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亚牧场在中国拥有7个万头牧场,其中5个在山东省,2个在内蒙古东部。至今年6月底,总存栏79172头,其中后备奶牛存栏36000余头,占整个牛群比例的46.5%。同时,澳亚在印度尼西亚拥有2个8000头牧场。
澳亚牧场将后备奶牛分为哺乳犊牛、断奶犊牛以及6-9月龄育成牛、10-12月龄育成牛、13-21.5月龄青年牛和21.5月龄至产犊前3周的青年牛。在断奶以后,后备奶牛主要根据月龄和体高进行分群,青年牛产前60天则进入干奶牛、围产牛的饲养管理程序。
三、各阶段后备奶牛饲养模式
哺乳犊牛:犊牛岛,露天或隧道式通风牛舍。
断奶犊牛:小群饲养,自然通风牛舍。
小育成牛:中等规模分群饲养,自然通风牛舍卧床运动场。
大育成牛:大群饲养,自然通风牛舍+卧床+运动场。
四、各阶段后备奶牛饲养目标
4.1犊牛生产及健康目标
澳亚牧场犊牛生长指标监测情况
指标
牧场平均值
初生重,kg
38.3
平均断奶日龄,天
61
2月龄体重,kg
94.6
0-2月龄日增重,kg
0.897
3月龄体重,kg
121.2
2-3月龄日增重,kg
0.88
断奶前7日平均采食量,kg
1.2
备注:每月进行一次生长指标测定,抽检样本量为此类牛群存栏量5%
4.26-23月龄后备奶牛饲养管理目标
1)13月龄配种:体高≥132cm;体重>380kg;
2)23月龄产犊前:平均体重≥680kg;体高≥142cm;
3)0-23月龄的淘汰率与死亡率之和<10%;
4)青年牛繁育指标:21天怀孕率≥40%,21天发情揭发率≥75%,21天情期受胎率≥55%;
5)平均产犊月龄:22.5-23.5月;
6)头胎牛平均高峰期产量≥45kg/cow·day。
澳亚牧场6-23月龄后备奶牛生长监测情况
五、各阶段后备奶牛饲养管理
5.1接产管理流程
5.2哺乳犊牛管理
5.2.1新生犊牛管理
1)去除口腔、鼻孔内的粘液;
2)擦干体表的粘液;
3)脐带消毒:犊牛出生后立即用10%的碘酊消毒,然后第一天每次喂初乳时消毒一次,第二天、第三天每天各消毒一次;
4)母子要在半小时内分开,及时将母牛转走,出生后保证10小时内安排挤完初乳,及时冷藏;
5)打耳标:犊牛出生后立即打耳标并记录产犊信息;
6)称重:以上的护理工作做完后进行称重,并记录;
7)母犊留养标准:要求新生犊牛健康,无疾病,弱犊视情况留养;体重≥25kg留养(主管负责);
8)填写产犊记录表:每次产完犊牛后及时填写产犊记录表。
5.2.2初乳管理
2)初乳的质量:患乳房炎牛的初乳、血乳等异常初乳必须弃掉。使用电子折光仪测定初乳的质量,Brix>25代表初乳达到优质,25>Brix≥22表明初乳质量较好,22>Brix≥20表明初乳质量合格,而当Brix<20时,认为初乳质量不合格;
3)初乳的保存:达到合格以上的初乳,立即封装到2L或4L的初乳袋进行巴杀(60℃,1小时),饲喂剩余的初乳进行保存(4℃保存3天,-20℃保存一年);
4)初乳中甲醛的添加:合格的初乳每升添加1.25ml甲醛(36%-40%),封装并记录初乳质量和日期。新鲜的初乳要马上饲喂犊牛时每升初乳里添加1.25ml甲醛,均匀的撒在牛奶里,立即混匀。巴杀后的初乳储存时不需要添加甲醛;
5)初乳的解冻:初乳解冻时提前24小时放在4℃的冷藏箱解冻,然后再放在恒温水浴锅(温度<55℃)中解冻。
5.2.3初乳及常乳的饲喂
提倡的初乳灌服方式
禁止的初乳灌服方式
