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小畜卦第九(下乾天上巽风~风天小畜)
小畜卦,由下乾()上巽()组成,卦形作“”,象征“小有畜聚”。卦名中的“小”字即“微小”、“柔小”之意,“畜”字即“畜聚”、“畜止”之意,所以“小畜”两字的意思是指阴柔者小有畜聚。上卦“巽”为风,下卦“乾”为天:和风飘行天上,微畜未发,故喻示“小有畜聚”的情状。全卦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小畜大”、“阴畜阳”的道理,反映了特定条件下阴阳力量之间制约与被制约的某方面规律。
一
“经文”小畜①: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②。
“译文”小畜卦:亨通。在西郊一带浓云密布,但雨没有下来。
“注释”①小畜,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巽上),下卦乾为天;上卦巽为风。有和风满天,风调雨顺之象,所以卦名为小畜。②卦辞以云气积聚,雨水未降比喻所占之事正在酝酿当中。
“经文”《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①,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②。密云不雨,尚往也③。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译文”《彖传》说:《小畜》,六四之爻居阴位,其余五阳爻和应着它,这是“小畜”的卦象。下卦为乾,乾表示刚健,上为巽,巽表示谦逊。九二、九五居下卦、上卦中位。像君子有刚健、谦逊、正中之德因而获得志通意行之境,前途亨通。“云气密布而终不下雨”,说明云气正上升聚积,“密布于西郊上空”,说明雨水尚停蓄未降。
“注释”①“柔得位”句,此以六四爻象、爻位为据。六四阴爻为柔而居阴位,是为柔得位。本卦其余五爻为阳爻,为刚,围绕六四,所以说上下应之。②。“健而巽”三句,此以全卦卦象为据。九二阳爻为刚,居下卦中位,九五阳爻为刚,亦居上卦中位,所以“说刚中”。③尚,读为止。尚往,犹言上行、上升。
“经文”《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①。
“注释”①懿,《集解》引虞翻曰:“懿,美也。”
“译文”《象传》说: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乾,乾为天,和风拂地,草木低昂,勃勃滋生,这是小畜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催发万物的和风,自励风范,推行德教。“解读”小畜卦的上体为巽、为风,下体为乾、为天,所以是风行天上之象。风行于天,还处在逐渐积蓄力量的阶段,还未能普及于天下,大展其才能,吹拂大地上的万物生长。君子观此天象,应该想到,要效法风行天上积聚力量之象,不断地蓄养自己的德性,使之逐渐充实,趋于完美。
二
“经文”初九:复自道①,何其咎吉。
《象》曰:复其道,其义吉也。
“译文”初九:由原路返回,有什么灾祸?吉祥。
《象传》说:由原路返回,其含义是吉祥。
“注释”①复,回归。
“解读”在力量不到或时机不佳的时候,若贸然动作,必然失去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不宜急躁冒进,明智的做法是返身回归于本位,潜伏于下,等待时机。初九能这样慎重行事,就不会有危害。从事理上推断,这样做是吉祥的。
三
“经文”九二:牵复。吉。
《象》曰:牵复,在中①,亦不自失也。
“译文”九二:牵引着返回,吉利。
《象传》说:牵引着返回,吉利,因为九二之爻处于下卦中位,像人操行中正,自然不会有错失。
“注释”①在中,此以九二爻位为据。九二居下卦中位,是得位处中。
“解读”九二的情况与初九相似,它在上行之时受到初九的牵连影响,也退守于下卦中间的本位,同样避免了被六四蓄聚而失去自己的主导性。这样,由于初九和九二地位较低,刚质未盛,被蓄必危,它们就相互牵连地退守本位,联合抵制六四的蓄聚,以求保持自己的阳刚本质。这就是初九、九二两爻皆吉的原因。
四
“经文”九三:舆说辐①。夫妻反目②。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③。
“译文”九三:车子坏了一个轮子。夫妻互相口角。
《象传》说:夫妻口角,说明不能归正家室。
“注释”①舆,车辆。说,同脱。辐,车轮上连接车辋与车毂的直条,这里指车轮。②夫妻反目,指夫妻口角。③正,用如动词,使之端正。室,家庭。
