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深入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新媒体的发展为人们带来的便利致始人们越来越沉浸于此。在众多新媒体应用软件中,社交软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工具,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于是在这样的趋势下,随着蒙古文字输入法技术和对于网络蒙古语研究的发展,近几年出现了很多专门针对使用蒙古语群体的社交类软件。比如Bainu、DelehiChimee、Boljoo、Golomt、GarHolvoo等软件成为了蒙古族同胞在日常生活中互相了解、接受资讯的手段。其中Bainu的用户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成为了蒙古语社交类新媒体软件中的代表性例子。

一、Bainu

2018年初的统计表明,Bainu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40多万。其中会员人数占到五分之一。用户以每月1万的数量在增长。用户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占到90%。其中锡林郭勒盟用户占到27%,赤峰市占13%,呼和浩特市占12%,其次为通辽、鄂尔多斯等盟市。分布地区的用户比例主要因蒙古族人群聚居及蒙古语使用习惯决定的。Bainu的用户规模在蒙古语社交类软件里算是佼佼者,但它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待市场的考验。

二、Bainu的功能与传播特性

(一)基本功能

(二)传播特性

三、Bainu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蒙古族同胞交友

Bainu的用户遍布全国各地,包含了分布在各个地区的蒙古族。通过Bainu不仅可以寻找附近的蒙古族好友,购买会员之后还可以查找地图上任意一个地区使用Bainu的蒙古族,扩大了蒙古族同胞的交友范围。

蒙古族用户往往因为同样的文化背景、生长环境,所以更容易有共同话题并成为朋友。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的蒙古族一般都分散在各处,大家每天都在过自己两点一线的生活,所以很难去认识彼此、结交朋友。生活在不同城市的蒙古族就更难以去认识彼此,谈心交友了。Bainu的优点在于它的针对性,针对蒙古族群体,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与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搜索到附近的使用Bainu的蒙古族同胞,甚至可以搜索地图上任意一个地方使用Bainu的人。虽然每个地区蒙古语说法不同,但文字是相通的。因此通过Bainu,蒙古族同胞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和主要的表现特征,也是维系一个民族社会认同、生活认同、心理认同的重要纽带。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根据自身的生产生活特点摸索、建立起来的。它支撑和保障着蒙古族的生存和发展。Bainu在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方面为蒙古族文化做出了贡献。蒙古包、哈达、马头琴等充满蒙古族特色的表情符号的使用,使蒙古族用户通过Bainu对蒙古族文化进行了新的传承,同时也增进了民族情感的凝聚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为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弘扬、发展,增强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影响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四、Bainu发展的缺陷

(一)小众定位是优势也是阻碍

Bainu的定位是蒙古语即时通讯软件,面向的是使用蒙古语的蒙古族。这个定位保障了Bainu的用户群,但同时小众定位也成为了它发展的阻碍。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蒙古族人口约650万。而1994年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一书中作者用抽样调查和其他材料推算,得出蒙古族中使用蒙古语的人数约占88.36%。所以姑且可以推算出今天能够使用蒙古语的蒙古族人口约570多万。当然,由于上述书中调查年代久远,而且测算方法也缺乏科学性,所以仅供我们参考。关于民族语言使用情况的普查难度太大,连民族语言部门也无法掌握具体数据,更不是研究者个人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只能参考上述数据。

(二)用户黏度低——老用户留不住新用户不知道

五、结论

Bainu的出现促进了蒙古族同胞交友范围的扩大,同时也让他们对于蒙古族文化进行了新的文化确认。而Bainu新媒体的特性也增加了科技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Bainu正在发展壮大,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蒙古族同胞提供了方便,为蒙古族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但Bainu的小众定位是它受欢迎的原因,也成为阻碍它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即使在蒙古族用户这个小众的圈子里,它的必要性依然很小,并没有成为蒙古族用户不可取代的社交软件。在各种软件大行其道的今天,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Bainu的发展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参考文献:

[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M].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17-18.

