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精选5篇)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r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和成熟,并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使其在农村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诸多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

1.建社初期运转困难

2.缺乏资金保障

3.合作社贷款难

发展后续资金短缺从运行的合作社看,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还缺乏外部资金的支持,各大银行贷款都要求抵押,合作社的大部分资金都用于经营,租赁的土地又不能作抵押,因此各大银行的信贷资金难以贷到,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4.存在信任缺失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多种问题,很多都是由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信任缺失造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的小农经济模式,使农民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小农经济意识。导致农民对于集体经济缺乏必要的信任感,自私自利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运营效率降低。

5.宣传力度不够

二、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目前来说,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距离转化为规范化、市场化的公司都还有一段发展道路,为加快这一进程,有以下几个方面建议供各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考。

1.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良好格局

“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素质问题,必须形成宣传教育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气候和氛围,同步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服务。抓好宣传教育。政府要创新工作思路,作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引导农民打消各种不应有的顾虑,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中来。抓好培训和管理。

2.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业是基础产业,是事关农民富裕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解决合作社的融资问题,尤其是金融部门应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探索小额贷款捆绑使用,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积极发放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优惠利率。财政、工商、税务、计划、国土、交通、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出台扶持政策,制定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为合作社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制度

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必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政府应该积极搞好引导、管理和服务。首先要成立明确的主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部门,具体负责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注册登记、指导协调和服务管理工作。其次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本区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还应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纳入农业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对运作规范、绩效优良、发展潜力巨大的合作经济组织,要适当的给予表彰鼓励,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Abstract:Theimplementationofnomadssettlementprojectmadescatteredherdsmenbemoderatelycentralized,directlyinfluencingthetransformationofthemodesofproductionandlifeofthenomads.Takingthenomadssettlementprojectastheopportunityhasimportantsignificanceforacceleratingth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cooperatives.

关键词:游牧民;工程;合作社;意义

Keywords:nomads;engineering;cooperatives;meaning

0引言

农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使分散居住的牧户适度集中、聚集,从而直接影响游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一是游牧民定居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牧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加,生活、生产观念会随之发生变化;二是由于集中生活,形成消费群的集中,在牧民定居点农贸市场会逐渐形成;三是由于人群集中,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那么人口的增加也成为一种趋势,消费群体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会相应增加。这种变迁将对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带来很大机遇:一是由于牧户的集中,便于我们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降低了合作组织的发展难度;二是由于观念转变,牧民对合作组织容易接受;三是由于集中消费区的形成,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为合作社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四是定居与暖棚的同步建设,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因此,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的方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快培育多种类型的畜牧业合作组织,多渠道引导分散养殖户转变观念、积极参与。

1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目的和任务

发展目的:组织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合作社就是为了转变牧民粗放的经营方式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畜产品的规模经营,解决生态平衡与劳动力合理使用,增加成员收入。

发展重点:立足地方优势和主导产业,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玉树、果洛州应围绕发展牦牛、藏系羊为主、环湖地区应围绕发展细毛、半细毛以及改良羊为主,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2发展的主要途径

2.1农牧业服务部门带动由县农牧业服务部门领办或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指导和兴办,农牧户以土地草场、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共同参股,发展营利性专业合作组织。

2.2供销社转型带动基层供销社要充分发挥资产、场地、信息、营销网络、组织等优势,改革管理体制,转变经营机制,围绕畜牧业专业生产、流通、加工等,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更多从事专业生产的农牧户联合起来,促进农牧业生产经营向贸工农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2.3科学技术协会带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协会的技术、人才和组织优势,发展壮大各类专业技术协会,把专业技术协会的职能逐渐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吸引更多的农牧民到协会中来,扩大协会覆盖的范围和影响力,形成多样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

2.4龙头企业带动依托从事农畜产品贮运、加工、销售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把从事同类农畜产品生产的农牧民组织起来,建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

