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跡泯而不传。’乃搆亭於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吴梅《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七:“野史亭中秋草没,桂林云气胜临安。”郁达夫《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仿渔洋例成诗八首·元遗山》:“伤心怕读《中州集》,野史亭西夕照寒。”
34、史的组词语之【历史断层】的意思
35、史的组词语之【连史】的意思
见“连史纸”。
36、史的组词语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意思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共八卷,专门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事,止于公元前411年。按编年体记事,取材丰富、叙事严谨客观,为古希腊史学名著。
37、史的组词语之【针史】的意思
唐末至宋盛行针刺之俗,市井无赖有在己身刺生平经历等者,号为“针史”。宋陶穀《清异录·针史》:“自唐末,无赖男子以札刺相高,或铺《輞川图》一本,或窃白乐天罗隐二人诗百首;至有以平生所歷郡县饮酒蒱博之事,所交妇人姓名齿行第坊巷形貌之详,一一标表者,时人号为针史。”
38、史的组词语之【研经铸史】的意思
精研经史。形容学问渊博。
39、史的组词语之【过敏史】的意思
对某些过敏原过敏的病史。
40、史的组词语之【有史以来】的意思
从古代以来。
41、史的组词语之【彪炳青史】的意思
记载于史册之上,永远焕发光彩,照耀历史。
42、史的组词语之【米外史】的意思
宋代书画家米芾,别号海岳外史,故称。
43、史的组词语之【历史规律】的意思
即历史法则,即相信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像自然界那样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变化轨迹。
44、史的组词语之【闾史】的意思
古代闾巷的小吏。
45、史的组词语之【箫史】的意思
古代传说中善吹箫的人。汉刘向《列仙传·箫史》:“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臺,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后以“簫史”泛指如意郎君。清李渔《慎鸾交·目许》:“却像要趁扁舟,入五湖,随簫史,归蓬岛。”
46、史的组词语之【贞史】的意思
贞烈的史迹。
47、史的组词语之【柱后史】的意思
御史的别称。
48、史的组词语之【史宬】的意思
即皇史宬。古代的档案馆。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顾炎武《答汤荆岘书》:“今史宬所存,及士大夫家讳实録之名,而改为《圣政记》者,皆三修之本也。”清冯桂芬《祭蒲城相国文》:“载在史宬,铭之竹帛。”详“皇史宬”。
49、史的组词语之【御史大夫】的意思
古代中央机构中的官名。秦代开始设置,主管监察、司法及中央重要文书。地位仅次于丞相。汉以后名称常变,专管监察、司法。明废。
50、史的组词语之【历史潮流】的意思
暂无解释。
51、史的组词语之【惜春御史】的意思
唐代官名。掌护宫中花木。
52、史的组词语之【史鱼秉直】的意思
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秉性刚直不阿。
53、史的组词语之【四史】的意思
也叫前四史。二十四史中前四部,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合称。
54、史的组词语之【文史】的意思
1.文书记事。《汉书·司马迁传》:“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其文史则有袁殷之曹,孙干之辈。”《北史·山伟传》:“伟涉猎文史,孝明初,元匡为御史中尉,以伟兼侍御史。”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清孙枝蔚《送王金铉归里》诗:“晋世擅风流,汉贤足文史。”
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55、史的组词语之【国史馆】的意思
编纂国史的机构。
56、史的组词语之【诸史】的意思
1.众史官。
2.各种史书。
57、史的组词语之【史剧】的意思
历史剧。以历史为题材的戏剧。
58、史的组词语之【演史】的意思
以评书、小说等形式讲述史事。
59、史的组词语之【廿二史】的意思
指二十二史。
60、史的组词语之【癞儿刺史】的意思
北魏瀛州刺史崔暹的鄙称。癞儿,犹无赖,指狡诈蛮横之徒。
61、史的组词语之【御史中丞】的意思
官名。
62、史的组词语之【惇史】的意思
有德行之人的言行记录。
63、史的组词语之【字史】的意思
谓书法的典范。
64、史的组词语之【史聃】的意思
即老子。
65、史的组词语之【门下史】的意思
即门下掾。《汉书·扬雄传下》:“雄年四十餘,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参见“门下掾”。
66、史的组词语之【历史语词】的意思
表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物或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词。如“御史”、“四望车”、“腰斩”等。这些语词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
67、史的组词语之【史撰】的意思
史馆修撰的省称。
68、史的组词语之【史院】的意思
即史馆。
69、史的组词语之【史策】的意思
同“史册”。
70、史的组词语之【凤史】的意思
人名,萧史。
71、史的组词语之【史职】的意思
