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以来羊肉价格一路上扬,尤其是2006~2013年羊肉价格以18.71%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羊肉价格从2006年的18.62元/千克上涨至2013年的61.88元/千克[①]。2013年底到2014年上半年,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接连爆发小反刍兽疫,对我国整个肉羊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2014年下半年羊肉价格同比增幅放缓,2014年底到2015年羊肉价格持续下跌。在前期肉羊产业形势大好的背景下,羊肉价格突然大幅下跌,此次羊肉价格下跌的原因是什么?仅是小反刍兽疫造成的吗?此次羊肉价格下跌对肉羊产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次羊肉价格下跌过程中反映或者暴露出了肉羊产业的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羊肉价格变动情况
1.1全国羊肉价格变动趋势
图12005年1月~2015年6月全国羊肉价格走势图
1.2羊肉价格变动区域差异
2羊肉价格下跌的原因分析
此次羊肉价格的大幅下滑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首先是小反刍兽疫疫情的爆发引发了羊肉价格的区域性下滑并影响了居民正常的羊肉消费,政策因素的作用使得羊肉户外消费显著减少,同时国内羊肉产量与进口数量的稳定增长缓解了羊肉市场一直以来的紧平衡状态。羊肉价格的突发性下降在产业链各主体心理预期的作用下被放大,使羊肉价格出现了大面积持续性下降。
2.1小反刍兽疫的诱导
从2013年底到2014年的上半年,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接连爆发了较为严重的小反刍兽疫疫情,而后疫情逐渐扩展至全国20余个省份(李秉龙等,2014)。确诊疫情后,为避免疫情的传播,政府对疫点内的羊进行扑杀,对疫区、受威胁区域进行封锁,各地活羊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在肉羊优势产区内,肉羊外销作为最大的销售渠道已成为肉羊产业主产区内重要的特征之一,部分主产县市70%以上的活羊要依靠向外销售来支撑产业发展(李秉龙等,2014)。活羊流动受限,外销受阻,外部需求骤减,会使发生疫情的区域活羊及羊产品价格下降。从发生疫情的情况与各省价格变动也可以看出,较早发生疫情的新疆、甘肃、内蒙古和宁夏也是羊肉价格发生同比下跌最早的省份。疫情爆发后,当地政府紧急采取措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是疫病使肉羊存栏急剧下降、严重挫伤养羊户的养殖信心,给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直接表现为羊肉价格的大幅度持续性下跌。
2.2羊肉需求的变动
我国生产的羊肉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出口很少。近几个月,羊肉价格持续下跌的一个原因是正常的季节性消费行为,大多数居民具有冬天多夏天少的羊肉消费习惯,故春节之后随着天气变暖,羊肉消费需求减少,羊肉价格会有所回落,但是羊肉消费的季节性不能完全解释此次羊肉价格大面积持续性下跌。受到经济下行压力、政策与突发疫病的冲击,羊肉户外消费需求出现显著性下滑。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2012~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小于8%,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均进入新的发展调整阶段,而羊肉价格已经上涨至较高水平,是禽肉和猪肉的三倍左右,羊肉属于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正,价格弹性为负,居民羊肉消费会有所减少。2012年底“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政府部门公款接待消费受到严厉的约束,在高端餐饮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高端羊肉消费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羊肉的总需求。同时,2014年年初全面爆发的小反刍兽疫疫情不仅给生产者造成了巨大损失,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羊肉消费。根据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实际调查发现,在小反刍疫情暴发后,居民羊肉的户内外消费数量明显减少,疫病的爆发拉低了羊肉消费需求。
2.3国内羊肉生产增加
2.4进口羊肉的冲击
3羊肉价格下跌对肉羊产业发展的影响
3.1肉羊养殖者损失惨重,羊存栏数量大幅减少
3.2屠宰加工企业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4羊肉价格下跌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与完善思路
4.1突发性疫病准备不足、应对不力
小反刍兽疫疫情的爆发将我国肉羊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显出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肉羊产业已经形成了优势产区集中育肥、活羊与羊肉产品跨区调运的产业结构。各地方之间种羊、育肥羊与架子羊的跨区调运使得疫情爆发之初迅速在各主产省区进行传播,加大了防控风险;同时肉羊产业过于集中的存栏在跨区贩运限制背景下加剧了活羊价格的下跌,养殖场户由惜售最终转变为卖难,给养羊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挫伤了其养殖积极性。因而未来在产业发展中政府要加强对于活畜跨地区调运的监管,特别是对于加大对于种畜、育肥畜种的贩运检查与监管,严控突发性疫病在地区间的传播风险;同时增强冷链运输能力建设,逐步以羊肉产品的调运来替代活羊的地区间调运,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在地区间传播的风险。
4.2广大养羊户抗风险能力弱
养殖环节在肉羊产业发展中占据基础地位,近些年来肉羊养殖市场行情较好,养羊户养羊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疫病等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相对较小,而此次肉羊产业持续降价暴露出养羊在抵抗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很弱。首先,主体总体年龄偏大、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接受和分析生产要素与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能力较差,难以应对市场行情的波动,在调研中发现在养殖普遍亏损的情况下,那些曾经做过羊贩子的养羊户仍然可以保本甚至盈利。其次,随着肉羊养殖专业化程度提高,肉羊行情较好时养羊户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但是行情不好时也要忍受更多的亏损,调研中兼业的农户综合多种收入可以实现不亏、少亏或正的纯收入。最后,养羊户贷款养羊的情况增多,养羊资金中借款比例提高,资金难以回笼以归还贷款,之后借款难度增大,没有资金投入再生产或转向其他经营,而依靠自有资金生产的养羊户虽会盈利减少或产生亏损,但不会有很大的负债压力。
4.3屠宰企业与养羊户议价能力差距突显
4.4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
参考文献
李秉龙,王士权.小反刍兽疫爆发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畜牧业,2014,(21):31-33.
叶云.基于市场导向的肉羊产业链优化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5).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CARS39)。
作者简介:常倩(1989),女,博士研究生;王士权(1989),男,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