2.5能人带动围绕同类农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营销,依托能人、大户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销售网点优势,由专业经营大户带头,在一定区域内联合其他专业户和农牧户兴办专业合作组织。

2.6基层组织带动鼓励村级组织带头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发挥核心作用,形成“村委会+协会”的发展格局,加快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3合作范围与合作方式

3.1草场利用合作合作组织对拥有的草场进行有效整合,按草场分布状况划分羔羊育肥草场、母羊草场(在四季草场轮牧)、后备母畜草场、种公羊草场、综合草场(夏秋草场)等;草场利用方式,一方面合作组织对草原通过人工种草满足牲畜草料需求,保护草原;另一方面实行划区轮牧和季节性轮牧;既保护了生态,又避免草场超载。

3.2牲畜饲养合作对成员入社的牲畜进行分类,形成母羊群、种公羊群、育肥羊群、牛群等,由合作社组织统一管理牲畜,即统一购买牲畜、统一放养,并对牧民进行饲养方法培训。

3.3流通领域的合作流通领域的合作主要在购买生产资料和出售畜产品方面。由合作组织直接到产地购买牧草和精饲料,从药厂订购兽药,为牧民成员节省成本;在羊毛销售上与毛纺厂联合,减少了中间环节。

3.4综合性合作方式牧民加入合作社,成员入社可将牲畜以股份的形式加入合作社,草场以流转的形式交由合作社统一使用;一是对牲畜进行优化组合:对成员入股的牲畜进行分类,形成母羊群、种公羊群、育肥羊群、牛群等,由合作社组织统一管理牲畜;二是整合草场:对合作社拥有的草场进行有效整合,按草场分布状况划分羔羊育肥草场、母羊草场(在四季草场轮牧)、后备母畜草场、种公羊草场、综合草场(夏秋草场)等;三是以草定畜:根据草场的承载量,确定放牧数量,并实行划区轮牧,分群放牧;对草场不能承载的牲畜进行舍饲育肥。四是整合劳动力。除管理人员外,将入社成员根据成员的实际情况和生产技能进行分组,形成生产组和服务组。由于分工合作,将节约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可转移到其他产业,或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

合作社产品销售与分配。由合作社畜产品销售,实行统一定价、统一出售;畜产品收入进行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收入分配程序:首先,由合作社统一补充牲畜,达到社员入社时的规模;其次,合作社根据章程规定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第三,盈余部分的60%以上用于成员分配。根据社员入股的牲畜等生产资料的量确定各成员所占股的比例,按股分红。

因此,合作组织的建设,不仅能够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弊端,而且有利于形成规模、形成效益,更有利于使牲畜、草场和劳动力得到有效整合利用。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2.湖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0)

摘要:对品牌导向如何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探索性分析与实证检验,基于文献分析提出理论模型:品牌导向通过影响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来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并受到市场成熟度的调节。通过问卷调查,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了验证。最后根据所得结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员分别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品牌导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收入;层次回归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6.059

TheEffectsofBrandOrientationontheIncomeofFarmers′

ProfessionalCooperativeMembers

FENGJiao-jiao1,2,QINGPing1,WULi-li1,2

(1.CollegeofEconomicManagement,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

2.Rural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ofHubeiProvince,Wuhan430070,China)

Abstract:Theexploratoryanalysisandempiricaltestsweremadetostudytheeffectsofbrandguideontheincomeleveloffarmers'professionalcooperativemembers.Atheoreticalmodelwasestablishedbyanalyzingliterature.Inthismodel,brandguideaffectthefairnessoforganization,thecompetitivenessofproducts,themarketingrisks,andtheincomeleveloffarmers'professionalcooperativemembers.Thematurityofthemarketplayedaregulatingroleintheprocess.Thefirst-handmaterialsbyquestionnairesurveywereusedtoverifythehypothesis.Somefeasibleadviceswereputforward.

