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领导干部的工作有其目的*和原则*,那就是站在党的立场上,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开展工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深入领会,就不可能辨明工作中的是非曲直,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主要工作
这是述职报告最主要的内容。要向党组织向广大干部如实地汇报自己所做的主要工作,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都要一一汇报。
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下面这些方面:
1、自己主持开展了哪几项工作,结果如何;
2、协助别人开展了哪几项工作,结果如何,自己所起的作用如何;
3、在任职期间,党和国家有哪些方针政策*,自己是如何贯彻执行的,效
虽然在采访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显得很笨拙,确切的说很稚嫩,我总不能理直气壮提问,有时候也会很唐突......然而,毕竟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正式的实习生活,又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有了许多犯错的机会,有了许多促使我成长的因子,我感觉自己如一个刚爬出小巢的幼鸟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劲,时刻有翻跟头的危险,却浑身都充满着飞翔的力量和勇敢去闯的冲动。承认自己需要学得还有很多,然而,因为走出了第一步,所以以后的每一次前进都充满了可能。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被采访人进行交流、沟通。这两个词对于我们真的很是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时有话说。这时高超的交流沟通技巧需要亮出来,成功的勾起他人的倾诉欲并获得他人的信任是一件多么值得开心的事情。有了以上这些,一个成功的访谈才能顺利进行。
如今各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电视新闻对记者技能要求极高,新闻采编都是单兵作战,独立完成。所以记者不仅要能编会写,还要摄像和剪辑二者兼备,提高个人效率,因为很多新闻都是当天要播出,记者上午采访、摄像,下午要写出新闻稿,配音后还要进行剪辑,丝毫马虎不得。
这次实习也让我明白,无论什么事都要认真去做,态度要端正,开始记场记时觉得很枯燥、繁琐,后来一位台里老师告诉我,不要以为记场记就什么也学不到,你在记场记时可以边观察镜头的拍摄角度,还可以自己琢磨画面和采访的取舍,而且你帮老师做完了事,自然他有机会就会教你。
我终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尊敬的xx领导、省公司新闻战线上的朋友门、各兄弟单位的同志们:
你们好!
一、新闻宣传机制建设
1、建立了新闻宣传工作稿件报送考评制度。规定了支公司内各科室、供电所、变电站要定期向办公室报送新闻稿件。科室每月不少于()篇,供电所、变电站每月不少于()篇。办公室负责逐月对各单位新闻宣传稿件报送和采用情况进行一次评比,并将评比结果进行通报。年底对各单位新闻宣传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任务完成较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2、建立了新闻宣传激励机制。明确规定了单位提供稿件的奖励办法,及个人创作提供新闻稿件的奖励办法。极大的激励了员工们创作提供稿件的积极性和新闻稿件的质量。
3、建立了新闻宣传工作联络制度,责令各单位确定了一名员工负责此项工作。确定1—3名热爱新闻事业并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同志担任新闻宣传通讯员。形成了以办公室为主导,全员共同参与办新闻的良好局面。
二、新闻采访设备配备情况
2007年xx供电支公司基于现有情况基本完善了对新闻采访设备的配备。现有数码摄象机1台、数码照相机1台、新闻采访专用摄象机、照相机各1台。一系列硬件设备的配备保障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新闻应急管理方案
制定和健全了《新闻应急管理方案》,明确了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工作。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解决问题,疏导情绪、维护稳定的原则,高度重视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报道工作,防止激化矛盾,产生负面影响。对负面报道要及时和分公司新闻宣传部门取得联系,统一言行,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不良影响。对全支公司个部门因工作失误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关于加强和规范新闻宣传管理的建议
1、完善机制,强化措施,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词新闻稿件;撰写;客观性;研究
1新闻撰写的基本方式
2新闻稿件撰写应将事实淋漓尽致的展现
新闻稿的撰写是通过新闻的事实将主观活动展现出来的一个行为,这也使新闻的报道产生了矛盾:记者的主观见解和新闻的客观事实两者之间的矛盾。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不能添加记者自身的意见,客观原则不应该给主观意见留任何空间,这样才能使新闻的报道更加真实。新闻稿件的撰写任务只有一个:将事实真实的报道出来,按照新闻的报道要求来撰写,尽可能的揭示事实的真相,不要借助其他的事实进行证明,也不要人为的进行新闻事件的判断,这样会使很多新鲜的价值被隐藏,使客观世界的思想和意识歪曲。新闻记者为了使自己的职责和工作更好的实现,用客观的报道将公众的判别能力加以正确的引导,所以,新闻稿件的撰写需要将事实作为基本条件,这样才可以将新闻真实客观的撰写出来,不要将自己的意见加入进去,还原新闻最真实的状态,新闻报道需要将事实用画面和文字展示出来,将搜集的新闻资料作为撰写的基础,使新闻根据客观的原则将事实呈现出来。新闻记者需要将自身的行动和采访相结合,这种写作方式可以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3新闻稿件撰写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新闻稿件的撰写是将客观事实和主观认识相结合,在经过文字和影像等辅助方式进行加工,使新闻真实、客观的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是人具有感性的思维,容易受到客观事实的影响将自己的情绪加入到新闻稿的撰写当中,这就使新闻稿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将客观性和主观立场混为一潭
