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7种智商最高的动物,碾压大多数生物,但有一种人人都讨厌!老鼠虎鲸乌鸦章鱼大象

在小时候,常常听到一些挖苦的声音。

呆头呆脑的小朋友会被叫做“笨的像猪”,背不出乘法口诀的孩子在不友善的人眼里,甚至被叫做“猪脑子”。

似乎住在人们眼中,猪这种动物已然成为了低智商的代名词。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小编要用科学的角度为大家科普一下这些“智商爆表”的几种动物,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

虽说目前科学家们对待“聪明”这个命题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自我意识、创造力、逻辑、合作、利他主义、数学、语言等行为,似乎都能作为智力的关键体现之一。但无论如何,我们先来了解下哪些动物的综合表现比较强吧!

鹦鹉接受采访

第七名:老鼠

先不论老鼠的客观智力表现,就从它选择跟随人类的脚步,成为最成功的几种人类伴生动物之一,就能看出老鼠的生存之道无疑是十分智慧的。它们随人类的脚步分布在世界各地,能够快速适应人类的社会环境。

比利时的地震老鼠搜索队

老鼠的智力表现十分突出,是实验室中智力测验中的常客。其迷宫解题能力也是十分出众,能够记住复杂的迷宫路线,找到出口和食物。它们还能够通过观察学习使用工具。

甚至老人常说,下老鼠药的时候不能让老鼠听见“老鼠药”三个字,更不能让它们看见下药的过程,否则老鼠就会绕过毒药。虽说老鼠不可能听得懂人类的语言,但其谨慎、聪明的特性无疑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老鼠经过训练之后可参与到排雷任务中

作为老鼠长久以来的对手,我们人类从石器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甚至发明出疫苗、战胜了不少种类的病毒,但对于老鼠这种小动物却仍然束手无策。

第六名:乌鸦

乌鸦这种鸦科-鸦属的大型鸣禽,其实也有着十分出色的智力表现。除了南极洲及南美洲的一些地区,它们也分布于全球各地。

乌鸦终身遵守一夫一妻制,食性较杂,包括昆虫、蜗牛、蛇、青蛙、鸟蛋、果实、坚果等。野外条件下的成年乌鸦体长可达50cm,寿命5-10年。

它们可以把小树枝、羽毛和其他碎片用作工具,诱捕位于很难达到的地方的猎物。

自由科学家EvaBotkin-Kowacki在《大众科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乌鸦拼装钩状树枝来捕获昆虫的研究就彰显了它们独特的智慧。

这些乌鸦也并非是偶然间的“灵光乍现”,小乌鸦们会通过观察老一代乌鸦的聪明才智来逐渐掌握使用工具的技巧,而这正是智商“爆表”的证据。

由此可见“乌鸦喝水”的故事,也许真的会确有其事呢?

华盛顿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JohnMarzluff更是以身试法,头戴野人面具用十分粗鲁的手法捕捉多只乌鸦标记后释放。

之后的日子里,但凡有人头戴相同的野人面具,都会被乌鸦相互提醒,并对戴面具的人发起强力的集体粪便“空袭”,由此可见乌鸦还具有面孔识别能力及强大的记忆力、沟通能力,这就是乌鸦的智慧体现。

第五名:狼

狼是一种犬科大型食肉动物的代表,它们是狗的祖先,与狗有着很高的亲缘关系。它们分布也同样的十分广泛,除了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外都能找到狼的身影。

由于其智慧、狡猾的特性,甚至获得了不少人类的尊重,将其作为勇敢、机智的象征。

狼的智商很高,它们能够通过复杂的捕猎方式,社会结构,和沟通方式来生存。它们会合作追逐猎物,分工明确,互相协调,利用地形和风向等因素来制定策略。

它们会建立一个由一个雄性和一个雌性领导的家族群,按照等级制度来分配食物和“作战”任务,互相照顾和保护。它们会通过各种声音,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和气味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第四名:大象

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陆生脊椎动物。共分为两属三种,分别为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亚洲象。体型最大非洲象身高可达5米,体重达到5吨。牙齿记录也达到了102.7千克。

大象为典型母系社会结构。象群的最高领导的选拔方式甚至都会区别与其他动物,象群中并不以“武力”论英雄,而是永远由最年长、最有经验的雌性担任。

种群分工与狼群类似,同样按照等级制度来分配任务,拥有互相照顾的习惯,在不少记录中甚至还有同群大象意外去世后,其他成员“睹物思象”的悲伤表现。

仅仅凭在母象面前威胁小象这一条,鳄鱼就与智慧没什么关系了

目前有研究表现,非洲象能够将区分友善的研究人员、旅客,及偷猎者。并采取不同的态度区别对待。

而亚洲象则表现得更加聪明,泰国大象明星苏达掌握了绘画技能,常年在动物园摆摊卖画,“补贴家用”。

仅做科普,并非鼓励动物表演

第三名猪

其实关于我们最熟悉的牲畜——猪,其实普遍有这样两个误解:一是猪的脑袋“不太灵光”;二是猪的“个人”卫生问题十分堪忧。

其实在2005年,国外的《AppliedAnimalBehaviourScience》中,就有一篇论文介绍了猪的超强记忆力。

陌生母猪之间可在一周内就“熟络”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群体,短暂相识之后,甚至会对一般个体产生平均1-4周的记忆,而印象深刻的个体甚至能在六周之后仍然记得“闺蜜”。