Keywords:brandorientation;farmers'professionalcooperative;incomeofthemembers;hierarchicalregression

收稿日期:2014-04-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06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3SC38)

qingping@mail.hzau.edu.cn。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当代经济现状表明,农民收入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6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二者比例为3.28∶1(2005年为3.22∶1),可见城乡收入差距之大。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研究“三农”问题的重点。农民收入的增加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

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和市场波动等各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成为具有高风险的产业[1]。改革开放以来,受制于中国农村实行的,单一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

此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单家独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随着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31万家,实有入社农户2600多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猛发展,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品牌导向如何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解答。主要研究:①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并发展品牌导向之后对合作社组织的公平性、合作社产品竞争力(议价能力和产品质量)、销售风险的影响如何,对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影响如何。②其中是否受到市场成熟度的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结论,对合作社品牌导向提出有益的建议,为农民增收提供方向和依据,同时丰富了合作社成员收入的理论研究。

1理论模型与假设

品牌导向(Brandorientation)最早是由Urde于1994年提出的,且截至目前,他的观点仍具有权威性。他认为品牌导向是指组织通过与目标群体持续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品牌识别的创造、发展以及保护,以能达到品牌上竞争优势的一种组织运作导向。现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有学者表明品牌导向是以品牌作为理论和实践的指导程度及组织看重品牌价值和在建设品牌能力的执行力的程度[6]。

众多报道显示,品牌导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据刘日平[7]的报道,湖南嘉禾合作社品牌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字招牌;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年鉴显示,截至2007年底,浙江省的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56580件,其中农产品中的中国驰名商标1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6件,占全国的20%。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在国内很多地方早已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然而,学术界关于品牌导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尚少。陈玉光[8]针对制约农民增收的多重因素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信誉度和竞争力的建议。史后波等[9]对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提升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合作社中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要以品牌化思路重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规划,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化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与农民利益的关系。陈训明[10]认为在农业品牌化竞争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将会促进其目标的实现。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优势:宏观上,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业效率、增强农村活力,解决“三农”问题;微观上,增加合作社的吸引力,提高自身知名度。

已有的文献研究无疑对本研究具有指导作用,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大多研究是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角度进行的,很少有从合作社社员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从合作社社员的角度对品牌导向如何影响他们的收入水平提出了所要研究的模型(图1)。

1.1品牌导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公平性

品牌导向的程度越高,则组织目标完成率的可能性就越大,员工参与的成就感就越大。而FahriApaydin证实了员工参与对组织公平有正向积极的作用。在非营利组织中,组织策略的品牌导向会维持组织稳定持续增长和扩张[11]。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导向越强,意味着合作社的长期导向越强,因此也更加注重组织的长期建设、生存、发展。而组织长期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组织公平,它通过提高成员的组织承诺直接影响成员的离职意向,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组织的可持续生存、发展。基于以上叙述,提出假设1——H1∶品牌导向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公平性就越强。

1.2品牌导向与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

1.3品牌导向与合作社的销售风险

奚国泉等[15]认为当前的市场,农产品销售方式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具有品牌的农产品正逐步排斥无品牌农产品进入市场。Joseph[18]认为品牌对各种各样的商业组织来说都是强有力的工具,品牌所有者在其产品上正确地使用品牌将促进所得回报的稳定性。品牌在市场中具有信号作用,合作社越强调品牌导向,那么在商业网络中的声望权力(Referencepower)、专家权力(Expertpower)等就越大,因此选择优秀经销商、淘汰不守诚信的劣质经销商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减少销售风险。另外,因为品牌建设起来很难但垮掉很容易,所以品牌建设得越好的合作社越珍惜自己的声誉,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对具有品牌的合作社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也会相应增加,因此降低了合作社经营风险。因此,提出假设3——H3:品牌导向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风险就越低。

