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畜牧饲料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畜牧饲料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协调推进“大原料、大安全、大企业、大市场”战略刻不容缓,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4月18日—20日,2019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本届展会在保持既有优势和特色基础上,打通饲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创新服务内容和办展形式,同期还举办了“2019中国饲料发展论坛”和“2019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展会与论坛结合,既有政府政策指导,又有行业专家问诊把脉;集中展示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业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展现出行业发展最新风貌和发展方向。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展会还特别开辟了东盟展区,邀请东盟国家畜牧饲料企业参展,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搭建经贸合作新平台,推进“一带一路”,促进双边合作。

变废为宝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就是畜牧业领域一件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目前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63%,实现了‘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年大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201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的讲话中指出,今年,农业农村部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决策部署,督促规模养殖场落实主体责任,压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实施好整县推进项目,完成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的任务。聚焦种养结合,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路径。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走绿色、高效、优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发挥部省创新联盟的人员、技术、组织优势,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撑和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认为,我国农业飞速发展,尤其是畜牧业发展速度更快,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洲。但是我们的投入巨大,资源环境成本也很大。几千年来的“农户散养复合功能型”变成了“集约化单一功能型”才造成了今天这种资源环境压力,解决之路在于种养结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广州能源所首席科学家陈勇则利用一组数字说明农村废弃物的价值所在:一头150千克的猪,每年产生4500千克粪便,可以产出270立方米沼气或者405度电,约合250元。而全部畜禽(猪鸡牛羊)一年的粪便可达34亿吨,其能量可折合2800亿立方米天然气,如果能够全部利用,我们都不需要再使用天然气了!如果全国的农村有机固废能源得以利用,其能量可满足德、英、法三国能源需求总和。

疫情防控

确保行业绿色健康发展

2018年我国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带动养殖业实现产值超过4万亿元,为养殖业节本增效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2018年对于畜牧行业来说,最大挑战来自于非洲猪瘟。

“目前全国累计有30个省份先后发生123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家猪疫情120起、野猪疫情3起。”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俊勋在2019中国饲料发展论坛的讲话中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防控措施总体有效,但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业冲击十分严重。王俊勋表示,近期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督促各地落实生猪大县奖励、扑杀补助等政策,对种猪场、规模场进行生产救助,加强金融保险支持和技术指导,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建议广大养殖场户在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前提下,适时补栏增养,争取更好的养殖效益。

关于家禽和牛羊生产形势,王俊勋指出,今年猪肉减产,从消费替代角度,对家禽牛羊生产发展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也要防范价格波动风险。

饲料和兽药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投入品,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据了解,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疫情等多重挑战,2018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体仍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实现产值和产量双增长,产品结构适应性调整,行业规模化程度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8872亿元,同比增长5.7%;饲料总产量2.28亿吨、同比增长2.8%;饲料添加剂产品总量1094万吨、同比增长5.8%。从质量安全监管情况看,2018年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93%,兽药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为了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王俊勋强调,要进一步采取更严厉、更有效的监管措施,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严厉整治兽用抗菌药滥用;二是加快实施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三是加强牛羊养殖环节瘦肉精监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玉满认为,短期来看,非洲猪瘟会导致畜牧业结构有所改变;长期看,猪肉供给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恢复。非洲猪瘟对饲料行业的影响,短期影响大于中长期影响;中长期影响非常有限。

夯实基础

加快现代畜禽种业建设

猪粮安天下,良种铸基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振海指出,种业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

畜禽种业引领和支撑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畜禽种业提升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水平。中央财政实施良种补贴项目,调动了养殖户改良品种、饲养良种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例如,2017年我国生猪达100公斤出栏日龄163天,比2010年缩短6天;商品代蛋鸡料蛋比1.9︰12.0︰1,比2010年提高5%;泌乳牛年均单产7吨,比2010年提高35%。

畜禽种业推动了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禽种业企业主动把先进理念向全行业推介,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成为集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生猪行业前十大养猪企业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5%以上,其中温氏、牧原、雏鹰等大型企业不仅生猪出栏量大,而且也是生猪育种的龙头,种猪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畜禽种业快速发展,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种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已站在新起点上。主要表现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效显著;育种自主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商业化育种蓬勃发展;对产业贡献显著。

