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维族人眼中的新疆:年轻人越来越狭隘库尔班江维族

连土耳其都骂,这件事真的太可怕了。原来的年轻人,是很喜欢土耳其的,觉得有亲切感。

库尔班江(左三)和父母及其大外甥

2013年土耳其布尔萨市乌鲁清真寺,人们在清真寺里聊天、看《古兰经》、做礼拜。

摄影/库尔班江

原标题:一个维吾尔人的家庭史

4月30日,《凤凰周刊》2014年第12期刊登封面故事《一个维吾尔人的家庭史》,通过一个传统和田维吾尔族家庭30多年来在和田、内地的经历和感受,试图令读者更多地了解维吾尔族人的经历和内心。该文由库尔班江·赛买提口述,《凤凰周刊》记者张弛采访整理完成。

以下是《凤凰周刊》刊登的《一个维吾尔人的家庭史》全文内容:

上世纪80年代起,库尔班江的父亲做玉石生意,走出新疆,频繁进入内地。独特的经历和开阔的视野改变了他对教育、宗教、民族的观念,亦影响了四个子女此后的人生轨迹。

深受父亲影响的长子库尔班江同样来往于口内各地与和田。他在内地的经历代表了大多数维吾尔人在内地的境遇,而他对故乡和田的独特观察,对宗教、保守主义不断挤压世俗社会的深深忧虑,则为读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理解新疆维吾尔族世界的窗口。

我最小的弟弟,高中没好好上,前几年是我家最头疼的问题。2007年,才读高一就退学了,和社会上的小青年一起混。我爸跟我说,想想办法,你弟弟在和田这种环境继续待下去,很危险,必须把他带出去上学。我就问他,你想学什么?要么到北京来,学什么都行。但他死活不愿意离开和田。

甚至我弟跟我爸说过一句话,“和田是你的吗?除非你把我给打死,装到皮箱里运出和田,不然我绝不离开和田。”

我们都不敢跟我爸这样说话,可见,当时和田的那种环境,已经对年轻人产生了什么影响。他的脾气、做事方式,不知不觉就受到周边一些朋友的影响。觉得父母为你着想是不对的,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但其实他很迷茫。

但2009年“七五事件”发生后,一些员工之间开始有了冲突,影楼除他之外都是汉族人。冲突的起因,其实都是小事。有一次听歌,一个汉族小伙子正在听周杰伦的歌,但我弟弟喜欢BEYOND乐队,觉得有感觉,他就换了BEYOND的歌。汉族小伙子不干了,说了一句:你这个“缠头”(对维吾尔的蔑称),给我把那个换回来。我弟弟说,你说什么呢?就把喝水的杯子扔了过去。就这么一件小事,立即演变成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

刚到深圳,老四也不习惯。但在深圳待了半年后,他曾回过一次和田,只待了三天,已经不习惯和田了。“20多年我在和田白活了,还是深圳好,我还是回去吧。”这是他亲口说的。

老四现在深圳一家连锁婚纱摄影公司工作,非常受欢迎。我跟他的主管谈过,他们特别喜欢他,叫他买买提。他做事很认真,对色彩的感觉很特别。在和田,能看到的绿色不多,一般都是沙尘暴啊这种暖色调的黄色,老四对于这种暖色调把握的很好。

四弟跟周围的人相处得很好。公司几千人,他是唯一一个少数民族,唯一一个新疆人。去年开年会,公司包了个体育场,他特别兴奋。公司叫天长地久,他说,我是天长人。很多以前没跟新疆人接触过的人,跟他接触后,觉得新疆人也挺好的。

现在公司上下都知道他,弟弟通过自己的方式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问他,你还要回和田吗?他说:不回去了,我特别喜欢深圳,以后就在深圳发展了。他觉得深圳很包容,只要有能力,就能得到认可。其实,没有骨子里就坏的人,就看怎么去引导他。一定要找到他的兴趣点,再慢慢引导。现在无论穿着打扮,还是处事方式,四弟都跟他在和田那些朋友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我爸完全踏实了。