将自然主义作为撰写的基本理论
自然主义就是客观主义,这个词语本身是文学中的理论,之后被运用在新闻传播之中,这一理论是为了将发生的事情全面真实的进行记录,不要将新闻进行筛选和整理,这样违背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会失去报道本身的真实性,自然主义报道原则和自然主义有一定的差异,自然报道原则是指对新闻的资料进行一定加工和选择,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进行组合形成的新闻稿件,把新闻的本质尽可能客观的表现出来,但自然主义是指不在乎新闻的本身事实,只在乎新闻的表面和形式,搞面子工程,导致新闻失去真实性和责任性。
4将真实性作为新闻撰写的精神
真实性原则早在19世纪就被提出,客观原则的性质是由传播者的责任心而进行衡量的,记者的责任是将新闻真实的报道,不加入任何个人情感,对新闻实践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撰写,依据客观事实,防止根据主观见解进行新闻事实的撰写,新闻撰写对记者的工作提出了以下几项原则:
将自己的主观思维和新闻事件的事实区分开
实性。
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胸
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5结论
参考文献
[1]华政国,闫捍江,鞠春艳.时事稿件选择要把握好三条原则[j].新闻传播,2011(4).
[2]汶川地震对外报道缘何赢得西方媒体普遍赞誉――专访xxx对外部主任严文斌[j].对外传播,2008(7).
[3]杨允.人本主义与农业新闻报道[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4]蒋旭峰.“有趣、有用、有益”――国庆对外报道有感[j].对外传播,2009(11).
[5]李霞.多角度+细节――对外报道的可信度[j].中国记者,2008(1).
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
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
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
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
比如上次有一篇关于eoc学员学习党会精神的通稿,初稿的标题为“我校召开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会精神座谈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了。
这个座谈会是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干部座谈会,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
后来,我建议改成“校学生会举行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会精神座谈会”,我还是斟酌再三,因为未能体现校团委的作用。
最后,领导的意见是修改成“eoc世纪精英学校举行学习第六次党会精神座谈会”,因为eoc是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以此为主语,就很好地突出了这两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
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
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座谈会”,这是会议的全称,漏掉一个字都不行。
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是如此,新闻中就应该这样体现,这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
而举办的地点则要写清楚明白,比如“我校旗山校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要写明、写全,不能为图省事而去掉“大学生”,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地方,但是作为在正式的文体中,交代清楚是必须的。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席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
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xxx副校长”。
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
先后问题,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像高校的会议,往往会邀请一些校外的领导出席,只要这些领导是各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那么,校外领导就必须放在最前面,体现基本的礼仪。
如“省残联理事长陈震、副理事长李继新,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林轩春,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方大川,我校副校长游小波,学工部(处)、校团委、校办、文学院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交流会。”但是,有时候,领导的排序不仅要按照级别,也要考虑到领导的资历问题。
