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所产生的禽畜粪便如果不进行集中高效处理,必然会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破坏,阻碍当地农业的正常活动。
1、规模化养殖粪污产生的危害1.1污染土壤与水体资源
规模化养殖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由于肉牛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养牛成为了农民脱贫的重要途径。养牛户既是用水大户,也是产污大户。牛场给水体造成的污染有粪尿牛场冲洗等产生的污水。根据取样分析,牛粪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这些物质流入土壤对这些物质有一定的吸收与释放能力,但这个过程相对缓慢,过度用肥料会削弱土壤对营养物质的消解能力,导致氮、磷元素渗透进地下水中,使得硝酸盐等浓度不断升高,引发地下水源的污染。而如果直接将粪便污水农田,过量的钾离子、钠离子会发生反聚作用,引起土壤内部结构板结,土壤阻塞,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影响到土壤质量。
1.2传播人畜共患病
畜禽排放的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生物、致病虫卵等,这些微生物会不断繁殖,造成人体与畜禽传染病的传播,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世界上人畜共患病大约有200多种,我国有120种,经牛传染的疾病大约有20多种,这些疾病会通过病畜的粪尿、接触物、废水、饲料等进行传播。此外,养牛属于微利型产业,国内很多地区的养殖场在生产设备与维修中都缺乏统一指标,产生的粪尿污染也未经过妥善处理,给人畜带来较大的危害作用。
2、规模化养牛粪污处置技术应用现状2.1清粪技术
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非常广泛,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效率取决于清粪技术。我国清粪技术主要有水冲式清粪、干清粪、水泡粪三大类。依据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的管理办法,各大养殖场应当秉承“减量化收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在粪污处置过程中,对固体粪便、尿液及其他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①水冲式清粪技术发达国家多用,其自动化程度较高,利用地喷管高压喷枪等具有较强压力的设施冲洗养殖场,冲洗的粪水会随着预先挖好的沟道或漏地板集中进入粪水收集池。该技术需要养殖场具备充足的水量、完善的配套处理系统、水位提升装置、合理的养殖场坡度、粪污输送管道措施等。该技术虽然简便,但处理部分的基础设施投资较大,对动力装置的要求较高。
2.2原位发酵床技术
2.3好氧堆肥技术
经过固液分离作用之后的固体粪便可以选择好氧堆肥的措施。目前多采用自然堆肥槽式堆肥、主动供养堆肥等方式进行循环利用,不同的堆肥技术具有的指标。例如自然堆肥,投资成本、运营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处理规模小,但占地规模较大,并且会形成二次污染,适用于小型养殖场;槽式堆肥,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都较高,操作难度较大,占地规模大,无二次污染,适用于大中型养殖场。养殖人员要根据指标来确定养殖规模,以达到最佳的粪污处置效能。
粪污处置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要落实粪污前、中、后期的处理工作,要在技术上进行更新,在设备上给以支持。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已成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更要重视粪污处置环节,避免二次污染,形成长足管理机制,为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