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水

月火田石

日土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走之底和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两课时,本课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诗句。

1、同学们爱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灯片出示谜语)学生先读后猜。

2、我们再来猜一个。(灯片出示一幅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家看到了什么?

3、(灯片圈出“山、水、花、鸟”四个字)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4、这是一幅画,学生读诗题,老师板书课题。

5、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灯片出示自读要求)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指导朗读,纠正字音。

(1)你们都会读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示范读)

(3)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灯片出示朗读节奏)请你跟我画一画朗读节奏。

(4)请你跟我这样读。(教读,自读,抽读,带读,齐读)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灯片出示第一二句)同学们,“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说)

(1)这两句里,有两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远近,有无)

(2)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这个字的偏旁叫刀字头。(灯片出示刀字头),请你跟我说一说,刀字头,刀字头。撇,横撇,刀字头。

(3)你平时看到的景象也是“近听水无声”吗?这里为什么说近听水无声呢?因为这里说的是——画!

5、(出示最后两句诗),读“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又什么意思呢?

(1)这两句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去,来),你知道的反义词还有哪些?(学生说)我也搜集了一些反义词(出示灯片),请你跟我读一读。

演一演下面几组反义词,然后再说一说,读一读。

来——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

高——矮。通过两个学生的比较,体会“高、矮”的意思。

远——近。哪里和我们近,哪里和我们远?通过说说,体会“远、近”的意思。

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找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黑、白”的意思。

早——晚。找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体会“早、晚”的意思。

(2)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3)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也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吗?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是一幅画!画里的花儿不会谢,鸟儿不会飞走。

6、总结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离开了课文,你还知道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青蛙跳伞”,生字宝宝出来,请你使劲喊他的名字。(开始游戏)

2、我们再跳一次吧!不过这次的玩法和上次不一样,我们的玩法是,请你喊出生字宝宝的反义词。(开始游戏)

3、游戏真好玩!现在请翻书67页,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4、引导学生观察、跟着书空,书写四个生字。

5、讲评学生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1、请你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预习第7课《大小多少》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会认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古诗。

1、小朋友们很有礼貌今天,老师作为奖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

红冠子,白外衣,

每天早上喔喔啼,

它叫人们早早起。

2、你见过大公鸡吗什么样子你们喜欢它吗

3、我国明代杰出的大画家大诗人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

4、说到这老师突然想起前几天我们也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骆宾王,他也写了一首描写小动物的诗是什么齐诵《咏鹅》

5、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今天走入我们课堂的大诗人唐寅,课件出示。

6、(大屏幕出示大公鸡的'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从感官上感受大公鸡的美。)

共学:

一、读诗,整体感悟。

1、指名读。学生互相评价。

2、读给同桌听。

3、教读

4、齐读诗歌。

5、再次听读画出诗的停顿,课件出示对照齐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诗

句,感受唐寅对公鸡的喜爱。

二、品读诗,感悟情。

1、出示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思考: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红冠)。看到红冠你想到了什么观察鸡冠花图片,对比,感受公鸡的美丽。

(3)第二句诗人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雪白)。你能描述一下“雪白”吗

(4)像“红冠”里的“红”和“雪白”这样的词语就是表示什么的词语(颜色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师:大公鸡头上长着红红的冠子,满身羽毛像雪一样的白,它正向我们走来,我们一起来夸夸它。这真是一只()大公鸡。来,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句吧。(读出公鸡的美丽。)

过渡:公鸡不仅有红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非常漂亮,而且它还会叫。

(1)谁知道公鸡怎样叫(模仿做动作)全班模仿

(2)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公鸡一叫就怎么样呢平时公鸡乱叫吗所以诗人说——

2、出示后两句

(1)朗读后两句。

(2)公鸡叫,人们就知道天怎么了就把门怎么了

(3)大家知道农民伯伯很勤快,但公鸡比农民伯伯起得早,你们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课件出示填空