1.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公平性与成员收入水平

组织公平性是指工作场所中的公平性,特别是指员工感觉中的公平性。科郎潘泽诺和福尔格认为企业学术界必须重视程序公平性和结果公平性对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的影响。组织相对公平时,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就会较高。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成员感到不公,就会对他们的需要、动机和行为趋向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在员工之间、员工与组织之间出现矛盾冲突,进而影响其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近年来,国内外企管者的研究表明,如果员工觉得自己受到公平的对待,就会对企业产生好感,并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合作社社员的满意度越高,社员的忠诚度越高,同时会带动合作社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敬业度,减少成员的浪费行为,从而提高了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绩效,最终促进了收入的提高,增加成员的收入水平。基于上述叙述,提出假设4——H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公平性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就会越高。

1.5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竞争力与成员收入水平

柯炳生[18]对农民收入问题进行思考时,曾指出当前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小、质量低、价格低,是阻碍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越强,意味着产品的质量越高,而理性的消费者更偏好质量高的产品,因此销售量就会大幅度提高;另外,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越强。合作社社员在谈判和议价能力方面就越具有优势,不会受到收购商的低价打压,因此销售价格会得到保证。在销售量和销售价格都很好的情况下,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自然会提高。基于此,提出假设5——H5: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就会越高。

1.6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风险与成员收入水平

销售风险是指由于推销环境的变化,给推销活动带来的各种损失。销售风险可以分为有形风险和无形风险,有形风险是指可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判断,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评估出其损失大小的风险。如商品削价处理,存货损失均属于此类风险。无形风险则指缺乏依据和价值标准,从而难以判断和评估其损失大小的销售风险。在销售风险较小的情况下,合作社的产品销售渠道稳定,农民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量;由于销售风险较小,销售价格波动不大,生产者也可以根据以往的售价来决定生产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合作社销售风险较小,农产品的生产量会逐渐上升,生产规模的扩大又会反过来减少生产的边际成本,合作社的社员收入水平自然会增加。因此,提出假设6——H6∶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风险越小,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就会越高。

1.7市场成熟度的调节作用

市场成熟度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农产品供给数量明显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市场不景气,物价持续走低,农民增收就缓慢[19]。当市场不够成熟时,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一方面受到前三个假设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也会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最终收入水平就会很难确定会否上升。市场发育程度越高,组织的管理优势、产品优势等经营要素越能够顺利转化为市场地位优势,从而获取更高利润;而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低,虽然组织的管理优势、产品优势等经营要素也能够转化为市场地位优势,但转化程度必然受到非市场因素如不公平竞争、市场歧视、地方保护主义、人际关系的制约而降低,从而制约了企业取得优势市场地位,相应地降低了组织利润,从而也就降低了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所以,提出假设7——H7:相对于市场成熟度较低的情况,市场成熟度较高时,合作社的公平性、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风险对成员收入的影响更大。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1)样本选取。本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品牌导向如何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所以调查对象首先必须是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即为合作社的社员,而且在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部分要具有一定的品牌导向意识。综上所述,研究对象为参加了具有不同程度品牌导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本研究根据合作社发展水平选取湖北、河北、山东3省6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为调查对象。

2)数据收集。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量表主体和个人基本资料。量表主体测量了品牌导向、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销售风险和市场成熟度。量表主体的选项主要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本次调查总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的问卷为567份,剔除这其中的无效问卷后剩下54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超过了90%。

2.2信度和效度检验

2.2.1信度分析Cronbach’sα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值越大证明信度就越高。根据Joseph,Rolph和Ronald的研究,如果Cronbach’sα值大于0.7表示信度相当可靠;如果Cronbach’sα值介于0.35和0.7之间表示信度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Cronbach’sα值小于0.35表示信度偏低,应当拒绝。

本次研究问卷各变量因子分析的信度如表1所示。

表1显示,本研究变量的信度均大于0.65,在可接受范围内。

2.2.2效度分析由于本研究的变量部分为自主发展,因此需进行效度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检验问卷的效度。KMO值等于0.851,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分析结果中的近似卡方为6416.461,df=105,sig.=0.000,可看出,说明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