“解读”男人要以阳制阴,若反被阴所制,失去主导地位,破坏了阴阳平衡。这样,阴阳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必将造成“舆脱辐,夫妻反目”的离异结局。因为九三居下,根本就无力“规正妻室”。
五
“经文”六四:有孚,血去惕出①,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②。
“译文”六四:心怀诚信,避开流血并走出惕惧,没有灾难。
《象传》说:心怀诚信走出惕惧,说明六四与在上的九五意志相合。
“注释”①惕,警惕。②上,指九五而言。
“解读”六四处于近君危惧之地,实行以阴蓄阳之事,弄得不好,不仅会遭到猜忌,甚至还会有蒙受伤害的危险。六四要想发挥以阴蓄阳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阴阳和谐协调,而不危及阴阳平衡,不破坏主从关系,最要紧的是心怀诚信,以诚感之,取得九五的信任、理解与支持,这正是以阴蓄阳、以小蓄大、以下蓄上、以从蓄主的首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上下“合志”,从属者与主导者精诚合作,“小畜”之道才有可能顺利实行。
六
“经文”九五:有孚挛如①,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译文”九五:心怀诚信,紧密合作,充满至诚之心,并且推广影响到它的近邻。
《象传》说:心怀诚信,紧密合作,说明九五不仅是独自充满诚意。
“注释”①挛如:结合紧密。
“解读”九五爻辞,在“有孚”之后又加了“挛如”二字,特别强调,当“小畜”之时,九五尤其要以诚信之心加强与六四的紧密合作,要紧密得像握紧的拳头一样(“挛如”)。非如此不能消除六四对小人离间的疑虑,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六四大展其才,充分发挥它作为从属者的辅佐作用。也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正体现出了作为主导者的九五的主导作用,因为当“小畜”之时,九五的诚信尤其重要。
七
“经文”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①。妇贞厉。月几望②,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译文”上九:密云已经降雨,阳气已被畜止,高尚的功德已经圆满。妇人应该坚守正道以防危险,要像月亮将圆而不过盈。此时君子如果继续前进,将有灾祸。
《象传》说:密云已经降雨,阳气已被畜止,说明功德的积累已经圆满,此时君子如果继续前进将有灾祸,因为形势的发展变化令人疑虑。
“注释”①处,被畜止。载,积满。②月望,夏历每月十五日。几,接近。
“解读”卦辞中的“密云不雨”,是说小畜刚开始时。阴气的积累不足,还不能充分地蓄聚阳气,难以完成和阳化雨之功。到了上九这一爻,已是一卦之终,小畜之道已经发展到了极盛阶段,“既雨既处”是说阴气已经充分积累,阳气也被充分蓄聚,阴阳和合而降雨,这正是以阴蓄阳功德圆满的象征。当此之时,阴蓄阳已经达到最大限度,阴阳对比已经达到中和平衡的最佳状态,唯有保持这种平衡才能稳定,切忌过犹不及。
“处世活用”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其意为刚出发不远就回复,没有灾祸和悔过,从一开始就是吉利的。《象传》进一步解释了回复之后该做些什么:“以修身也。”回复正道之后,当务之急是要修身,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看看究竟错在了哪里,以期能够惩前毖后。“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个古老的寓言故事和小畜卦、复卦的初九爻一样,说的也是及时改正错误的问题。丢一只羊问题不大,只要发现问题是出在羊圈上,及时把漏洞补上,就能避免更多的羊丢失。而如果听之任之,不去检查羊圈,或者发现了羊圈的漏洞而不去修补,那么圈里的羊早晚会丢光。就好像一个人犯了错误,要么根本不自我检讨,沿着错误之路继续走下去;要么虽然发现了错误却一笑置之,认为无关大局。这两种态度都要不得。即便一开始只是芥子一样的小错误,日子久了也会发展成须弥山那样大。
第73章天网恢恢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①。天之所恶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③。天网恢恢④,疏而不失。
【注释】
①或:这句中的两个“或”都是“有的”的意思。
②恶:不喜欢。
