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畜牧分会发起单位的代表包括农信互联、峪口禽业、德康集团、京东农业云、阿里云智慧农业、扬翔集团、安佑集团、影子科技、小龙潜行、普立兹、挺好科技、乾宝牧业、天地兴农、睿畜电子、慧农科技、金鼎自控、丰尚智能科技、省饲儿等。
全景图
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主持。此次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畜牧分会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重点规划,会场座无虚席,彰显出此次发布会对畜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主持新闻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俊勋致辞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俊勋对中国畜牧业智能分会的新闻发布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全面总结了当前我国农业特别饲料畜牧业发展情况,深刻剖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生动具体地为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他称,我国是畜牧生产和消费大国,2018年全国肉类产量为8517万吨,禽蛋产量3128万吨,奶类产量3075万吨。近几年随着畜牧额产业结构优化,畜牧业也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2019年畜牧兽医局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以“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为目标,以稳生猪、防疫病、减兽药、治粪污、调结构为重点。
他认为,中国畜牧业协会职能畜牧分会成立,为职能畜牧业的发展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加强合作的平台,谋划创新的平台和展现价值的平台。他希望中国畜牧业协会继续加快智能畜牧分会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功能和自身优势,为加快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真正让智能畜牧分会为畜牧及养殖带来新的活力。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致辞
中国畜牧业协会李希荣会长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他指出:智能产业已经进入改造传统行业的新发展阶段,智能经济即将拉开新时代的帷幕。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畜牧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智能畜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我国智能畜牧业发展历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分会的成立,将为智能畜牧产业营造一个数据动态、数据即时、数据真实、数据共享、网络安全、平台开放、共享共生的生态环境。分会以协同创新、集群集约、智能融合、高效生态为导向,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合发展的智能畜牧业规范体系,使智能化、信息化与现代畜牧业深度融合,促进畜牧业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他认为,建设现代畜牧业,提供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是当今和未来的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当前畜牧业产业科技进步、产业创新驱动的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从目前智能畜牧的实践看,将AI人工智能与各个畜种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链接实现养殖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提升我国养殖业全要素生产力、资源利用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惠及我们广大的农牧民和城乡居民。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介绍智能畜牧分会筹备》
智能分会筹备组包晓玲《关于申请成为智能畜牧分会会员资质的解读》
作为智能畜牧分会筹备组的主要成员,包晓玲女士从智能畜牧分会的自荐条件、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分会的服务理念以及“携手共赢”的良好祝愿为大家做了讲解。同时,她指出,在中国畜牧业协会的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参与单位和每一个参与者都享受到良好的会员服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携手共赢”。
农信互联副总裁王柯《猪小智,智能养猪的超级连接器》
王总基于对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及现代化先进管理理念的深刻理解,融合这些技术及服务,应用到传统生猪养殖业,降低了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收益,符合加快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方向,为实现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峪口禽业副总裁刘爱巧《蛋鸡行业物联互通开启智慧养殖新时代》
刘总指出,峪口禽业扎根蛋鸡行业40年,致力于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峪口禽业创建的蛋鸡养殖物联互通模式,为行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再向智慧化应用提供了新借鉴。期待集聚行业优势资源的智慧蛋鸡,助力产业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发展。
广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何京翔博士《智能畜牧大机遇大变革》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资深AI总监、平安深度学习平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王健宗《金融企业利用AI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实践》
王健宗博士在报告中从大型动物(牛)识别,农场智能化管理,以及植物识别等实际案例出发,讲述人工智能赋能畜牧业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随着传统畜牧行业的转型升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日益成熟,利用高新技术赋能传统行业已成趋势。平安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金融企业,积极用科技引领金融,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农业保险上已有一些实践。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邹鹏程《AI+传统产业:一项系统工程》
小龙潜行科技研发总监张兴福博士《生猪智能养殖落地思考》
张博士在演讲中,向大家介绍小龙公司历经四年,潜心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畜牧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智能养殖产品系列及产品如何落地。他提出了定制猪场(CF)模式,智能养殖产品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养猪行业饲喂、管理过程关键指标的无接触、无应激测量问题,基于图像视频技术的猪只盘点、背膘测量等产品已在多家猪场进行示范建设,产品应用效果良好,极大地解决了猪场科学管理难题、提升了管理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张博士认为,个性化定制是未来智能养殖的发展方向。他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猪养殖行业落地的途径与方法,并表示,智能养殖产品系列形成大数据平台,相当于为畜牧企业安装上智能大脑,通过不断融入科技迭代、应用场景,研发领先的人工智能养猪设备,在测重、测膘、盘点模块方面为众多智能养猪提供了前期创新的基础,同时还为饲料、添加剂、屠宰、肉制品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提供高质量数据服务,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支持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正大集团中国区肉品专家、屠宰及猪肉品质研发主管朱海波博士《国际化大集团在智能畜牧应用经验》
朱海波博士谈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的猪场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正大集团针对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出了“正大农业4.0”的发展战略,并结合人工智能务实落地的技术应用,搭建企业大数据平台,进行标准化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随着“正大农业4.0”的落地、实施,正大必将走出一条利国、利民、利企的实效之路。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来自影子科技、小龙潜行、农信互联及峪口禽业的企业代表分别就智能养殖及智能设备应用现状及养殖方案等落地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为积极推进智能畜牧行业发展,更好的服务养殖业,加大对智能畜牧人才的学习交流,2019年5月18日,将于武汉“第十七届(2019)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期间,举行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畜牧分会成立大会。
2018年是人工智能落地年。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畜牧业有望继续紧密联结、加快融合。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的产业化,这必将带动整个产业发生天翻复地的变化,加速企业的转型和升级,这有望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加速改变畜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必定会为行业发展创造出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