首先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问卷的显性因子的数据归纳为隐形的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提取,运用了具有最大方差法的正交旋转法进行旋转,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结果见表2。各条目在各自维度下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5,没有出现显著的交叉负载,说明量表的辨别效度较好,而且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均大于60%,说明问卷的聚合效度较好,问卷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

3假设检验

3.1品牌导向对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的影响

3.2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在市场成熟度调解下对成员收入水平影响

以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为自变量,以市场成熟度为调节变量,以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作为因变量,以每个变量的均值采用层次回归对假设进行检验[20]。

1)层次一∶对自变量(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和因变量(合作社成员收入水平)做线性回归Y=a×X1+b×X2+c×X3+常数项。

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F=61.265,P=0.000(<0.05),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非常显著,说明回归拟合度良好(表4)。

Durbin-Watson值为1.556,接近于2,残差满足正态分布。综上所述,模型符合统计要求。上面的模型系数表表明,三个自变量即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都通过了假设检验(P<0.05),表明H4、H5、H6假设成立。

2)层次二∶对自变量(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销售风险、市场成熟度、组织公平性×市场成熟度、产品竞争力×市场成熟度、销售风险×市场成熟度)与因变量(合作社成员收入水平)做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模型∶F值为6.985,回归模型显著性Sig.为0.000(<0.05),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非常显著,回归拟合度良好。Durbin-Watson值为1.609,接近于2,残差满足正态分布,模型符合统计要求[21],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市场成熟度的调节作用对市场竞争力和销售风险的调节作用显著,但是对组织公平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H7部分得到验证。可能是因为市场成熟度只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环境有影响,对于组织内部的公平性影响程度较低,因此不显著。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本研究主要探索的是品牌导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收入水平的影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推导和验证。由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品牌导向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公平性就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风险就越低[22]。品牌导向性越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越注重合作社的长期持续发展,组织的公平性就越强。品牌导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更加注重质量管理,竞争力当然越强。而且,良好的品牌能为合作社产品建立良好的声誉,吸引广大的消费者,从而提高合作社在交易过程中的地位,提升其议价能力,加强合作社的竞争力。随着合作社的品牌建设得越好,声望越高,就越能选择更优秀的经销商,从而降低销售风险。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公平性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风险越小,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就越高[2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公平性越强,就越能够吸引更多社员的加入,使得规模更进一步扩大,降低成本,因此社员收入水平就会提高。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越强,销售量就越多,销售价格越高,社员收入就会增加。合作社的销售风险越小,生产量就会增加,而售价持平,因此促进社员收入水平提高。

相对于市场成熟度较低的情况,市场成熟度较高时,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风险对社员收入的影响更大。而需要说明的是,市场成熟度的高低并不能显著调节组织公平性对社员收入水平的影响,可能是因为组织公平性属于组织内部环境因素,而市场成熟度是外部大环境,只能对合作社外部因素产生调节影响。市场发育程度越高,产品的优势越能体现出来,从而导致社员收入水平的提高。

4.2建议

为了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分别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及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注重组织的品牌建设,以品牌导向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础,将品牌导向融入到生产加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根据本研究的假设1、2和3可得以下结论,合作社应该在管理上鼓励社员的共同参与,做到决策公平;在产品上,以品牌导向的质量要求来指导社员的生产加工,在统购统销的过程中,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良好的质量才能建立好的品牌效应,不可因体恤社员生产艰辛而收购销售不合格的产品,砸了自己的招牌;在销售过程中,应具有充分的信心与买家处于同等的谈判地位,使合作社产品的品牌定位清晰,降低销售风险。

由本研究的假设4、5和6可见,合作社的社员若要提高收入水平,就应严格按照合作社品牌导向的要求和管理来生产加工。社员间要相互沟通,互相帮助,应积极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和响应合作社的号召,对合作社忠诚;生产合格标准产品,提升自我产品的竞争力;参与合作社统一销售,减少销售风险。只有合作社社员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面对大市场的竞争。

假设7的被证实,说明当地政府应规范经济市场,对优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对良好的产品进行宣传,对经营不善的合作社进行有效指导和管理,使市场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2010年9月27日在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R].农业部情况通报,2010.

