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评论员: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新时代的中国,前进的每一步都在标注“三农”工作新的刻度。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体现了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科学指引“三农”工作从战略上布局、在关键处落子,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2024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有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进一步夯实,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413万亿斤,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比较上年同期缩小0.05;“村BA”、“村超”火爆,“村晚”出圈。一年来,乡村全面振兴取得良好实效,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成绩令人鼓舞,来之殊为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这一年,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看的、问的、想的、讲的,大多都涉及“三农”主题,彰显了人民领袖深厚的“三农”情怀。总书记强调,“种粮户不能吃亏,有钱赚,才有种粮积极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不能忘了农民这一头,要让农民得到实惠”,“村级党组织要发挥火车头作用”,“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这一系列重要要求和重大部署,既有对战略全局的深远谋划,对强农振兴的科学引领,还有对点滴民生的深情牵挂,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持续优先抓好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任务,着力做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维护农村稳定安宁。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THE END
1.南繁成果落地生“金”,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在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与大茅村携手共建“一院一村”的合作模式下,海南鲜食玉米科技小院的成立为当地玉米种植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海南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超60万亩,因为品种优良、效益显著且市场广阔,我们正大力推广种植。”李建生介绍道,得益于温暖的气候,海南已成为我国鲜食玉米种植的重要产http://hq.news.cn/20250117/e119c53d2dd34fbf84f6940b090c079d/c.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在农产品加工、储运等产业链下游开展精研细究,将杂粮及其他重要农牧产品纳入深度研究范畴,拓展农业科技创新边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应用生物技术,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拓展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场景。https://www.agri.cn/sj/scdt/202501/t20250115_8706238.htm
3.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学者认为,中国存在的小规模“劳动与资本双密集”的高附加值新农业和兼职小农这两个新变化,是当前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特点,这也许可成为保证中国自身“内循环”体系的一条路径。因此,农业现代化不是推翻传统农业,而是借鉴和创新,重新审视传统农业文化、农业农村的多元价值对于探索并丰富多种农业发展模式具有https://cssn.cn/skgz/bwyc/202501/t20250116_5835494.shtml
4.“中原粮仓”书写促农增收新篇章——河南高质量发展掠影不久前,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河南主题采访团,深入田间地头、基层一线挖掘各领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和突出成就,对准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聚焦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用脚步去丈量中原乡村大地……看河南如何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科技兴农 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67/283068.html
5.全国两会报道实用手册国内新闻如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https://www.ishaanxi.com/c/2023/0228/2759111.shtml
6.环境与法制研究“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因地制宜支持花生、芝麻、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作物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不仅为全国“菜篮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NDgyODk4MQ==&mid=2247514294&idx=3&sn=85e6cf64d3c56fc5916c89582cac58c8&chksm=cec83d6cf9bfb47ac46fd637bb867daba1337691c6cb83bf885a30034b13bd5c082bcf01d7af&scene=27
7.外电评我1966在莫斯科,俄国官员们今晚没有就中国的爆炸发表评论。 塔斯社从北京发出的简短的消息中援引了新华社的报道,莫斯科电台在新闻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用一句话广播了这则消息。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0.29 *** 日本官方对我发射核导弹成功感到震惊 政府急忙召开内阁会议进行「研究」 【共同社东京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09/09/41388.html
8.总台报道有反馈:农业农村部责成黑龙江核查伪劣种子问题坚决打击报道播出后,农业农村部立即责成黑龙江省赴当地核查,坚决打击违法行为,净化种业市场,维护农民和企业权益。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第一时间核实相关情况,并会同有关市县切实履行种子监管职责,深挖彻查、重拳打击假冒侵权种子产业链,坚决防范假劣种子入市下地。 https://news.cctv.com/2024/04/29/ARTIFgQq8YCve0BRIKRDjkkU240429.shtml
9.CCTV报道:“幸福农法”高质量引领乡村都市农业未来的新体系以“番禺幸福农法水稻综合种植示范基地”为例,示范基地全程按照“幸福农法”种植管理,整个园区没有农药、抗生素、化肥、除草剂,因此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散发着诱人的自然芳香,引来长期驻留成群的白鹭、野生蜜蜂、蜻蜓和燕子。 4、农业循环经济:推行农业多维循环经济模式,农禽药(中药)畜牧渔生产的全过程生态闭环,生产经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07/c837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