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制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地方经济新浪财经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和区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70家,其中,国家级18个,乳、肉、粮油、饲料的加工能力分别达到400万吨、120万吨、710万吨、550万吨。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30亿元,全区近30%的农牧户进入产业链条,带动了农牧民家庭收入的增长。

由于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起步较晚,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的联系只局限在生产、加工、销售上,而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的联系较少,导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能完全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其中,产业化经营中的联合利益机制不规范、不稳定,对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影响很大,除了政策、市场、价格等因素外,以下原因对产业化经营中的联合利益机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产品本身特点造成的影响

一是农畜产品的专用性。如果农畜产品如马铃薯、甜菜等的专用性越高,就越容易形成产业化经营。

二是农畜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如种子行业等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资产所有者为了保持其技术秘密,往往选择纵向一体化进行生产。

三是农畜产品的耐储性。如鲜活易腐的农畜产品,如果没有稳定的市场需求,生产者就不会冒险进行生产;而对于那些以易腐品为加工原料的企业,为了确保原料稳定供应,减少企业的市场风险,加工营销商往往也有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动力。

四是农畜产品的品质差异性。如果农畜产品品质的差异性很小,农畜产品的品质对于加工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小,企业一般缺乏一体化经营的动力;相反,加工经销商为了自己所需要的特殊品质的农畜产品就需要考虑与农畜产品生产者进行紧密地连接。

二、分散性生产造成的影响

农牧业生产的分散程度对于实行农牧业产业化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原料生产距离较近,企业在信息传输、产品运输以及生产监督等方面都较容易,进行产业化经营在内部组织方面所增加的成本较小。相反如果原料生产距离较远,其组织成本就较高。

三、加工企业规模是否最佳的影响

不同农畜产品加工行业具有不同的最佳经营规模。如果加工企业的最佳规模很大,扩大规模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加工企业就有实行产业化经营的愿望。相反,加工企业就不愿意实行产业化经营。

四、市场需求变化对产业化联营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追求营养和口味,同时强调方便和享受,对农畜产品需求呈现更多样化的趋势。这从客观上要有更多的加工食品出现在市场上,食品加工商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就需要有相应多样的原料,为了节省在市场上搜寻适合原料的费用和避免原料供给不稳定的风险,食品加工厂商就愿意与农畜产品生产者进行较紧密地联结。

促进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联结机制的对策建议:

建立和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要从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出发,围绕有利于调动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两方面积极性,明确基本原则,加强政策引导,培育中介载体,逐步使其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1、应明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目的和原则

农牧业产业化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新型的经营制度带动农牧业发展和带动农牧民致富。所以,建立利益分配机制的目标和原则应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目的的具体体现。建立利益分配机制的目标应是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成为各利益主体致富的利益共同体。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利益权利平等的原则;二是让农牧民合理得利、反哺农业的原则;三是增加积累,壮大龙头企业的原则;四是有利于农牧民、龙头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五是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围绕这一目标,按照上述原则,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有利于调动龙头企业、农牧民两个积极性,有利于加强龙头企业和农畜产品基地两个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畜牧业和加工流通业的发展。

2、用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对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

3、培育利益联结机制运作的组织载体

实践表明,随着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实施利益联结机制,迫切需要一个中介组织参与,代表农牧民同龙头企业对话,协调企业与农牧民利益关系。当前,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应大力发展和培养模式多样的经济合作组织,使之成为利益分配机制运作的载体。发展和培养经济合作组织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突破所有制、行业、区域等种种限制,拓宽服务领域。在组织上应是一种合作性质的,或由农牧民选举组成,或由农牧民自愿组成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不搞强迫命令,不定一个模式,在发展中规范。在政策上,政府可考虑给予其适当资金支持和税费减免。

4、引导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更新利益取向观念

要引导利益主体随着产业化经营制度的创新,不断更新观念,树立互利互惠、共同致富、长远发展的利益取向。一是要变只顾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总体利益最大化,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总体利益和不同主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变只顾眼前利益为谋求长远利益,龙头企业与农牧户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立足于长远,谋求发展给双方带来的共同利益;三是要变利益主体追求单方得利为互惠互利,是龙头企业与农牧户间继承互惠互利的关系。

THE END
1.青海省积极推动生态农牧业发展近期,省政府制定印发了《加快藏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因势利导,加快油菜产业发展,推进育繁种一体化,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创新发展模式。先后成立牦牛、青稞、三文鱼和油菜4个产业联盟,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现代农牧业产业园27个,涵盖了牦牛、藏羊、青稞、冷水鱼、油菜、马铃薯等主导产业。沿黄地区http://www.moa.gov.cn/xw/qg/202007/t20200702_6347657.htm
2.鄂托克前旗:加快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现代农牧业今年来,鄂托克前旗农牧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思想和各级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立足全旗地域特点和农牧业产业发展现状,按照“一区统领、两全示范、三高目标、五联举措、六区共建、七化保障”的发展思路,聚焦农牧业稳产增产、农牧民增收致富、农村牧区稳定安宁,加快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现代农http://www.brand.zju.edu.cn/2022/0428/c57338a2524812/page.htm
3.农牧业产业发展前景,以下信息要了解!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牧业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牧业也不断发展,农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提高农牧业产品的质量,提高农牧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农牧业可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利用绿色有机农业技术,建立绿色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https://jiameng.baidu.com/m/content/detail/230135665095?from=search&rid=1.38.44.144
4.农牧业发展现状(精选6篇)截至2013年底, 全县已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2家、县级龙头企业8家。全县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11.1亿元, 产品种类多达100余个, 年销售收入达5.4亿元, 带动农户4.5万户, 年户均增收1 200元。初步形成了上档次、上规模、科技含量较高、带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j23y1d1.html
5.内蒙古日报数字报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牢把握“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结构性调整,以延伸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主攻方向,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牧业产业化水平http://szb.northnews.cn/nmgrb/html/2022-07/27/content_37748_186828.htm
6.发展循环畜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8篇(全文)其次, 发展现代农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牧业, 调整农牧业结构, 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 推动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基础;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通过推广应用新知识、新技术, 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 可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7wd97r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