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主任云玉明
呼和浩特市供销合作社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新特征,以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引领,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全方位、综合性为农服务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要充分调动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有新突破。特别是要抓住体制机制改革这个关键,着力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可持续的为农服务机制。
要强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完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以基层社改造升级为发力点,拓展提升服务功能,强化合作经济组织属性,要根据当地特色产业,以开放办社、股份合作、专业合作方式重组重建基层社。牢牢把握住供销合作社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导地位,加快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特别是围绕土左旗绿色土默川、武川马铃薯,托县红辣椒,清水河小香米和林县杂粮杂豆、赛罕区蔬菜等当地特色产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开展系列化服务,推动基层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融合发展。
要创新为农服务模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农资经营企业、基层社、种养殖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谁来种地”的问题,大力推广“保姆式”“菜单式”土地托管模式。要适应现代农业系列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要求,在清水河、和林、武川、土左旗、托县5个旗县,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从农资供应、测土配方、技术指导、农机服务、病虫害防治到农产品收购、储藏、加工、销售等全程服务。
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把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延长服务链条,提高服务效率,支持社有企业以资产和产业为纽带,选择供销合作社领办、带动力强、从事种植、养殖基地建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广“社有企业+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产加销一体化,提升农业附加值。要将产业融合发展与扶贫攻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结合起来,拓展农民收入渠道,努力打造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综合体。
要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依托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6家电子商务运营公司、7家县域配送中心、900余家电商配送终端店,全力打造“互联网+双向流通”一体化产业平台,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努力做好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以农产品销售为主攻方向,将日用消费品、农资等线下资源嫁接到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加强与总社“供销e家”紧密合作,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信息化改造,全面增设电商服务点。实现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基层社、直营店,在村庄有便民连锁超市(综合服务社)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要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要求,推动再生资源企业创新发展。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再生资源领域的传统优势,在呼市统一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处理解决全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可回收再利用废旧物资,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深化改革实现经营服务创新转型
□呼伦贝尔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主任张晨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围绕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参与农牧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方式和手段。依托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层社、有实力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密切与农牧民深度联合与合作,不断推动农牧业生产资料销售服务与技术服务、生产作业服务、产品加工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相结合,为各类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供覆盖全程的规模化、系列化服务。4个农业旗市供销合作社应加快农资物联网应用与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以信息化为手段,集农资销售、技术指导、测土配方、农民培训于一体的“智慧农资”平台。2018年每个旗市都要规划建设2-3个专业化为农服务中心,并以此为依托组建大田托管服务组织,对成方连片的土地、特色农产品基地进行机械化、系列化服务。牧区供销合作社要围绕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广泛开展草牧场流转和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鄂温克旗伊赫塔拉、新左旗鼎极羊、新右旗草原行等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探索牧业产业链与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牧业产加销紧密衔接、牧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牧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要加快推进传统流通网络现代化改造,优化经营服务网点布局,拓展和聚合多种经营服务功能,满足农牧民群众的更高要求。以社有企业为带动,健全完善农资经营服务、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连锁经营网络服务体系,采取“实体+网络”的运营模式,推动各级网络对接,全面提升农村牧区现代流通水平。畅通农畜产品“绿色通道”,启动呼伦贝尔绿色产品进京“入超”工程,搭建呼伦贝尔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平台,推动全市绿优特农畜产品走向全国。引进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入驻。增强农资经营服务能力,以旗市区直属农资公司为龙头,强化对县域网点的整合带动能力。增强农村牧区生活服务能力,以供销合作社日用消费品经营企业为龙头,以加盟连锁为主要形式,逐步形成覆盖旗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的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增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服务能力,积极培育再生资源经营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再生资源批发交易市场及社区、嘎查村回收网点,开展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拓展再生资源综合加工业务,为生态宜居作贡献。