史官;史官的职务。《后汉书·张衡传》“上疏请得专事东观”李贤注引汉张衡表:“臣仰干史职,敢徼官守,窃贪成训,自忘顽愚。”《新唐书·蒋乂传》:“乂在朝廷久,居史职二十年。”刘师培《文说·记事》:“皇古学术,溯源史官,记动记言,实惟史职。”
72、史的组词语之【六经皆史】的意思
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首倡于元郝经,清袁枚亦主此说,至章学诚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
73、史的组词语之【史匠】的意思
指无史才而只重视文字形式的人。
74、史的组词语之【史録】的意思
历史的文字记录。
75、史的组词语之【廿四史】的意思
即二十四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伯述叹道:‘现在的世界,不能死守着中国的古籍做榜样的了!你不过看了《廿四史》上,五胡大闹时,他们到了中国,都变成中国样子,归了中国教化。’”详“二十四史”。
76、史的组词语之【谘经诹史】的意思
指商讨、研究经史。
77、史的组词语之【僮史】的意思
仆隶。
78、史的组词语之【中国通史】的意思
原名《中国通史简编》。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79、史的组词语之【官史】的意思
由朝廷豢养的史官们用文字书写的国史。
80、史的组词语之【私童史】的意思
犹家臣。
81、史的组词语之【柱下史】的意思
1.周秦官名,即汉以后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
2.为御史的代称。
3.指老子。参见“柱下”。
4.星名。
82、史的组词语之【谀史】的意思
对人有溢美之辞的史传。
83、史的组词语之【眉史】的意思
宋陶穀《清异录·胶眉变相》:“莹姐,平康妓也。玉浄花明,尤善梳掠,画眉日作一样。唐斯立戏之曰:‘西蜀有《十眉图》,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图,更假以岁年,当率同志为修眉史矣。’”后因称妓女及记载妓女的书为“眉史”。《花月痕》第四四回:“留芳眉史,歌蒿借孔雀之词;证果情天,文梓起鸳鸯之塚。”
84、史的组词语之【彪炳史册】的意思
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85、史的组词语之【五城御史司坊】的意思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及其属下十坊的监狱。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内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的官。五城兵马司,指挥、掌管京城地区治安的官。坊,京城分区单位的名称。
86、史的组词语之【讲史】的意思
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主要讲述历史上朝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篇幅较长,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等。
87、史的组词语之【史部】的意思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也叫乙部。见〖四部〗。
88、史的组词语之【枕籍经史】的意思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89、史的组词语之【丞史】的意思
丞及史。
90、史的组词语之【断代史】的意思
写某一个或几个朝代历史的书。如《汉书》《新五代史》等。与“通史”相对。
91、史的组词语之【瞽史】的意思
1.乐师与史官的并称。
2.说书的瞎子。
92、史的组词语之【史皇】的意思
指苍颉。传说最早发明文字的人。
93、史的组词语之【左图右史】的意思
形容室内图书多。
94、史的组词语之【才如史迁】的意思
才能犹如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95、史的组词语之【轶史】的意思
正史以外的历史记载。清余怀《板桥杂记·珠市名妓附见》:“故附书于卷尾,以备金陵軼史云。”蔡寅《题琉球竹枝词》:“凄咽琵琶天宝后,几多軼史被君收。”参见“逸史”。
96、史的组词语之【蒋太史】的意思
蒋太史,即蒋氏太史。
97、史的组词语之【史称】的意思
历史上称作。
98、史的组词语之【内史杂】的意思
关於掌治京师的内史职务的各种法律规定。
99、史的组词语之【铜史】的意思
1.指汉张衡所制漏刻仪上的铜制仙人像。《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李善注:“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曰: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胥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清钮琇《觚賸·景龙观钟铭》:“悬玉京而荐福,侣铜史而司辰。”
2.借指漏刻铜壶。唐李峤《十二月奉教作》诗:“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唐周彻《尚书郎上直闻春漏》诗:“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
100、史的组词语之【史策丹心】的意思
表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101、史的组词语之【酒史】的意思
古代宴饮时主持酒政的人。
102、史的组词语之【史论】的意思
103、史的组词语之【金张许史】的意思
汉时,金日磾、张安世并为显宦。
104、史的组词语之【刺史州】的意思
宋代的行政区划之一,亦为统辖该州之职官名。
105、史的组词语之【中国小说史略】的意思
