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子行业集中度市场规模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水稻种企良种农产品农作物

中金企信发布:我国种子行业集中度、市场规模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章种子的基本概述

第二章全球及中国种子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第三章全球及中国种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第四章全球及中国种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五章全球及中国种子行业进出口分析

第六章全球主要国家种子市场规模、产值、消费量、价格、市场份额、供需格局增长率及发展趋势(2018-2029年)

第七章全球及中国种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八章全球及中国种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九章全球及中国种子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十章全球及中国种子重点企业产值、产量及市场份额分析(2018-2023年)

第十一章2023-2029年种子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十二章2023-2029年种子企业发展规划建议分析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我国种业市场概况

1)我国种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种业处于相对原始状态,作物品种改良和推广基础十分薄弱,种业发展极为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种业市场才得以初步建立并发展。我国种业经历了以下时期:

①种业起步发展期(1949-1977):实行“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方针,在全国建立起以县良种场为核心、公社良种场为桥梁、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稻、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育种工作,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抗病虫害能力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生产用种呈现出“多、乱、杂”的特点,未实现良种的专业化生产。

②种业快速发展期(1978-2011年):初期实行“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的方针,以大规模建设各类原(良)种场和种子繁育生产基地为核心。2000年《种子法》出台后,我国种业进入法制化轨道,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民营企业逐步增多成为市场主体。此后,原农业部把2010年定为种子执法年,确立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地位,明确了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加快行业整顿整合,为我国种业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作物选育水平、良种水平和供应能力显著提升。种业阵型企业集群初具雏形。

2)我国种业市场规模

2021年我国种子市值达1,280亿元,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相比海外市场,国内市场孕育着更大的发展机遇,随着生物育种产品的持续推广,我国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子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张;同时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不断优化,高端蔬菜种子需求也将快速提升。

1999年至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行业市值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3)我国种业市场现状

①玉米、水稻、小麦是我国农作物种子最主要的三大细分板块

2021年,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支持复垦撂荒地,开发冬闲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64亿亩,在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占比约70%,比上年增加0.12亿亩,增长0.7%,连续两年实现增长。

玉米、水稻、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2021年,全国玉米、水稻、小麦的用种面积分别为6.50亿亩、4.49亿亩和3.54亿亩,分别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6.25%、25.04%和19.72%。其中,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

②我国种业市场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

我国种业深受计划经济时代种业制度影响,企业数量较多,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截至2021年,全国实际开展经营活动且纳入农作物种业统计的持有效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7,668家,其中经营玉米种子持证企业1,920家,呈现出行业过于分散且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前五大种企市场占有率13.80%,较上年提升4.3%。但相较于全球的企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种子行业集中度不高。

我国种业格局分散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到位等。对标国际种业巨头的垄断地位形成于生物育种技术的快速推广期,其核心竞争力主要通过领先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来建立,我国正处于生物育种的推广前期,受益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健全和竞争环境的持续优化,行业格局有望重塑,具备核心生物育种技术的企业有望获得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而我国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和未来成长潜力最大的市场,能够把握国内市场机遇的企业,有望通过中国市场发掘新的增长点,也有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2.我国种业发展趋势

1)品种审定标准提升,优质种企优势凸显

2017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修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改变过去“唯高产论”的品种评判标准,以品种种性安全为核心。2021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国家级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提高稻和玉米品种审定门槛,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激励育种原始创新,引导培育突破性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875个,与2020年相比增加276个;通过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4,547个,较2020年增加942个。

审定标准的提升,有利于市场回归品种良性竞争,审定品种的增多将丰富种企的产品矩阵,为种企扩大优势区域、丰富产品线提供强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种企的产品竞争能力。伴随着政策对自主试验的资格进行限定,审定渠道资源将向龙头企业聚集。品种同质化、结构单一的企业将随着经营风险的加大和利润空间变薄逐步被挤压。

2)全球粮食供需关系紧张背景下,粮食安全重要性愈发凸显,生物育种产业化落地可期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称,全球约三分之一土壤退化,导致土壤肥力流失、作物营养质量下降。与此同时,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也为全球粮食供应带来了短期冲击,俄乌冲突升级扰乱了全球供应链。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统计,在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之下,当前全球超过20个国家实施了粮食出口限制政策,叠加极端天气造成的粮食减产、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愈发凸显。供给减少而需求上升,正导致全球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而粮食进口成本的增加也将加剧粮食风险。

种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保障粮食安全,着力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培育高品质粮食作物新品种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国内饲料原料供需的缺口扩大、以及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均加强了技术渗透、提升生产效率的诉求,生物育种技术,诸如转基因技术等的加速推广已迫在眉睫。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贸易额达到10.1亿美元,但是进口额高达6.8亿美元,出口只有3.3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3.5亿美元。