例如,同样是副校长,为什么有的副校长一定要放在前面,而有的放在后面,这是因为各位副校长的资历不同,有的副校长职称较高,有的副校长任期较久,甚至有的副校长比较年长,这些都是领导排序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一点更具典型的是学院领导的排序。
在不同学院的新闻稿,同一职位的领导排序却不一样。
例如,有的学院副院长在党委副书记之前,而有的学院的副院长却在党委副书记之后,按照我们平常的经验,副院长一般排在党委副书记之后,但是在学院中,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往往比副院长年轻许多,甚至有一部分的党委副书记还是副院长的学生,所以,这一类情况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
在会议类新闻稿中,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的。
但我们又不能将领导讲话的所有内容抄进新闻稿中,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讲话内容进行提炼。
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要提高理论的高度。
领导讲话都是很有逻辑性的,将各层次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提炼出来,再按顺序组合,就能把领导的讲话的精髓囊括了。
比如领导的致辞,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领导对出席会议的嘉宾、师生代表的欢迎;其次是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最后是对与会的人员,一般是青年学生提出一些希望。
再比如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
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
6、描绘会场气氛
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是宣传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如“xxx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激烈讨论“、“全场掌声不断”等。
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
一般分成三个部分来写会议的意义,首先是对培养青年学生的意义,其次是对职能部门自身建设的意义或者是对某项制度建设的意义,最后则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
有时候,最后一段也可以不写意义,而是例举与会人员对该会议的反映,从他们的口中更能真切地体现会议的意义,如《海西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我校举行》中的最后一段写道:“与会大学生表示,将在这些志愿者先进事迹的鼓舞下,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昂首前进。”与会人员的反响比起空谈意义又是来得显得有说服力。
【学校通讯报道稿件发稿要点】
1、图片:所有新闻稿件尽量配发现场图片,增强现场即视感。在拍照时要注意抓点:无ppt演示的,一般在演讲或会议中途拍照,讲话人和现场观众必须同时出现在图片中;如果有重要讲话人,讲话人得拍一个漂亮的单照。有ppt展示或拉了条幅的活动,讲话一定要将讲话人跟ppt/条幅/观众,同时拍到一起。都没有的自由活动模式,报道人员要组织参加人员在活动一开始或者活动结束时拍个集体照,否则,活动中间无抓拍点。
为防止出现瑕疵,以上照片同一角度同一方式一般要拍三张以上,拍照要及时抓点,一旦错过开头瞬间,很可能报道就失败了一半。重要活动或者室内活动,请到办公室领用照相机,室外活动,一般用手机可以完成拍照。
【注意犯忌】:
新闻稿写作要点
【新闻稿的特点】真实、时效、准确、简明
【新闻稿的要素】“五个w”“一个h”
“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
“一个h”:how(如何)
【标准新闻的结构】
1.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前三者是主要部分。
2.主要采用“倒金字塔”的格式。
3.需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
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包括5w和1h。
4.通俗地说:
第二段:详细介绍活动过程,同学们的表现等,要捕捉闪光点,用精彩的语
言表达出来。
第三段:圆满结束(画上圆满句号/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等)+意
义(递进)
【内容要求】
1.新闻稿内容需要详略得当,关于活动中活跃气氛的环节可稍详细,便于他人
修改;
2.称谓准确:
活动全称:“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xx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
助学金发放仪式
嘉宾全称:头衔+人名+同学(校团委秘书处秘书长xx同学)
头衔+人名+职称(校团委书记王斌副教授)
荣誉称号+人名+职称(数学学院长江学者罗懋康教授)
3.新闻稿不应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如“预祝”“愿”“相信”等词应少出现。若需
表达此类情感,须借他人之口表现,如“大家纷纷表示”等等;
4.出席二字慎用!仅学校、各学院主要领导方可使用,如谢和平院士;
5.注意学院、组织名称等名词应用全称,文档名称应与新闻标题一致;
6.注意稿件写作问题:错别字、词;标点符号错误;成语、习语、诗词滥用;
7.主语是学生的,淡化“领导”意识。在职位称谓后注明“学生”,不适用“讲话”“强
8.注意新闻稿的客观性:不可因为你是哪一方的而故意偏袒,一定要站在一个
中立放去写。(例如:某某比赛,你们赢了,也不可写你们是怎样虐对方的。)同时,在写新闻稿时,不需要写太多抒情的句子,就将整个事情叙述出来就可以了;
9.领导排序:基本原则:党在校前,校在团前;正职在副职前;校在院前。