除此之外,它们甚至能和宠物狗一样,与人类建立投喂关系、产生共情能力。

而且猪这种动物天生汗腺十分不发达,喜欢在泥浆中打滚也仅仅是为了保护身体不被暴晒而已。反而泥浆会保护皮肤免受蚊虫叮咬,干掉的泥浆还会带走体表的寄生虫。

其实对猪来讲,泥浆中打滚不仅仅不会弄脏自己,反而会保持皮肤清洁。

猪也被马斯克团队选作脑机接口的第一个实验体

第二名:虎鲸

虎鲸是一种鲸豚科动物,也叫做逆戟鲸,是目前海洋中最大的掠食性食肉动物。它们的体长可以达到十米,体重可以达到六吨,有着黑白相间的皮肤,和一对巨大的背鳍。

它们主要分布在全球各大洋的寒冷和温暖的水域,同样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动物。

组团“造浪”,将海豹击落到水中

了解虎鲸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它们有很高的捕猎技巧和社会结构。它们会用各种策略,来捕食各种海洋生物,像什么装死狩猎法、围鱼捕猎法、气泡驱赶法等等,基本人能想到的招数它们都很擅长。

虎鲸还有很强的社会能力,它们会形成一个由数只虎鲸组成的群体,称为虎鲸组。虎鲸组中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由一只雌性的虎鲸领导,称为领导者。领导者负责带领虎鲸组捕猎和保护领地。

而且虎鲸也是除人类之外最有可能掌握语言的一种动物,不同区域生活的虎鲸会有类似于方言一般的、完全不同的发声方式、频率、节奏,而且该语系还可以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第一名:章鱼

章鱼是一种软体动物,也是头足类动物的一种,是目前已知的最聪明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型可以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有着八条长长的触手,和一个圆形的头部。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洋的各种水域,也同样分布十分广泛。

一只学会了拍照的章鱼

它们有很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它们会用自己的触手,来操作各种物品,比如用椰壳做成避难所,用瓶盖打开瓶子,用鱼骨做成工具,甚至用相机拍照。

它们还能够通过观察学习其他动物的行为,比如模仿鱼类的游动,模仿螃蟹的捕食,模仿海星的伪装等。它们的智力水平,可以和一些灵长类动物相媲美。

它们拥有能够独立分工的九个大脑,连开瓶盖、水族馆越狱、学习摄影都是“洒洒水了”,但是其较短的寿命及海底含氧量的客观条件限制让章鱼无法在进化的路上更进一步,法国生物学家就曾表示过,如果章鱼的硬件条件跟得上,那么章鱼现在很有可能进行着对人类的研究!

结语

其实大家通过上述介绍不难发现,但凡是比较聪明的动物,其分布都十分广泛。或者是直接成为人类的伴生动物。这不仅凸显了这些种群的聪明才智,更是彰显了大自然的超凡智慧。

但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一下,上榜的动物们所谓的“智力”是否都是我们人类在判断它们是否“更像人类”的程度而已?

如果从大自然的角度上看,是否数量远超人类上亿倍的南极磷虾才是真正的“聪明”?它们纵使如蜉蝣般“朝生暮死”,却又拥有地球上最庞大的种群数量。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智者呢?

THE END
1.杂文·集食物微史之五畜篇《汉书·地理志》载,“民有五畜,山多麋鹿。”唐·颜师古注曰:“五畜:牛、羊、豕、犬、鸡。”又南宋·王应麟《三字经》曰,“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换言之,与五谷不同,由古至今人们对于五畜的认知并无分歧。 牛者,誉为“六畜之首”,亦是最早牲畜之一,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已然被人https://www.jianshu.com/p/919db4cc7082
2.梁的美篇牛,即是牛族,为牛亚科下的一族是人类家畜之一。牛族的成员都是草食性动物,其中包括对人类非常重要的家牛黄牛,水牛和牦牛。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以下几种牛对我们人类的贡献。 第一种黄牛:是我国最常见的牛作用也很大分布十分广泛,可做耕牛,也可食用。 https://www.meipian.cn/3f2vzzmf
3.这些牛你都认识吗?(中)南方plus黄牛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蹄质坚实,饲养数量在大型家畜或牛类中均居首位,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中国。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牦牛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高原运输工具,是高原畜牧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2/16/c479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