虽然我国畜禽种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畜禽地方遗传资源保护形势严峻、畜禽地方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滞后、畜禽育种机制不健全、种畜禽产品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种畜禽企业竞争力弱、种畜禽质量监管薄弱、疫病净化水平较低等。杨振海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快推进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大力开展育种评价示范,加强种畜禽市场监管,推动种畜禽疫病净化等。

THE END
1.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多措并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集团还积极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以替代传统的粗放养殖方式。集团通过采集本地区粗饲料资源进行化验分析,为肉羊提供了多元化“干草+秸秆/青贮+精量”日粮,并设计出高成本、中成本、低成本三套日粮配方,以满足不同养殖户的需求。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在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持续创新与实践,正逐步构建起绿色、高效https://gzw.hlbe.gov.cn/News/show/1304506.html
2.回顾2024!盘点牛羊行业10大热点2024年牛奶原奶过剩的情况较上年更为严重,原奶收购价持续下跌,导致奶价和成本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倒挂。奶牛淘汰率大幅提升,据牛羊视界分析或有超过300万头淘汰奶牛进入牛肉市场,肉牛行情也一路走低,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牛肉价格已跌到近5年最低,65%以上的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 http://www.hebxmw.cn/view.asp?nid=44498
3.大同日报数字报2024年,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锚定省委赋予大同“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使命,紧盯农业农村“三个第一”目标任务,按照“6+2”农业赛道部署,全力奏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牧歌”,奋力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畜牧业发展强合力。我市把农业确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四http://epaper.dtnews.cn/dtrb/html/2025-01/12/content_1_249752.htm
4.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找出解决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如转换畜牧业管理模式、改变畜牧业发展环境、开展标准化生产及增强畜牧业的基础建设等,从而促进畜牧业的整体发展。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发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在发展过程中更易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畜牧类产品需求的增加,引导畜牧业更好地https://wenku.baidu.com/view/b1459ae4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0a.html
5.2022年中国反刍饲料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反刍饲料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优惠价:7200元 反刍饲料是一种专门针对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营养补充品,在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反刍饲料技术已经从传统的粗放式饲养发展到涵盖精准营养配方、功能性添加剂等多种形式的精细化管理阶段。例如,高纤维饲料有助于维持瘤胃健康,促进消化吸收https://www.cir.cn/R_ShiPinYinLiao/81/FanChuSiLiaoDeFaZhanQianJing.html
6.2022年肉牛存栏量畜牧业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肉牛存栏量走势分析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肉类市场需求稳步上升。作为主要肉类来源之一的肉牛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2年中国肉牛存栏量的情况如何呢?我们将通过数据分析和行业案例,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答案。 https://www.4orxq11be.cn/xing-ye-dong-tai/606784.html
7.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根据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中发〔2017〕33号)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的通知》(内人常发 〔2018〕66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各级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http://www.northnews.cn/2020/1208/1941653.html
8.新闻提纲的范文和格式.docx7种养结构对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7。1种养结构对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7。1。1提出优化问题 7。1。2选取决策变量 7。1。3确定g标函数 7。1。4确定约束条件 7。1。5确定规划模型 7。1。6结果分析与讨论 7。2畜牧业内部结构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7。3畜牧业经济效益结构的优化分析 8发达国家畜牧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8868776.html
9.自治州1自治州1-11月畜牧业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自治州各级畜牧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畜牧业各项惠民政策,加强技术指导和宣传动员,积极促进畜牧业生产提质增效。 一、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 一是截至11月底,自治州畜牧业生产指标完成情况良好。据统计,预计全州牛羊猪存栏155.23万头只,同比增长21.90%;家禽存栏178.53https://xj.news.163.com/22/1229/09/HPOCP5P904329BM4.html
10.吴砥等:教育数字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劳动方式以农耕、畜牧为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这一阶段出现的新的工具和生产资料,使得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经济形态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和畜牧业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狩猎和采集,也改变了生产关系,社会出现了分工和阶级分化[6]。工业社会阶段,劳动者主要是工人和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工业生产和技术开发。劳动资料升级为机器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5/t20240529_2111201722.html
11.爱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新闻报告发布最新动态爱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最新新闻报告,报告内容涵盖该区近期的重要政务动态、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情况。报告强调了政府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规划。报告旨在增强市民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凝聚社会共识,共同推动爱辉区的发展进步。 http://www.qzncm.com/hyzl/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