鲁迅著。二十八篇,系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书中对从上古神话到清末谴责小说的中国历代小说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和成就,是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后编入《鲁迅全集》。
106、史的组词语之【御史骢】的意思
《后汉书·桓典传》:“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后用为御史典故。
107、史的组词语之【周柱史】的意思
周之柱下史。
108、史的组词语之【斤车御史】的意思
指办案果敢神速的法官。
109、史的组词语之【佥都御史】的意思
官名。明代都察院设有此职,位在副都御史之下。
110、史的组词语之【唯心史观】的意思
见〖历史唯心主义〗。
111、史的组词语之【鼍参鼋史】的意思
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大臣。
112、史的组词语之【厂史】的意思
工厂的发展史。
113、史的组词语之【青史传名】的意思
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114、史的组词语之【史翰】的意思
115、史的组词语之【历史评价】的意思
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
116、史的组词语之【名垂青史】的意思
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
117、史的组词语之【提学御史】的意思
官名,在两京督察学政的御史。
118、史的组词语之【二十六史】的意思
“二十五史”加《清史稿》的合称。
119、史的组词语之【女史】的意思
本为古代女官的名称,旧时借用为对妇女知识分子的尊称。
120、史的组词语之【编年史】的意思
121、史的组词语之【胥史】的意思
犹胥吏。
122、史的组词语之【僞史】的意思
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史书。唐刘知几《史通·因习》:“当晋宅江淮,实膺正朔,嫉彼羣雄,称为僭盗。故阮氏《七録》以田、范、裴、段诸记,刘、石、苻、姚等书,别剏一名,题为‘伪史’。”
123、史的组词语之【鼓史】的意思
《周礼·地官·叙官》:“鼓人,中士六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后以“鼓史”指掌鼓的官吏。
124、史的组词语之【史氏记】的意思
指史籍。
125、史的组词语之【侍史】的意思
1.亦作“侍使”。古代没入官府为奴的罪犯家属中,以年少较有才智的女子为侍史。《周礼·天官·序官》“奚三百人”汉郑玄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官女。”《后汉书·荀爽传》:“臣窃闻后宫采女五六千人,从官侍使復在其外……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唐韩愈《题百叶桃花》诗:“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清查慎行《题蔡方麓修撰早朝图》诗:“水晶帘成月如钩,侍史妆成尽下楼。”
2.古时侍奉左右、掌管文书的人员。《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宋苏轼《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岂惟蹇步苦追攀,已觉侍史疲奔送。”
126、史的组词语之【史鱼之俦】的意思
像史鱼一样正直。常用于形容刚直的人。
127、史的组词语之【科学史】的意思
和预测产生了身体。
128、史的组词语之【经史子集】的意思
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把所有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称为四部。经部包括儒家经传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也包括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
129、史的组词语之【御史娘】的意思
指唐贞元中宫中御史娘子田顺郎,以善歌闻。后亦用为曲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歌》:“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古之能者,即有韩娥、李延年、莫愁……贞元中有田顺郎,曾为宫中御史娘子。”唐刘禹锡《与歌童田顺郎》诗:“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月底奉君王。”
130、史的组词语之【史赞】的意思
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
131、史的组词语之【史晨碑】的意思
东汉碑刻,隶书,汉灵帝建宁二年立。碑在今山东曲阜孔庙内。此碑两面刻,故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庙碑”。书法古朴厚实,端庄遒劲,为汉隶名碑。
132、史的组词语之【内史省】的意思
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133、史的组词语之【史争旦夕】的意思
134、史的组词语之【史帙】的意思
史籍。
135、史的组词语之【史裁】的意思
谓史事的裁断能力。
136、史的组词语之【南北史】的意思
《南史》与《北史》的合称。系唐李延寿增删裁并宋、齐、梁、陈、北齐、魏、周、隋八书而成,较旧史为简净。
137、史的组词语之【史祸】的意思
因修史而召致的祸事。
138、史的组词语之【旧史氏】的意思
即太史。原为史官,兼掌星历,魏晋以后,专掌星历占候。
139、史的组词语之【安史之乱】的意思
