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企业:如意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绿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中国绿色食品种植结构;绿色食品产业价值链;成都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成都市绿色食品企业数量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价值链分布
——中国绿色食品行业销售额:2021年中国绿色食品行业销售额达5218.6亿元
中国绿色食品中心数据显示,2011-2021年中国绿色食品行业销售额呈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2021年达到5218.6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42.9亿元,同比增长2.82%。
——中国绿色食品产量分析:2013-2021年中国绿色食品产量整体呈波动递增趋势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数据显示,2013-2021年中国绿色食品产量整体呈波动递增趋势。2013-2015年中国绿色食品产量呈递增趋势上涨,增长至2015年的12167.42万吨后开始波动下降。2021年中国绿色食品产量达10597.19万吨,同比增长2.59%。
——绿色食品产业价值链分布
根据绿色食品各产业链环节的毛利率状况可知,目前,除畜牧业外,上游各产业链环节毛利率整体均处于较高水平,2021年中国畜牧业整体毛利率不足1%,行业毛利率下降显著;中游畜禽类及饮品类产品毛利率较高,农林及加工产品和水产类产品毛利率适中;下游农贸市场环节毛利率极高,整体处于40%以上的水平且有持续上升趋势,超市及商场和线上销售渠道真题毛利水平适中。
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政策环境
2017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强化农业标准制定,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2020年,《成都市“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以“天府源”市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对在开展品牌宣传推广、标准化认证、发展品牌电商、开设品牌专营店等品牌建设方面取得实绩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给予适当奖补。
2021年,《成都市知识产权局关于推进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紧密围绕成都市“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为重点,推进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创造活力、运用效益,助力区域经济产业能级稳步提升。
2022年,《成都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大力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稳定60万亩常年蔬菜基地、100万亩“水稻+蔬菜”水旱轮作优势区域生产基地面积。
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链现状图谱
——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图谱
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链不断完善,其中,在农林牧渔及农副食品加工设备,以及中下游各加工及销售渠道均有企业布局:
——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链企业地图
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成都市绿色食品制造环节的企业主要分布于武侯区、崇州市、双流区和郫都区。
——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载体图谱
根据《关于促进成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未来成都市将坚持“品牌带动、创新驱动、集群联动、融合互动”发展路径,聚焦川菜及调味品、名优酒、方便休闲食品、健康饮料四大领域,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全链融合、绿色安全,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
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2021年成都市农作物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平稳增长
近年来,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猛,据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增加值为5.9%,2022年1-5月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增加值为2.0%,2022年1-8月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增加值达4.7%。健康平稳发展的产业环境为成都市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注: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增加值数据可获取性有限,截至2022年10月20日,成都市统计局仅公布2021年全年绿色食品产业增加值,以及部分月度绿色食品产业增加值数据。
——成都市绿色食品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波动增长
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前景及规划
——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前景
——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方面,《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成都市将从构建都市圈产业生态圈、协调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联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共同打造现代产业集群、重点建设西部城乡融合示范大走廊、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绿色食品供给品质、建设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行动共八大方向支持成都市绿色食品发展。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