[2]李钟帅,刘青青,毛轶,等.参加农业合作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丹阳市丹徒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7):52-53.

[3]李曼琳.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基于浙江省仙居县杨梅产业的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8.

[4]刘艳菊,宗义湘,张月辰,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的效果研究[J].乡镇经济,2009(12):77-80.

[5]葛松林,杨菁.关于多品牌策略的几点思考[J].商业研究,2003(12):18-19.

[6]HankinsonP.Brandorientationinthecharitysector:Aframeworkfordiscussionandresearch[J].InternationalJournalofNonprofitandVoluntarySectorMarketing,2001,8(3):231-242.

[7]刘日平.湖南嘉禾合作社品牌成农民增收金招牌[J].农村经营管理,2009(12):29.

[8]陈玉光,多重因素制约下如何增加农民收入[J].探求,2011(5):95-102.

[9]史后波,孙玉,秦穆.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提升探讨[J].云南科技管理,2008(4):81-83.

[10]陈训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福建省25家农业部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东南学术,2011(4):62-71.

[11]FAHRIAPAYDIN.Aproposedmodelofantecedentsandoutcomesofbrandorientationfornonprofitsector[J].AsianSocialscience,2011,7(9):194-202.

[12]HANKINSONP.Brandorientationincharityorganizations:qualitativeresearchintokeycharitySecto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NonprofitandVoluntarySectorMarketing,2000,5(3):207-219.

[13]何玉静.商业银行组织公平性、组织承诺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14]URDEM.Brandorientation-Astrategyforsurvival[J].JournalofConsumerMarketing,1994,11(3):18-32.

[15]奚国泉,李岳云.中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9):65-68.

[16]李然.以企业品牌为导向的品牌战略实施路径[J].企业导报,2011(3):134-135.

[17]皮永生,宋仕凤.产品设计的品牌导向[J].江南大学学报,2005(8):118-120.

[18]JOSEPHA.Branding:Atrendfortodayandtomorrow[J].JournalofProduct&BrandManagement,1995,4:48-55.

[19]柯炳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5-30.

[20]李艳军,赵军.绿色农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生态经济,2009(10):111-113,117.

[21]KELLERKL.Thebrandreportcard[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0,78(1):147-156.

一、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80年代初自发形成、自由发展。2007年7月24日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挂牌,从此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及快速化发展轨道。截止2011年3月,在工商部门依法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85家,按农业生产专业划分,分别为粮食种植业114家、畜牧养殖业85家、水产养殖14家、油茶种植业14家、农机6家、果业51家、蔬菜种植业41家,其它专业60家,几乎涵盖农业生产经营的全部领域,社员数量达到29693人,辐射带动农户8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36%。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1年3月底,全市农合组织共销售各类农产品总额30459.6万元,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3106万元,为社员节约生产成本300万元左右,带动社员年人均净增收500余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余发展迅速,促进了我市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与产业升级,但在移民安置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少、规模小、对移民区发展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移民区开发未能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行有效结合。

二、我市移民区开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能有效结合的主要因素

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的情况下,移民开发未能与农民专业社发展进行有效结合的因素表现在:

一是现阶段移民区开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出发点不一样。移民从经营多年的家园搬到新环境居住,各项基础设施缺失,生产能力受到制约。第一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主要以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农田水利、地方交通为重点,通过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移民用电工程、地方交通工程、移民搬迁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及文教卫生工程等,逐步解决移民用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帮助移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使移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简言之,移民工作一直注重移民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主要扶持基础设施建设。而对移民搬迁后农业产品流通销售方面规划结合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农业市场化而生,以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要内容,注重农业各领域的产业化发展。虽然两者都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但出发点不同,因而结合点不多,导致联系松散。

