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中的“延迟”“摇摆”和嵌套结构

嵌套式结构是一种将多个故事线交织在一起的情节结构。

它的特点是将一个或多个小故事嵌套在一个大故事中,每个小故事都可以独立于大故事之外,但又在大故事的整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嵌套式结构通常用于创作长篇小说、史诗和科幻小说等需要较长篇幅、较复杂情节的作品。

嵌套式结构的优点在于可以丰富故事内容,创造更多的细节和情节线,增加故事的复杂度,从而吸引读者的兴趣。

此外,它可以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多样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内涵和主题等。

嵌套式结构也有助于作者在故事中揭示出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展现出更加全面的故事。超然客公众号

不过,嵌套式结构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其次,如果不恰当地运用嵌套式结构,可能会使得故事显得杂乱无章,难以理解,影响阅读体验。

因此,在使用嵌套式结构时需要谨慎地考虑各个情节线之间的关系,确保它们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一个使用嵌套式结构的著名小说是《追风筝的人》。

整个故事是由一个少年阿米尔的视角来叙述的,他在回忆自己和最好的朋友哈桑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中,阿米尔和哈桑生活在阿富汗的喀布尔,他们的友谊因为一次背叛而终结,导致了哈桑遭受了极大的不幸。

阿米尔一直想要弥补自己的过错,最终在哈桑的儿子索罗布的帮助下,回到阿富汗,将哈桑的儿子救出,并重新获得了自己的良心。

在整个故事中,作者通过嵌套式的结构来编排故事情节。

整个故事的主线是阿米尔的回忆,这个主线故事被细分为多个支线故事,其中包括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友谊、哈桑和他的儿子索罗布之间的故事,以及整个故事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这些支线故事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关联,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完整结构。

通过嵌套式的结构,作者将多个故事线索相互连接,构建出一个复杂而又精彩的故事。

这种结构让整个故事更加深入、更加生动,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故事的复杂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篇小说的结局

冰心

①明媚的夕阳,返照在一所缘满藤萝的楼舍上。一阵一阵的凉风,吹着那绿叶子,好似波浪一般的动摇。凭窗坐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子,窗台上放着一卷的稿纸,她手里拿着一支笔,微微的笑着,看着楼下的繁花细草,听着树底的鸟声,她沉静的目光里,似乎思索什么事情一般。

③她拿起笔来,本来想做一篇很快乐的小说,思索了一会,抬起头来,对着壁上的镜子,掠了一掠鬓发,忽然自己笑道,“有了!从少女想到老媪,从春光想到秋色,向着对面下笔,倒也有趣呵!”这时她略不迟疑,只凭着她的感想的驱使飕飕的写下去:

几株枯秃的老树,和遍地的荒野,围住了一间很矮小的屋子,那纸窗被秋风吹得呜鸣的响着。屋子里生了一炉微微的火,却十分的和暖,桌上排着许多盘碗,满盛着肴菜,都用碗盖盖着。一个老太太坐在炉边,那枯皱的脸上,充满了喜气,眼睛不住的向四下里看着;有时便站了起来,这里桌子又抹一抹,那里的花瓶呵钟呵又挪一挪,左右的看了好几次,便微微的笑着,点了一点头,又走到桌边用手去试那酒和肴菜还热不热。自己微叹道:“涛儿在军中,哪里吃得着这样又热又香的酒菜呵!”说着又坐下,望了望窗外,看一看钟,便从衣袋里拿出一封破裂不堪的信来,戴上眼镜,移过椅子,挨近窗户,便将这信打开看着。这封信在这老太太的衣袋里,存了有半年多了,也念了几百遍了,几乎颠倒着也背得过来……

葰如女士写到这里,不禁笑了,便又往下写道:

这时老太太笑容满面,那战兢的手,拿着这封信喃喃的念道——

“亲爱的母亲呵!我以前写的几封信,已经收到了吗?我现在已经到了前敌了,枪声呵,炮火呵,也都看惯听惯了。并没有一毫的惧怕,杀人的事也做惯了,不觉得是怎样残忍的事。有好几次我也几乎被人家杀了,战罢回来的时候,一一的追忆,好像做梦一般。但是有两件事,我心中永远不至于模糊的,就是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母亲,母亲呵!世界为什么要有战争?我们要爱国,为什么就要战争就要杀人呢?母亲呵!喇叭响了,我又要上阵去了!

