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的农牧业大区,一直以来都以其广袤的草原、丰饶的自然资源以及优质的牛羊肉而闻名。这里的牛羊肉以其肉质细腻、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都有着强大的竞争力。
然而纵观当前市场,内蒙古的牛羊肉产业仍面临着深加工、产品创新、市场细分等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牛羊肉产品的深度加工、熟食化、餐桌化、休闲化等创新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亟需产业转型和升级。
一、内蒙古牛羊肉深加工滞后,市场亟需创新突破
内蒙古自治区的牛羊肉资源丰富,每年牛羊肉的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享有“粮仓”“肉库”“奶罐”等美誉。在这里,全国5.7%的粮食、15%的牛羊肉、19%的牛奶产自内蒙古。2023年,内蒙古主要肉类产量285.4万吨、牛奶产量792.6万吨,牛羊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牛羊核心育种场数量更是保持全国首位。然而,尽管产量可观,牛羊肉的深加工水平却远未达到市场的需求。
据业内数据,内蒙古自治区牛羊肉的深加工率仅为20%左右,远低于猪肉(50%以上)和家禽类(60%以上)的深加工水平。相较于猪肉产品的多样化,牛羊肉产品的加工形式显得单一,主要集中在鲜肉、冷冻肉以及传统的风干牛肉干等形式,缺乏高附加值、高品质的深加工产品。
**熟食化、餐桌化和休闲化**是近年来食品行业的重要趋势,但目前内蒙古的牛羊肉企业在这方面的创新不足。比如,许多企业虽然生产了风干牛肉干、羊肉干等产品,但这些产品的品类、口味和规格SKU单一,缺乏休闲化、场景化形态,更缺少品牌化、个性化形象,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而相较之下,猪肉和鸭肉等产品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则较为迅速,不仅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在便捷性、风味、营养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
二、内蒙古牛羊肉产业面临的挑战
内蒙古牛羊肉产业目前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产品单一,缺乏深加工理念**
当前,内蒙古的牛羊肉深加工产品大多是基础性的产品,如冷冻肉、风干牛肉等。深度加工产品如即食、即烤、即炖、即食牛羊肉等,开发相对滞后。传统的风干牛肉和羊肉干虽然市场需求稳定,但随着消费者口味的变化,传统产品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更多企业还是被称为“屠宰厂”,而不是“牛羊肉食品厂”,根本就是缺乏终端化、消费化的定位。其实关键不在于买不到深加工设备或找不到深加工产品研发机构或专业人员,主要还是在于经营“屠宰厂”只做屠宰和初加工会更“省事”的“惯性理念”在作祟。
2.**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与猪肉、禽肉等产品相比,内蒙古的牛羊肉产品普遍存在附加值较低的情况,虽然消费者对于高端牛羊肉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市面上缺少像意大利干酪、腌制牛肉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内蒙古的牛羊肉企业绝大多数还是以屠宰、分割后销售给大型经销商和餐饮企业的方式销售的大宗商品。就拿主流产品“羊肉卷”来说。多数是“10斤”或“5斤卷”。这两“卷”主要是和餐饮企业,而不是和家庭消费者,家庭消费者无法一次性吃完一卷羊肉。从冰箱里拿出来融化两个小时,只吃了2斤,剩余的又放在冰箱里冷冻,过几天又拿出来融化…,循环往复三遍再好的草原羊肉也称为“僵尸肉”。
在外面对某地区草原羊肉协会的调研中我们得出,羊肉屠宰加工企业只有约5%的产品是面向终端市场的小包装、小规格产品,而95%的产品都是销售给经销商或餐饮企业的大宗货。
3.**缺乏品牌化建设**尽管内蒙古牛羊肉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品牌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很多企业的产品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和特色,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只知道以打“内蒙古大草原”的大的区域性的品牌作为“帽子”,而对于打造属于企业自己的品牌的事情并不上心。
虽然也有很多盟市旗县政府在大力推进“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也不遗余力地宣传知名度,媒体宣传,展会推介会频繁出击,但是由于总是那几种“大疙蛋”产品,就算上台了、推介了,市场表现乏善可陈。
三、成功案例借鉴:国外和国内的牛羊肉创新经验在全球范围内,牛羊肉的深加工和创新已经走在了前列。一些成功的案例为内蒙古牛羊肉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1.**澳大利亚牛肉:冷链物流和高附加值产品**澳大利亚是全球知名的牛肉生产国,其牛肉产品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其得天独厚的养殖资源,更在于其在牛肉深加工和熟食化产品上的成功转型。
例如,澳大利亚的“即食牛肉”系列产品,采用现代冷链技术,保持了牛肉的新鲜度,同时通过便捷的包装和风味创新,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青睐。此外,澳大利亚牛肉企业还注重品牌化建设,如“澳洲牛肉”的全球化推广,使其成为高品质牛肉的代名词。2.**新西兰羊肉:多样化产品和全球化战略**
新西兰作为全球羊肉出口大国,其羊肉的深加工已经形成了多个产品系列。从羊肉的高端产品如羊排、羊腿,到便捷的冷冻羊肉切块和即食羊肉,都是其深加工产品的成功案例。
新西兰羊肉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技术创新,还在于其多样化的产品和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形态,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新西兰的羊肉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3.**国内成功案例:金锣集团和大北农**
国内一些企业也在牛羊肉产品的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以金锣集团为例,其通过加大在肉制品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出了牛肉肠、牛肉火腿等多元化产品,有效拓展了市场空间。
大北农则通过智能化技术优化养殖过程,并致力于在牛羊肉深加工方面的技术创新,推出了牛肉片、羊肉片等方便食用的休闲产品,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内蒙古也有不错案例**