作者简介:吴乌日娜,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新闻论坛》是内蒙古日报社创办的新闻类期刊,创刊于1986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份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被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国际DOI中国注册与服务中心(学术期刊)会员,同时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理事单位。期刊受到学界、业界和新闻管理部门等主体目标受众的高度欢迎。

THE END
1.增长6.0%农牧业强市建设保持强劲动力和活力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落实市政府肉牛肉羊专项方案,继续加强牲畜改良,提高牲畜品质。强化养殖技术指导,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储备过冬饲草、预防冬季常见疾病,提高牲畜产出,科学有序出栏,稳定畜产品产量,全力抓好畜牧业生产。 在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巴林左旗紧紧围绕稳定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积极作为,强化基础建设、http://www.chifeng.gov.cn/ywdt/bmdt/202410/t20241031_2438776.html
2.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世界公认的农牧业发展“黄金产业带”,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畜产品供应基地。 近年来,除了发展传统的种植与畜牧等农牧产业,赤峰市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不断打造特色拳头产品,持续做强区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zIxMDM2NQ==&mid=2247575178&idx=2&sn=8e622e0fc0169791fa0801fd2c030647&chksm=ea4769f9851e05ddf75b8bc1331d6c5b09c678a73f2a7f94bdeede2e9a3067d2a1edce883b9a&scene=27
3.20182022年内蒙古赤峰市畜牧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内蒙古赤峰市2018-2022年期间,畜牧业企业总数2019年同比增长了54.39%,2020年同比增长了27.78%,2021年同比增长了27.57%,2022年同比下降了-105.55%。https://www.qichamao.com/trend/detail/9680e931ef4c0e4bbf9f79c267506dc9.html
4.内蒙古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牧草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三、调研区域牧草产业技术需求现状 畜牧业作为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需要,牧草产业作为第一性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基础的作用更是日渐突出,对牧草产业的技术需求日益增多,主要表现为: http://www.nmgcnt.com/tszy/nmgnmyztsjk/nmgcy/cyllyj/201006/t20100630_6812.html
5.内蒙古赤峰市调研报告(通用8篇)园区重点发展农用机械、农业生产资料、农畜产品、小商品、五金机电等专业物流。松山物流园区是赤峰市重点发展的物流园区之一, 也是自治区十一五物流业发展纲要中确定的地区物流中心。园区建成后将成为赤峰中心城区的商贸物流平台、蒙东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蒙冀辽物流通道上的重要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s61c5b6.html
6.赤峰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自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集团实现了飞速发展,成为中国农牧行业上市公司中市值**的农业高科技企业。集团拥有3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创新型企业,是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种业协会副https://www.jobui.com/company/11704332/
7.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经济11篇(全文)我们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大产业入手。一是着力环境产业, 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污染, 大力发展洁净生产技术、绿色洁净产品的产业。二是新能源产业, 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重点放在畜牧业、茶叶、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培殖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rhj9zkm.html
8.中国畜牧兽医文摘通过对平昌畜牧发展现状、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优势的综合分析,围绕发展高效节粮型畜牧业,建设山区现代畜牧经济强县总体目标,笔者从县情、县貌、发展路径和保障措施上进行了初步探索。2014年07期 v.30;No.193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泽普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司德克·苏来满;热依汗古http://zxwa.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4&st=07
9.2022中国(潍坊)家禽养殖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牧品牌潍坊峰会(第二轮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山东饭店协会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 潍坊肉鸡联盟 潍坊肉鸭联盟 沂南县禽业健康发展商会 临朐县鹅产业协会 山东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 德州畜牧协会 上海家禽行业协会 河南家禽协会 黑龙江鹅业协会 广东家禽协会 河北家禽协会 江西省家禽协会 济宁畜牧协会 滨州畜牧协会 赤峰市肉鸭协会 贵州省禽业协http://zgdwbj.com/archives/6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