“希和表兄现在也拨到我们队上来了,他常和我在一处,他也问你老人家好。你的儿子梦涛二月十八日”

老太太念完信,那眼泪却滴在她的笑脸上。自己说道,“涛儿呵!到底杀人是个残忍的事情呵!”忽然又疑惑起来说,“为什么从这封信以后总没有信来?莫非……”她不敢想,她心里有一点战栗。

这时那钟当当的响了五下,老太太惊醒过来,又转了笑容道,“他们那一队不是四点半的快车回来么?现在他快到家了。”接着听见门开了,又听见皮靴和腰刀的声音一阵响着。老太太心里一跳,便放下信,站了起来。

④这时候葰如女士觉得写的乏了,便放下笔,向椅背上靠着,心中还是不住的思索,一会儿晚餐铃响了,她便收拾了纸笔,下了楼去。

⑤以后一天——两天——三天,她总没得功夫,再接着去做。

⑥第四天的下午,她又坐在窗前,窗外却很是昏暗,那雨点滴在藤萝叶上,响个不住。满园的花都垂了头,笼在那漠漠的淡烟里。一群的雀鸟都栖在树叶深处,抖刷它的翎毛。葰如女士看着这凄黯可怜的景色,觉得有些愁闷,忽然想起那篇小说来,便又将那卷稿纸拿了来,放在窗台上,慢慢的又往下写……超然客公众号

屋门开了,老太太呆了一呆。原来进来的不是梦涛,却是希和。老太太急着问说“希和!涛儿呢?”希和也不作声,只走近一步,恳挚的看着老太太说,“姑姑!涛弟还有……”到这里便不说了,老太太看着希和吞吐的言辞,凄惶的神色,心里都明白了,只觉得眼前一阵昏黑。

一会儿老太太醒了,睁开眼看见希和跪在她膝前。老太太也不言语,便挣扎着从桌上拿过那封信来,用力的看着,只觉那……“枪声”……“炮火”……“战争”……“杀人”……这几个字,都渐渐的浮到纸面上来又渐渐的大了,好似恶魔一般,在空中跳舞,又似乎耳中也听得他们欢喜狞笑的声音。

⑦葰如女士写完了,便从头看了一遍,看到末后一段,不禁惊的站起来说,“我不是要写他们母子团聚的乐境么?为什么成了这样的结局?”便立刻将这张稿纸撕了,换了一张纸,拿起笔来要再做。但是,她再也写不下去,只手里拿着笔,呆呆的看着窗台上一堆碎纸。

赏析小说在结构上的艺术特色。(6分)

①采用小说中套小说的嵌套式结构,不仅塑造了现实葰如女士的形象,也塑造了她创作的小说中的母亲和梦涛的形象,从而使小说主题变得更加丰富。

③采用相同的结构写葰如女士的两次创作过程(均先绘风景,再写被风景影响的心情,最后写被心情影响的创作),有利于在对照中塑造葰如女士内心丰富敏感的形象。

THE END
1.易错点17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章结尾作用探究不全面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牲畜林 卡尔维诺 (德国鬼子进村扫荡,村民们都会把牲畜赶到灌木丛和树林里,防止被德国鬼子抢走。这一天德国鬼子又进村了,一个德国兵发现了朱阿家的一头名叫“花大姐”的奶牛,把其赶走,为了追赶伙伴,他也走入了树林,并迷了路。此时为了夺回唯一财产的朱阿正拿着猎枪伺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0pt2401ct6954n178896.html
2.《牲畜林》节选阅读及答案阅读课文“德国兵在林子里转悠.对自己看到的东西感到惊奇”至“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完成6~8题 6.第一段中,“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一句应怎样理解? 【答案】“诺亚方舟”在西方文学中是“避难处所”的象征.把“牲畜林”比作“诺亚方舟”,说明这里是躲避战乱的避https://m.360docs.net/doc/0d6d405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e.html
3.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完成小题。牲畜林(节选)德国兵在林子里转悠,对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完成小题。牲畜林(节选)德国兵在林子里转悠,对自己看到的东西感到惊奇:小鸡栖息在树上,豚鼠从树洞向外伸头探脑。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看,松树枝上站着一只开屏的火鸡。他连忙伸手去抓,但火鸡轻轻一跳,跳到更高一层的枝上,尾羽依然展开着。德国兵放开了山羊,开始爬树。他每向上爬一层,那只下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9721495cb8c991318e02eb475f00a8d.html
4.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随堂测试(十一)(4分) 答: 参考答案:仇恨侵略者,但胆小多虑、枪法很差的小农形象。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处所,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B.朱阿在小说中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是他把一个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07/5340114202004223.shtm
5.高中语文牲畜林卡尔维诺作业资料优选不限课件教案学案作业试卷题集素材示范课备课综合 同步练习周末练习单元练习 等级: 不限免费普通精品特供教辅 更多: 地区/学校 年份 知识点 年级 文档类型 其他 答案解析 -244份- 【上好课】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5全国一轮复习 https://yw.zxxk.com/h/books-catalog17636-type4104/?fre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