(引导学生体会公鸡的可爱、勤快。板书:勤快)

(4)指导朗读后两句。(读出勤快)

三、探究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扩词。

2、检出认读,开火车认读。

3、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4、学写字(先观察再动笔)平和开。板书演示。

5、学生描写。

四、整体感知,齐背古诗。

五、作业。

【教学目标】

3、认识图标“小话筒”。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观察图画,启发学生猜字。

2、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观察图画,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2、读字。

3、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生说,学生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弯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弯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画:先认识“”(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

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书上描红。

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

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六、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1、学习前两行诗句。

(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山有色近水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花还在来鸟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

(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远——近来——去有——无

(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鸟山——水声——色

4、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14、画

远山有色

近水无声

去花还在

来鸟不惊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教学目的】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教学准备】

山水画一幅,小鸟。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⑴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⑵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⑶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⑷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⑸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⑴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⑵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⑶“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⑷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⑸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⑴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⑵看手势朗读后两句。(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⑶朗读全文。

⑷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画》是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篇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这首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对应,让学生能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水”“去”“来”“不”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辶”“”。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演一演诗中的内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古诗,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古诗的情感。

难点

了解诗句中所说的特点与画的关系。

学生:预习课文、生字;收集谜语。

2课时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

2、会写“水”“去”“来”“不”4个生字。

一、切入举隅。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

二、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三、识字。

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两个新偏旁)

5、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

6、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记“来”。

7、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

8、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四、朗读。

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它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水”“去”“来”“不”,认读,说说这四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

2、提示学生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注意“不”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去”的第四笔是“撇折”。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5、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

6、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六、作业。

回家请教家长,或者在书中查找谜语,下节课开展猜谜语竞赛活动。

第二课时

1、借助拼音朗读谜语诗,熟读成诵。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一、导入。

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

二、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简单地说出诗意,发现问题并质疑)

2、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的。

三、背诵。

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背诵。

四、表演。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感悟设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先组内练习,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齐表演。

(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到乐在其中)

五、游戏。

找朋友: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他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这14个字是:远——近、开——关、来——去、大——小、正——反、男——女、有——无)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反义词吗?

六、拓展。

1、结合课前收集的谜语,举行猜谜语竞赛,评出“猜谜小能手”。

2、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触过汉语拼音,对字母的读音和音节的拼读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个别字母和音节的发音不准确。

【难点】

n、l的发音及n、l与韵母的拼读。

【教师思考】

【重点】

声母d、t、n、l的形状及d、t、n、l与韵母的拼读。

【设计特色】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线,自主探究,在创新中求发展。

【信息资料】

1、d、t、n、l的字母卡片及与单韵母相拼的翻动式卡片。

2、拼音乐园的课件及“摘苹果”游戏的挂图。

3、学生用的橡皮泥、小棒和毛线绳。

【教学要求】

1、学会d、t、n、l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声母:b、p、m、f并让学生回忆记忆的方法。

2、复习音节:ba、fo、ma、po

设计意图:采取指读对读齐读和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检查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进行字母形状记忆方法的迁移。

二、声母音的教学

1、拼音乐园里可热闹了!今天老师还要带小朋友到这里认识一些拼音娃娃。你们看谁来了?大屏幕演示字母d、t、n、l及直观图。

2、小朋友,你认识他们吗?指名试着读一读。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3、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n、l纠正的发音。

设计意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发展需求,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三、声母形的教学

1、屏幕上的图能够帮助你们记住d、t、n、l的样子,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一想有什么新的发现,同座交流交流。(学生用以前的方法编顺口溜:队鼓鼓锤ddd;鱼儿跳舞ttt;一个门洞nnn;一根木棍lll。)

2、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畅所欲言。(马蹄印ddd、用手指摆d的形状;小伞把ttt、倒拄拐棍ttt和“七”像;独木桥nnn;l的形状像数字l、筷子、教鞭、指挥棒、旗杆、铅笔、灯管……)

