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养殖类
畜牧专业综合实践实施方案
专业责任教师:彭瑛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畜牧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第一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畜禽养殖生产技术指导、生产操作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有效地保证本专业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央电大《畜牧兽医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和省校《开放教育及成人教育毕业论文工作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按照教学计划,一般将综合实践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也可根据农时季节灵活安排。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免考。
二、生产实习的实施方案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
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指导或应用于实际生产,具体是:(1)进一步明确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群众、了解生产、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提高实践技能,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产实习的方式
以下所提的“生产实习”均包含了“社会随岗实践”这种实习方式。
按照本专业教学计划,一般将生产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但现在提倡随岗实践,因此,可根据学生的工作情况结合专业要求随时随岗实习,或者按照各地不同的生产季节灵活安排。通常在3~7月或11月~次年1月进行。生产实习安排8周,计8学分。
(四)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1、生产实习不得免修、免考。各试点分校可根据专业需要建立生产实习基地,既作为常规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也可用作毕业生产实习基地。
2、生产实习应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学生的工作情况妥善安排。实习中要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各试点教学点按照本方案要求进行,并接受省校检查。
3、生产实习开始时,要选定主题,有目的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应选定毕业作业题目,围绕选题收集、查阅资料;生产实习完成后,每个学生就实习中选定的题目在5周内完成一篇毕业作业(即实习报告或社会随岗实践报告)。
(五)生产实习的内容
l.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条件,可参加实习单位课题研究,学会调查研究、观察记载、收集数据与资料整理。进一步熟悉掌握有关养殖生产中养殖场建设、营养与饲料、繁育技术、畜禽环境卫生、主要疫病防治、畜禽产品初加工以及养殖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畜牧生产实践。
2.通过参加实习单位的畜牧兽医生产活动,培养初步的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选择实习地点和安排学生实习时,应使学生尽量掌握以下内容:
(1)畜禽养殖场的选址与场地规划。
(2)本地畜禽饲料配方设计。
(3)畜禽品种选择及杂交组合。
(4)畜禽养殖场环境环境卫生与防疫。
(5)畜禽产品的加工处理程序。
(6)当地畜禽产品市场和流通情况。
(7)畜禽常见病的防疫技术。
(8)畜禽的饲养、繁育、经营管理技术
3.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技术推广及科学普及活动,以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
4.积极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技术生产劳动,做好实习日记,牢固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农民科学致富。
(六)生产实习的组织
1.各试点教学点要十分重视综合实践环节的组织,成立生产实习领导小组及毕业作业指导小组。根据学生及实习单位情况,将学生组成实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和指导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制定生产实习计划。
2.所有实习组织情况(包括实习计划、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小组成员名单等)均报送上级电大备案。
4.根据生产实习的鉴定和毕业作业的评定,综合确定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的成绩。
5.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本专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对学生所选毕业生产实习内容有一定的研究。能经常到各实习点指导学生。原则上每个一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
6.对实习单位的要求:能够满足学生实习要求,有一定的规模,在当地生产、管理等方面比较规范、技术先进,有能够担任(或协助)指导教师的技术人员。能够与电大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三、毕业作业的实施方案
(一)毕业作业的目的
(二)毕业作业的基本要求
(1)选题: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毕业作业的题目,题目不宜过大。选题要联系实际,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选题要有地区的特色,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创造性,同时又必须是学生有兴趣的课题。只有多方面结合选题,才能调动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研讨的动力,充分发挥创新的积极性。
(2)毕业作业体裁要求:以实践分析为主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均可。如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某种动物疾病的诊断分析报告、某特种养殖场的经营管理调研报告、某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报告或总结等,只要真实反映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都可以作为毕业作业。
(3)毕业作业内容一律强调以随岗实践活动为基础,必须与本人工作或社会实践相联系。
(六)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毕业作业为依据进行毕业作业的考核和成绩评定。完整的毕业作业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参考文献等内容。
(三)毕业作业的指导和考核评价
1、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求
指导教师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其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指导与启发,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重要作用。基于随岗实践的毕业作业改革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学生的选题、材料收集、拟定提纲、初稿指导等方面,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监控,更需要依据学生的岗位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具体工作问题。
③在拟定提纲方面,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提炼观点,调整结构,确定研究重点与写作计划。
2、指导方法与要求
①期初,专业责任教师要集中组织以生产实习(含社会随岗实践)为主题的毕业作业开题讲座,并对以生产实习(含社会随岗实践)为主题的毕业作业写作进行指导,提出明确要求,指导毕业作业的选题与收集材料。
②毕业作业开题时,要个别指导学生结合前期生产实习(含社会随岗实践)积累的经验与材料,对有关问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并以此确定毕业作业选题基础。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充分指导,掌握学生选题的动机与目的,以监控其写作过程的真实性。
3、毕业作业的考核与评价
①考评原则:教师在初稿修改的指导审查过程中,应严格坚持原创性、真实性与实效性原则,并针对此三点作出评价,写出指导意见,评定等级。
②指导教师对毕业作业的评语内容包括:毕业作业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的情况;毕业作业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情况及其实用价值;学员独立完成毕业作业的情况;学员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员完成毕业作业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
③毕业作业由教学点指导教师初评,经毕业作业指导小组评定后,送交试点分校有关部门审核,省电大和中央电大定期抽查。
④毕业作业成绩评定标准:评定分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具体要求如下:
优:选题专业,大小适中,有地方特色;观点独特,紧密联系了自身工作实际,具有独创性、真实性、专业性和实效性;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真实地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良:选题符合专业要求,结合了当地实际进行选题;内容充实,具有专业性、科学性与独创性;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实际参考价值;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中等:选题符合专业要求,观点正确,内容较为充实,联系了自身工作实际,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专业性;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中心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及格:选题在专业范围之内;内容科学、正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独创性和指导价值;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不及格:选题不在专业范围之内;材料空泛、虚假,没有联系自身工作实际,论证片面、混乱,无逻辑性;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四)毕业作业参考题目
1.当地猪(牛、羊、禽)品种的特点及杂交利用情况
2.当地牛(或猪、羊、禽)饲料资源状况与利用现状调查
3.对××猪(牛、羊、禽)养殖场的生产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4.对××奶牛(肉牛、猪、羊、禽)场规划与布局状况的调查分析
5.××地区牛(羊、禽、猪)奶(肉)制品情况的调研报告
6.提高奶牛产奶量及牛奶品质的技术措施探讨
7.提高本地区羊群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8.提高鸡群产蛋力的技术措施
9.影响奶牛(肉牛、养猪、养羊、养禽)生产效益的因素分析等
10.××场环境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四、综合实践环节质量监控
1、分校必须签署毕业作业质量承诺书,在此前提下,毕业作业实行分校复审、省校抽检的管理方式。凡不能承诺质量或抽检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仍由省校复审。
2、各分校严格依据本方案制定操作执行方案,指导、督促教学点规范实施,配备合适的指导教师;在毕业作业评审工作开始之前,将执行方案和指导老师配备情况报省电大“一村一大”办公室审批。凡未经审批或审批未通过的,其毕业作业成绩不予认定。
3、省电大成立毕业作业督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分校毕业作业综合实践过程进行指导、督促和抽查,内容包括综合实践环节的落实、进展与工作质量情况,调查报告,实践环节成绩记录,学生选题、指导教师配备、写作与指导过程记录,毕业作业成绩评定与质量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