③繟:缓慢的意思。
④恢恢:广大的样子。
【译文】
勇于坚强就会遭到杀害,勇于柔弱就能保全性命。这两种行为一个得利,一个受害。天道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有道的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宽缓从容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稀疏但并不会有一点漏失。
【导读】
老子再次提出一个警告:应知进知退,不可恃勇妄为。告诫统治者,妄为妄争是祸患的根源。真正的得道之人会顺应自然,凡事依道而行。
【解析】
本章中,老子以一个“勇”字开篇,前半部分讲天道的生杀、利害、好恶十分微妙,甚至连圣人都不能完全理解其奥妙:后半部分讲道发生作用时完全是自然的,不用人为的造作,自然能够得到完美的结果。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在这里,“敢”的意义可以延伸为自身招致灾祸的鲁莽不智的行为。鲁莽是一种性格缺陷,这种行为往往会侵害他人,并从而导致他人对自己的报复,极有可能会被杀甚至株连九族,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老子所说的“勇于敢则杀”并非夸张之辞。整句话的大意是勇敢到什么都敢做的时候,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勇敢到有所顾忌的时候,就能保全自己的性命。怎么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呢?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勇敢应当是敢为而又有所不敢为,而不是恣意妄为,什么事情都敢做。
老子又说:“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勇于敢”和“勇于不敢”这两种行为同样是勇,但是因为它们的程度不同,所以导致的结果也就有很大差异。老子一向主张自然无为,这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前面的章节中老子一再为我们阐释了无为的内涵,这一章老子再一次提起,并提升到了生死存亡的高度。同时,老子也反对恃强凌弱和肆意妄为。我们知道,自然之道是不可违逆的,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一定会受到惩罚。“勇于敢”是恣意妄为,它违逆了自然之道,所以做出这种行为的人会遭受惩罚。与此相反,“勇于不敢”是顺应自然之道的行为,所以做出这种行为的人可以保全性命。老子把生死和勇放到同一高度来论述,可见把握好“勇”的度对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自然的法则,是不交战而善于胜利,不发言而善于回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宽缓从容却善于谋划。也就是说,自然无欲无求却赢得了万物的归顺和爱戴。我们人类之所以要“争”,是因为有私欲,一旦有了私欲,人们就会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与他人、与自然争夺。人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显示出了自己所谓的“勇敢”。这种勇敢其实是违逆天道的,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这段话的言外之意是说,由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类生活的不变定律,这样就可以促使我们弃恶从善,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回归到大道中去,大道的德行就是这样实现的。
最后老子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作总结,不但警示人们不可“勇于敢”,还省略了一个不言自明的结论: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王弼《道德经注》
勇于敢则杀,必不得其死也。勇于不敢则活,必齐命也。俱勇而所施者异,利害不同,故曰“或利或害”也。孰,谁也。谁能知天下之意邪?其唯圣人。夫圣人之明,犹难于勇敢,况无圣人之明,而欲行之也。故曰“犹难之”也。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顺则吉,逆则凶,不言而善应也。处下则物自归。垂象而见吉凶,先事而设诚,安而不忘危,未兆而谋之,故曰“繟然而善谋”也。
