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窗

用于治疗流感的药物,如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生产和供应情况是怎样的?能否满足当前公众用药需求?

目前,中央和地方的医药储备中,都有一定量的磷酸奥司他韦、布洛芬等,可以用于紧急调用;中央医药储备还存有磷酸奥司他韦的中间体,能够用于紧急扩产。电商平台的监测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常用的国产呼吸道疾病治疗药品没有出现过断货情况,供应十分稳定。

王孝洋说,工信部对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进行了重点监测调度。

玛巴洛沙韦主要分为片剂和干混悬剂两种,其中干混悬剂主要针对吞咽困难的儿童。这两种剂型实际上都适用于5岁以上的患者。目前,玛巴洛沙韦总体库存充足,其中片剂在线上和医疗机构的供应渠道都是畅通的。干混悬剂保持对医疗机构常态化供应,正组织有关企业加大线上渠道投放规模。

磷酸奥司他韦实际在产企业30多家。仅仅从工信部重点监测的9家生产企业看,2024年累计生产1.36亿人份,供应1.28亿人份,其中2024年12月以来,供应了3000万人份。磷酸奥司他韦的产能产量是充足的。

抗流感的原研药、仿制药,疗效一样吗

磷酸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的一种药品,分为“原研药”和“仿制药”。它们的质量和效果如何?

为了提高质量,我国已明确将仿制药由“仿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调整为“仿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药品”,并且从2016年加快推进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工作,评价标准也进一步明确,原则上要采用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实现与国际接轨。具体到磷酸奥司他韦,2019年2月我国首个国产的磷酸奥司他韦就通过了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100个品规的磷酸奥司他韦通用名药通过了一致性评价。

中医怎样治疗呼吸道疾病、怎样止咳

本报记者白真智

在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中医药在治疗呼吸道传染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张忠德说,中医非常强调“地域的不同”。北方地区,入冬后以风寒为主,夹燥,发热、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全身酸痛、口干咽干、喉咙干的症状相对比较重;南方地区,在风寒基础上,化热、夹热、夹湿的症状比较多,表现为发热、喉咙痛、全身乏倦、口干口苦,部分伴有胃肠道症状。因此在中成药使用上,风寒可以用疏风散寒类,风热可以用疏风清热类,风燥可以用润肺润燥解表类。

针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后持续咳嗽的治疗问题,张忠德表示,首先要分清咳嗽的性质是寒、热,还是燥。寒咳的特点是咳嗽频繁、声音重、咽痒,咳出的是清稀的痰或白痰。在治疗方面以散寒止咳为主,可以用生姜、陈皮、橘红,也可以选用疏风散寒、止咳的中成药。

热咳的主要症状是咳嗽频繁、喉咙干痛、咳黄痰,脸色偏红,舌红,舌苔也偏红。这样的情况以清热止咳为主,可以用菊花、青榄、胖大海、芦根等煮水喝,也可以选用清热化痰止咳的中成药。

燥咳表现为干咳,痰很少、很黏,很难咳出来,声音嘶哑,口干、咽干,伴有大便秘结。治疗时以润肺止咳解表为主,可以用百合、玉竹、罗汉果、雪梨、乌梅等泡水喝,也可选用润肺、润燥、止咳的中成药。

还有一种特别的咳嗽,叫作风咳,表现为阵发性的呛咳,喉咙非常不舒服,风一吹咳嗽就加重,没有痰或者痰很少。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些紫苏、紫苏子、生姜泡水喝,也可选用专门治疗风咳的中成药。

本报记者陆凡冰

对儿童用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徐保平提醒家长,绝大多数呼吸道病毒是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的,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儿童常用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热药、祛痰药以及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药。儿童退热药主要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徐保平说,还要特别注意用药剂量的准确。儿童用药剂量往往是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出来的,不能过量给药,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增加。药物剂量、给药频次都不能随意增加。

THE END
1.嘉陵市监亮剑流感季:稳药价护民生近期,流感在多地汹涌来袭。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流感病毒阳性率一路走高,甲流占比超99%。值此关键时期,嘉陵区市场监管局雷霆出击,全方位开展抗流感药物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全力守护民生福祉。 一、迅速响应,敲响价格规范警钟 嘉陵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将目光聚焦药店、诊所等重点场所,密切监测抗流感药物市场价格波动,时刻关注涉https://www.jialing.gov.cn/zthd/fzzf/xzzf/202501/t20250110_2066191.html
2.两会焦点一张张“处方”直指“隐匿病灶”以徐虹研究的儿童肾脏病为例,2024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完成了近80例肾移植手术,其中约60%的病例发现与基因问题相关,“这凸显了早期识别并确定病因对于实施针对性治疗的关键作用。”作为“国家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既要投身罕见病的基因治疗研究,还要和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紧密合作,突破技术瓶颈,为患病儿童的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847195
3.北京密云强化小诊所“哨点”作用降北京密云强化小诊所“哨点”作用 近日从北京市密云区卫生健康委获悉,该区为发挥小型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哨点”作用,已对15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门诊部、村卫生室等监督检查843户次,对存在问题的16家医疗机构给予警告处罚,对1家给予罚款处罚,1家医疗机构已被立案调查。http://m.people.cn/n4/2021/0210/c34-14838821.html
4.海南儋州广播电视台建立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哨点”作用。严格执行发热患者诊治规定,突出抓好各类小诊所、小药店、小医院等机构管控,加强预检分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对就医购药人员加强流行病学史、旅居史询问,全面落实实名登记、追踪随访等制度,确保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处置;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继续做好常态http://www.danzhoutv.net/newshn/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