三、移民开发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必要性

我市移民区开发近年来在移民工作部门的强力推动下,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生产与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渐将工作重点从改善基础设施转移到发展移民区农业生产上来,移民部门迫切需要一个能促进移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手段。而近年的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集中资源、分担风险、共享利益的特点,成为单个农户与市场连接的中介,能提高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近年的迅猛发展后,也遇到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管理与生产技术滞后等瓶颈,也要求有新的力量加入其中,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因而在移民开发进程中有必要探索一条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推进移民安置区开发步伐的新路径。

四、移民区开发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可行性

(一)移民工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差异化合作

移民开发与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进移民区生产生活进步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要载体,在移民工作中,有效的配合,充分利用其优势,进行合作,既可以增强优势,又可以发挥其有市场资源的要素,带动农民产业发展。前者可以想象成整齐划一的集体操表演,后者可以类比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流水线作业。差异化合作则介于两者之间,主要是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不同的责任,但为组成一个有机系统有时也“越俎代庖”,有点像足球比赛后卫做好防守工作外要助攻前场,前锋回到后场得参与进攻,有队友失位的情况下还得有人适时补位。而现阶段移民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更像是流水线作业,各负其责、缺少协调,没有相互参与到对方工作中去。

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移民部门要主动与农业部门加强协调沟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差异化合作。例如国家对移民的支持力度比较大,有较为充足的扶持资金,可以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渠道,在资金上扶持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移民区土地等生产资料相对较少,移民加入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可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上积累了许多经验,所以发展生产的移民项目可以更多地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来实施,使移民资金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跨区域的特性,可将移民区与非移民区、移民与非移民联合在一起,使非移民也从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得到国家移民政策的好处,也

有利于移民与非移民的利益协调。

(二)参与式发展理论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移民区开发中的作用

传统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对发达地区发展道路的模仿,制定一套发展计划,在贫困地区自上而下地推行,就能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但很多计划往往因为在许多细节上与当地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相悖,而使贫困地区发展刚刚起步又陷停滞,未能实现最初的目的。参与式发展理论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强调所有受益人对发展项目设计、实施、监督的全过程参与,使发展项目能满足民众的需要,公正、平等的实施。

一直以来移民区的开发都由移民部门强力介入、行政推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其中隐含的是传统发展理念。为了使移民开发走上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改变我们的发展理念的时候了。若从参与式发展理论的角度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移民区开发十分有效的载体。

第一,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受益人在决策及选择过程中的介入。移民区开发要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作用,每一个移民都参与移民区开发计划的制定过程不现实,但不同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代表移民的要求主动与移民部门充分协商讨论,共同制定移民区开发计划。

第二,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乡土知识及其创新,当地群众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充分地将他们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发展项目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本土社会环境中产生并发展的经济组织,了解当地人的所需,充分掌握了本土知识并能集思广益发展创新。

第三,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就有集中资源的特性。推动移民工作,提高移民地区生产生活水平,优化利用好有效资源,调动移民部门参与指导移民搬迁区农民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好政策,鼓励发展。

第四,参与式发展理论强调发挥受益人的能动作用和增强责任感。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作为移民发展致富的载体在推进移民区开发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会各尽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施行。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事物,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扶持这一新生事物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对有贷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给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和操作方面的误区,亟待改进。

防止农民专业合作社挤占挪用会员贷款和变相套取银行贷款。从我们对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情况看,存在着部分合作社挤占会员贷款和变相套取银行贷款的现象。如某养鹿合作社,前身是以养鸭为主的村集体组织,在前些年套取银行贷款后,养鸭产业化为乌有,现在摇身一变又成了养鹿合作社,而银行的养鸭贷款成了呆死账。该合作社现已取得部分银行贷款,还要银行增加信贷支持。我们调查中发现,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合作社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挤占会员贷款和变相套取银行贷款的问题。