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次年占领唐都城长安,玄宗李隆基逃到蜀中。肃宗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至公元763年叛乱被平定。唐朝统治自此由盛而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40、史的组词语之【民史】的意思
民众的历史。
141、史的组词语之【史乘】的意思
《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乘、梼杌、春秋,是周朝三国史籍的名称。后用“史乘”称一般史书。乘(shèng)。
142、史的组词语之【迁史】的意思
《史记》之别称。宋刘克庄《代楮知白谢表》:“新智无穷,岂必谓蔡侯所造;旧闻可辑,或能补《迁史》之亡。”清姚文栋《答东洋近出古书问》:“《迁史》言:始皇遣徐巿发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亦以指其作者司马迁。康有为《读<史记·刺客传>》诗:“迁史愤心尊聂政,泉明诗咏慕荆軻。”
143、史的组词语之【阿史那】的意思
144、史的组词语之【良史之才】的意思
优秀史官的才能。
145、史的组词语之【阙史】的意思
唐代笔记小说集。
146、史的组词语之【史钞】的意思
摘抄一史或合抄众史的书籍。
147、史的组词语之【史不绝书】的意思
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148、史的组词语之【十史】的意思
唐时,《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十部正史合称“十史”。
149、史的组词语之【史蝤尸谏】的意思
卫国大臣史蝤立志为国家推荐贤才,斥退奸佞,活着的时候没能说服国君,死后还以尸谏。
150、史的组词语之【名垂史册】的意思
名字记录在史册之中。
151、史的组词语之【赤都心史】的意思
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152、史的组词语之【门史】的意思
守卫宫门的官吏。
153、史的组词语之【征藏史】的意思
上古主管典籍之官。
154、史的组词语之【南史姓】的意思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记史大夫南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155、史的组词语之【史汉】的意思
《史记》《汉书》的并称。
156、史的组词语之【名留青史】的意思
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名:名声;青史:史书。
157、史的组词语之【青史留名】的意思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158、史的组词语之【史胥】的意思
掌管文书的小吏。
159、史的组词语之【典史】的意思
1.主管官吏。
2.官名。
160、史的组词语之【侯史】的意思
复姓。《汉书·杜延年传》:“治燕王狱时,御史大夫桑弘羊子迁亡,过父故吏侯忠吴。”颜师古注:“姓侯史,名吴。”参阅《通志·氏族四》。
161、史的组词语之【从史】的意思
即从吏。《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故为从史盗君侍儿者。”《汉书·儿宽传》:“时张汤为廷尉,廷尉府尽用文史法律之吏,而宽以儒生在其间,见谓不习事,不署曹,除为从史,之北地视畜数年。”颜师古注:“从史者,但只随官僚,不主文书。”参见“从吏”。
162、史的组词语之【史课】的意思
研读史书的日课。
163、史的组词语之【太史氏】的意思
史官。唐韩愈《送杨少尹序》:“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而太史氏又能大张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跡否?”宋梅尧臣《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钞集近事刘敞》诗:“观书太史氏,全性市门翁。”
164、史的组词语之【行御史台】的意思
元朝中央设御史台,掌纠查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各重要地区设行御史台,以监察诸省。
165、史的组词语之【史记学】的意思
研究《史记》的学问。
166、史的组词语之【铛脚刺史】的意思
唐薛大鼎、郑德本和贾敦颐,俱为刺史,分治三州,皆有政绩。时人称“鐺脚刺史”。因铛有三足,故以为喻。
167、史的组词语之【丽史】的意思
辉映于史册。
168、史的组词语之【鲁史】的意思
1.鲁国的历史记载;鲁国历史。
2.指《春秋》。
169、史的组词语之【潘史】的意思
关于潘氏、潘姓、潘的全部涵义。
170、史的组词语之【东观续史】的意思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171、史的组词语之【十三史】的意思
唐代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为十三史。参阅《旧唐书·经籍志上》。
172、史的组词语之【丹史】的意思
皇家的史书。
173、史的组词语之【图史】的意思
图书和史籍。
174、史的组词语之【信史】的意思
指记载确实可靠的历史。
175、史的组词语之【四铁御史】的意思
指明代御史冯恩。
176、史的组词语之【史君子】的意思
中草药名。即使君子。史,通“使”。
177、史的组词语之【无官御史台】的意思
古谓太学生无职而敢言,称“无官御史臺”。
178、史的组词语之【走史】的意思
犹走使。指仆役。
179、史的组词语之【史谍】的意思
见“史牒”。
180、史的组词语之【咏史】的意思
以史事为题材创作诗歌。
181、史的组词语之【右都御史】的意思
官名。明代都察院(国家的监察机关)的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