勇于主动坚决地作为必然不会得到安详的死亡。勇于处于被动雌柔的地位必然能够拥有完满的生命。都是有勇气但是做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所以说有的有利、有的有害。孰,是谁的意思。谁能够了解天意呢?只有圣人。以圣人的明智还难于做到勇于主动坚决地作为,何况没有圣人那样的明智,而想做到主动坚决了。所以说圣人还为难呢。
只有不争,天下万物才都不能与他相争。顺应道的规律就会吉利,违逆道的规律就会遇到灾祸,所以应该不说什么却善于顺应自然规律。处于低下的位置,万物就会自发地归顺。观察事物的征象而能知道吉凶,在事前就端正心态,平安的时候也要时刻留心危险,没有出现征兆的时候就先谋划应对的方法,所以说宽缓从容却善于计谋。
苏辙《老子解》
勇于敢则死,勇于不敢则生,此物理之常也。然而敢者或以得生,不敢者或以得死,世遂侥幸其惑然而忽其常理。夫天道之远,其有一或然者,孰知其好恶之所从来哉!故虽圣人犹以常为正,其于勇敢未尝不难之。《列子》曰:“迎天意,揣利害,不如其已。”患天道之难知,是以历陈之也。
勇于主动坚决地作为就会遭到杀戮;勇于处于被动雌柔地位就能使自己和他人存活、保全,这是事物的常理。但是主动坚决的人有时又能够保全,被动雌柔的人有时又难免遭到灭顶之灾,世人所以宁愿侥幸而忽视常理。天道源远流长,绵延久远,有一次偶然情况发生了,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事情这样发生呢?所以圣人还是以通常、普遍的情况作为正确、正当的,还是以主动坚决为困难。《列子》说:“迎合天意,揣度利害,还不如放弃这样的企图。”担心天道难于认识,所以用历史的经验来陈说。
不与物争于一时,要于终胜之而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未有求而不应者也。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谁召之哉?繟,杳然舒缓,若无所营,而其谋度非人之所及也。
世以耳目观天,见其一曲而不睹其大全,有以善而得祸,恶而得福者,未有不疑天网之疏而多失也。惟能要其终始,而尽其变化,然后知其恢恢广大,虽疏而不失也。
不需要与外物争一时的高下,关键要最终得胜。“天哪里讲话呢?四季依时轮回,万物自然生长。”没有有需求却得不到满足的事物。神的想法,凡人是不能够猜度、思考的,如果神的想法真的可以知晓,那么神还能对人发挥什么影响呢?繟,宽缓从容,好像没有目的和想法,而这样的谋略不是人能够达到的。
世人以感官来感知世界,只看到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而看不完全,有以善召来灾祸的,有以恶得来幸福的,没有不觉得天网网眼太大,经常漏过东西的。只有能够对道有从始至终的了解,掌握所有的变化,然后就能够知道天网的广大,虽网眼稀疏,但不会遗漏。
【经典解读】
真正的勇敢不是肆意妄为,而是知进知退,知道坚守柔弱、下流。《吕氏春秋·贵公》上说“大勇不斗,大兵不寇”,就是这个道理。世人总以为勇敢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以为能够凭借强力让身边的人畏惧、佩服为勇敢。尤其是那些还不懂事的青少年,总是觉得“牛哄哄的”、“痞子气的”是勇敢,觉得《古惑仔》电影中那些小混混是勇敢,其实这都是因为心智不成熟而造成的笑话。
真正的勇敢是有道德、有原则、怀着慈爱之心的勇敢。孔子认为勇是由仁者之心产生的,故而言“仁者必有勇”;荀子在《荣辱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有猪狗般的勇敢,有奸商和盗贼的勇敢,有小人的勇敢,有士君子的勇敢。争喝抢吃,没有廉耻,不懂是非,不顾死伤,不怕众人的强大,眼红得只看到吃喝,这是猪狗般的勇敢。做事图利,争夺财物,没有推让,行动果断大胆而振奋,心肠凶猛、贪婪而暴戾,眼红得只看见财利,这是奸商和盗贼的勇敢。不在乎死亡而行为暴虐,是小人的勇敢。合乎道义的地方,就不屈服于权势,不顾自己的利益,把整个国家都给他他也不改变自己的观点,虽然看重生命,但是,坚持正义而不屈不挠,这是士君子的勇敢。”这些儒家的大师们认为符合仁义的才是勇敢,这和老子的看似有异,实则相通。
