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宁城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宁城县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发展养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宁城县肉牛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领下,养殖规模大幅提升,产业效益不断增加,交易市场购销两旺,整个产业蓬勃发展。肉牛生产已成为全县强县富民支柱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新农村建设专项推进产业、畜牧业大县建设重点产业。

一、发展现状

1、养牛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宁城县畜牧业本着“增牛稳羊发展猪”的发展思路,肉牛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全县存栏肉牛27.2万头,到2015年6月末,肉牛存栏达到45万头,五年增长了65.4%;出栏肉牛26.2万头,是2010年的2.8倍。全县15个镇乡牛存栏全部超过万头,其中超过4万头的镇乡3个,饲养量超千头的村85个,年饲养20头牛以上大户1980户。

2、肉牛品种不断优化。良种是现代畜牧业的基础,近几年宁城的肉牛产业始终围绕着肉牛的冷配改良,加大力度,重点突破。肉牛冷配站点发展到115处,覆盖全县90%以上的村组。基础母牛改良代数不断提高,肉牛品种质量显著提升,现在存栏的45万头肉牛全部是夏洛来和西门塔尔为主的杂交改良牛,良改率达95%以上。

3、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自从宁城县实施长年“封山禁牧”以来,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库区移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棚圏建设项目建设标准化牛舍30多万平方米,共建成专业养牛小区45处,养牛示范村15个。加强了肉牛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奠定了良好基础。

4、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宁城县拥有一处大型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内蒙古东方万旗肉牛产业有限公司,具有年加工6万头肉牛的生产能力,养牛户的肉牛销路基本无忧。现有成型的肉牛交易市场5处,每个肉牛市场的集市交易量在600-2000头之间。特别是八里罕肉牛市场已经成为京津塘、蒙冀辽地区的大型肉牛交易中心。宁城县的肉牛产业基本形成了集改良、育肥、销售、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化链条。

二、存在问题

1、母牛骤减。一是由于前两年育肥牛价格高,很多养殖户只顾眼前利益而“杀青弑母”,把母牛当做菜牛卖;二是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老弱养不了牛;三是养母牛周期长、不挣钱等等,总之多种原因致使全县基础母牛急剧减少,肉牛产业后劲严重不足;龙头企业也因为牛源无法保障而影响了效益。

2、资金短缺。这是限制畜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而肉牛产业又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养牛大户多数都因为资金不足、贷款难而停滞不前,从而影响了整个肉牛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养殖用地难。这是肉牛产业规模发展的另一个“瓶颈”。目前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建设规模化养殖场,而建设用地的先决条件是非基本农田,而且要离开村落、水源、主要交通要道等500米以上,这样的地块本身就非常难找,并且土地所有权都在个人手里,不好协商租用。

4、机制不完善。龙头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缺乏沟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条约,受市场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育肥牛价格高时企业收不到牛;价格低时企业又压等压价、提高门槛来收购养殖户的牛。

5、基础设施差。十二五期间,宁城县虽然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起了一批规模化养殖场,但肉牛养殖整体的基础设施还是相对较差,制约着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三、发展对策

1、保护基础母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倡议各级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和扩大基础母牛群体,增强生产后劲,促进肉牛产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给母牛养殖户一定数量的补贴。二是为养殖户做好宣传,尽力做到幼龄母牛不出栏,能繁母牛不淘汰。三是加强对基础母牛的饲养管理,在全县普及基础母牛一年一犊,提高母牛养殖收入。四是提高肉牛的快速育肥技术,实行犊牛早补饲,早断乳、早育肥。

2、加强政策扶持,多方筹集资金。保持肉牛产业的主导位置不动摇,继续加大对肉牛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建设小区用地、招商引资等方面制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争取国家建设项目,捆绑使用各类项目资金,加强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肉牛养殖贷款,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考虑能否用自家养殖场的基础设施等进行抵押贷款。

3、积极协调沟通,建立双赢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我县养牛户扶持力度,组织企业与肉牛养殖小区、示范村和养牛大户签订育肥牛销售订单,制定最低保护价,让利于民,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养牛风险;同时,倡导养殖户把富余资金投入到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中去,入股分红,共同发展肉牛产业。实现龙头企业与养牛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双赢。

4、政府加大力度,解决畜牧用地。目前,宁城县用于养殖业的建设用地少之又少,希望各级政府协调土地部门,在土地微调或新的一轮土地修编中,能够预留出一定数量的养殖业用地,并制定出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真正解决养殖用地难的问题。

THE END
1.畜牧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2800字2022年以来,我县畜牧业发展以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绿色发展为导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生猪稳发展、牛羊快发展、家禽促发展”的发展定位,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链更加健全,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稳步有序,为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8042
2.畜牧业蜕变:现状挑战与未来可持续蓝图一、畜牧业现状:规模扩张与隐患并存 1、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者对肉类需求的提升,畜牧业规模迅速扩张,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支柱。 2、然而,这种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环境压力加大,土地和水资源过度利用,动物疫病频发,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 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bai/article/details/138653065
3.中国畜牧业发展痛点分析及解决方案探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食品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然而,当前中国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痛点问题,亟待解决。 畜牧业发展痛点分析 养殖结构不合理。中国畜牧业在养殖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小规模、分散化养殖占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7830800370/1d2c087f2001028q56
4.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 一、中国养殖业的重要性与挑战 在全球农业生产中,畜牧业不仅是农产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领域。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乳制品等动物原料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https://www.atqlinnvf.cn/nong-ye-zong-he/16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