5.2.4开食料与饮水管理
5.2.5犊牛岛、牛舍及用具管理
1)犊牛岛(舍)的卫生管理
①每批犊牛断奶后垫沙必须彻底清理,下一批犊牛垫沙必须是干净的新沙;
②冬天的垫草、垫料必须每天进行检查、添加。
2)犊牛用具管理
①每批犊牛断奶后,犊牛岛及其它用具必须用高压水枪彻底清洗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犊牛岛及用具严禁用于下一批犊牛;
②每天保证奶桶、精料桶、水桶的干净;
③工作人员每天喂完牛奶后洗刷奶桶、奶罐,先用清水洗刷一次,然后用洗洁剂(酸碱液)泡5--10分钟,再用清水(热)冲洗,直至无洗涤剂味为止。
3)犊牛笼的摆放
①放间距不得小于0.5m;
②按犊牛出生日期依次放置犊牛;
③每批犊牛断奶出栏后,用高压枪彻底清洁犊牛笼。彻底清除犊牛笼下面的垫料并更换新的垫料,放置新一批犊牛。
4)巡圈
④工作人员每天观察犊牛的精神状况。如发现犊牛腹泻、高烧、眼病、蹄病、关节炎、脐带炎等马上进行治疗,做好治疗记录。
5.2.6去角和去副乳头管理
1)去角
使用电烙方法在犊牛出生后15-21天内去角。去角后用蹄泰敷在去角处,预防感染。(部分牧场在犊牛出生后第三天用去角膏进行去角,效果也较为理想)
2)去副乳头
犊牛出生15-21天后剪掉副乳头,断奶时再剪一次。副乳头剪除后要严格使用10%碘酊进行消毒。
5.3断奶过渡期管理
5.3.1犊牛断奶过渡期管理关键点
1)从第53天开始断奶,每天减奶1L,到第60天完全断奶;
2)犊牛连续3天采食量达到1.2kg/d时断奶,开食料采食量不够时继续保持喂奶,延长断奶日龄;
3)犊牛断奶后,在犊牛岛或原圈停留7-15天,并继续饲喂原犊牛开食料,后转到断奶牛舍;
4)切忌断奶后立即转圈;
5)犊牛在满60±3日龄时对其体重、体高等生长指标进行监测(每月做1次);
6)犊牛断奶的标准还要考虑犊牛断奶前的体重、身高、健康状况等,犊牛是否可以断奶是一个对其综合指标的考量。
5.3.2断奶过渡期饲喂管理
5.4断奶犊牛饲养管理
5.4.1断奶犊牛饲喂管理
1)90-120日龄犊牛饲喂管理
2)120-150日龄犊牛饲喂管理
3)150-180日龄犊牛饲喂管理
5.4.290-180日龄犊牛饲养模式
90-180日龄犊牛采用小群饲养模式,一般以8-16头为一个小群进行饲养。另外,在饲喂刚断奶的犊牛(断奶后第1周)时应该注意要在犊牛栏里面的料槽补料。因为刚断奶的犊牛对犊牛舍不适应,如果断奶补料时直接给到犊牛栏外面的料槽上,很多断奶犊牛不会选择去采食。
5.56月龄至产犊饲养管理
5.5.1饲喂管理
1)饲喂次数:6-10月份最少饲喂2次,其他月份1-2次;
2)饲喂量及剩料量的控制:不限饲,保证22小时有料,精料的能量要低;
3)粗饲料切割长度:一般要求在3.5-4cm;
4)TMR干物质:一般要求在40-44%之间;
5)推料次数:泌乳牛每小时至少推料1次,青年牛可每2小时推料1次;
6)每月1次分群:每月根据体格的大小进行分群,按比例抽测各阶段的体重,及时淘汰生长状况较差的牛只。
5.5.2各阶段日粮蛋白和能量指标
六、后备奶牛各阶段免疫流程
精彩预告
接下来我们将会为大家整理推送中国后备奶牛培育协作创新平台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曹志军关于《奶牛母子一体化关键技术》的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