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是带动种业发展的新引擎,是提升种业竞争力的利器。转基因技术作为“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一环,对单产的提升可以有效弥补我国耕地面积不足的劣势,降低由于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进口依存度高带来的粮食安全风险。

THE END
1.行业资讯中国农业十大领域趋势及战略重点!种养一体化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高效生产方式,通过合理配置种植和养殖业,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未来10年,这种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06.循环农业成为重要趋势 循环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Q0ODE2Ng==&mid=2652360902&idx=2&sn=0514334e44a32e823ffe6642258c88dc&chksm=8b8f840fbcf80d19cd0e84c7b53aea7c8fa4f16e44d51a08eeaf88efe34faecbaf9f7b5ee890&scene=27
2.种植有哪些行业?种植业现状分析种植业包括农作物种植、林业、园艺、花卉和草业等行业。 一、农作物种植业 农作物种植业是种植业中最主要的一个领域。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作物种植业也在不断发展,如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绿色农产品的种植等。 二、林业 林业是种https://b2b.baidu.com/q/aland?q=1F1F1F7B1A190D0D196019191B7C6A761F1F1F7B1B7C061F1E7D7E1F073F&id=qide9af5f742db05c5f9e93fe3445110f9f&answer=12478367406353668618&utype=2
3.农业种植行业的发展如何,未来种植业的发展前景分析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及其未来前景分析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中国农业种植业处于一个快速持续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关注焦点落在该行业的发展上。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前景如何,是多方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一)资源潜力大 https://www.sgpjbg.com/info/88313c08d7592d8322aa50e8984609e1.html
4.苗木种植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苗木种植业市场分析技术创新生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色空间需求日益增长,对于高质量的苗木种植业有了新的市场需求。目前,苗木种植行业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效率低下,技术水平落后;二是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三是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中小企业难以生存。 苗木种植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https://www.3qzuyeya.com/yao-cai-bai-ke/729331.html
5.2022年我国食用菌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法规汇总分析2022年我国食用菌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法规汇总分析 一、行业管理体制 我国食用菌行业以政府部门主导行业监管,同时通过自律组织规范行业成员参与市场活动。 农业部是主管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务院组成部门,综合管理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垦、乡镇企业和饲料工业等产业,协调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本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农业部种植https://www.leadingir.com/trend/view/6401.html
6.农业种植行业背景分析报告MacroWord. 1 / 16 农业种植行业背景分析报告 农业种植行业具有市场规模庞大、季节性和气候依赖性、技术更 新和创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在全球人口增长和食品安 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农业种植行业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随着科 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农业种植行业也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https://doc.mbalib.com/view/d87df003d77a42b5a69c2be09d9eee66.html
7.中国林业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全景及市澈争格局分析(智研咨询1、行业产业链分析 林业的产业链上游业务一般是指森林经营企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对天然林、天然商品林等禁止采伐的森林资源进行种植、维护及管理,对商品林进行采伐和活木林出售;中下游业务主要包括原木加工和木制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等。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已由单一的营林和木材采https://t.10jqka.com.cn/pid_388746777.shtml
8.现代农业报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前景规划建议报告2022二、 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三、 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四、 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开展情况五、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六、 中国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第二章 中国农业产业细分市场现代化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 现代种植业发展分析一、 中国种植业发展规模分析(一)种植业种植面积(二)种植业产量二、 中国现代种植主要http://www.zyzyyjy.com/baogao/367610.html
9.2023年蔬菜种植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蔬菜种植企业战略选择 14 (一) 、蔬菜种植行业 SWOT 分析 14 (二) 、蔬菜种植企业战略确定 15 (三) 、蔬菜种植行业 PEST 分析 15 1、政策因素 15 2、经济因素 16 3、社会因素 17 4 、技术因素 17 五、蔬菜种植业数据预测与分析 17 (一) 、蔬菜种植业时间序列预测与分析 17 (二) 、 蔬菜种植业时间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914/6051024044005230.shtm
10.农业前景分析范文6篇(全文)基础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中国基础农业产值结构在过去三十多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种植业产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80%下降到2012年的52.5%,而牧业产值占比在同一期间则由15%上升到30.4%。城乡居民人均肉、蛋、奶、水产品等快速增长,替 网址: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195gays.html
11.中国农业种植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工资待遇就业前景怎么样?市场需求:2024较2023下降15%,招聘职位量占全国0.064%。。发展现状:公司规模100-499人占比最多,成立时长10年以上占比最多,融资事件IPO上市占比最多。高端人才:硕士需求占中国农业种植行业1.821%。 人气排名前景分析招聘规模排名工资排名增长速度排名 https://www.jobui.com/salary/quanguo-all/ind-nongyezhong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