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4年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有关问题通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单位:

为做好2014年度全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根据河南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2014年度河南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有关问题的通知》(豫职改办〔2014〕4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职称评审工作总体安排

按照全省职称工作统一部署,2014年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从9月份开始至12月15日前结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从10月份开始至12月31日前结束。

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审核

(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和职数审核工作,按照《河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豫人社〔2010〕152号)、《河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办法》(豫人社职称〔2011〕20号)、《关于省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豫人社函〔2013〕24号)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原则上以本单位当年6月30日前在编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基数计算。因国家政策性安置、引进人才等事由,经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同意,按照政策原则和规定程序进入事业单位的正式在册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结构比例基数计算。

(二)事业单位现聘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比例未达到控制标准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分别按每年2%、3%左右的增幅逐年逐步到位;超过控制标准10个百分点以内的,按照“退二进一”进行审核;超过控制标准10个百分点以上、15个百分点以内的,按照“退三进一”进行审核;超过控制标准15个百分点以上的,原则上当年不再审核申报职数。因事业发展等因素确需审核申报职数的,由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写出书面报告,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后方可申报。审核工作继续坚持集中限时办理、一次审核完毕、当年不再调整、对单位不对个人。各单位在报批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之前,要严格按照“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的推荐制度开展推荐申报工作,对申报人员进行排序公示后,将申报人员排序表报市人社局职称处备案。职称处将于9、10月份对全市事业单位推荐申报工作“五公开”情况进行抽查。

市直事业单位结构比例审核需提交的材料:上年度《结构比例审核表》、编制部门批文、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发放明细表或工资变动花名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表、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库、《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变动情况汇总表》及变动的有效证件、《事业单位职称申报人员排序表》、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方式一打印的《河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审核表》一式4份。

三、学历认证问题

所有申报职称人员,均须提供学历认证资料。各单位、各部门要对申报人员提供的学历认证资料进行认真查询,严防学历造假,审查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学历认证方式请登陆“郑州职称网”查看《关于郑州市申报职称人员学历认证的有关说明》。

四、论文检索问题

论文检索可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国内主流数据库网站上进行检索,也可以在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期刊出版单位的网站上进行检索并打印检索页。合法期刊出版单位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首页“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进行检索。

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

根据原人事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96号)和《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等政策规定精神,从2013年起,将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作为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今年申报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时须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六、任职年限的计算

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其任职年限计算截止到当年12月31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其任职年限的计算截止到当年9月30日。比如,有聘任要求的系列(专业),今年申报高级职务人员其任职年限要求5年以上的,应在2009年6月30日前取得低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于2009年9月30日前聘任。申报中级职务人员其任职年限要求4年以上的,应在2010年6月30日前取得低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于2010年12月31日前聘任。任职年限要求不同的以此类推。

七、有关政策调整

(一)关于转换系列或专业申报问题

1.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不同专业同级转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岗位变动(包括系列变动和同一系列不同专业变动),须在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合格,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并取得现岗位工作业绩,可申报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不同专业同级转评,取得与现工作岗位一致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结合的系列需职务聘任后方可同级转评。

2.转岗后晋升。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不同专业同级转评满1年后,且转岗前后任职年限连续计算达到相应要求,方可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业绩成果须为转岗后与从事专业一致或相近的业绩成果,转岗前的业绩成果可适当参考。

高校、中专、技校、党校教师内部同属文科类或理工科类的专业不需转评可直接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文、理工科之间转换岗位和医学、外语、体育、艺术等特殊专业需同级转评满1年后方可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小学教师不同专业转评、晋升按有关政策执行。

(二)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评价有关问题

2.为了规范申报推荐工作,自2014年起,根据省职改办要求,市教育局、各县(市、区)要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统一的推荐办法。推荐办法应以《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为基本依据,在广泛征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制定。制定推荐办法时应给用人单位一定的自主权,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市教育局、各县(市、区)在9月20日前上报推荐办法,待省职改办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申报推荐和结构比例审核工作。

(三)关于研究生上学期间任职年限计算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全日制研究生上学期间不能计算为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晋升的任职年限。

(四)关于高级经济师的评审问题

今年高级经济师不再实行考评结合,可直接申报参与评审,评审条件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评审条件可登陆“河南职称网”查看(豫人职〔2014〕10号文件),原评审条件(豫人职〔2008〕23号)废止。

(五)关于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学科设置问题

根据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和我省实际,对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的学科名称进行了调整和规范。调整后的学科如下:

哲学(新增)、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名称德育)、就业指导、教育学、心理学(新增)、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新增)、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新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新增)、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新增)、食品科学与工程(新增)、作物学(新增)、园艺学(新增,原名称农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新增)、中医学、药学(新增)、中药学(新增)、护理学(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新增)、工商管理(新增,原名称管理学)、公共管理(新增)、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原名称音乐)、戏剧与影视学(新增)、美术学、设计学(新增)等54个学科。

