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互联网+农业市场研究:中美日差距在哪?

[导读]美国农业信息化高于其工业,日本利用GLS管理的耕地面积已超20%,号称农业大国的中国呢?

农技服务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部分,存在农艺师人群不受重视,存在各附加职能部门中,没有真正起到指导农业的作用;农技服务市场经济化缺失,农艺师技术无法直接受益;培训体系不完整,没有较完备的培训体系支撑农艺师成长。

相较国外先进的农业发展大国,例如美国,以色利,其先进的农技服务已经在市场和农户自身身上得到了体现,此部分将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

中国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历程:

一、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2014年底,土地流转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流转比例达28.8%,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超过287万户,家庭农场超过87万个。

2014年中国一产GDP占比9.2%,二产占比42.6%,持续稳定下降中。截止2014年底,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约1.79亿,约占人口总数13%。未来5至10年内,农业劳动力人口将加速下降,农业服务人口将加速增长。

美国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但是,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口至少占到了总人口的10%以上。

趋势:种业—科技化;畜牧业种植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链一体化。

二、中国农户结构现状分析

中国约1.79亿人口于农村从事农业经营,生产及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导致经营消费特点也有较大不同,不同人群对于低价、赊销、技术等的需求程度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切入不同农户的模式和方法也将不同。

农业服务之于不同规模农户的现状概览:

三、农技服务现状及问题

农技服务人员作为直接接触农户,并影响农户经营决策的服务群体,值得深入研究。

1.农技人员数量不足:

我国注册农艺师/农技师人数140万,全国农民6.19亿,平均500个农民可享受1一个农艺师的技术指导,加之非注册农技师及兽医约300万人,农技服务缺口仍然较大,市场严重不成熟。

2.农艺师体系分布不完整:

政府农务部门(农业部、农科院等)的农艺师:公务员性质,薪资固定,与农户沟通物理距离很长,无足够服务动力,水平参差不齐。

由此可见,当前农艺师人群分布无法真正落实到农业种植当中,这样就直接导致农业种植户只能存在靠天吃饭的困境。

3.农技服务未市场经济化原因:

传播条件不完善:种植几十年的农户其自身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能够有效的解决种植的实际问题,但是由于其自身文化程度限制,很难将自身的经验转化为有限的理论知识,传播途径受到严重限制,农技能力随时存在断层风险。

利益机制不完善:当前市场没有完整的体制支持农技服务进行市场经济化,有经验的农户没有较直接的利益驱动去传播和扶持其他农户,导致知识流通受限。

4.理论技术知识与实际经验知识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市场没有形成比较有规模和严谨体系的培训机构,目前存在培训流程混乱,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

培训只为获得认证:当前市场大部分培训机构培训流程是面授培训3天以及1天考试,考试通过后便可成为农艺师。实际实践能力欠缺,后续培养服务缺失。

培训体系不完善:目前,农科院、农业院校都开设了下乡实践活动,在学生团体中能锻炼部分学生的实际能力。农务政府部门周期性的在全国开展各种农业技术线下交流会,促进当地的农业技术发展。但是,由于交流会,实践活动等受众群较小,跟进不够持续,各地农业针对性稍弱导致对提高种植农户实际农技服务水平效果较慢。

相较国外先进的农业发展大国,例如美国、日本、以色利,其先进的农技服务已经在市场和农户自身身上得到了体现,农技服务人员也成为了其国家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此部分也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

四、互联网+农业经营生态

五、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案例

针对农业技术服务诸多痛点,创业者从不同角度切入解决农业技术服务信息化难题,基于公开资料及创业团队意愿举例说明农技服务互联网化进程情况。(农技服务+互联网方面的创业团队众多,不乏呱呱农业助手、云种养等团队,此文内不一一举例说明。)

1.农医生——农业互助社区

2.老农帮——农技服务平台

3.富农场——养殖农技服务平台

4.农管家——农技服务社区

六、国家的农业类型划分

通过参照发达国家农业特点及其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有助于开拓思路、梳理投资逻辑,以及辅助创业团队降低创业团队是错成本。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大致可分为三类:

地广人稀类国家:美国、加拿大、俄罗斯

机械化→生物技术化→管理变革

人多地少小农经济主导:日本、韩国

生物技术→机械化

工业发达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法国、德国、英国

机械化、生物技术并进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及启示

美国农场数量及平均规模发展过程:

美国农业部1999年数据,全国210万农场中,绝大部分农产品由3.8万大农场生产,大农场也是绝大部分农资买主,全美农场主每年支出1850亿美元购买土地、农机、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

1.美国农技服务市场概况

美国约1万家农技服务公司,年销售额70亿美元,Top5公司联盟占70%市场份额。典型的地方公司约20人组成,年收入$200W左右。1950年后,美国有些农业家庭联合一起购置重型设备分时共享。六十年代后期,美国越来越多农技服务公司从事商业性农业生产。

从事农技服务行业的公司从生产厂/经销商那里买来产品(种子,化肥,农药,灌溉器材等),连带技术上门服务于农民。农技服务公司不单卖种、肥、药,还要提供病虫草害预测,植保技术,施药施肥服务和培训。农技服务公司按照每亩的防治费用收费,利润远远高于卖产品,农技服务公司直接面向农户。

农技服务流程:

1)植保专家/顾问在生产季节开始给农场客户提供全季生产计划

2)技术人员根据专业人员制定的计划,实施系列服务:施肥施药、机械调试维修、操作记录、灌溉服务、有机农作物管理、精准农业、测土测叶测水采样、田间管理等。

农技服务推广渠道建设:

联邦政府推广:农业部;

州级推广:州立大学农学院,对推广项目进行决策监督及评估,州级推广专家全国4000多名;

县级推广:由大学推广站组织聘用优质评审小组,向农民推广科技知识,全国县级推广人员12000多人,25%博士,硕士占大多数。

2.美国农业数据与信息化

数据库:美国国际农业数据库(AGRICOLA)、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数据库(NOAA)、地址调查局数据库(USGS)等规模化、影响大的涉农信息数据库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信息系统:利用GPS、农田遥感监测系统R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培训系统等实现对农作物精细化自适应喷水、施肥、撒药。美国农业信息化高于其工业81.6%。

七、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及启示

日本农业现代化始于二战后,目前日本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良种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非常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完善健全,农户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别。

战后初期日本完成了地主制度解体和自耕农创设,日本农村小生产为主,与欧美农业现代化不同,日本要选择先改良土地和农作物品种再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一改三化”路径,即“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

1.一改三化

1)土地改良—日本特有农业现代化开端

改良目的:提高地力、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耕种面积

改良三阶段:1949对水田改良→1960对旱田改良→1960中期对草地改良

2)化学化

使用化肥农药等对生产率的提高起重要作用,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度的化学化曾经造成巨大污染危害。

3)良种化

水稻:始终把品种改良尤其是水稻放在重要地位,水稻品种改良世界一流(不同维度有不同品种:气候维度有特寒、寒冷、温暖、暖等;灾害维度有抗风、抗湿、抗旱、抗灾、施肥、抗病等;季节维度有早熟、中熟、晚熟等)。

水果:1960后蔬菜种植主要为设施型生产方式,在水果质量及品种多样化方面进行研究,使日本水果业发展位于世界前列。

4)机械化

特点:适用性强(适用化、小型化、轻型化、系列化、高效化)、种类齐全。

2.日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三种类型:

农民协会:1947年《农协法》颁布后,开始出现农协。农协在日本网络最庞大、功能最齐全,日本99%以上农户都属于农协会员。农协业务范围三方面:共同销售、采购农资及部分生活资料、共同信贷保险。从中央到都道府、市、町、村都建立了经营上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民间农协组织,农协设有营农指导员,指导生产、经营,农民则集中精力搞生产。2009年日本共有农协741个,共有营农指导员14457人(其中农业技术指导员10881人,占总人数的75.3%;农户生产经营指导员1551人,占10.7%;农机服务指导员314人,占2.2%),96.8%的农协有农营指导员,19.4%农协有31人以上农营指导员。

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由2个以上农户组成的、共用大型设备的合作组织。如集体栽培组织、共同利用组织、畜牧生产组织等。