182、史的组词语之【尉史】的意思
汉代郡尉之属官。
183、史的组词语之【专史】的意思
各种专门学科的历史,如哲学史、文学史、经济史等。
184、史的组词语之【十七史】的意思
唐朝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史书合称十三史。宋朝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四部,合称十七史。参见〔二十四史〕
185、史的组词语之【戏嘲史寰】的意思
王维写的一首诗,体裁:七言律诗。
186、史的组词语之【仿连史纸】的意思
一种以木材原料为主,和以稻草等造成的纸。质地细嫩洁白,用于印刷及书写。较重者称“海月”。参见“连史纸”。
187、史的组词语之【御史雨】的意思
唐颜真卿故事。
188、史的组词语之【史体】的意思
史书的编写体裁。我国过去的史书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体裁。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文兼史体,状若子书。”
189、史的组词语之【公史】的意思
诸侯掌典礼之官。
190、史的组词语之【史案】的意思
1.指因修史而周纳成的狱案。
2.历史定论。
191、史的组词语之【历史观】的意思
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属于世界观的一部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192、史的组词语之【祭史】的意思
犹祝史。古代主祭祀之官。《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雒。”
193、史的组词语之【白马长史】的意思
东汉公孙瓒的称号。
194、史的组词语之【伴食刺史】的意思
五代时为安置近臣而设的职官名号。
195、史的组词语之【人口史】的意思
研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人口迁移和地理分布发展变化的历史的学科,是人口学的一个分支。
196、史的组词语之【将作长史】的意思
官名。将作大匠之属官。《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赵故将作功曹熊邈屡为秦王坚言石氏宫室器玩之盛,坚以邈为将作长史,领将作丞,大修舟舰、兵器,饰以金银,颇极精巧。”胡三省注:“晋将作大匠有丞,无长史;长史盖秦所置。”
197、史的组词语之【历史观念】的意思
历史观念亦可称之为历史观,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般看法。
198、史的组词语之【葄枕图史】的意思
葄:垫衬。形容陷溺于图书资料之中。
199、史的组词语之【史诗】的意思
1.指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塑造著名的英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一般都在本民族内长期广泛流传。
2.某些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社会面貌和人民群众多方面生活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如长篇小说),有时也称史诗,或史诗式的作品。
200、史的组词语之【罗曼史】的意思
富有浪漫色彩的恋爱故事或惊险故事。也译作罗曼司。[英romance
201、史的组词语之【遗史】的意思
1.指前朝的历史。
2.谓根据轶闻编成的史书,所记多为正史所不载。
202、史的组词语之【单车刺史】的意思
魏晋刺史,任重者使为持节都督,轻者为使持节、假节,将军为州刺史者,谓之单车刺史。
203、史的组词语之【麟史】的意思
指《春秋》。
204、史的组词语之【渔经猎史】的意思
渔、猎:涉猎。泛览群经,博涉诸史。形容博览群书,知识广博。
205、史的组词语之【史阙文】的意思
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闕文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古之良史於书字有疑则闕之以待能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到了如今,不但见不着,听也听不着,竟算得个‘史闕文’了。”
206、史的组词语之【史无前例】的意思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形容有极其伟大的意义。
207、史的组词语之【卒史】的意思
208、史的组词语之【巫史】的意思
古代从事求神占卜等活动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史册的人叫“史”。这些职务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统称“巫史”。
209、史的组词语之【私史】的意思
私家编写的史书。
210、史的组词语之【异史氏】的意思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一书中的自称。《聊斋志异》里记有许多怪异的事,不同于正史,故称之为异史。
211、史的组词语之【刑史】的意思
古代刑官下属主管文书的小吏。
212、史的组词语之【史料】的意思
历史上所留下来的资料。
213、史的组词语之【君史】的意思
1.随侍国君记事的史官。
2.记述君主世系、史实的书籍。
214、史的组词语之【令史】的意思
1.官名。
2.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215、史的组词语之【经史笥】的意思
装经籍、史书的箱子。比喻博通经史的人。
216、史的组词语之【汙史】的意思
亦作“污史”。污秽的史实。郭沫若《汐集·题傅抱石画<屈原画像>》:“呜呼一人亡,暴政留污史。既见鹿为马,常惊朱变紫。百代悲此人,所悲亦自己。”