例:四川大学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校党委常务副
书记罗中枢教授,副校长石坚教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兰教授,校党委副书记李向成教授。
ps:学校领导众多,而且参加一个活动的领导也是有多种可能,有些职
务本身是没有顺序之分的,在加之一些其他因素(诸如活动主办方等),所以,会使得排序在不同活动中可能会有些不同,但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去要主持人的主持稿,上面的嘉宾排序一般是没问题的,因为那个是主办方出的嘉宾顺序,是他们结合多种因素讨论出来的最终结果)
【稿件要求】
1.会议类新闻:要阐明会议的效果和达到的意义,并作适当的总结
2.讲座类新闻:要适当介绍主讲者的背景资料,并较为详细地叙述讲座的内容,
阐述讲座目的和意义。
3.比赛活动类新闻:需要突出比赛过程、意义和参赛者的表现等重要信息。
4.论坛参观类活动:除新闻总体要求外,还应包括对开展时机、背景等信息的
介绍(参观活动需要适当介绍参观地点,并结合背景阐述参观活动的意义,对参观者的教育意义等)
注:
为同学们提供的都是比较规范的新闻稿写作模式,方便对新闻稿写作不太熟悉的同学使用,对新闻写作感兴趣的同学不必完全按照此模式写,可适当进行自我发挥。
【格式要求】
1.标题:居中,黑体
2.副标题:右对齐,小四号,宋体
3.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小四号字体,宋体
4.落款:右对齐,小四号字体,宋体
roman
【稿件常见错误】
1.日,由武侯区青少年空间的胡钢老师主讲了第一期pop手
绘海报干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一定可以(删)绘制出精美的海报。
3.篮球赛的决赛在江安校区2号体育场顺利举行
4.20xx年10月20日中午为了能够让团员更加了解中国共青团和
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制造学院(全称)(分)团委学生会举办的20xx-20xx年度团校开幕式暨第一期授课在综合楼c座107教室顺利举行。
5.鼓舞了同学们
6.“了”的滥用
1)首先,志愿者们搜集来各种废旧纸箱,拼装粘贴,变废为宝,从
第一步就秉承保护环境的原则。
2)她在深刻分析了(删)目前大学生就业特点的同时
7.“的”“地”“得”的使用
1)活动工作人员耐心
2)活动进行
3)坚强生活下去
8.“近”,“进”的使用
1)在将
2)让环保走进生活,走
共青团四川大学委员会秘书处信息管理中心制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艺术学院学生周曦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载誉而归20xx-xx-xx
学通社记者张才溢报道:日前,我校艺术学院学生周曦从香港带回喜讯,参加“喜迎国庆60周年”第7届香港国际武术节的他,在几百名对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了单人双节棍套路第八名、双人双节棍对练第九名,并和华师、武大等高校的5名学子一齐拿到了香港国际武术节双节棍团体套路冠军。
x月x日,周曦跟随湖北省武术协会,踏上了去往第七届香港国际武术节的征途。x日下午,周曦在男子双节棍m8,m9组个人赛和双人双节棍对练中分别夺得第八名和第九名。尽管获得了必须的成就,但是,周曦坦言,这样的成绩在他看来算是“落败”:“平时训练的强度不够大,到了赛场体能不支,其他选手能够连续打多场,可我不行。再加上初次去香港,很有些不适应,因为水土不服,比赛前还发高烧,这些都导致了比赛结果的不尽人意”。据周曦过后回忆,赛前准备不足,比赛心态不正是“落败”的主要原因,“没有过多了解对手,忽视了其他对手的长处,有的省份参赛选手把街舞、n武融入比赛的套路中,很有新意。”周曦表示,将在以后的训练中,加强体能训练,摆正心态。
34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同校领导座谈20xx-xx-xx
x月x日下午3点,20xx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座谈会在行政楼一号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学工部部长方喻主持,党委副书记孙国胜、团委书记徐晓、34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党委副书记孙国胜率先发表讲话。结合自我的大学时光,孙副书记谈到了奖学金给他生活和学业带来的益处,并对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表示祝贺。随后,他介绍了学校近几年改革发展的具体状况和中心任务,期望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其间,孙国胜与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合影留念。
之后,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吴健老师将我校20xx年绿色通道、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等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实施状况做了详细汇报,并提出,就应把物质扶贫与精神救助相结合,帮忙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
“肚子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什么好东西。”学工部部长方喻幽默地引用了动画片《加菲猫》里的话总结座谈会,并补充说,“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就应从基层做起,就像管理一个生产线,首先得明白它的流程,否则将无从下手。”
电视新闻稿件常见的十个问题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笔者因工作原因接触大量各地各级的电视新闻稿件,发现近几年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此略作分析。
1.词藻华丽实功虚做
以最通俗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受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应该是电视新闻人不懈的追求。但在现实中,有的稿件刻意堆砌华丽的词藻,稿件看似文采斐然,但和画面结合起来却显得多余,令人费解。有一篇《新年第一天:××山雪淞醉游人》的稿子,其中写到:
“雪后的××山处处银光闪烁,山峰林海变成了雪淞世界,万仞白峰,苍穹更显高远。串串雪挂沿树枝或树梢蜿蜒伸展,有的像银龙飞舞,有的似珍珠翡翠,晶莹剔透。簇簇松针宛如玉菊绽放,莲花盛开。”
这样的描述看似华丽诱人,但配在丰富多彩的电视画面上就显得多余。另一篇报道山区旅游的稿子中写道:
“如果把××山比作一本厚重的史书,那么,这五个休闲景区好比一篇篇题材各异、文笔玲珑的迷你小说,每个章节都妙趣横生,与雄健厚重的××山相映生辉。”
…………余下全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包括各种媒体记者、特约通讯员等。特别是对于有志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特约通讯员来说,应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篇新闻稿。可如何写好新闻稿呢?在此,结合自己在媒体岗位的心得体会,就如何提高文稿质量、当好特约通讯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某刊特约通讯员培训班上的发言
通讯员是为新闻媒体反映情况、采写报道、提供稿件的业余新闻人员。通讯员来之社会各界和政府各个部门,直接参加社会实践和各项具体工作,掌握新闻报道第一手材料,所写的稿件在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推广当地和所在部门经验做法,反映基层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十、勤学多练。写稿子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想多上稿、多出成绩,唯有勤写多练,没有其他捷径。一是眼勤,多看多读,才能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二是腿勤,多跑。这里的“跑”,是指实地进行采访,就是通常说的“跑新闻”。三是手勤,多写。“三天不写手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由生变熟、由熟生巧、由巧变精。四是脑勤,养成多动脑、多思考的习惯。五是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文字工作是费神、费力、费心的工作,没有一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就很难全身心投入写作。
绿水青山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
——d县生态脱贫记
h省d县地处我国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边缘,素有h省“西北风口”之称。近年来,这片土地因生态致贫、又靠生态脱贫,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救赎之路。
毁灭记:生态“癌变”戴上“穷帽子”。生态报复步步紧逼、恶性循环,赖以支撑的农牧渔业连遭重创,d县戴上了沉重的“穷帽子”。
重生记:找回“命根子”向大自然“还账”。d县在h省率先实施草原禁牧并退耕还草,通过草原承包和圈舍饲养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开展植树造林与生态补水工程,终于成功甩掉了“穷帽子”。
寻金记:咬定“金不换”方得绿水青山“换金山”。绿水青山是d县金字招牌,d县人搞起了生态旅游与生态种植,同时也对重新培植的绿色充满了虔诚的敬畏与呵护,用法律保障环境。
绿水青山金不换,金山银山在眼前,d县的脱贫记,恰恰是最好的证明。
要注意口语化,避免词藻华丽、实功虚做
电视新闻报道应该以最通俗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观众获得最大的信息量是电视新闻人不懈的追求。但是,有的稿件却刻意堆砌华丽词藻,稿件看似文采斐然,却和画面结合起来如画蛇添足。比喻和描述性语句并不是电视新闻的语言。
不可形似报告,缺乏活力
电视新闻本应采用与画面匹配互补的语言来说明和阐释新闻事实,语言应追求新鲜灵活,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而有些报道却形似报告,毫无鲜活灵气。有的甚至用好多枯燥无味的数字指标,完全泯灭了观众解读新闻的乐趣。
避免思维混乱,漫无边际
电视新闻稿在结构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即主题明确,构思新颖,层次分明。力戒表里不一,声东击西。有些稿子声画两张皮,而有些则是表里不一,甚至连题目和内容都难做到一致。
要拓宽报道面,莫看“像”作文
要挖掘其深度,谨防一般化
1、短小精炼:新闻要短小精炼,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
2、语言生动简洁:新闻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7个问题
(1)何事:事件。
(2)何人:新闻的主角。
(4)何地:发生的地方。
(5)为什么:原因。
(6)怎么样:怎么发生在人物身上的。
(7)为了什么:通常用来拓展内容的信息,明确阅读目的。
注意:前五个问题是基础性的。
4月x日晚上7点,我院经济系组织举办了主题为“考研——又一次与别人站在同一齐跑线!”的专题讲座,主讲人为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国芝教授。我系有志愿考研的各年级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文档为doc格式
同时,新闻也是有分类的,新闻的类型不一样,当然写报道时的条条框框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掌握好各类新闻的侧重点。时政新闻一般只有领导参加才是新闻,大领导参加,就是大新闻;社会新闻主要也经过一个过程,一般只要有社会案件就有社会新闻,反映了比较突出的社会不良现象。这类新闻得首先由当地政府联系电视台办公室,再由电视台商定派出记者,然后记者了解情况,报道当地改革,如农村民主选举,老人的养老抚恤金发放,独生子女和独女户享受的优惠等;或者由行政执法机关联系派出记者拍摄其执法过程,如打击小商小贩的过程,汽车占道,盖房建筑材料乱堆乱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