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深度融合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振兴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乡村绿色产业。“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将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当地特色自然资源发展多元化农业,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立足当地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做精做优特色产业,促进绿色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与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生态“含金量”和发展“含绿量”双提升。二是以绿色科技创新为驱动,培育乡村绿色发展新产业,运用绿色低碳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推动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让“绿水青山”变成拉动经济产业发展的“金山银山”。

坚持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兴农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切实需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振兴深度融合,遵循“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原则,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村民增收,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一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扶持特色种植业、特色林业、特色养殖业等,引导发展有机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二是完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以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绿色资源禀赋为依托,打造绿色化产业,构建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模式,打造绿色生态产品品牌,建设绿色化、规模化、有机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区域生态产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延伸绿色农业价值链,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立足本土资源,深入挖掘当地独特的自然、乡土、文化资源,依托优质农产品、优美自然环境、特色文旅资源等,形成“生态农业+文化”“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农业+康养”等农文旅深度融合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发展生态旅游新业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村民增收,实现生态惠民富民。

提升治理效能,创新和完善乡村绿色治理体系。绿色治理内含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绿色治理效能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关键环节。乡村绿色治理要求政府、社会、村民的共同参与,建立健全乡村绿色治理体系,建设多元社会治理共同体,切实改善乡村民生和保障和谐稳定社会秩序。一是发挥乡村干部的带头作用,盘活驻村干部、生产能手、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人才资源,发挥“头雁”领航作用,激发个体参与农业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和付诸行动。二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德为先、以自治为基、以法治为本,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强化“村委会—小组长—村民”基层治理网络,提升全民参与意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夯实法治保障,加强和完善生态法规法治。加强和完善生态法律法规是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机制,强化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进一步完善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管理制度、严格实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好名胜风景区、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等保护地保护制度。二是健全绿色生态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强化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和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完善重点领域,如耕地、森林、草地等生态补偿,探索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的纵向和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另一方面强化制度约束,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和惩罚标准,健全标准明确、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绿色发展制度。三是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建立公平合理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分配机制、建立生态产品质量和增量与资金分配相挂钩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构建符合区域特征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方法体系等。(林曾芬福建农林大学)

THE END
1.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经营主体“互利共生”分析现代农业新型农业和市场需求,通过整合、延伸、拓展、渗透等内源型与外向型“双向融合”,带动资本、技术以及其他各类要素资源优化重组,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农业组织方式和体系,是基于多主体协同、多要素整合、多业态交互、多机制联动、多模式推进而形成的一种互利关系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6KKPPT0518EABD.html
2.生态学融合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生态学融合发展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人民https://wenku.baidu.com/view/9dd048014b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d.html
3.“融”出垦地发展新天地——农垦与地方融合发展综述垦地融合,不仅腾挪出发展空间,也为垦地双方创造出新的发展前景。 2023年12月,江苏农垦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共同推进常州市耕地流转、规模种植和一体化全农服务;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发展新项目、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运营,推动地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落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AT0BZApqVGEIOVQ1BzBWOw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