八、报送市职改部门进行资格审查的材料

(一)以县(市、区)、市直主管部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单位,报送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分系列、级别、专业和评审类型规范打印的《河南省年度系列申报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查表》(一式4份)。《资格审查表》中的“外语考试情况”一栏中须注明考试的年度、等级、考试成绩(考试合格或免试)情况,“学历详情”中须注明毕业院校、毕业专业。经审查合格后,2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留存,1份报相应评委会所在部门,1份呈报单位留存,同时接收申报人员从《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上报的txt格式申报信息的电子文本。

(二)申报人评审表、评审简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学历证书(学历须提供学历认证报告或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职称外语考试成绩通知书(外语考试合格证、免试审批表)、业务考试成绩、继续教育证书等有关证明等原件。

(三)中央、省驻郑单位或外市委托我市代评的人员,须提交主管部门或外市人事职改部门出具的委托代评函。

九、报送各系列中、高级评委会的材料

(一)经职改部门资格审查合格的《河南省年度系列申报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查表》。未经职改办部门资格审查的材料,各评委会承办部门不予接收。

(二)呈报单位报送材料的目录(清单)一式2份(主要内容为:单位名称、评审材料总数、分专业材料数、破格人数等),1份报相应评委会所在部门,1份呈报单位留存。

(三)申报人所在单位开展“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情况报告1份。

(四)个人和用人单位签字、盖章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一式2份,1份报相应评委会所在部门留存,1份呈报单位留存。

(六)经单位审核、使用《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规范录入、打印的《评审简表》(高级35份,参加答辩人员45份;工程、中专、中小学系列中级30份,其它系列中级22份,参加答辩人员35份)以及同内容的txt格式申报信息的电子文本。

2.《评审简表》中的“学历”一栏中须明确填写“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详情”部分应填写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未详细填写的不予受理)。

4.申报人员对兼任行政职务情况应如实填写,故意隐瞒行政兼职情况的,视为弄虚作假。

5.《评审简表》工作简历一栏应如实、连续填写个人工作经历,包括借调、离职进修、支教等。

6.《评审简表》业绩成果中的各类表彰奖励项目须注明相应表彰文件的文号(未注明表彰文号的业绩成果不予认可)。

(七)参加答辩的人员个人业务自传一式10份。

(八)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原件、复印件各1份(申报中级不需要复印件)和新版《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经同级人社部门审验合格)。

(九)第一学历证书及符合申报要求的最高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各1份(申报中级不需要复印件),学历认证报告原件、复印件各1份或在有效期内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有效期须延长到12月31日)。属于补发、换发的毕业证须同时提交学籍档案;毕业证丢失的,应由单位出具查档证明并提交人事档案。

(十)任现职以来(高级任职年限超过5年的,为近5年;中级任职年限超过4年的,为近4年)年度考核登记表原件或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复印件。非国有单位未进行年度考核的,由所在单位提供书面证明。

(十二)任现职以来获奖证书、专利证书、成果鉴定证书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主要业绩材料原件、复印件各1份(申报中级不需要复印件)。

(十三)任现职以来正式发表、出版的代表性论文、著作原件和检索页。申报系列有论文鉴定要求的,申报人须指定论文鉴定篇目,其中,申报中级、副高级职务的鉴定1篇,申报正高级职务和破格申报人员鉴定2篇。

(十四)申报系列评审条件中所要求的其它材料、证明,以及其它代表申报人学术、技术水平的材料原件。

(十五)下列有关人员另须提交的材料:

1.从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提交证明其原公务员身份和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任职通知原件。

2.非公有单位的人员,提交证明本单位性质的有效文(证)件和确认本人为该单位员工的有效证明原件。

3.申报高校教师高级职务的人员提交1章教案,申报高级实验师的人员提交2份实验教案(复印件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申报直接认定副教授的人员提交1章教案和教学录像以及文件规定的其它材料。

(十七)中、高级申报材料报送要求(中小学系列除外)

十、有关要求

(三)非公有单位、外来人员职称申报。非公有单位人员可直接到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申报。人事档案存放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经办机构的,可通过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军转干部管理服务经办机构申报。市外和中央驻郑单位的人员,须提交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改)部门或中央部(委)人事部门等有委托资质部门出具的委托代评函,经批准后方可参加我市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市外来郑人员须按规定办理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后,方可参加我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

(四)加强中、高评委专家库建设。根据《关于建立河南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的通知》(豫人职〔2001〕15号)和《关于进一步完善河南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专业组)专家库的通知》(豫人职〔2002〕25号)要求,认真做好中、高级评委会专家库候选人的推荐工作。进一步扩大评委遴选范围,打破所有制界限,打破系统限制,注重遴选系统外高水平的本行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优化评委队伍结构,同时加强对专家库人员的管理,对已办理退休手续、已调离本单位、已脱离本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以及不能正确履行评审工作职责、群众有反映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出专家库,确保专家库成员的质量。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请于2014年9月30日前,把《河南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候选人推荐汇总表》一式3份加盖单位公章,连同通过《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职改办或单位版软件录入的电子文本一同报送市人社局职称处。

