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一节农业教案.pdf

1.原产地在我国的农作物:水稻、谷子、大豆、桑蚕、茶树等

2.目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农产品:

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花生

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1.利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上,解决了占世界22%的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

2.向工业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3.农产品出口换取了巨额外汇,支援了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建设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光热条

气候地区差异明显,干旱地区广,多灾害

件优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

资源性天气,台风、寒潮、旱涝灾害

地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东

水总量很大,居世界第六位(仅次

多西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很大,多旱

资源于巴西、俄、力口、美、印尼)

涝灾害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和林地比重小,

土地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农耕历史

干旱地区广;耕地后备资源少,分布在边

资源悠久.,耕地质量好

远地区

生物

种属繁多,品种丰富许多地方生态平衡遭破坏

资源

四、我国的种植业

1、概念:在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2、影响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土地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

气候条件:热量、水分、光照

3、粮食生产的重要性:需要量大;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增长慢,

人均量不多;自然灾害频繁

4、提高粮食产量途径:一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是用科学方法种田,

提高单产和质量

5、分布: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

区。

(1)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

产生原因: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项目秦岭一淮河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冬小麦、春小麦水稻、冬小麦

经济作物棉花、花生、甜菜1棉花、油菜.、甘蔗

耕作制度东北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

(2)主要种植区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A、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小麦

特点: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地区的黄淮海平原、长江以南地区

也有分布

我国专用小麦优势区:黄淮海优质小麦带、长江中下游优质麦带、大兴安岭沿麓优

质小麦。

水稻

南方(集中):长江流域(最大)、珠江三角洲等华南各省、台湾西部平原;

北方(分散):华北的河湖洼地、东北一些河流及山间平原、西北灌溉区(宁夏平

原、河西走廊)。

玉米

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

*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总产两占全国的40%左右。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总产两占全国34%左右。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总产两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总产量不足5虬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总产量约占3吼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量不足1机

B、主要种植区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

好处: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序号商品粮基地主.要粮食作物

①三江平原春小麦

②松嫩平原春小麦

③江淮地区水稻、冬小麦

④江汉平原水稻

⑤成都平原水稻

⑥洞庭湖平原水稻

⑦鄱阳湖平原水稻

⑧太湖平原水稻

⑨珠江三角洲水稻

我国商品棉基地分布

商品棉基地附近重要纺织工业基地

①江汉平原武汉

②长江下游沿江滨海平原上海、无锡

③黄淮平原青岛

北京、天津、石家庄

④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邯郸、郑州

⑤南疆(全国最大棉花基地)乌鲁木齐

我国油料作物集中产区

我国的油菜有冬油菜和秋油菜,冬油菜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秋油菜分布在甘肃、

内蒙古、新疆一带,东北。

集中产区

号料作物

长江流域,出现“北移南迁”趋向

花我国东部的暖温带(渤海沿岸、山东半岛),亚热带、热带的

生沙土和丘陵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主要糖料作物的分布

生长,习性重要产区温度带

喜温凉,耐盐碱干黑龙江、吉林、内

甜菜中温带

旱、生长期短蒙古、新疆

台湾、广东、广西、

生长期长,需水肥亚热带、

甘蔗福建、四川、云南、海

量大,喜高温,热带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

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发展花卉、蔬菜、水果、鱼、禽畜生产,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

6、农业特色

①耕作业:东部季风区

②坝子农业:云贵高原

③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④绿洲农业: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

⑤河谷农业:混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五、我国的林业

1、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作用: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既提供木材,又提供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现状:世界上少林国家。天然林采伐过度,面积缩小

措施:控制采伐量,加强营林、造林,建设速生丰产林,开展全民性义务植树,使

生长量超过采伐量,除营造用材林、薪炭林,大力发展经济林

林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最大天然林区;

西南横断山区是第二大天然林区;

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

2、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1)“三北”防护林体系;包括西北、华北、东北(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作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防止水土流失。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包括长江中上游(森林植被大大减少,水土流失严

重)

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沿海防护林体系;防御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4)太行山绿化工程;(5)平原绿化工程;(6)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

(7)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

六、我国的畜牧业

1.概念:靠放牧或饲养牲畜而取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2.分布: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

3.分类:

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

THE END
1.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力措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来自种植业的资源,实现生物的转化增值,既可以实现农牧民直接增收,同时还可以通过带动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间接促进农牧民增收。 关于新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逐步开始推进,经历了萌芽(1980—1985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ez5193z.html
2.不仅继承发展了新疆地区的()种植业等,也逐渐从畜牧业为主转变更多“回鹘西迁后,与当地民众相互交流学习,不仅继承发展了新疆地区的()种植业等,也逐渐从畜牧业为主转变为农业生产为主,生活方式也从游牧逐渐转变为定居。”相关的问题 第1题 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攻破,回鹘人除一部分迁入内地同汉人融合外,其余分三支西迁,迁往河西走廊的一支与当地诸族交往融合,形成()。 Ahttps://www.xilvlaw.com/souti/zhiye/AA6B2A40.html
3.达斡尔族介绍种植业 他们使用4牛牵引的木架铁铧犁(达木嘎)耕地,种植燕麦、大麦、荞麦、稷子、谷子、黑豆等大田作物和饕苏子、胡麻等油料作物,在宅旁园田种植白菜、萝卜和瓜果。达斡尔族人民栽培的黄烟,名列“关东烟”之首。 1914年丈量土地,移民垦荒,大批汉族农民迁入达斡尔族地区。在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商品市场的刺激下https://dwtzb.hbust.edu.cn/info/1155/1310.htm
4.对“2817”项目区畜牧业生产管理问题的雏议1王万耀对“2817”项目区畜牧业生产管理问题的雏议[J];新疆畜牧业;1992年03期 2王丕建;农林牧结合 发展大农业[J];广西农业科学;1982年03期 28全媒体记者 赵海龙;我市种植业畜牧业生产整体情况平稳向好[N];开封日报;2022年 29记者 杜磊;州直畜牧业生产运行顺利[N];伊犁日报(汉);2017年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JCM199203003.htm
5.VR互动农牧业展览厅项目,生态种植业多功能展示馆循环种植业展厅设备,生态农展馆创新创意展厅,生态畜牧业扶贫展厅,西安一笔一画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数字多媒体创意的优势企业,一笔一画数创是数字创意展示工程、3D及特种影片、多媒体展项应用集大成者,业务延伸至多媒体展馆、三维动画、立体影像、互动媒体应用、虚拟现实等方面,为政府、企业、房地产提供一站式服务。交互式https://xian.11467.com/info/9648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