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房”问题是指一些工商企业和个人借建设施农业、农业大棚之名,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违法违规建设“私家庄园”等非农设施的行为。其本质是改变土地性质、用途和农业生产功能,是触碰耕地保护红线的农地“非农化”违法行为,其本质是农地“非农化”。
二、为什么要整治“大棚房”问题?
整治“大棚房”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遏制农地“非农化”,保护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先后组织3次全国性清理整治,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常态长效监管机制,防范杜绝“大棚房”问题反弹。这是加强耕地保护、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通过整治“大棚房”问题,恢复耕地的农业用途,保护耕地,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三、整治“大棚房”问题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四、判断是否“大棚房”问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围绕四个是否:是否以设施农业为名、是否占用耕地、是否改变用途、是否超标准建设看护房。
五、“大棚房”问题整治整改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主要包括恢复设施农业用地备案用途、完善补齐备案手续、拆除违法违规设施并恢复土地原貌(复耕)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同一问题的不同设施,可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处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