我对政治不感兴趣。去土耳其、美国的时候,我朋友特别担心,担心境外那些乱七八糟的人。但我爸给我的教育是,不要做对社会有任何不利的事情。有极端思想的人,不要跟他们接触。尤其是我到北京以后,出国的机会很多,我爸说国外的陌生人不要接触。因为国内的很多情况是国外人不了解的,尤其是新疆,内地人都了解不多的地方,何况是国外的人?很多人把没有的说成有,把小事说成大事,把这些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不要和他们来往,好好做你的事儿。

我办护照很不容易,这我也能理解。如果是踏踏实实出去,踏踏实实学习、做生意,再踏踏实实回来,什么事情也没有,但有些人就是出去满口胡说八道,甚至很多次我都想骂。

我在沈阳遇到过一件事,刚好建国60周年大庆,不让我住宿。后来派出所民警来了,我说我是酒店的会员,已经订好了房间,凭什么不让住。跟警察谈了两个多小时,三点多才让我去睡。第二天我想去上网,网吧一个小伙子看了身份证,根本没抬头看我,就说,对不起,你这个民族不能上网。

这次参与拍摄《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必须要办护照。我开始担心护照办不了,就说我不去。但导演说,你是摄像,你不去,我们这片子怎么办啊。那就办吧。

纪录片制作单位首先给新疆党委宣传部开了介绍信,宣传部答复,要给和田市公安局写个东西,就又开了一份,这样我才有资格填申请表。拿着申请表到派出所盖章,需要三个人签字盖章。但根本找不到人,后来我找到所长,所长说不行,还得写一份介绍信。就给派出所又写了一份,一个人签了,还有一个汉族签了,但所长不签,说他还有事。第二天又去,找不到人,出去了。我又等了一天,第三天再去,第四天还去。一周以后,所长终于很不情愿地给我签了字。

维吾尔族在国外的很多,在中亚、德国、法国,都能见到维吾尔族人。出去看看很好,人的心胸和包容会变得不一样。

土耳其,我觉得去旅游、做生意可以,在那里生活还是算了。土耳其人视维吾尔族人为兄弟,但不是那种亲兄弟,是不太平等的那种关系,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弟弟你受委屈了,哥哥在”。是那种“我是你的大哥,靠着我”的感觉,但实际上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我很不习惯。

在土耳其参加一个摄影展,要填表,我说来自中国,QIN(土耳其语里中国叫QIN),就是CHINA,他看我一眼,用土耳其语问,哪里?我说,QIN,新疆。然后他忽然站起来,抱着我,好像我是特别受委屈的一个人,我就愣住了。他说,我知道,你们过得很不容易。当时我就很不高兴,我说谁跟你们说我过得不容易,我是过得好,今天才能来到这个地方,过得不好我能到得了土耳其吗?他说,我听说是。

我说,你去过新疆吗?没有。那你一定要去新疆看看。聊完,吃点心,他指着点心得意地问,你们那边有没有这种点心?我说,这种点心,我们家里时时刻刻放着,不是像这样放在店里面。他问,你们喝茶吗?我说,我们维吾尔族很好客,一定会给客人泡茶,而且我们的桌子,比你们这个桌子大得多。新疆也有穷人,但还没有到吃不上点心的地步。所以,你一定要去新疆看看。

我很欣赏土耳其文化中的理解与包容,好的东西我们要吸收,吸收以后才会有新的发展。我觉得,极端的宗教主义者没有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走不远。新疆生活着这么多民族,没有这种包容、理解与互相尊重,永远不可能有发展。

现在新疆很多人对于宗教的理解和解释,是跟《古兰经》中不一样的,变异得很可怕,越来越狭隘。这次去乌鲁木齐、喀什,我拍的一些照片,很多人说,为什么P(图像处理)得那么厉害,颜色太暗了。我说,这就是我看到的颜色,我感受到的,不是我非要压抑得这么狠。本来正常的照片,中间应该有一个过渡的灰色,这个灰要调成黑白之间平衡的东西,现在这个平衡的东西没有了。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在新疆的大部分人,现在已经失去了这个平衡点,他是往更黑的方向走。大面积的黑,小面积的白,黑与白的平衡已经失衡了,所以看起来会很压抑。

