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六畜兴旺致富希望新闻中心

——赣州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系列报道之畜牧篇

2019年12月,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3次报道赣州市生猪复产增养所取得的成绩;赣州市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综合评价优秀等次(列全省第一)和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优秀单位……一项项荣誉折射出赣州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畜牧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中间还连着产业结构。近年来,赣州市创新发展理念,一手抓保供给、促增收,一手抓保环境、护生态,调整优化探索新路径,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赣州市吹响转型升级号角,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畜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开展新一轮标准化示范创建,获部、省、市级示范场共计112家,为全省之最。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已签约的16个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现代化生猪养殖项目正在兴建,“温氏”“正大”全力打造涵盖饲料加工、良种繁育、养殖等为一体的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

畜禽良繁体系完善。支持“加大集团”等种猪企业融入国家生猪联合育种平台并成为全国100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依托中科院科研团队,开展“山下黑猪”种猪培育技术创新;建立宁都黄鸡、兴国灰鹅国家级原种场;全市有二级以上种畜禽场32家,“宝塔型”良繁体系初步建立。

经营机制创新发展。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培育养殖专业大户、家庭猪场、联户经营等新型经营主体,养殖格局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式转变。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民生猪合作代养户2600余户、家禽合作代养户3500余户。

转型升级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2019年,在全国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出栏下降较大的背景下,赣州市生猪出栏577.9万头,比全国少下降14.6个百分点;其他畜禽产业均实现增长,肉牛出栏26.6万头,同比增长2.43%;羊出栏11.4万头,同比增长5.3%;家禽出笼1.27亿羽,同比增长17.6%;家禽产蛋量6.03万吨,同比增长4.81%。

变废为宝实现绿色生态循环

六畜兴旺,历来是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景。然而,由于传统的养殖方式,禽畜养殖发展同时也对环境、水质造成污染,影响美丽乡村建设。

赣州市坚持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理念,重点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治理,划定禁养区651个面积6287.41平方公里,关停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572家。

所谓“废物”,只是放错地方的财富。为做好非禁养区禽畜养殖粪污治理,赣州市持续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积极推广高床养殖节水减污模式、猪—沼—果立体种养模式等五种治理模式和养殖废弃物第三方处理模式,以猪-沼-果(菜、莲、草)等农业综合利用为主要处理方向,足额配备种植用地进行消纳,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促进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生动例子:定南县赣州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2万立方米沼气发电工程和年产3万吨有机肥生产能力,探索出“养殖、种植—能源—生态”的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目前公司与112家养殖场签订协议,对养殖粪污全量化收集;公司于2018年8月开始沼气发电,年发电量600万度。2019年4月,该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作为南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近年来,生态循环农业在赣州市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6月,全市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达1916家,占99.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3%。

治污减排,粪污变宝。如今,赣州市乡村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牛欢猪叫,呈现出一幅人畜和谐相处的画面。

复产增养稳住百姓的“肉篮子”

去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赣州市生猪存量有所下降,生猪市场供应较为紧缺。

为稳住百姓“肉篮子”,赣州市出台了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建立生猪生产发展考核机制,将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紧紧围绕“三保一控”,抓好复产增养。截至目前,全市依托“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正在新建、改扩建猪场227家,新增生猪产能25.3万头;“温氏”在大余50万头楼房养殖项目、在会昌4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以及“加大”在于都、兴国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等大型养殖项目均已开工,全面达产后可新增生猪产能300万头;积极落实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争取发展资金1.39亿元。

目前,全市生猪下滑势头已得到扭转,连续8个月呈现环比上升态势,2019年生猪出栏577.9万头,占省下达任务的121.4%;生猪存栏258万头,占省下达任务的125.9%;能繁母猪存栏26.15万头,占全省下达任务的128.2%,在全省排位第一。

赣州市还全力保供稳价,制定保供方案,建立值班制度,指导屠宰企业合理制定生猪供应价、猪肉批发价和市场零售价,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非法行为;确保生猪生产稳定、猪肉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产业扶贫畜禽养殖大有可为