217、史的组词语之【朝经暮史】的意思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18、史的组词语之【邸史】的意思
郡国驻京邸的记事官。
219、史的组词语之【会计史学】的意思
中国会计史有两种定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阐述中国会计发展过程,探讨中国会计发展规律的专业历史学科,全称“中国会计史学”。
220、史的组词语之【史遗】的意思
史书中遗漏的事实。
221、史的组词语之【府史】的意思
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
222、史的组词语之【民本史观】的意思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作为统治者要敬民、重民、爱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自我约束,修善德行。
223、史的组词语之【监史】的意思
1.谓汉廷尉的属官监与掾史。
2.指刺史。
3.监修史书。
224、史的组词语之【血史】的意思
1.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形容悲壮的历史
2.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25、史的组词语之【杂史】的意思
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隋书·经籍志二》:“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通人君子,必博采广览,以酌其要,故备而存之,谓之杂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史类》:“杂史之目,肇於《隋书》。盖载籍既繁,难於条析,义取乎兼包众体,宏括殊名。故王嘉《拾遗记》、《汲冢璅语》得与《魏尚书》、《梁实録》并列,不为嫌也。然既繫史名,事殊小説,著书有体,焉可无分,今仍用旧文,立此一类。凡所著録,则务示别裁。大抵取其事繫庙堂,语关军国,或但具一事之始末,非一代之全编;或但述一时之见闻,祗一家之私记。要期遗闻旧事,足以存掌故、资考证,备读史者之参稽云尔。”
226、史的组词语之【部刺史】的意思
中国汉代中央派到地方的监察官。
227、史的组词语之【彤史】的意思
1.古代宫中女官名。掌记宫闱起居等事。《新唐书·百官志二》:“彤史二人,正六品。”清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一:“彤史者,后宫女官名也。其制,选良家女子之知书者充之,使之记宫闈起居及内庭燕褻之事,用示劝戒。”
2.指记载宫闱生活的宫史。《晋书·后妃传序》:“永言彤史,大练之范逾微;缅视青蒲,脱珥之猷替矣。”唐沉佺期《章怀太子靖妃挽词》诗:“彤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宋苏轼《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太后阁>之五》:“彤史年来不絶书,三朝德化妇承姑。”明张居正《神母授图万年永赖颂》:“蚤膺符命,叶元云之徵;兼苞艺文,垂彤史之训。”
228、史的组词语之【范史】的意思
《后汉书》的别称。因撰写者是南朝宋范晔,故有此称。
229、史的组词语之【筮史】的意思
筮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有疾,曹伯之竖侯獳货筮史。”《国语·晋语四》:“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韦昭注:“筮史,筮人,掌以三易,辨九筮之名。”
230、史的组词语之【经史百家】的意思
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231、史的组词语之【曾史】的意思
曾参和史鰌的并称。古代视为仁与义的典型人物。
232、史的组词语之【大史】的意思
233、史的组词语之【司史】的意思
主持史书的修撰工作。
234、史的组词语之【前史】的意思
从前的史籍。
235、史的组词语之【佚史】的意思
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
236、史的组词语之【帐史】的意思
管理户籍财务的官吏。
237、史的组词语之【谤史】的意思
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238、史的组词语之【春史】的意思
掌春事之吏。
239、史的组词语之【徵藏史】的意思
上古主管典籍之官。《庄子·天道》:“由闻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徵藏,藏名也。’一云:‘徵,典也。’”成玄英疏:“﹝徵藏史﹞犹今之祕书官,职典坟籍。”后特指老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章炳麟《原道上》:“孔父受业於徵藏史,韩非传其书。”
240、史的组词语之【史阁】的意思
241、史的组词语之【镜史】的意思
以历史为借鉴。
242、史的组词语之【历史沿革】的意思
指(某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历程。
243、史的组词语之【钟情艳史】的意思
书以武则天时代为背景,极写武三思家淫乱事,在淫秽行为之中,极写豪强之可恶,因此又有一班侠客,如薛郊之流,从事锄奸。
244、史的组词语之【周史】的意思
1.周代的史籍。
2.周代的史官。特指老子,因其曾为周之守藏史、柱下史。
245、史的组词语之【御史床】的意思