3、他们还和我们以前认识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

(d和b;p、n和u、m;t和f;l和i)

设计意图: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寻找新的发现,使学生思维中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现。声母形的记忆体现层次性:先引导学生从直观画面观察记忆字形;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字形;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所学比较记忆字形。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参与、体验、合作、发展,学习态度和情感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教学

1、翻版出示音节;这些音节你们会读吗?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示范读、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自由选择读、齐读等。教师重点纠正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2、屏幕演示一些带调音节:da、di、tu、nu、li、lu、ni、na。让学生用这些音节组词或说一句话,看谁用上的音节多。

设计意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成就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拼音在生活中的作用,为学生提前识字说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这四位拼音娃娃分别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重点指导声母“t”的写法。其余三个声母学生根据观察试着写一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指导自己满意为止。

3、教师巡视纠正指导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书写在低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弹性要求和交流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书写的乐趣。

六、巩固练习

1、学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小棒、毛线捏一捏、摆一摆今天认识的拼音娃娃。有的独自进行,有的与同座讨论合作,教师给捏摆好的同学以展示的机会。

设计意图:独特的教学手段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饶有情趣的欣赏、展示是对学生内在需求的最好馈赠。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会成为学生记忆中永恒的财富。

2、“摘苹果”游戏。拼音娃娃来到果园里,哇!树上结满了红通通的大苹果,多诱人啊!你们想吃吗?学生认读苹果上的字母、音节,读对了就奖励一个大苹果。

设计意图: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学生在积极的竞争参与中,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得到培植。

【反思】

本节课力求把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实际教学实践之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了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够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身心发展需求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参与求体验,以合作求创新,以探究求发展。在声母音形教学上,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间尝试学、互相教学、讨论研究学,学生主体地位凸现,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深知学情的基础上,打破了以往拼音教学单一的呈现方式,及各个字母按音形义讲解,采取了集中训练,减少头绪,加强综合的教学思路。一些弹性要求和交流展示拓宽了学生思维和活动空间,使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师的感召下得以彰显。

3、拼音教学生活化、情境化。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线,让全体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联系日常生活、捏摆字母记忆字形展现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学习态度和情感得以升华。

[内容简析]

《看画识字真有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二课。本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儿歌,第二部分是会认字和会写字的书写内容。儿歌分别写了红日、月牙、河水、火苗、鸟儿、小虫、马儿。此外,文中还印有一些图和有关象形字。教材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借助图与字的关系帮助识字。

[设计理念]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是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规律,本课主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看画识字,在情境中识字。课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认识8个会认字和4个生字,并能组词。

3、引导学生学会书写"上、月、日、马",并掌握出现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能正确书写4个会认字并掌握它们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教具准备

图画(各种动物、象形字演变过程的彩图等);识字、音节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图画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太阳、月亮、马、鱼画面,让学生说说:图上出现的是什么?

2、出示象形字:日、月、马、鱼让学生猜一猜,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师讲解:这是古代人用于记录事物的符号,是一种象形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很多都是象形字。

3、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看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音节。

2、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生字,再反复拼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5、让学生遮住拼音,自己自由读课文:看看是否能读准字音。

6、出示课文(去掉拼音部分),老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1)让学生读句子。

(2)读错字音时要及时出示拼音让学生再读。

7、小结表扬。

三、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和会认字

贴出1个会认字和2个生字。

1、师:大家还记得学习生字的四个步骤吗?生:①读准音;②记住形;③组词解意;④认真书写。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根据学习生字的四个步骤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和会认字(会认字不要求学生会写)

3、集体学习。师:火、日、月这三个汉字的读音有什么地方想要提醒大家吗?生:①日是整体认读音节,请跟我读……②日是翘舌音,请跟我读……

……

师:同学们真棒,能读准字音。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汉字呢?