坐落在于都岭背镇的江西栖岭农牧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致富能人)+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实施产业扶贫。目前,公司在全县240多个村建有肉鸡养殖基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合作农户有600户,吸纳贫困户约1.2万户,2019年出笼肉鸡2000多万羽,销售额达4.1亿元,合作农户平均利润3元/羽。

要想富,兴产业。畜禽养殖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产业链条长,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三五”以来,赣州市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等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养殖畜禽。现在,越来越多的畜牧企业,成为产业扶贫“主力军”。

“家有一群鸭,致富就靠它。”如今,在赣南大地上,一只只小黄鸡、大灰鹅,一头头肉猪、肉牛……正托起贫困户脱贫致富梦。截至2019年底,全市通过帮扶带动贫困户创办养殖场(点)、吸纳至企业与养殖场(户)用工等方式,养殖猪、牛、羊等家畜26.7万头、家禽1555.8万羽,带动贫困户15.5万户次,带动贫困人口53.8万人次,户年均增收3089元。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赖华说,下一步,赣州市将以追梦人奋斗姿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只争朝夕,奋力谱写畜牧业发展新篇章。(记者刘庆元)

THE END
1.畜禽养殖技术最新消息,畜禽养殖技术相关新闻报道及动态2021年山东上半年畜禽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家禽处于盈亏线,生 2021/8/11 2106 “洪涝灾害”过后畜禽养殖场户复产技术措施指南 2021/8/9 2585 最新!这90家猪场获评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2020/12/24 2320 豆粕暴涨120元,玉米涨价蠢蠢欲动,畜禽养殖企业压力山大! 2020/12/23 2432 猪肉价格上行https://m.ppxmw.com/news/key241/
2.昌乐县开展全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侧记潍坊新闻昌乐传媒网8月9日讯(记者 孙欢欢)“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令无数人对美丽乡村心驰神往。但畜禽粪污随地乱淌、蚊蝇飞舞、臭气熏天,却仍是极个别农村地区畜禽养殖场面的真实写照,不仅大煞风景,还严重影响了周边村民生活质量。 https://weifang.dzwww.com/wfxwn/201808/t20180809_16596586.htm
3.宁远深入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查整治行动红网时刻新闻8月10日讯(通讯员 陈佳祺 王波)为进一步加强对宁远县畜禽养殖行业监管力度,妥善解决畜禽养殖行业环境风险问题,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利剑”行动工作要求,近日,永州市生态环境局宁远分局联合宁远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行业企业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成立专班,制定整治方案。为加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769615519169949&wfr=spider&for=pc
4.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开会: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9月6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召开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视频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会议内容基本围绕了此前一天两部门联合印发的有关“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通知内容,重申了要进一步严格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有力促进生猪生产平稳https://news.sina.cn/2019-09-07/detail-iicezueu4072405.d.html
5.山东公布2017年畜禽养殖标准化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场名单山东要闻齐鲁网济南1月3日讯(记者 刘金旺)按照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2017年山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山东各地开展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根据验收结果,经省级推荐、农业部批准,山东日前确定济南安池畜牧业有限公司等63家养殖场为2017年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济南润泽畜牧科技https://news.iqilu.com/shandong/yaowen/2018/0103/3799552.shtml
6.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制定发布《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畜禽养殖场(户)建设畜禽粪污暂存池(场)的,液体粪污暂存池容积不小于单位畜禽液体粪污日产生量(立方米/天·头、只、羽)×暂存周期(天)×设计存栏量(头、只、羽),固体粪污暂存场容积不小于单位畜禽固体粪污日产生量(立方米/天·头、只、羽)×暂存周期(天)×设计存栏量(头、只、羽),暂存周期按转运处理最大http://www.cstgroup.cn/mobile/arc/show/id/256.html
7.农业部: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新华社郑州9月30日电(记者冯大鹏、孙清清)“我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不足60%,约一半的规模养殖缺乏粪便处理设施,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已成为规模养殖发展的瓶颈。”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此间说。 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暨粪便综合利用现场会9月27日至28日在河南平顶山召开。与会人员参观学习了平顶山市、南阳市畜禽标准化规https://news.cctv.com/2016/09/30/ARTIon4VeqlpJeYGOmBIN1Je160930.shtml
8.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召开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9月6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召开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视频会。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干杰强调,保障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供应,是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368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