创新服务供给推动产业融合
□锡林郭勒盟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主任刘明丽
近两年,锡林郭勒盟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兴办公益性饲草、活畜交易市场和为农牧服务中心,积极开展饲草储备供应、农畜产品交易、产销对接和草牧场、牲畜托管,保障了畜牧业生产,促进了农畜产品流通,为有效解决农牧民“买难卖难”和“草牧场谁来经营、怎么经营”等问题探索经验和发展路径。今后,锡林郭勒盟供销合作社将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为发展现代农牧业和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抓好服务载体创新,为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基础保障。重点是建设运营好公益性饲草、活畜交易两个市场。一是在抓好现有公益性饲草、活畜交易市场提质增效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饲草、活畜交易市场扩面增量工作力度,力争到2020年每个旗县都建起一个较大规模、常年交易、保障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公益性饲草、活畜交易市场。二是依托“两个市场”,拓展建设一批小型交易市场或便民综合为牧服务中心。三是同步发展日用品配送、电子商务经营、现代物流配送业务,推动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转型升级,创新服务方式和领域,在发展自身同时,更好地服务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
抓好引领示范,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探索新路径。一是结合发展全域旅游,探索发展集循环农牧业、创意农牧业、农牧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引领带动农牧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多渠道增加收入。2018年,锡林郭勒盟供销合作社将学习借鉴赤峰市供销合作社现代农庄建设经验,依托社属企业与锡盟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加强合作与联合,共同在锡林浩特市建设一处现代田园综合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供销合作社为农牧服务领域有新创新、新发展、新成效。二是深入开展基层社标杆社、农牧民合作社示范社、综合服务社星级社创建活动,用足用好行署专项奖励资金,引领创建一批经营有活力、业务经营能力强、服务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典型。三是加强人才培训。2018年计划培训500人次,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牧业、爱农村牧区、爱农牧民的“三农三牧”工作队伍。
探索与谋划开拓新型业态提供更多服务
□包头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张斌
包头市供销合作社将通过深入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农村电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新业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电子商务。联合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采取“股份+运营”模式,共同投资实行股份合作,经营业务整合实行运营合作,线上部分搭建线上平台,线下部分建设中央工厂及中央仓储、物流中心,中央工厂、社区实体店,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导农畜产品实现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生产。建成覆盖周边的区域性和跨境电商网络,联合总社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和内蒙古区社电子商务公司,推动建设“三北(华北、西北、东北)”电子商务中心,
深入推动农村牧区产权交易产权制度改革。在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进一步完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农村牧区产权改革,激活农村牧区生产要素市场,构建市、旗县区、乡镇苏木、嘎查村四级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推动成立担保公司,为农牧业生产、产权流转交易和农畜产品购销提供担保服务。扩大“两权抵押”试点范围,形成集产权交易、信息发布、法律咨询、资产评估、股权托管、质(抵)押融资、担保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与供销电子商务平台、基层合作经济组织融合发展,拓展大田托管、土地托管、订单农牧业,通过物流配送体系直达城乡消费终端。
积极稳妥发展农村牧区合作金融,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发展资金互助和合作保险,是农村牧区商业金融和商业保险的有力补充。在严格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独特优势,积极稳妥进行发展,给农牧民带来更加实惠、更加贴心的金融服务。要认真总结土右旗供销合作社合作金融试点工作和固阳县合作金融的创新服务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方便快捷、风险可控、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在全系统内推广。推动社有企业、基层供销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积极开展金融便民服务。探索开展互助保险业务,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积极推进组建包头供销银行,配合农村牧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为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补齐农村牧区发展融资短板。
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
□赤峰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主任陈生
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就应该站在为“三农”服务的最前沿,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一是创新生产服务体系,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实现产业链共赢。二是完善供销服务体系,解决“地怎么种”的问题,实现供销合作社服务能力提升。三是打造信用服务体系,解决“种地困难”的问题,破解农村金融难题。
健全为农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功能
□通辽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主任卢俊强
结合实际,我认为,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完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提升供销合作社服务功能,是新时期发挥供销合作社作用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