“勇于敢则杀”,看似是勇,实则非勇,也就是荀子所说的小人之勇,孔子所说的暴虎冯河之勇,是自取灭亡之道。而真正的勇则是“勇于不敢”,正是心中有“道”、有“德”、有“大义”、有“大志”,所以才能忍辱负重。于是乎,蔺相如回车避廉颇,韩信当街受胯下之辱。得道之人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不会逞强妄为,能够爱惜自己,远离灾祸。如何才能远离灾害呢那就是回归于自然之道,不争、不先、不卖弄智慧。
万物都遵从自然规律而运作,它们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自然的规范是宽广无边的,它看似虚无疏松,实则事事俱到,绝不会疏漏分毫。老子通过对两种不同的勇的论述来告诫统治者不可随意压迫百姓,不可任意凌辱邻国,不可倚仗威势让天下臣服;而是要能够顺从百姓的意愿,能够有所不为。
【哲理引申】
战国初期,这山以东形成了六国争雄的局面,而一度强大的秦国则已经逐渐被大国遗忘。因为地处偏僻的雍州,秦国屡次东进都被强大的晋国阻断,之后又屡屡被魏国打败,失去了大量土地。曾经舂秋一霸,沦落为中原诸侯国眼中的蛮夷之邦,连诸侯会盟大会都没有资格参加。
公元前362年,秦国迎来了一位新的君主~秦孝公。秦孝公即位以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已任,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向天下征集复国强兵之策。一位在魏国不得志的年轻人听到了秦国求贤的消息,于是离开中原,远赴关中,这个年轻人就是商鞅。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听说秦孝公在国内发布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连续用帝道、王道、霸道之术游说,秦孝公都不能接受。最后他再次进见秦孝公,畅谈法家富国强兵之策,秦孝公听得十分入迷,于是决定启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变法遭到了旧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对他们进行了同样强烈的反击,坚持“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并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强行推行变法。商鞅之法虽然改革了很多秦国腐朽的制度,但过于刻薄寡恩受到了众多指责。一次太子不小心触犯了法律,商鞅就下令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处以劓刑,公孙贾处以黥刑。商鞅在秦国为相十年,秦国的宗室贵戚大多十分怨恨他。
商鞅不仅在变法中勇于惩戒那些阻挠者,在战争中也敢于采取特别手段。公元前341年,秦孝公趁魏国主力在东方同齐、赵作战,派商鞅进攻魏河东,魏国公子卬迎战。公子卬与商鞅在魏国即相识。两军对峙时,商鞅派使者送信给公子卬,说:“我当初与公子相处得很快乐,如今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我可以与公子当面相见,订立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公子卬应约赴会,却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虏,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
宗室赵良劝说他效仿秦穆公时国相百里奚,多施仁政,减少酷刑,告别富贵,归隐田园,但未能被商鞅采纳。不久秦孝公去世,太子继位,商鞅失去了变法的靠山。这时,曾经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立刻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自知怨恨众多,于是决定逃亡。当他逃亡到边关之时,天色已晚,曾经为了防止人民生乱,商鞅为秦国制定法律规定,晚上在路上走路是犯法的,于是他只好投宿。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鞅,见他未带凭证,告诉他,根据商鞅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才知道自己制定的法律有多么严格,不近人情。
而后,商鞅准备逃到魏国去,但魏国人因为他欺骗公子卬的缘故,不让他入境。商鞅只得逃往自己的封地,妄图用封地的守兵去攻打郑县,结果兵败被俘。秦惠王根据商鞅自己制定的法律,按谋反罪来处决他,下令将其车裂处死,并对国人宣布:“不要像商鞅—样背叛国家!”