面对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积极扶持的同时,也要审慎发放贷款。一要做好贷前调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合规性及运作的有效性进行严格贷前调查,包括对成立的合法性、运作的合规性、发展前景、诚信状况、市场风险等进行详细的贷前摸底调查,对不具备规定条件的“空壳社”、有严重问题的合作社和变相套取银行贷款的合作社要坚决排除在外。二要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成立或聘请相应的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贷前信用和市场风险评估,对不具备实力、不诚信的高风险合作社不给予贷款。三要严格把好审核关,成立专门的合作社贷款审核机构对合作社贷款进行审核,只对符合条件又有发展潜力的合作社给予贷款支持。四要做好贷后检查和后期帮扶工作,积极防范贷后资金风险。五要树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典型,对有一定实力、合法合规经营、内部管理完善、运行良好、有发展前景的合作社在信贷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以点带面,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辽源银监分局东丰办事处)

THE END
1.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推介全国首个种业振兴贷款产品本网讯 1月16日下午,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计划财务司联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产业客户部,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向种业企业推介全国首个种业振兴专项信贷产品“种业振兴贷款”。国家农作物、畜禽、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各省优势种业企业和省级种业管理部门、农发行系统相关单位累计23万人次线上参加推介会。 https://www.agri.cn/zx/nyyw/202501/t20250117_8706880.htm
2.河北养殖业补贴政策(河北养殖业补贴政策最新消息)畜牧业养殖补贴养殖补贴的政策标准是:每头补助50元。以上补助,必须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自繁自养场,由畜牧部门验收合格后,由财政兑现补助。 农村养殖补贴标准具体如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补助金额:10万80万元,往年申报时间:23月;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补助金额:50万150万元。 http://hebxmw.com/view.asp?nid=33939
3.最新农场农业工作总结(16篇)四是抓好重点。重点要抓好抢排抢收抢管、畜牧业生产、动物疫病防控、种养业灾后管理等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 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技术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科技培训工作形式有待创新等等,还有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致使农业抵御https://www.sanlidao.com/gongzuozongjie/39789.html
4.畜牧业贷款政策法律知识畜牧业贷款政策 -法律知识 2023-03-15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5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处理受保护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86285622917658444.html
5.济宁:按揭畜牧业“贷”动乡村振兴为破解养殖户融资难题,邹城市田黄镇打破传统畜牧养殖业自建自养模式,以龙头民营企业为实施主体规划投资建设1500余亩的养殖园区,养殖户以“按揭购买”模式“拎包入住”,盈利后逐步偿还贷款。 济宁晟兴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卫:“老百姓首付出资10万元,剩下的25万元走按揭畜牧业贷款,统一采购、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https://m.jnnews.tv/p/1076707.html
6.002714牧原股份最新消息公告正点财经主承销商: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限售流通A股(万):165589.58│行业:畜牧业 电话:0377-65239559 董秘:秦军 │主营范围:生猪的养殖与销售 ───────────────┴──────────────────── 公司近五年每股收益(单位:元) <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与本公司无涉.> http://www.zdcj.net/zuixinxiaoxi/002714.html
7.全新起航?.?:中国畜牧业协会:牛肉过度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27日,商务部发布了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的公告。记者就进口牛肉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畜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 问:我国牛肉进口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答:近些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牛肉的消费需求旺盛。由于国内外牛肉价差距大,刺激牛肉进口量持续增加。2013年牛肉进口量还不到30万http://wap.reg.zgvhnm.cn/
8.农行个人贷款申请15篇(全文)农行吉林省分行于2009年4月成立了国内首家畜牧业贷款中心,在配套制度建设、担保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其中包括通过吉林省政府的支持,创建相关的畜牧业担保公司。于峻峰告诉记者,吉林已经成立了多家准入底线在500万以上的担保中心,具体做法是政府出面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自主出资,同时政府参与注资,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xzmlgj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