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其详细解释

认证主体:阳春市顺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4BKNN94

1、.原文及其详细解释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9。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

2、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此九德23。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26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征传【注释】1固:使稳固。2远:使流得远。3浚:疏通,深挖。4当:主持,掌握。5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

3、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天地间。6以:用,行。7凡百:所有的。8景:大。9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10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殷:深。11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12吴越:吴国和越国。13行路:路人。14董:督责,监督。15振:同“震”,威吓。16作:兴作,建筑。指兴建宫室之类。17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18下:居于之下。19盘游:打猎游乐。20三驱:一年打猎三次。礼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猎)。”21敬:慎。22黜:排斥。23宏:使光大。兹:此。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21简:选拔。25信者:诚信的人。26百司

4、:百官。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译文: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

5、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

9、;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第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

10、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反问的一句,差不多带有挑衅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接着,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开头几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这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

11、就必须以理性去克服它。接下来,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殷忧,则竭诚待人;得志,则纵情傲物。而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里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警觉。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两条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色,大兴土木,劳民伤

13、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简能而任之:“简”同“拣”,选拔古今异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虚心:古义,使谦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承天景命景:古义:大。今义:景色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骨肉:古义:之父母兄弟子女。今义:亲生骨肉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上。心:在内心。名词作动词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君:做君主,统治。

14、形容词用作名词人君当神器之重重:重任、重权。居域中之大大:重位。惧谗邪邪:邪恶的小人。择善而从之善:好的、可行的意见。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的小人、不好的行为等。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居安思危安:安全的环境。危:危险的可能。形容词用作动词智者尽其谋尽:用尽。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远:远长。塞源而欲流长者长:远长。能克终者盖寡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使动用法必固其根本固:使牢固。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宁。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宏兹九德宏:使光大何必劳神苦思劳:使劳累动词用作名词君人

15、者,诚能见可欲可欲:指看见想要的东西形容词意动用法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乐:以为乐,喜欢。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忧:以为忧,担心。重要虚词之:臣闻求木之长者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结构助词,的。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下。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的连词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而: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重点实词盖:善始者实繁,克

16、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虽: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虽董之以严刑:即使。诚:必竭诚以待下:诚心。诚能见可欲:如果。下: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地位低下的人。当: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安步当dng车:当作。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则思知止以安

17、人:使安宁。信:信者效其忠:诚实。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忌不自信:相信。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哉: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克:能克终者盖寡:能够。然操虽能克绍:战胜。公乃与克日会

