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谷物。玉米深加工业的主要特点是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技术空间大、产业链较长、产品丰富、用途广泛。主要产品包括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酒精、酶制剂、有机酸、氨基酸等,以及饲料、玉米油等副产品。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除了以玉米籽粒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以外,对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其它部位也进行了深度开发,产品已延伸到新能源及生物基材料等领域,逐步形成玉米全植株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的发展新格局。
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赖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饲料、纤维饲料等数千个品种,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2017年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7718万吨,到2022年玉米深加工产能达到了10780万吨。2022年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玉米消费量7478万吨,其中,玉米淀粉领域4790万吨;玉米酒精领域1660万吨;玉米添加剂及其他领域1028万吨。
2021年中国玉米深加工量为6890万吨。由于玉米价格高、陈稻谷和陈小麦去库存以及玉米深加工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2022年玉米深加工达到7050万吨左右。整体看来,中国的玉米深加工行业仍受产业政策调整,企业短期经营面临挑战。
从政策导向来看,近年来,我国对玉米深加工的政策导向经历了从严格限制(2007年-2015年),到政策补贴鼓励适度放开(2015年-2017年),再到补贴逐步退坡(2018年-至今)三个阶段。2007年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水平低、成本高、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玉米深加工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国内饲料行业的玉米供给。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玉米2062万吨,同比下降27.27%,进口金额为71亿美元,同比下降11.55%;2022年我国主要从乌克兰和美国进口玉米,进口量分别为526万吨和1486万吨,占比分别达到26%和72%。此外,从保加利亚和缅甸等少量进口玉米。
由于我国自然环境优越,适合玉米生长,而且玉米生产成本比较低,科研基地环境比较好,利于优质玉米品种的研发。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43070.15千公顷,同比下降0.59%,产量为27720.3万吨,同比增长1.71%,需求量为29782万吨,同比增长1.02%。
图表:2018-2023年我国玉米产量统计
玉米深加工行业上游主要为玉米种植等产业,受采购体量及采购技巧的影响,不同采购企业采购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玉米政策的转向,国家对于玉米深加工的产业政策开始放松。叠加玉米价格的下降,极大的刺激玉米深加工产能的快速扩张,玉米深加工业进入了新一轮快速扩张期。
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玉米种植业、玉米深加工设备制造和物流运输等环节。这些环节为玉米深加工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和设备支持,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
在上游的玉米种植业方面,我国在2015年开始进行供给侧改革,调减了玉米的种植面积。随着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的取消,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下滑。然而,到了2021年,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玉米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有所扩张,增长至4332.4万公顷,相较2020年增长了5%。
在中游的玉米深加工环节,涉及的企业包括中粮集团、西王集团等。这些企业通过一系列科学工艺技术,对玉米进行深度加工,生产出淀粉、酒精、饲料等产品。这些产品在食品加工业、酒精行业、饲料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玉米政策的调整,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限制逐渐放松。这为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玉米价格的下降也进一步刺激了玉米深加工产能的扩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玉米深加工业进入新一轮的快速扩张期。
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在市场规模、细分产品结构、政策环境、产能扩张和供需关系等方面均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产业政策的进一步优化,玉米深加工行业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势头。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装配式建筑概述装配式建筑,或称预制建筑,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方式。这种方式中,建筑的主要部分或构件在工厂内按照统...
生鲜电商是指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生鲜类产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生鲜肉类等。生鲜电商将传统生鲜产业...
国外部分城市绿化体系分析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城市绿化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1...
早教中心行业市场分析为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陆续出台全面二胎、放开三胎政策。由于当前我国0-...
商务部等5部门近日发布关于二手车出口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在全国范围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此前,商务部、公安部、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