在内蒙古牛羊肉产业的创新中,蒙都羊业的“蒙都羊蝎子火锅”产品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该产品是通过对传统羊肉深加工的创新,结合现代消费者对便捷、健康的饮食需求,推出的一款具有高附加值的餐桌食品。通过不断优化配方和包装设计,成功推出市场,并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便捷的食用方式,迅速在电商平台上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京东和天猫等电商平台上,蒙都羊蝎子火锅产品的年销售额突破了近亿元,成为牛羊肉行业中的一个标杆性产品。这一成功不仅证明了内蒙古企业在牛羊肉深加工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借鉴蒙都羊业的经验,其他企业可以进一步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即食类、休闲类牛羊肉产品,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便捷、高质量食品的追求。
这一案例的成功,展示了创新产品如何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销售渠道,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认同。
四、内蒙古牛羊肉产业的创新路径
面对挑战和机遇,内蒙古牛羊肉产业在深度加工和产品创新方面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突破:
1.**加快转变牛羊肉产品创新研发理念**
提升深加工的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理念的问题。“脑子要是转不过弯来,咋也白费”。企业要充分和紧迫认识到,现在随着市场的变化,年轻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的变化,使我们传统类型业态的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虽然我们内蒙古的牛羊肉的原材料品质无可挑剔,我们内蒙古人经常讲的“内蒙古的羊肉不用调料清水煮撒一把盐就能吃”,但全国的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者并不一定都喜欢这样的烹饪形式,所以我们还是要结合不断变化的消费人群的需求来创新更丰富的产品类型,这是解决理念的问题。2.**加强产品创新,拓展多元化产品线**
内蒙古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例如,开发即食牛羊肉产品,如牛肉干、羊肉干、牛肉酱、羊肉汤等,满足消费者便捷、健康的饮食需求。
同时,研发高附加值的产品,除了风干牛肉,更应该加大更丰富场景的产品,腌制、熏制、煎烤、炖煮等餐桌类预制类的食品。
我们在湖南长沙的711便利店里看到有一款源自内蒙古的草原牛肉干,这个产品规格很小,包装很小,价格20多块钱一袋,以便于消费者休闲化、临时性的购买和重复性的购买。虽然看起来单个的包装规格比较小,但是计算起来500克的价格已经超过200元,并动销很快。
这个产品并不像内蒙古的牛羊肉企业经常做的传统特产牛肉干产品那样大包装、500克容量、价格在160块钱以上,因为这样的产品只适合旅游人群的一次性购买,并不能产生重复购买。
3.**与专业研发创新机构合作,进行产品创新**
有了产品创新研发的理念之后,除了那些少数的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可以自己组建研发创新团队,购买先进的设备,成立创新研发实验室之外,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自己做这个事情。
中小企业可以“借鸡下蛋”,借助包括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或者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第三方权威的科研机构,委托他们帮助企业研发创新产品。当然也可以委托第三方研究咨询机构,包括现代化餐饮食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现在有很多第三方专注于食品农牧产品创新研发的企业和民营研究机构,合作解决产品创新的问题。
4.**发展品牌化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企业应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通过差异化产品和个性化包装,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牛羊肉品牌,并逐步推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企业要明白,现在是“品牌算数”的时代,再好的产品也要讲出一个共鸣的故事,才能让你的产品走进他们的心智。
而打造品牌并非简单自媒体传播一下,抖音开个官号,让大V直播一下,小红书找几个达人种几次草那么简单。要有效借助各级政府力推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和政策,结合你想满足的消费人群,将你创新研发的新产品,赋予可以产生共鸣的品牌形象、理念或创新的产品包装形式,再采用消费者接受的形式与之互动推广,长期的动态创新地开展,才能用产品推广品牌形象,用品牌名气扩展产品,才能实现品牌的突破,才能实现市场竞争力的突破。
当然,也一定要认识到与有经验专业背景强的品牌咨询策划机构进行合作的价值。
五、结语
内蒙古的牛羊肉产业,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庞大的市场潜力,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产业的深度加工、产品创新和品牌化建设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唯有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内蒙古的牛羊肉产业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内蒙古农旅所品牌研究中心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呼和浩特的品牌发展研究专业机构,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维立体融合的方式,培育打造农牧业品牌和农牧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该中心不仅荣获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金刀奖TOP10品牌策略服务商、虎啸奖金奖咨询机构、乡村振兴与区域品牌策划优秀智库、中国蔬菜产业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殊荣,成农牧业和牛羊肉品牌全案策划领域更有经验的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