(六)规范申报推荐程序。用人单位要严格按照《关于规范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豫人职〔1997〕11号)规定的“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的程序和要求开展申报、推荐工作,切实做到职称政策、空岗情况、申报人业绩条件、推荐办法、推荐结果五公开。要成立相应考核推荐领导小组,依据申报人员的人事档案、专业技术档案、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业绩成果、日常考核和实际贡献等,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在民主测评和专家评议组评议的基础上确定人选,单位集中公示无异议后,方可由所在单位逐级推荐上报。对群众有异议的材料要进行认真复核,增强申报材料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自觉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纪检监察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

(八)进一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严肃职称工作纪律的通知》(豫人〔2002〕30号)、《河南省职称评聘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豫人社职称〔2013〕18号)等有关规定,在职称申报、推荐、审核、评审、聘任等环节中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负责”的办法,对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的人员,对存在审核把关不严、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公示、超范围评审、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违反职称政策规定行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要逐级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九)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各级职改部门、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健全职称工作制度,严格职称工作程序,严肃职称工作纪律,精心组织推荐和评审工作。要广泛宣传职称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优质服务。要认真受理、答复专业技术人员的咨询,对能够直接答复的要及时答复,不得借故推诿搪塞;对没有政策规定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汇总,报省职改办研究后答复。

(十)单位和个人可到“河南职称网”(www.hnzc.gov.cn)或“郑州职称网”(www.zzzcw.com)免费下载《河南省职称工作信息系统》个人版软件进行录入、打印《评审简表》和《资格审查表》。所有省、市有关职称文件和申报评审条件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业务考试报名表、免试表等均可到“郑州职称网”查阅或下载。

(十一)卫生系列、计划生育专业高级申报材料报送的具体要求,请按照《关于2014年度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专业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豫职改办〔2014〕39号)文件执行。中小学申报材料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THE END
1.畜牧兽医期刊征稿启事!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全收录!畜牧兽医职称评审、毕业论文发表等难题,我们帮您解决。我们联合多家正规杂志和资深导师,提供真实期刊发表服务,确保您的学术成果得到认可。更低费用、更快速度,让您轻松评职称或完成学业要求。如果您不会写兽医职称论文,或者文章重复率过高。如果您不知道如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NjM3Mjk2Nw==&mid=2247622887&idx=6&sn=e9d34b67c11d9a118fd0a96d0d89c64c&chksm=ea54086e96290c4bdb7aa257708633edf6f75100dc921875839a29d3e1f6c2d15a57fe3abe91&scene=27
2.全文不同时期牛羊的饲养管理要点及疫病的防治方法(畜牧学论文)摘要:集约化养殖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羊肉产品质量的要求开始逐步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各大养殖场养殖人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牛羊饲养管理技术和牛羊疾病防治技术,目前我国牛羊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冬季疾病主要有风湿症、巴氏杆菌病等,并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牛羊养殖的各种规章制度来展开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牛羊市场的需求https://www.91xueshu.com/l-xmxlw/66743.html
3.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兰州大学研究生院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位论文工作,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根据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87)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指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包括含同等学力人员申请者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撰写的硕士学位https://www.360docs.net/doc/4380257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d.html
4.第一部分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及填报注意事项学历提升(2)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指以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术 型学位者和高等学校教师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者。 (3)硕士专业学位:以各种攻读方式获得硕士专业学位者(含同等学力人 员申请硕士专业学位)。 1.2 有关说明及填报注意事项 http://xueli.en369.cn/zikao/1711292427319984.html
5.小学英语教学小论文题目有哪些英语教育学的论文题目,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论文,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考试题,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反思800,小学英语最新论文题目,最新小学英语论文题目,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反思,英语教育教学论文题目,浅谈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小学英语四年级,小学英语四https://www.aizhinengxiezuo.com/news/biyelunwen/580204696481861.shtml
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关于发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 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 ”,按要求填写相关申请信息,在线生 成《面上资助申请书》并提交。 提示: u 申请截止日期前,如申请人对已提交的申请有修改需求,需由 审核单位逐级驳回。 4.材料审核 设置院系分级管理权限的流动站设站单位及园区工作站 设站单位须先由院系或https://www.mxcwl.com/news/detail/7566.html
7.2022吉林农业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第四轮)吉林高考资讯12月15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1年吉林省研究生科技论文演讲比赛(决赛)落下帷幕。来自全省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2名研究生进入决赛,我校3名研究生入围,居省属高校首位。最终,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农学院博士研究生姜浩的演讲《调控播种量与施氮量构建水稻旱作合理群体结构》获一等奖,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张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3561105.html
8.关于邀请参加2024年“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博士后论文提交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31日。 结合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一)生物育种领域创新 (二)现代畜牧业领域创新 (三)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领域创新 (四)现代农机装备领域创新 (五)智慧农业领域创新 (六)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创新 (七)绿色食品领域创新 (八)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创新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article?inid=38d0f9f7-e609-4ea8-8576-ce9d6197447c&catname=%E9%80%9A%E7%9F%A5%E5%85%AC%E5%9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