改革者将商鞅看为一个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的勇士,一个富国强兵的功臣;而保守者多将其看为一个废弃仁政、一味凭借酷法的无道妄为之人。可以说这两方面因素他都具有,他的确使秦国强大了起来,但严刑酷法同时也埋下了秦国突然崩溃、灭亡的隐患。商鞅没能坚持老子“守下、无为”之道,虽然建立了功绩,却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不得不让人感慨深思。
《论语》雍也篇0621句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vk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01月23日
农历兔年正月初二
周一
第3172天
睿见、前瞻、实用
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元
2022年,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投融资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2022年末集团总资产18.3万亿元,全年发放本外币贷款和小微企业转贷款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1.06万亿元,贷款发放和余额新增均创新高。
香港:人才入境计划推出首两周超5000名高端人才申请来港
1月22日,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多项人才入境计划推出后,内地和外国高端人才纷纷申请来港,首两星期内共收到约5800个申请,而年薪250万港元或以上的超过800人。
-53°C!漠河破我国有气象记载以来历史最低气温纪录
无可奈何花落去
自去年12月以来,已有东莞、佛山、南京、济南多个特大城市放开楼市限购,今年限购城市很可能只剩个位数。即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热点城市。其中,一线城市的主城区会继续实施严格的限购政策。一线城市之外,像杭州、厦门等热点二线城市可能也就少部分核心城区会继续限购,其他区域有望全面放开,即便是继续限购的区域也可能会有明显放松。
吓唬人!耶伦:如果美国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警告,任何未能偿还债务的行为都是违约,如果联邦政府无法偿还债务,将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并产生广泛影响。耶伦表示,如果美国国会未及时提高债务上限,联邦政府无法偿还债务,“无疑将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很多人将失去工作,借贷成本也必将上升。她说,债务违约将引发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并可能“造成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日本央行将于4月份换帅
洋奶粉也不可靠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司法部对因污染而关闭数月的雅培实验婴儿配方奶粉工厂展开调查。在发现有婴儿食用该工厂生产的奶粉而感染4种细菌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立即展开调查。据悉,检查员已发现工厂有几处违规行为,包括细菌污染、屋顶漏水和安全规程松懈。位于密歇根州的雅培婴儿配方奶粉工厂在2022年2月关闭,曾造成全美范围内的婴儿配方奶粉短缺,直到6月份开始重新生产。
法德领导人再次批评美贸易保护措施
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抨击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呼吁欧洲尽快应对。马克龙表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对欧洲造成真正的冲击。我们必须共同应对,这需要有共同的应对意愿。如果在未来几周,欧洲不应对,就会导致欧洲大陆去工业化。”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称,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绝不能歧视欧洲企业。朔尔茨表示,他们正在与美国就此事进行磋商。
中信建投:2023年指数整体大概率是小牛市投资方向看好三条主线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表示,A股二次见底后正处于中期上升趋势。预计2023市场风险偏好将有所提振,市场资金也逐步从存量环境中走向增量,指数整体大概率是小牛市。到具体投资方向上,主要看好三条主线。一是成长赛道中的数字经济及大安全产业链。二是消费复苏。国内消费板块配置节奏上,以修复兑现,结构机会为主。三是国企改革及低估值板块修复。长期来看,央企逆周期属性强,未来业绩稳健性预期高,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基于事件驱动的股票回购、股权激励、并购重组,或是基于长期经营效率的改善预期下的研发投入提升、ESG建设,2022-202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改革将提供诸多新投资线索。
仙言潮声
衣服是新的,鞋子是新的,年是新的,日子也是新的,我们的一切都是新的,因此,我们的心一定要新!只有了新想法,才能走新路,创新福,立新功!
美好的一天从万象更新你我最好开始!
经典诵读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
——(唐)孟浩然《京还留别新丰诸友》
注解:人生道路不知所往,于是继续驾车离开长安经洛阳再转向襄阳。
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
——(东汉)杨雄《上书案坐任嘉举主罪》
注解:除恶要除到根本上,根本的除掉了恶自然就消失了;整理皮裘要抓住领子,领子拿正了,则毛自然就理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