THE END
1.黜的意思解释黜怎么读貶下也。从黑出聲。丑律切 (黜)貶下也。玉篇云。貶也、下也。按當作貶也下色也五字。貶也者、黜陟之義也。下色也者、爲从黑張本也。古或叚詘、絀爲之。从黑。出聲。丑律切。十五部。 上一篇:黚 下一篇:黝黜是什么意思 黜的解释 黜怎么读热门https://zidian.bi0.cn/9EDC__kangxi.html
2.黜黜拼音黜怎么读黜部首黜意思黜的解释 详细解释 汉语字典 康熙字典 字源字形 八字精批2025流年运势八字合婚八字起名 基本解释 ● 黜 chù ㄔㄨˋ◎ 降职或罢免:罢黜。废黜。贬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 英文翻译 ◎ 黜 dismiss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5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您的姓名: 您的http://zidian.baokatong.com/%E9%BB%9C_zi/
3.黜,黜字,黜字拼音,黜字部首,黜字笔画,黜字含义,黜字解释,黜字典故黜 音节:chu 注音: 部首:黑 部首笔画:12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7 笔顺:25431211444452252 浏览:1517 chù①<动>贬退,废免。《书博鸡者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臧使者。”②<动>消除,去掉,排斥。《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则思正身以~恶。” 【又】<动>不认作儿子。《杜十娘怒沉http://www.98655.com/show.asp?q=%E9%BB%9C
4.“绌”字的意思和解释,“绌”字的成语和组词基本解释 ①不足,不够。例如支~(款项不够分配)。左支右~。相形见~(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②古同“黜”,罢免,革除。 详细解释 例证 形容词 1.形声。从糸( mì ),出声。本义:深红色。 2.同本义。 3.不足。 动词 1.通“诎”。屈服;制服。 https://www.ciyu6.com/zi/9461.html
5.澶怎么读音1、澶拼音:chán。 2、基本释义:澶渊(Chányuān),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3、相关组词:澶漫、漫澶、澶渊、澶湉、宛澶、澶湲、澶渊之盟。 4、百科释义:澶,汉字,拼音:chán,字意水流平静。查看更多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5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您的姓名: 您的性别: http://m.zhuanqicha.com/zixun3534644/
6.每天一点小常识84函、简、笺、鸿雁、札代指书信。 5.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为降职调动。 -谪:降职并远调。 -拜:授给官职。 -授:授予官职。 -擢:选拔,提拔。 -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https://www.jianshu.com/p/1d4d5bcf8745
7.黜怎么读黜组词词语成语笔顺读音笔顺编号:25431211444452252 黜怎么读 黜什么意思 黜的解释是什么 黜的字义 黜的笔画有几笔 黜的笔顺写法 黜的读音 黜有几种读法 黜的部首是什么 黜的繁体字怎么写 黜的词语有哪些 黜组词怎么组 黜的五笔怎么打 黜字新华字典解释https://zidian.gei6.com/9EDC__xh.html
8.汉字“黜”的意思解释在线新华字典详细解释: chù 〈动〉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 [degrade or 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咸黜不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https://zidian.7139.com/3767/31/2183.html
9.黜字的解释,中国新华字典网站首页基本解释: 黜chù 降职或罢免:罢黜。废黜。贬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 笔画数:17; 部首:黑; 笔顺编号:25431211444452252 详细解释: 黜chù 【动】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degradeor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http://xh.xino.net/html3/22177.html
10.黜的意思解释黜的拼音怎么读黜的笔顺详细解释 黜chù 〈动〉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 [degrade or 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https://www.hanciba.com/zi/9edc.html
11.黜的意思,怎么组词,怎么读,黜的读音,黜的拼音是什么,在字典中的解释详细解释: 黜 chù 【动】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degradeor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256280.html
12.黜浮是什么意思拼音读音词语解释黜浮的英文翻译近义词黜浮的近义词 未找到。 黜浮的反义词 未找到。 黜浮的英文翻译Remove floating 黜浮的相关汉字(点链接可以查看详细解释) 黜、浮 黜浮的相关词语 崇雅黜浮 黜浮的相关成语 崇雅黜浮 含有“黜浮”的相关古代名人名字 未找到。 含有“黜浮”的相关明星名字https://m.qqlqq.com/cidian/%E9%BB%9C%E6%B5%AE.htm
13.黜字什么意思?黜的解释,黜字的相关历史。黜chù ㄔㄨˋ 降职或罢免:罢~。废~。贬~。~退。~斥。~免。~逐。~陟。 外语翻译 英语:dismiss; demote, downgrade 法语:abaisser,destituer 详细解释 黜chù 〈动〉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degrade or 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http://www.szzwm.com/detail_dict?:id=2967
14.黜是什么意思,黜怎么读,黜的含义解释组词和笔画笔顺黜的详细解释 黜 chù 【动】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degradeor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https://zidian.xhlylx.com/2gn1wmm8xc2zh6vk.html
15.黜字解释黜的意思拼音部首笔画笔顺五行汉程字典提供“黜”的意思、部首、拼音、读音、笔画、笔顺、繁体、异体、五笔、五行、结构、部件构造等关于“黜”的详细解释。https://hy.httpcn.com/Html/zi/41/ilaztbtbxvrnedc/
16.黜废的意思黜废的解释汉语词典黜废的解释:废黜,贬退。《南史·萧正德传》:“既累试无能,从是黜废,转增愤恨,乃阴养死士,常思国衅。”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训兵》:“然自此兵益以广,议者以动众为疑,而简练之纲遂疏,黜废之法益恕矣。”明http://m.cidianwang.com/cd/c/chufei369533.htm
17.黜的意思黜组词黜字组词怎么读读音拼音是什么?详细解释: 黜 chù 【动】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degradeor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http://www.hydcd.com/zidian/hz/22177.htm
18.黜字的读音部首解释这是汉字“黜”的详细介绍页面,包含:“黜”字的读音、拼音、注音、笔画、部首、五笔、解释等。 黜 读音 chù笔画共 17 画 部首黑 笔顺竖折捺撇横竖横横捺捺捺捺折竖竖折竖 五笔lfom 全拼CHU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部首笔画 笔顺演示 降职或罢免:罢黜。废黜。贬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 https://zidian.00cha.com/show.asp?zhi=10020600
19.黜的文言文翻译解释意思及用法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诗歌、词典)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词性及详细解释,共计3890字词,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http://ccd.newdu.com/3867.html
20.责的详细解释责字的详细解释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责 責zé 〈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 cì)声。( zhài)本义:债款,债务) (2) 索取(财物) [ask for;demand] 责,求也。——《说文》 往责于东邑。——《吕氏春秋·慎行论》 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http://zidian.q821.com/%E8%B4%A3_zi_xiangxi/
21.免的解释免的意思免怎么读汉语字典基本解释免miǎn ㄇㄧㄢˇ 去掉,除掉:免除。免税。免费。免官。免检。罢免。豁免。 不被某种事物所涉及:避免。免疫。免不了。在所难免。 不可,不要:闲人免进。 古同“勉”,勉励。 古同“娩”,分娩。 详细解释 免 miǎn 〈动词〉 (会意。金文字形,下面是“人”,上面象人头上戴帽形,是冠冕的“冕https://www.dancihu.com/zidian/m4134.htm
22.词韵的十九部详细解释词韵的十九部详细解释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一东】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衷忠盅虫冲终忡崇嵩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蒙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二冬】冬咚彤农侬宗淙钟钟龙茏舂松淞冲容榕蓉溶庸佣慵封胸凶匈汹雍邕痈浓脓重从逢缝https://i-d.cn/19410.html
23.千字文全文翻译与详细解释千字文全文翻译与详细解析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https://www.scfaying.com/xiandaiwenyuedu/20691/
24.范仲淹《岳阳楼记》,每一句话都有详细的解释,值得背诵全篇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他仅仅看了朋友送来的一张图,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让人不得不钦佩万分。中学时学过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深深折服于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这句话,带着耀眼的光辉,穿越了千年的历史向我们走来,又深深印刻在每一代中国人的心中,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912/14/32712951_995173241.shtml
25.黜恶(黜惡)的解释贬斥邪恶。 唐 陆贽 《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彰善黜恶,期於必行,凡百君子,各宜自逸。”上一篇:黜恶(黜惡)怎么读 下一篇:黜恶(黜惡)的意思 相关问答 黜恶(黜惡)怎么读 黜恶(黜惡)的意思 黜恶(黜惡)的解释 黜恶(黜惡)的拼音是什么 进贤黜恶(進賢黜惡)怎么读 迁善黜恶(遷善黜惡)https://m.hao86.com/ciyu_ask_9b3f4143ac9b3f41_expl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