地区农业集团:以村为基础,把区域内所有农户组织起来,统一调整指导管理生产。

3.日本特色农业信息系统

GLS系统:农户可按作物品种、地区特点在网上查询农技资料,日本利用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LS管理的耕地面积已超过20%。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技术服务的推广不可或缺,与互联网良好的结合是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工具化的特性为创业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过度依赖于互联网偏离农业服务行业的本质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沟壑。寒冬之时,亦是回归理性创投之时。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THE END
1.趋势日本畜禽公司的崛起与挑战: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日本畜禽公司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日本畜禽公司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端天气可能导致饲料短缺和动物生长受阻。为此,公司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例如循环农业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http://www.ycxart.com/dzwwmm=34731385
2.专业日本畜禽公司的崛起与挑战: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日本畜禽公司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日本畜禽公司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端天气可能导致饲料短缺和动物生长受阻。为此,公司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例如循环农业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http://www.ugdentallab.com/nmbdbl=32778044
3.日本畜牧业现状1李焕江;日本畜牧业现状[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2年12期 2练玉发;三明市三元区畜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福建畜牧兽医;2023年05期 3方腊梅;苏丹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财经界;2021年02期 4常鹏;我国畜牧业现状与发展进程探微[J];北京农业;2016年04期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JX199212036.htm
4.日本各个行业现状分析.pptx日本各个行业现状分析 目录CONTENCT概述农业工业服务业教育与医疗旅游业其他行业 01概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服务业,包括商业、金融、教育、医疗和娱乐等。行业分类 80%80%100%行业规模日本的第一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从业人员占比也较低。日本的第二产业规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15/8046110012006057.shtm
5.日本人马畜禽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日本人马畜禽company澎湃号 日本人马畜禽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畜牧业的企业,通过现代化的养殖管理,提升了肉类和乳制品的生产效率。公司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提高动物的福利。澎湃号则是与农业相关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最新的项目动态及市场信息。 日本人aa制是不是很凉薄 https://www.anxinuu.com/zixun/35463.shtml
6.处理对策范文12篇(全文)1 盐城市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现状 盐城市是畜牧业大市, 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挑大梁产业。2013年底, 全市生猪出栏量803.02万头, 家禽存栏量11 713.94万羽, 生猪、家禽已分别发展成为2个百亿元产业。2013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260亿元, 占大农业总产值近三分之一, 居全省第一。随着各类畜禽养殖量的增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yx797yi.html
7.论文推荐“双碳”背景下江苏省水禽养殖现状与绿色发展对策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畜禽养殖碳减排现状、江苏省水禽养殖模式和粪污处理及配套设施等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各种养殖模式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江苏省水禽产业减排固碳具体措施,助力水禽产业绿色发展。 国内外畜禽养殖碳减排现状研究 1.1 国外畜禽养殖碳减排现状 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的畜牧业正向气候智慧型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0089254387909135/
8.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1990年实施的加油站服务项目、1995年实施的畜牧业项目、1996年实施的文化项目、1999年实施的农业现代化项目等;四是实行租赁税收减免,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设备租赁给予租金总额4.2%的税收抵免,分别体现在1984年的鼓励中小企业设备现代化税收减免政策、1995年的风险投资税收减免政策、1998年的促进中小企业投资税收减免政策http://www.flxihuluntan.zju.edu.cn/2020/1008/c54107a2204749/page.htm
9.海南赛马受政策支持十张图带你了解中国赛马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赛马产业链以马匹和赛事为核心,依赖彩票业。赛马产业链的行业跨度非常大,以赛事为核心涉及从上游畜牧业到下游服务业、彩票业等多个行业。极具观赏性的赛马赛事是赛马产业链的核心,而马彩成为赛马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政策的限制以及资本投入不足,我国在赛马产业链下游多个马业服务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或者尚未成熟阶段,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0428-97e21770.html
10.依托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与自身比较优势相适应,拉美国家在工业升级初期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农业、畜牧业等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受“大推进”等经济理论的影响,拉美国家强行推进“进口替代”政策,发展钢铁、化学工业、造船、汽车等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虽然在短期内,拉美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得到快速提高,但这种依靠政策驱使的发展不http://gjs.cass.cn/kydt/kydt_kycg/202009/t20200901_5177332.shtml
11.畜牧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节国外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第三节我国畜牧业现状和二一世纪发展战略 6 第一节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畜牧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生产水平的高 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八七八年世界发达国家的畜牧https://wenku.baidu.com/view/9056c79a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0.html
12.3S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实习报告(一)风云3a重访周期陆地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地下矿藏、海洋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监视和协助管理农、林、畜牧业和水利资源的合理使用,预报农作物的收成,研究自然植物的生长和地貌,考察和预报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和环境污染,拍摄各种目标的图像,以及绘制各种专题图(如地质图、地貌图、水文图)等。 https://blog.csdn.net/qq_34907896/article/details/8854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