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他们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工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城乡的各个地区。农民工作为当时的新兴群体,随着人数的发展壮大以及所遭遇的诸多问题,使其成为社会的焦点。农民工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分子,我国现如今的一系列成就都离不开农民工的辛苦工作和巨大牺牲。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农民工群体也有了新的名字。
那么,“农民工”的“新名字”是什么呢?
一、“农民工”的“新名字”
“农民工”最初是对那些离开农村外出打工的一批人的总称,但是从今往后,“农民工”一词将成为历史。“农民工”正式更名为“新产业工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重新认识“农民工”对于社会的作用和其社会地位非常必要。农民工本就是工人阶级的一员,社会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带动更多农民向工人转型。
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本质上是与工人一样的,只是出身为农民或者说户籍为农业户口。改革开放后,大批量农民进城务工,从事工人的工作,甚至在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一股又一股的“民工潮”。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已经不再从事农业工作,所以工作模式和内容和工人一模一样。还有一部分人已脱离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农民与工人的工作场所和收入也几乎一致。农民工在城镇地区、城市地区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已经脱离第一产业的农业工作内容,向工人阶级迈进。其收入形式也以工资的形式呈现,前些年“建筑承包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屡屡被新闻报道,可见国家对于农民工群体的重视。
随着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子女进城读书,他们本身以及他们的子女受到城市氛围的熏陶,早已脱离农村的生活模式和农民的生活技能。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向城市居民进行转化,从多个层面来看,“农民工”早已成为“新产业工人”
“新产业工人”重在一个“新”字,他不是原来备受歧视的农民工,他是一个新的群体,代表着城市对于这个群体的接纳和包容,意味着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给予了更高的期望与赞赏。新名字的产生将在我国新社会中产生更大的影响,这是一段历史的结束,更是一段历史的开始。
二、“新产业工人”的作用
新产业工人壮大了我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能够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新产业工人对于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改变工人队伍结构,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新产业工人的产生能够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居民的城市化转移不仅能够转移农村地区富余劳动力,而且能够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外出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偏远地区的青壮年都去上海、深圳等繁华地区谋求工作,还有一些人在外取得一定成就后返回家乡,带动家乡共同富裕,有利于减少城乡差距、调整城乡结构。
三、对于新产业工人国家需要做哪些工作?
“新产业工人”这一新名字的出现,对于整个农民工群体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这一群体的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让他们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化。从农村走出来的居民思想已经较为开放,能够接受新事物,属于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较强的群体。但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人群,农村生活的痕迹较为明显。
所以,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意识,能够让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现代化的新进程。此外,还要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新产业工人从事的工作,都有一定的风险。不管是从质量安全,还是从人身安全的角度来讲,都应加强自身的安全技能和劳动技能,这样既能提高新产业工人的竞争力,又能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和工作问题,解决新产业工人社会民生的各种问题。让这一群体真正享受到国家带来的福利,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作出真正的贡献。
结语
“农民工”已经正式更名为“新产业工人”,以后就不要再叫错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已经打破了以农民为人口主体的社会结构,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新产业工人”得更名,将减少农民人数,壮大工人人数,让农村地区经济呈现更好的发展,减少城乡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才能促进和稳定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并行推进,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新趋势,不仅能够让农村居民实现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使农民真正步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潮流。这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之举,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必然举措,也是我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那么,您认为这个“新名字”怎么样?“新产业工人”对于我国经济今后的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