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扎囊教授工作站:“造血式”扶贫,创新藏区产业驱动脱贫攻坚模式奋战全面乡村振兴中国农大在行动

本网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是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大县,素有“西藏粮仓”的美称,农牧资源丰富,是西藏的24个“粮食主产县”之一。同时,该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其辖三乡两镇62个村,总人口4万余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96户,共计7757人;2016年县财政收入仅为2824万元。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新三板挂牌的高技术企业,长期致力于生物基质与环境修复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和推广,目前已形成8大系列近30余种产品,涉及生物基质制造、农林园林废弃物处理、设施园艺整体解决方案、土体改良整体解决方案和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5大板块业务,其子公司西藏江平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建设投资1.73亿元近50万平米的西藏扎囊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通过示范引领该县现代农牧业和循环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2017年6月,经学校研究论证,同意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西藏扎囊教授工作站,旨在对扎囊县的现代农牧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助推扎囊县脱贫攻坚与全国、全区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为教授工作站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人力和物力等条件。支持和鼓励共同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展示、示范及成果转化基地,并对教授工作站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依托岗位科学家团队建立的中国农业大学西藏扎囊教授工作站,以指导该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抓手,围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科技兴农,通过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技术培训,重点推动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探索形成了高校科技创新助力高原藏区脱贫攻坚新模式,形成了高校、政府、企业、农牧民“四位一体”推动高原藏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范式。2018年,扎囊县整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64%。2019年,该县人均增收1500元,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典型案例。

新华社2019年5月5日以题为“智力援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定点扶贫送智慧助力脱贫攻坚”报道了团队在国家级贫困县西藏自治区扎囊县建立的教授工作站建站以来取得的成效。报道中指出:教授工作站将绿色脱贫攻坚方案送至雪域高原最后一公里,通过与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实施“造血式”扶贫,创新了藏区产业驱动的脱贫攻坚模式。上述新闻报道首日在线阅读量突破10万次。

科研工作

深入开展农牧业现状调研

2019年,根据扎囊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需求,黄光群站长带队实地调研扎囊县农业发展情况,多次与扎囊县领导、农牧局等有关部门进行工作站工作研讨,并对县域农牧业发展你和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协助建设生态示范基地

扎囊县是传统农业县,工业污染少,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教授工作站成立以来,多渠道、多次积极为建设县域现代农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重点开展农牧业生物质资源节能、减排、高效肥料化和基质化循环利用技术咨询和支持,助力建设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帮助该县引进德国功能膜覆盖好氧堆肥系统6套,已投入使用生产优质有机肥。

加强工作研讨,助力人才培养

教授工作站主要依托工学院,充分发挥农业工程等学科引领和人才培养的学科和资源优势,开展科技合作研发、技术推广和专业实用人才培训,积极探索高效的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基地建设工作

指导协助建设西藏扎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园区总占地约718亩,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一体化。

本年度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牧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农牧固废有机肥/基质生产基地。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玫瑰温室建设:指导完成玻璃温室大棚混凝土基础结构、砖砌体,轻钢结构柱、檩条安装,顶棚、墙面玻璃安装,将投入使用。

高架草莓温室建设:指导完成50亩高架草莓大棚建设,栽培基质已经全部到位,四季草莓苗订单已下达,2018年3月15日开始种植,种植的高原草莓很受欢迎。

巨菌草种植基地建设:指导巨菌草种植,种植面积约300亩,入冬后地上部分开始干枯,指导采用了培土、覆膜等越冬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殖业优质饲料供应问题。

土豆及青稞种植基地:土豆及青稞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当地种植方式粗放,缺乏管理,产量较低,目前公司希望能将节水滴管、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等应用到种植中,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土豆采收后种植冬青稞。

现代牧业示范基地建设

指导现代奶牛厂办公楼、牛舍、奶牛加工车间、挤奶房、干湿分离车间、精料库、附属设备用房同步开始施工,目前已完成混凝土基础结构、砖砌体、钢结构柱、梁吊装,屋面檩条、墙面檩条的建设与安装调试完毕。

现代农牧固废有机肥/基质生产基地建设

指导有机肥厂/基质厂建设,厂房及发酵槽建设完毕,生产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也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基地服务地方工作