亦作“御史床”。相传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昇明三年,萧子良为会稽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艺文类聚》卷二六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御史之牀犹在,督护之门不脩。”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御史床在州东南四里,虞翻为长沙桓王(孙策)所待,设此床以表贤。翻仕汉至御史。”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四十韵》:“膝前御史床犹在,宅畔尚书坞正深。”后因用作礼贤之典。唐韩翃《送刘侍御赴陕州》诗:“明日怀贤处,依依御史牀。”
246、史的组词语之【盲史】的意思
《史记·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为春秋鲁史官,曾为鲁国史书《春秋》作传,世称《左氏传》。后因以“盲史”作为左丘明的代称。
247、史的组词语之【历史性】的意思
248、史的组词语之【青史氏】的意思
1.古代史官名。著《青史子》五十七篇。《大戴礼记·保傅》:“《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王聘珍解诂:“卢注云:‘一曰《青史子》。’《汉书·蓺文志》:‘小説家:《青史子》五十七篇。古史官记事也。’”
2.泛指史官。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览四千年青史氏之载,歷朝兴亡之迹,岂不哀哉?”亦省称“青史”。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尸佼兼总於杂术,青史曲缀以街谈。”
249、史的组词语之【丑史】的意思
丑恶的历史;不光彩的经历(多指个人的)。
250、史的组词语之【史局】的意思
251、史的组词语之【村史】的意思
村庄的历史。
252、史的组词语之【书令史】的意思
古代佐理案牍的官吏。
253、史的组词语之【仓史】的意思
即仓颉。传说为黄帝时史官,故称。
254、史的组词语之【党史】的意思
政党的历史。
255、史的组词语之【战史】的意思
2.指战争的历史。
256、史的组词语之【史李】的意思
古代法官的别称。《鹖冠子·王鈇》:“治不踰官,使史李不误,公市为平,生者不喜,死者不怨。”
257、史的组词语之【词史】的意思
1.谓以词曲写成的史书。
2.妓女的雅称。
258、史的组词语之【创业史】的意思
259、史的组词语之【直史】的意思
正直的史官;史官的直笔。
260、史的组词语之【史编】的意思
史书。
261、史的组词语之【史班】的意思
汉代大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
262、史的组词语之【班史】的意思
指《汉书》。因《汉书》为班固所作,故称。
263、史的组词语之【内史府】的意思
南唐改中书省、门下省为“内史府”。《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开宝﹞五年,煜下令贬损制度。下书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
264、史的组词语之【史功】的意思
修史的功业。
265、史的组词语之【埽史】的意思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魏勃少时家贫,欲见齐相曹参,而无以自通,因每晨早起,潜为齐相舍人清扫门外,遂因舍人得见曹参。
266、史的组词语之【史科】的意思
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267、史的组词语之【生活史】的意思
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的全部过程。
268、史的组词语之【以史为鉴】的意思
从正面积极地告诫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国家,小到自我修养,都应该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应该说很多人都是这样做或愿意这样做的。
269、史的组词语之【史篇】的意思
《史籀篇》的省称。
270、史的组词语之【史识】的意思
修史的见识。
271、史的组词语之【史例】的意思
1.史书的体例。《左传·隐公七年》“凡诸侯同盟,於是称名”唐孔颖达疏:“丘明采合旧语以发明史例。”唐刘知几《史通·序例》:“邓孙已下,遂躡其踪,史例中兴,於斯为盛。”《明通鉴·义例》:“年经月纬,此史例之大纲。”
2.历史的事例。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先引对方的党义,次引外国的法律,终引东西史例,以见凡压迫自由者,往往臻于灭亡:是一番替对方设想的警告。”
272、史的组词语之【史话】的意思
叙述史事或某种事物发展过程的以故事或漫笔等形式写成的作品(多用于书名):《太平天国史话》。《辞书史话》。
273、史的组词语之【霸史】的意思
指称霸一方的国家的历史;僭伪之国的历史。
274、史的组词语之【马史】的意思
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275、史的组词语之【诗史】的意思
1.诗歌发展的历史。
2.指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
276、史的组词语之【家史】的意思
家庭的历史。
277、史的组词语之【四其御史】的意思
唐武后废中宗,徐敬业以匡复为辞起兵。
278、史的组词语之【史侯】的意思
后汉少帝刘辩的初称。《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何皇后生子辩,养於道人史子眇家,号曰‘史侯’。”明高启《董逃行》:“史侯称臣董侯立,山东义师烽火急。”
279、史的组词语之【经史百子】的意思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以上是书法思考网为您整理的史组词大全,希望通过这280个史组词和拼音、意思的介绍,能够帮助您理解怎么用史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