生A:我有个好办法,可以记住日字,把口字加一横就是日;

生B:我有个好办法,可以记住月字,目字的最后一横去掉就是月……

生C:老师,我有个意见,月字的第一笔是撇,而目字的第一笔是竖……

师:同学们不仅能想出办法记住这些汉字,而且认真观察。下面,我们来给这些汉字找找朋友。

生给会认字和生字组词。

师:同学们对这些汉字朋友不仅能读准音、记住形,还能给它们找到许多朋友。下面,老师也想表现表现。师范写,生唱笔画,一起说说每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最后,学生描描写写生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学生的写字情况,包括笔画是否写对、笔顺是否正确、写字姿态是否规范等)。

(3)师生互评共赏。(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不足之处及时指出、纠正)

四、做游戏,巩固学会的字。

1、找朋友

放音乐《找朋友》,学生在音乐声中,手拿生字卡找找自己的音节朋友。

2、猜字游戏。

生:日字加一横是个什么字……

3、总结。

通过活动和游戏,巩固识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乐记。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俺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同学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抽读卡片。

(2)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教学目的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准备教具:

生字卡片、挂图、录音

共分两课时

1、同上

2、学会七个生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七、作业: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1、巩固字词,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较,组词

远()近()京()声()

运()听()惊()色()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THE END
1.音字的拼音笔顺意思组词成语[音 ]-[ 繁体:(无) ]-[ 部首:音 ]-[ 共 9 笔 ] 音的意思 1.声音;读音:音律。音乐。口音。乐音。杂音。把这个字的音读准。 2.消息:佳音。音信。 3.指音节:单音词。复音词。 4.读(某音):“区”字作姓时音欧。 5.姓。 音的组词 http://chenyinan.com/zi-1630.html
2.音组词音的组词词语词组含义■ 音组词 音乐、轻音乐、铁观音、收音机、拼音、古典音乐、音效、音响、音标、音速、一槌定音、知音、音符、录音、高音、一锤定音、国际音标、声音、音箱、观音、配音、语音、录音机、观音莲、音频、福音、林海音、电子音乐、梵音、音障、汉语拼音方案、音阶、元音、观音土、噪音、扩音器、南音、消音器、多音字、观音https://bajiu.cn/zidian/?zc=19457
3.音组词音字可以怎么组词能组什么词音 字可以怎么组词“音”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音乐台 音强 音乐文化 音籁 音诲 音闻 音词 音气 音乐片 音学 音乐专辑 音带 音乐剧 音句 音感 音旨 音标 音质 音讯 音素文字 音影 音乐教育 音信杳然 音域 音翰 音语 音响 音乐教室 音韵障碍 音耗不绝 音书 音华 音乐制作 音容如在 音景 音謡 http://www.zooee.cn/zuci/yin6.html
4.音组词音可以组哪些词组词音常用组词:【观音】、【录音】、【嗓音】、【走音】、【福音】、【隔音】、【拼音】、【声音】、【音调】、【音节】、【音乐】、【音准】、【注音】、【读音】、【谐音】、【音标】、【杂音】、【低音】。 【音】字结尾能组哪些词 音拼音、解释 https://www.zcdian.com/zuci/nxxngr.html
