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创造力在世界上可谓是独一档的,很多国家的文字和语言都是以单词为个体去代表某样事物,而我们文字的组成则是一个又一个的方块字,经过排列之后才能富有新意。
比如“牛奶”和“奶牛”两个词的构成虽然完全一样,但是顺序颠倒所指代的东西也就产生了区别,只有中国汉字才能有这样的魅力。
十分有名的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这个意思,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云雨”二字,这两个字可谓是文学作品中的常客了,一般被用来指代男女之事。那么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云雨”的第一次出现
云雨分开来看,不过就是我们日常中都能够见到的自然景观,但是结合起来就被赋予了一种神秘魔力,让人不禁面红耳赤。其实这二字最开始被指代男女之事是起源于
《
文选·宋玉·高唐赋序》这一作品当中。
在这部作品当中写了这么一个故事:楚襄王和一位名叫宋玉的女子外出游玩。玩了一天之后,宋玉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梦见一个女子,十分的美艳漂亮,这个梦让宋玉印象深刻,在醒来之后便和楚襄王细细地描述了一番。
而且宋玉认为,如果楚襄王和这样的一位女子交合的话,势必会给国家带来不小的收益,一定能让整个国家都风调雨顺,百姓们也都可以安居乐业,楚襄王也可以从中获益,益寿延年。
听到宋玉这么说,楚襄王自然也是很高兴。于是真的就踏上了寻找神女的旅途。
这也是云雨二字,第一次被指代男女之事,其原因便是宋玉认为与这样的神女交合,可以让国家的粮食有更好的收成。
而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农业极度依赖天气,如果没有充足的降雨和适当的温度,是自然不能够丰收的。而云和雨便是农民们所苦苦奢求的东西,因此云雨才被指代了男女之事。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
自此之后,人们就纷纷使用云雨来指代男欢女爱之事,一是为了图个吉利,祈祷风调雨顺,而且云雨翻腾之际多是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以这两个字来指代性事,也有
求子之意。
二是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确实有这一番别样风味,翻腾的云雨看上去确实十分浪漫,以意象化的表达来满足了人们的羞耻心,所以这样的形容才会被流传下来。
故事的刘禹锡,晏几道,曹雪芹等人都曾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使用云雨这个词汇来代指男欢女爱。世世代代的流传之下,云雨二字在今天也经常出现,在网络文学作品当中。中国人含蓄而又内敛的表达,体现了汉字独有的浪漫情怀。
云雨背后的中华文化
有人说中国人是写意的,是感性的,这句话说得十分有道理,我们在描绘质朴的爱情的过程中,不会用动词和直白的描写来搭建场景,而是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空白,以读者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整个画面。
这样的写作方式可能让人很难理解,但却是能够留下最大想象空间的一种笔法。
正如那“薛定鄂的猫”的理论,在一件事情被直接地描述出来之前,任何东西都是可能发生的。
文学作品中也是如此,中国人之所以用意象化的词汇来描述某些事情,正是体现了一种情绪的内向表达,强调了个体的内在体验,而非是以低级的感官强调来让读者获得阅读快感,这样的手法无疑是更为高级的。
而且中国人用云雨这个词汇,让人类繁衍生息的这整个过程和自然合二为一,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质,没有让人跳脱出自然,而是以自然的一部分来进行社会活动,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依赖性,也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本就是和生老病死一样的自然法则,中国人用汉字独有的意象化手法,将原本比较私密的生活变得可以拿得上台面来,这也是任何一种其他语言文学都达不到的。
云雨的其他意思
当然云雨不可能仅仅只带这种男欢女爱,这两个字也有着其他的意思。在汉语中云雨也可以表达离别和分离,“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这样的诗句也是广为流传,就表达了恋人之间对彼此的不舍。
同时这两个字也可以表达对别人的恩情,“
云雨看施行”这句诗就是诗人叶适对李季章参政的感谢,这样看来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同样的两个字的意思也会产生巨大的差异,着实是十分有趣。
结语
说了这么多,我们不由得由衷赞叹老祖宗的浪漫。用只言片语便能构建出一场让人身心愉悦的阅读过程。这种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字游戏,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以及窥探其背后的道理,这是我们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应该做的事。有着这样瑰丽的语言文化,也是十分让我们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