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沿河自治县黄土镇花溪村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努力把肉牛养殖业打造成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记者走进花溪村肉牛养殖基地,只见一头头体型壮硕的西门塔尔牛在干净整洁的牛棚里悠然自得,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饲养员有的在圈舍内加工饲草、投喂草料,有的在刷拭牛体、清扫卫生,牛场处处尽显勃勃生机。
60多岁的饲养员冯仁柏是该村的脱贫户,自从牛场建成以来,他就一直在牛场工作。
“牛场建成后我就一直在这里上班,主要负责给牛配料、喂食等,这里既晒不着太阳,也淋不着雨,工资还能按时发放,我非常满意。”冯仁柏说。
该牛场负责人杨兴勇告诉记者,牛场建于2023年7月,同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有标准化钢构养牛场2个,拌料场、草料场、晾粪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为保护生态环境,杨兴勇在养殖过程中,大量收购农作物秸秆,并将其加工成饲料。同时,他还采取科学的饲料配方,合理规划饲养密度,以提高肉牛品质。目前,他已成功探索出规模化、科学化的生态养牛模式,实现了肉牛养殖与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之路。
“牛场采用的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目前,牛场总存栏175头,其中西门塔尔牛115头、本土牛60头,预计今年可出栏60头,产值约72万元。下一步,我将扩大养殖规模,带领村民一起发展肉牛产业,共同增收致富。”杨兴勇说。
据了解,自该村发展起肉牛养殖产业后,秸秆也成了“宝贝”,养殖场每年都会回收秸秆并将其加工成肉牛的饲料,解决了肉牛的“口粮”问题,还带动了农户增收。下一步,花溪村将继续支持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做大做强肉牛养殖产业,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主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