共同探索产业驱动的脱贫攻坚模式。以指导西藏扎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围绕科技兴农,通过技术培训和宣传、科技转化促进产业发展和当地农牧民就业,助力群众脱贫,促进扎囊县现代农牧业和循环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THE END
1.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多措并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往昔岁月,传统畜牧业粗放经营,资源消耗与效益产出不成正比,生态压力也接踵而至。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勇立潮头,积极创新,针对“地、畜、技”等制约畜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精准发力,探索出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之路,为草原牧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https://gzw.hlbe.gov.cn/News/show/1304506.html
2.把农牧业打造成现代化大产业——乌兰察布新闻网“当前,我区正在加快推进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农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推进农牧业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自治区人大代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说。 路战远建议,要持续强化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构建梯次分明、职责清晰、分工协作http://www.wlcbnews.com/p/97290.html
3.媒体聚焦一头牛“牵”出产业发展“金链子”“链”就乡村振兴“通过活体采卵,一年能产50到60个牛犊,让核心育种牛群迅速扩大。”赤峰圣泉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工程师敖日格乐说,自2022年起企业启动自治区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建设,年实施优质西门塔尔肉牛冻精冷配25000枚、胚胎移植2500头,有效提升肉牛改良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jU5OTkxNA==&mid=2247552265&idx=2&sn=696062052d294cad2f35f1433052e30b&chksm=f8f2d6a6c98f0a32c2f391d616fe10ece975268b8ab6999faa6de2378c6ba94bb4e6e885d73d&scene=27
4.畜牧养殖属于第几产业畜牧养殖属于第一产业。 在探讨畜牧养殖属于哪个产业的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产业结构的划分。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是指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则是对第一产业产品进行加工和制造的产业,如工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则是https://b2b.baidu.com/q/aland?q=193A0D0818311F7A033D1A137C1375717B331B7C&id=qid153d6b341edc99cf38bd2d0fabe598d6&answer=7189279922313737770&utype=2
5.禾丰牧业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4月,经过不懈奋斗,已发展成为在全球畜牧业舞台上颇具影响力的大型农牧企业。公司拥有饲料及饲料原料贸易、肉禽产业化、生猪养殖三大核心业务,同时涉猎动物药品、养殖设备、国际事业、宠物诊疗及食品加工等相关领域。https://www.wellhope-ag.com/
6.赵玉生:做深做实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中国式农牧业现代化的成色,更是内蒙古加快推进由农畜产品产量大区向农牧业产业强区转变的战略性举措。 发挥优势,擘画农牧业产业强区的广阔前景 我们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把航定向。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http://www.nmgsjw.cn/djyd/202401/t20240131_30454.html
7.第十六章我国农业生态平衡D、防风固沙。在风沙灾害严重的地方,植树造林就能够形成一道绿色屏障,有利于农牧业发展。 11、为什么要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 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在我国分为两种类型: A、我国特产的种类:如大熊猫、金丝猴、台湾猴、羚羊、白唇鹿、黑鹿、白鳍豚、扬孑子鳄、中华鲟、褐马鸡、雉鹑、黑颈鹤、等一百多种。是闻名世界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412577/article/details/96229192
8.河北畜牧网畜牧业信息分享平台河北畜牧网目前是畜牧行业领先的权威门户网站,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河北地区每日生猪、家禽、牛羊、宠物的价格指数、养殖技术、行情走势及数据分析,同时畜牧信息网有芯品推介、疾病防控、畜牧养殖、畜牧业扶持政策、畜牧业行情信息,以打造最强大的农牧业数据服务平台为目标;http://hebxmw.cn/
9.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简介江苏农牧学院怎么样学校充分发挥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优势,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2015年以来,连续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为带动全国现代农业特别是现代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百强示范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大典型案例”,作为高职院校唯一代表在第二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https://www.chinapp.com/ct/5jflIM.html
10.中国西部特色农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业产业合作近年来中国西部农业取得较快发展,积累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如作物栽培、土壤改良、节水灌溉、小型农机具、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同中亚开展精细农业合作,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合作具有很大潜力。 3.市场和贸易:旱作农业与多样性农业的互补 由于中亚特殊的农业资源禀赋和长期的农牧业生产结构,中亚出口的农产品比较单一,http://journal.crnews.net/ncgztxcs/2016/dseq/913465_20160616102714.html
11.科学网—需要重点强化北方农牧交错带荒漠化生态系统治理在榆林毛乌素沙地通过改良耕地,发展苗木产业、荒地林果种植业、扁桃采摘业、林下食用菌种植业,使区域农林牧业协调发展,实现了毛乌素沙地人地和谐的景象。在承担项目示范基地——神木圪丑沟流域的农林业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基地附近村民户均年收入15-30万元,使区域农民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根本改变,昔日的黄沙变成群众致富增收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2519-142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