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中国农业机械发展情况;中国现代农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从我国现代农业具体发展制约因素来看,主要包括农业规模化生产程度、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及农民整体信息素养不高等因素。
中国农业机械化布局现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市场经过近十余年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05-2014年的黄金十年后,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业机械制造和使用国。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03%,较上年提高0.78个百分点。
中国农业信息化布局现状
近年来,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农业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中显示,2020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平均值为8.9%,较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广义上的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副业等五种产业形式。前瞻初步统计2021年的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9.7%,预测2022年,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10.7%,至2027年渗透率约为16.8%。
从现代农业各产业链来看,大部分环节对信息化需求要求较高。具体需求情况如下:
中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路径
结合上述分析来看,我国现代农业行业应当围绕完善农村经营主体、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布局等方式迎来进一步发展。具体未来发展路径如下: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报告分析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背景以及所处阶段,从一开始就提出农业全产业链模式的构建效益及局限性;而后,在此基础上确定现代农业的市场目标;紧接着从现代农业业务单元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