很多人对于宗教的认识出现了问题。本来应该是往前走的,但现在新疆却是往后撤,这是挺可怕的一件事。说是“回到《古兰经》”中去,也不是真正回到《古兰经》,他根本没有理解,政府又没有很好的引导,几方面因素一挤压,宗教与世俗失去平衡,变得越来越极端。

2014年春节期间,我们举办过一个土耳其明星的演唱会,就有一堆维吾尔族人骂。骂的原因之一,是从宗教角度说我们唱歌跳舞就是异教徒,很多话特别难听。

“万万没想到,我一直很尊敬的库尔班江大哥,这次当了土耳其人的走狗,跟在别人后面,等着别人给他一口吃。”

THE END
1.缠头是什么意思缠头汉语解释缠头的例句1. 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 2. 演毕,客人赠艺人的锦帛;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 五陵少年争缠头。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回族人以白布包头 相关词 缠磨头 缠摩头 头头 缠头赀 缠头客 缠头锦 缠头回 缠头裹脑 锦缠头 以上内容独家创作,受著作权保护,侵权必究 海词词典,十七年http://m.dict.cn/hanyu/search.php?q=%E7%BC%A0%E5%A4%B4
2.纏頭的解释纏頭的意思汉典“纏頭”词语的解释(1) [decorating brocade round the head in ancient actors]∶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 (2) [present actors with brocade]∶演毕,客人赠艺人的锦帛;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 五陵少年争缠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white cloth round the head in Hui nationality]∶回族人以白布https://www.zdic.net/hans/%E7%BA%8F%E9%A0%AD
3.[转载]在新疆必须了解的俚语天使韦wei在新疆,有个荒凉,叫戈壁滩。 在新疆,有种小偷,叫贼娃子。 在新疆,有种张扬,叫做骚情。 在新疆,有种面条,叫拉条子。 在新疆,有种水,叫天山水。 在新疆,有种讨厌,叫日厌。 在新疆,有种语气,叫真真得。 在新疆,有种缠人,叫老缠头。 在新疆,有种烟,叫莫合烟。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946d8fcf0101ax1d.html
4.新疆方言大杂烩,旅游攻略六、其它:能说的人——宰壳子说话一套一套的——嘴子尔的响得很末 七、笑话和顺口溜: 1、上课时老师领读、学生跟诵:xing 杏!横姿的横!mai 麦!美姿的美!bai 白!倍舔的倍!jia 家!甲听的甲! 2、外地人:“小同志呀!请问邮局在什么地方呀!!!?新疆人:哦(二声)你佛邮局呀!看见子条路么有,弯子都不https://m.mafengwo.cn/i/850681.html
5.考考你对新疆方言了解多少?6、以下词汇中哪个不是新疆的美食: A.拉条子、B.揪片子、C.面片子、D.皮牙子。 7、新疆人怎样称呼知识少,脑子缺根筋的人? A.缠头、B.二流子、C.一蛮子、D.巴郎子。 8、“劳到”在新疆话里是什么意思? A.厉害、B.过来、C.走开、D.以上都不是。 https://www.meipian.cn/4z209eww
6.微博越南阮朝最特色的装饰就说缠头,可是它们不只有一种。每种都有超过一个名字。如今,大多数越南人都乱用这些名字,没有标准。可是下面的名字都是最常见的。 缠头开始在黎中兴朝末期出现,以当干活时保持头发。黎中兴朝的风俗是出去时,一定要把头发放下来,否则会很无礼貌。见皇帝、主、亲王、客人时候都必须散发。所以https://m.weibo.cn/status/Ig0he7LP2
7.缠头是什么意思,缠头的意思解释宋.陆游〈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缠头的其它解释 缠头,汉语词汇。 拼音:chán tóu 基本解释:古时歌舞的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叫“缠头”。也指骂人的话,说对方头脑不发达。 缠头的造句 1、舞凤髻蟠空,https://www.dodocha.com/cidian/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