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营造崇德尚法的良好氛围,我市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过程中,坚持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秉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助人和、德耀岛城”理念,着力探索“法德共进”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模式,努力蹚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德共进道路。
一、夯实法德共进机制,倡导市民德法双修
在法治城市创建过程中,我市充分发挥道德教化功能,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探索建立“法德共进”常态化新机制,充分发挥法律与道德规范引导作用,努力实现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融合,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共推进。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与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结合起来,将法治宣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内容,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超过80%。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评选文明家庭、文明单位、道德模范以及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科学普及周等系列法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规则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推动广大市民法德双修,实现情理法的互融互通,为在全市形成“重法厚德,法德并举”浓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夯实法德共治基础,实施重点带动战略
一是积极开展“法德进机关”活动,牢固树立机关干部法德理念。把《宪法》、《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7部行政法和《刑法》部分罪名以及党纪党规作为机关干部法治学习主要内容,不断提升机关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能力。将“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与“提升道德修养,筑牢思想防线”紧密结合,各区市、市直各单位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我为文明城市添光彩”、“中国梦党在心中”、“寻找身边的道德模范”等主题活动,全市广大机关干部听取法治讲座、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会600余场次。学习廖俊波、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成为机关广大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重要内容,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广泛开展“法德进校园”活动,增强中小学生法德意识。把法德结合作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教育活动,实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结合青少年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定期组织普法讲师团、“五老”志愿者到中小学开展“法德进校园”活动。通过青少年法德版画展出、印发宣传资料、以案释法、法德讲座、先进人物报告会等形式,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揉和在一起。在普及法律知识同时,积极宣传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重点的道德常识,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让学生从守法、明纪、厚德等多方面受到深刻教育。今年以来,已开展“法德进校园”活动400余场次,展出法德版画140余幅,直接受教育学生达10万余人次。
三是深入开展“法德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提升广大群众法德素养。坚持“上下结合、以下为重,抓基层、打基础”的思路,深入基层,通过“以案释法”面对面、法治巡回宣讲、选树“崇德尚法”家庭、法治文艺演出等各具特色的载体,以村居普法大讲堂和道德讲堂为依托,将法律知识和道德文明传播到千家万户。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展的“法治宣传进社区‘丁一说法’面对面”活动,以“连民心、接地气、汇民意、解民忧”为目标,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结合案例以案释法,已逐渐成为社区群众不可或缺的法治公开课。市南、城阳等区市以“送法进社区”、“阳光城阳”法治巡回宣传报告会的形式开展法德宣讲活动,提高了群众道德素养和法治思维模式。市北区开展“心手相连法进万家”活动,面向全区选树10个“崇德尚法”好家庭,推广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家训”,将“尊老爱幼”等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中。莱西市以吕剧团为依托成立普法艺术团,将法律故事和道德故事改编成通俗易懂的吕剧、小品、歌曲等,到社区、乡村演出200余场次,受众达8万余人。
三、夯实法德融合阵地,营造浓厚法德氛围
一是寓教于乐,将法治公园(广场)打造成“法德休闲场所”。我市在法治阵地建设过程中,坚持与道德阵地统筹推进,使全市法治宣传内容始终与群众的德行相伴,更加贴近群众日常生活。在全市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添加道德文化元素,设置法德常识宣传景观,篆刻撰写法德格言、警句,达到“举头望法、俯首视德”的景观效果。市南区和平鸽法治文化广场、胶州市三里河公园、莱西市月湖公园、平度市现河公园等一批法德文化公园(广场)先后建成,成为市民接受法治文化、德治文化的重要阵地。
二是寓教于学,将法治文化基地打造成“法德学习基地”。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我市法治故事、道德模范故事、依法治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内容,以墙绘和招贴的方式,在全市多处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法治宣传大道展示,让广大群众出门见德、抬头见法,随时随地感受法治与道德的浓厚氛围。因地制宜挖掘本地法治名人和道德名人资源,在基地中广布法治和道德内容,向社区居民开展宣传活动;打造法治文化胡同,把“普法漫画”、“道德典故”、“名言警句”、“文明规范”上墙,把法治素材中融入道德元素。李沧区大枣园社区法治文化基地融入本地历史名人王懿的法治、道德典故,丰富宣传内容,弘扬法德文化;莱西市由全国道德家庭模范昌德松夫妇绘制法治宣传文化墙,成为周边3所学校4000余名学生法德教育的“第二课堂”。
三是寓教于行,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打造成“法德实践课堂”。充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作用,将创新、文明、道德、法治理念融入青少年参与式普法教育当中。利用现代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在有条件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普遍推行“模拟法庭”“我是小检察官”等各具特色的法德学习实践项目,改变传统以“说教”为主的法德教育形式,充分调动青少年学法明德热情,实现较好的法德教育效果。李沧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引进VR虚拟现实技术,让青少年体验检察官日常工作;胶州市禁毒教育基地设立两块虚拟对话屏,通过直观模拟教唆吸毒场景,揭示毒品危害,警示人们远离毒品;平度市“蓝树谷”青少年教育基地整合法治教育资源,开设多个职业体验室,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受到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