5.音乐的音怎么组词音怎么组词音乐的音怎么组词 音怎么组词再见昨天 精选回答 1、音的组词 :音量、音乐、音响、读音、噪音、音韵、余音绕梁、靡靡之音、跫音、观音粉、乐音、音位、伴音、话音、音容、塞擦音、不带音、音容宛在、滑音、佳音、纯音、介音、舌面前音、音节文字、语音学、音律、子音、泛音、擦音、铁观音、直音、隔音符号、重音https://edu.iask.sina.com.cn/jy/3ojilZD6pAf.html
6.音组词音字可以怎么组词能组什么词音的基础释义音怎么读: 音,读音为:yīn,偏旁部首:音(音字旁),上下结构,共9画。 音的意思: 音yīn (1) 名词 声音组词:音响|音乐|口音|杂音 (2) 名词 消息组词:佳音|音信 (3) 名词 指音节 组词:单音词 上一篇:豫字组词 下一篇:簑字组词http://zidian.gjcha.com/97F3__zuci.html
7.音组词音的组词音怎么组词组词首页 美术 播音 编导 表演 摄影 舞蹈 音乐 服装 书法 空乘 戏剧影视 学习永远不晚位置:艺考-小学教育-组词-音组词_音的组词_音怎么组词 音组词_音的组词_音怎么组词 组词 2022/4/7组词栏目提供免费在线组词,包含汉字词语组词、汉语词语词典、多音字组词、加偏旁组词以及词语解释意思拼音等。https://www.027art.com/xiaoxue/HTML/13815792.html
8.音组词音字怎么组词可以组什么词名词 声响、声音。【组词】:「噪音」、「【查看音字意思】 「音」字开头的词语 音切 音贶 音技 音响学 音乐茶座 音势 音指 音节 音翰 音意 音乐之声 音乐 音乐制作 音步 音乐剧 音问相继 音籁 音乐界 音曲 音乐史 音译词 音值 音节文字 http://www.yuwenke.com/zuci/yin21.html
9.音怎么读?音组词有哪些?音的意思是什么?音的笔顺笔划递怎样写?【词语】: 音 【音的拼音】:yīn 【音】的意义和诠释: 1、声响;读音:乐律。音乐。口音。乐音。杂音。把这个字的音读准。 2、消息:佳音。音信。 【音组词大全】: 1、音组词二个字: 音乐、音量、声响、读音、噪音、音韵 跫音、拼音、语音、录音、音速、音障 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99052.html
10.音组词大全绕梁之音 异口同音 边音 心音图 调音 带音 音信杳然 混音 次重音 轻音乐 拍音 音 的拼音及解释 汉字 音 拼音 yīn 解释 名词 声响、声音。【组词】:「噪音」、「杂音」、「录音」、「余音绕梁」。名词 腔调。【组词】:「口音 要了解更多,可以查看 【音怎么读,字义】 http://www.cihai123.com/xiaoxuezuci/yin6.html
11.音乐的意思(解释)音乐的拼音《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 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闕误, 瑜 必知之,知之必顾。”《前汉书平话》卷下:“帝至 棘门,左翼将 徐迈 以音乐迎之,送帝至 霸陵桥 上。”温承训 《动人的音乐》诗:“真的,音乐是人们感情的语言。”词语组词https://www.neebe.cn/ciyu/710609.html
12.音组词以音组词的使用频繁程度为顺序: 1. 以「音」字为开头的常见组词有音乐、音乐堂、音乐会。 2. 该字在中间的具体有超音速、收音机、波音公司。 3. 它处于末尾的高频词汇包括声音、语音、观音。 以上就是本站详细整理出的音能组什么词,供大家参考一下。http://www.sibidadoor.com/zuci/80442.html
13.音怎么读音组词词语成语笔顺读音音怎么读_音字组词_笔顺_词语_成语 汉字音 拼音yīn 怎么读 部首音 (音字旁) 笔画9画 结构上下 五笔UJF 组词 声音 音量 音乐 音响 读音 音的意思解释 音的意思、组词、拼音读音《新华字典版》 音拼音:[yīn]怎么读: (1)乐音 (2)声音 (3)语音。①话音;口音;②字音;音节https://zidian.gei6.com/97F3__xh.html?f=zixh1691102981
