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拨字的拼音,意思,字典释义《新华字典》

【拨】字造字法为形声。从手,发声。

【拨】字五行属水,字形结构为左右,可拆字为“扌发”。

【拨】字拼音为bō,部首为扌,笔画为8画,笔顺为“一丨一フノフ丶丶”。

【拨】字五笔为RNTY,郑码为DZXS,仓颉码为QIVE,四角码为53047,电码为2328。

【拨】字Unicode码为U+62E8,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拨】字属《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之常用字,属《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

【拨】字收录于《新华字典》,《高级汉语词典》,《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

1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

2分给。

3治理。

4掉转。

5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

2分给:~发。~款。~付。

3治理:~乱反正。

4掉转:~转马头。

5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儿。

撥bō

[动]

【本义】:治理

【造字法】:形声。从手,发声。

1同本义([En.]administer)

2拨动东西;分开;拨开([En.]stir;poke)

3调拨([En.]allocate)

4废弃([En.]abandon)

5排除([En.]getridof)

6断绝,折([En.]break)

7弹拨([En.]pluckastringedmusicalinstrument)

8碰撞;撞击([En.]impact)

9掉转([En.]turnaround)。

[名]

拨子(【英】:plectrum)

[量]

一群因共同利益、目的或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人(【英】:group)。

【引】

1《说文》:撥,治也。

2《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3《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例】

又如:拨烦(治理烦杂的事务);拨乱(治理乱政;平定祸乱);拨畦(整治田畦);拨通(开导;启发)

1唐·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香炉风雪拨帘看。

2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乃奋臂以指拨眦。

3《聊斋志异·促织》: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

又如:拨风(像拨开大风的样子,速度异常之快);拨火儿(拨动火种使火烧得旺,比喻挑拨);拨置(挑拨);拨嘴(拌口舌);拨正(拨动使正;曲与直)

1《三国演义》: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

又如:拨款;拨降(发下);拨发(调拨发运);拨换(调换);拨兑(调拨;掉换)

1《史记·太史公自序》:秦拨古文。

又如:拨置(废置;挑拨);拨弃(抛开,丢弃);拨捐(犹泼弃,倾弃)

1毕魏《三报恩》:虽然如此,早晚定拨冗而来。

1《诗·大雅·荡》: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1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如:拨转(掉转;转动;回心转意);拨转文词(调转话题)

1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如:分成两拨儿

拨(bō)字开头词语

拨(bō)字结尾词语

(注)参考资料:以上【拨】字释义主要参考《新华字典》,《高级汉语词典》,《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

THE END
1.拨汉语拼音bō五笔编码rntrnty【拼音编码】 bo1 【五笔编码】 rnt rnty 【繁体字】撥 【郑码】DZXS 【注音符号】ㄅㄛˉ 【广东话】but6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 拨bō <释义1>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动。把钟~准了。~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云见日。 <释义2>分给:~发。~款。~付。 <释义3>治理:~http://www.haosystem.com/html/hanzishiyi/11290.html
2.拨怎么读拨如何读1、拨:bōㄅㄛˉ。偏旁“发”简化为“发”。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拨,治也。从手、发声。”。足蹋夷艸后夷艸如弓弹起是“发”之范式。手、发两范式叠加。用手使朝预想目标开或动是拨之范式。 2、本义: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如: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lHD1wKwUXh.html
3.中华通韵二喔平声拨拼音:bō 韵部:曷撥〈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撥,治也。——《说文》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 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又如:拨烦(治理烦杂的事务);拨乱(治理乱政;平定祸乱);拨畦(整治田畦);拨通(开导;启发) 拨动东西;分开;拨https://sou-yun.cn/MQR.aspx?c=%E6%8B%A8&c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