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而在赤峰,悠久这个词在小米种植上有着更为清晰的数字——约8000年。
敖汉旗四季分明,较高的积温、适中的降水量、丰富的日照、较大的昼夜温差,与小米喜温、抗旱、耐热、耐瘠薄的优良农艺性状,犹如天作之合。
依托良好文化与自然资源,敖汉旗新惠镇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孟克河牌“小米,荣膺“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内蒙古著名商标”、“内蒙古名牌产品”,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自2008年创办以来,合作社致力于深耕细作,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通过“统一种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为有机杂粮生产、加工、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
敖汉旗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监事长王国军:把产业抓得更好,让社员收入更高,让大家共同在这个小米产业发展当中互惠互利、共同受益。
合作社现有社员1880户,认证有机杂粮种植面积1.5万亩,绿色杂粮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优质杂粮1万多吨,年收益达3200多万元。近年来,合作社与敖汉旗及周边地区2300户农户签订了订单合同,通过与脱贫户签订杂粮种植收购合同,直接增加脱贫人口收入13万元。
敖汉旗新惠镇扎赛营子村村民高玉龙:我有70多亩地,年年都是跟合作社签订种植回收合同,合作社回收每斤比市场价高1到2毛钱,这70多亩地都是比原来自己种多收入1万多块钱。
日前在敖汉旗举办的“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赤峰市庆祝活动暨内蒙古自治区杂粮美食大赛”上,来自敖汉旗的玉米、高梁、荞麦、地瓜、土豆、药材等种植大户纷纷亮相。敖汉旗惠隆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凭借不俗实力脱颖而出,一举拿下“谷子大王”称号。
敖汉旗惠隆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晓轩:拿到这块奖牌非常高兴、非常荣幸。接下来我们将以敖汉旗三大主导产业谷子为主,要做一些深加工产品。像是杂粮的素食、面条、代餐粉、速食米了,再就开发一些果实类的,这样会给企业带来增效,给农民带来增收。
活动现场,来自我市各旗县区的参赛选手以小米、荞麦、莜麦等杂粮为原料,现场制作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现场还进行了杂粮产品展销大赛。
市农牧局市场对外合作科科长刘彩艳:充分展示赤峰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农民幸福新图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9月25日,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第二届“赤峰好物进北京”活动,为广大北京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开幕式先后发布了“赤诚峰味”品牌升级计划、“赤诚峰味”京东商城旗舰店。活动通过网红直播、农畜产品和文旅资源展示展销、“赤峰好物订货会”、“赤峰好物进社区”、十二旗县区专场推介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全方位展示赤峰在农牧业品牌推广、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成效。
赤峰农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维刚:下一步,赤峰市将围绕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全力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大行动”,持续扩大“赤诚峰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切实让更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内蒙古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中国牛羊肉食品之都”,我市持续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力促更多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破圈出道”。赤峰蔬菜、瓜果、牛羊肉、杂粮豆等大批优质农畜产品搭载“赤诚峰味”这一“航母”进军高端市场,逐步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农牧民增收致富,为全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市农牧局局长比其格图:我市将重点围绕“肉、蛋、奶、杂粮、蔬菜、羊绒”等特色品种和优势产业,抓好品牌建设。种植业方面,做大做强以“赤峰小米”、“赤峰绿豆”、“赤峰荞麦”等为代表的杂粮杂豆品牌。养殖业方面,重点培育“昭乌达肉羊”、“昭乌达肉牛”等品牌。特色产业方面,以“中蒙药材、荞麦、肉鸭、羊绒”等为重点,坚持在同一个类别中寻求品种的突破。同时,我们在产品质量管控、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宣传推介、品牌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发力,讲好品牌故事、彰显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影响,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