14.音的词语组词描写带音字的词语音的词语列表、组词: 音标音叉音叉手表音长音程 音调音儿音符音高音阶 音节音节文字音乐音乐形象音量 音律音名音频音品音强 音容音色音势音素文字音位 音问音响音信音讯音义 音译音域音韵学音障音值 音质音缀音准复音复音词 隔音隔音板隔音符号隔音纸古音 观音观音土观音竹灌音国音 http://www.hydcd.com/cidian/ci04751.htm
15.音组词有哪些词语#19685473106#:音字组词 仇由齐惠: 音字组词如下:泉音、球音、全音、起音、铜音、嗣音、膛音、唐音、桐音、松音、石音、疏音、同音、西音、土音、托音、微音、芜音、威音、遐音、弦音、希音、仙音、音量、音旨、音仪、响音、笑音、吸音、邪音、协音、谐音、音频、音色、音影、音吕、音像、音曲、音https://ar.gan-ren.com/aa/9t7r4499g4g747e9n9.html
16.音组词音字组词音的组词音怎么组词音的意思:⒈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⒉ 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讯。 音字起名寓意:意指有天赋、多才多艺、能言善道、能辨是非之意; 音字组词 音字组词一共收录 438 个。其中音字在开头的组词 96 个,鼠字在中间的https://cidian.yw11.com/zuci/%E9%9F%B3
17.音组词怎么用音字组词语②潮州音乐苏锣鼓的俗称。 音[ yīn ]字在中间的词语 带有音[ yīn ]字的成语 “音”的同音字组词(yīn) 噾组词 垽组词 婣组词 峾组词 崯组词 嶾组词 懚组词 朄组词 檃组词 檼组词 殥组词 濦组词 与“音”相同部首的组词 意组词 竟组词 章组词 赣组词 韵组词 韶组词 韸组词 韹组词 韺组词 韽https://www.126chengyu.com/zuci/790srbb7.html
18.音怎么读『音』的拼音及解释《辞典修订版》 音 拼音:[yīn] 怎么读: (1)声音;读音。【组词】:音律。音乐。口音。乐音。杂音。把这个字的音读准。 (2)消息。【组词】:佳音。音信。 (3)指音节。【组词】:单音词。复音词。 (4)读(某音):“区”字作姓时音欧。 https://www.xuela.net/zidian/hnkobh3s.html
19.音组词,音组成语【音】结尾组词: 成音波音喉音按音扩音齿音拟音号音串音哨音介音翰音灌音复音方音擦音震音纯音颤音混音调音话音观音讣音八音细音发音德音梵音乐音抖音高音浊音郑音字音注音知音直音走音重音噪音佳音古音辅音中音语音牙音心音主音乡音 【音】开头组成语: 音乐性向测验音控器材音乐疗法音韵障碍音信杳然音乐学音问杳然音问https://www.chacihai.com/zuci/19568.html
20.的音解释的音拼音的音造句查字典 > 汉语字典 > 组词 > 的音的解释 《的音》 更新时间:2023-07-04 17:27:47词语 的音 拼音 de yīn 书写 的 音 解释 1.真实的消息。的音造句 的音造句 1、吉他与木管乐器的纯熟配合展现出的音乐气势宏大、浑然天成。2、因受冷杉舞蹈《无 的音造句 1、当晚10点半,BB—Club门前围满https://m.chazidian.com/zuci-%E7%9A%84%E9%9F%B3/
21.音字组词汉字音 拼音yīn 部首音 组词音乐、声音、语音、音响、噪音 「音」字在开头怎么组词 音乐 音效 音标 音序 音译 音符 音响 音速 音节 音频 音箱 音阶 音障 音调 音色 音域 音叉 音波 音源 音儿 音韵 音像 音信 音素 音义 音书 音值 音仪 音伎 音位 https://zuci.bi0.cn/97F3__zuci.html
22.音组词音字组词站长百科音(拼音:yīn)是汉语常用字,字形始见于春秋金文。音的本义是声音,引申为消息,如佳音。又引申为音节。又指音乐。一说“音”本义为音乐,后泛指一般的声音。 详细解释 yīn 名词 声响。 sound;voice 《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http://www.zzdh.net/baike/bkshow_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