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又
被称为电子标签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它是近些年来国际上迅速
发6展起来的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可通过无
标和识别系统之间建立机械上或者光学上的接触,具有高精度、
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信息存储能力强、操作方便、抗干扰等优
点,通常有低频(125K134.2KHz)、高频(13.56MHz)、超高jianda
频、微波等技术在生活中应用领域广泛,如:物流运输、供应链
管理、出入境检查、储物管理及流水线生产管理等。
1、RFID电子标签系统组成
一般来说,RFID电子标签系统由三部分构成,包括:读写
器、应用系统、射频标签。
射频标签:包括天线和芯片,在每个芯片里有特定的识别码,
识别码中有所约定存储的电子数据,而对于一般的实际应用,射
频标签要粘附于被识别物体的表面上,以实现信息集中对应。
读写器是实现读取和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其根据需要并使
用相应协议进行工作。其形式有手持、固定的两种,通过网络通
信系统进行通信,从而完成对射频标签信息的获取、解读、识别
以及数据存取管理等。
应用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信息的存储和管理,并可对标签
进行读写的控制。
2、RFID电子标签工作原理
RFID的工作原理如图2-13所示,计算机控制端通过发送指
令使读写器工作,读写器将内部存储的数据经过调制后再将一定
频率的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发送至外界,若是目标对象上的标签在
此射频信号波及的范围之内,则会产生感应电流,然后标签把反
馈信息再送至读写器,经过解调后还原出标签的数据传送给计算
机
3、RFID电子标签分类
RFID标签芯片体积较小,厚度不超过化35mm,最小表面积
为3mm2,它由芯片和天线构成,可印制在塑料、纸张、玻璃、
纺织品等包装的材料上。
若将RFID标签按照能量供给方式可分为有源标签、半有源
标签和无源标签。(1)有源标签:含有电池,能够主动的向阅读
器发出信息;
(2)半有源标签:虽然含有电池,不过这里电池的能量仅用
来维持芯片内部的循环,不用做向阅读器激发能量的功能;
(3)无源标签:不含有电池,仅仅通过阅读器发送来的能量
传给标签,再将标签激发,
若将RFID标签按照系统工作的频率,可分为低频
LF(125kHz-134kHz)、高频HF(13.56MHz)、超高频
UHF(860MHz-960MHz)和微波(2.45GHz、5.8GHz)。其中低频和高
频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实现数据通信,读写距离一般不超过1m。
而超高频和微波使用电磁波反向散射的原理,其读写距离可达
10m,有源标签能实现更远的读写距离。
4、RFID
RFID射频识别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多种领域,包括身份识别、
防伪鉴定、危险品管理、物流管理等等,得益于它自身的多种优
势;
(1)体积小:RF瓜标签体积小重量轻,形状也不受限制,适
合多样化的发展,
(2)环保:RFID标签中可化重复循环使化标签中的信息可队
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反复利用利于环保,
(3)快速识别:在进行扫描等读写操作时,不需要很近的距
离就可完成,速
(4)内存大:RFID标签是一种电子标签,其具有存储记忆容
量大的优点,一维条形码的存储容量是50Bytes,二维条形码最
大是3000Bytes,然而RFID最大容量则达到数MB
(5)耐久性能好:RFID电子标签异于传统标签的一大优势是
抗破坏性能要高很多。RFID标签在受到水、日晒、撞击摩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