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盘点牛羊行业10大热点

“煎熬”与“寒冬”,可能是养牛人2024年真实的感受。

2024年国内经济复苏遇到挑战,国际形势风起云涌,行业也经历多种巨变:奶价首次低于成本价,淘汰奶牛冲击肉牛产业,反刍饲料产能跌回7年前,巴西进口牛肉超100万吨,纾困政策迅速出台……

每一件大事都反映出行业从业者的不易,虽然行情低迷,但我们仍旧砥砺前行。寒冰不能断流水,牛羊产业亦会以庞大的生命力走出困境。

复盘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展望未来,秣马厉兵再出发。辞旧迎新之际,牛羊视界盘点出年度十大热点话题,与行业牛人一同深度观察行业生态,读懂产业发展新趋势,研判行业新机遇。

2000元白手起家,自学成为兽药专

01.寒冬:奶价首次倒挂,肉牛产业大面积亏损

2024年牛奶原奶过剩的情况较上年更为严重,原奶收购价持续下跌,导致奶价和成本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倒挂。奶牛淘汰率大幅提升,据牛羊视界分析或有超过300万头淘汰奶牛进入牛肉市场,肉牛行情也一路走低,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牛肉价格已跌到近5年最低,65%以上的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

前三季度,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081万吨,同比下降11.4%,是2017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第三季度反刍料产量跌回三年前水平,也反映出牛羊产业低迷的现状。

2024年全国牛肉平均批发价格(牛羊视界制图)

点评: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遇到挑战,乳品和牛肉消费受到严重影响,数据也反映出行业当前的困境。2025年也应放弃幻想,降低预期,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客观地讲,前几年肉牛行情快速上涨,存在一定的泡沫,2023年泡沫被刺破,2024年行情维持在低位的情况也将趋于常态化。与之相对应的牛源采购成本也相应降低,对于潜心养牛的牧场来说,做好生产与管理,2025年预计依旧存在盈利的空间。

02.暴雷:鹏度农牧退市,上半年亏损3.26亿元8月9日,鹏都农牧正式收到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在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内摘牌。据其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归母净利润亏损3.2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金额有所扩大。

点评:肉牛行情持续低迷,全行业面临亏损的风险,对于鹏都农牧而言面临着更大的现金流压力。鹏都农牧的退市,也使其成为继科尔沁牛业和伊赛牛肉之后,暴雷的第三家巨头。鹏都农牧规划在云南布局千亿级肉牛产业,如今美梦破碎令人唏嘘不已。对于农牧企业而言,规模化有其优势所在,但也面临着更大的资金需求,习惯了“高杠杆”的运营模式,往往容易忽视巨大的财务风险。走得快不如走得稳,我们衷心祝愿牛羊企业行稳致远、做大做强。

03.纾困:政策频出,全力支持牛羊产业稳定生产

2024年牛羊产业消息面热闹非常,重磅消息频出,纾困、补贴支持、规范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接连出台,成为贯穿全年的主旋律。

2021年部分政策文件摘要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其中指出要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

4月1日,公安部等四部门严厉打击瘦肉精、注水肉、假冒牛羊肉等违法行为。

6月21日,农业农村部出台五大措施,稳定肉牛生产发展。

7月,农业农村部针对多位人大代表的提案作出答复,大力支持打造中国牛肉热链,加快牛肉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支持高档肉牛产业发展。

8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奶牛肉牛生产形势座谈会,会议强调,加大肉牛奶牛生产扶持力度,及时出台纾困政策,促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8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加大信贷保险支持奶牛肉牛生产座谈会,加大力度为奶牛肉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是重点任务之一。

9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大对牛羊养殖等支持力度,抓紧实施一批纾困政策,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

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发布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将从七大方面促进稳定肉牛奶牛生产。

1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部署加快发展饲草产业,明确指出2030年饲草种子自给率要达到75%。

12月19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组织中国奶业协会和部分龙头乳品加工企业召开奶源产销形势座谈会,坚决守住合作牧场不倒奶的底线。

12月27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

点评:养牛人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天,政策是产业的风向标,读懂政策才能把握先机。2024年牛业面临至暗时刻,中央迅速出台纾困政策,各省(区)快速响应,贵州、云南、四川、宁夏、辽宁、陕西、新疆等多个省区相继出台政策稳定产业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农业农村部也提出对牛肉热链、牛肉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高档肉牛产业发展等方向的大力支持。在出台纾困政策的同时,各省区也在大力推动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补贴的支持力度也非常给力,用真金白银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纾困是当务之急,高质量发展则是赢在未来。养牛人一定要读懂大势,跟上时代的脚步,经过此次行情低谷也会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是王道。

04.机遇:巨头和资本加速进入肉牛产业

由“白羽鸡王”圣农集团总投资10亿元兴建的江西圣农食品二厂(牛肉加工厂项目)加快推进,4月底全面完成设备安装工程,5月中上旬投产试运行。

5月31日,浙江美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马云一米八关联公司1.8MetersTechnologyHoldingLimited以及牛美美(杭州)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李论为股东。

6月,有消息称华为以惊人的66万吨牛肉进口量荣登中国最大牛肉进口商之位,占据了国内进口量的十分之一,华为随即辟谣。

12月,王思聪瞄准牛排快餐,再度进军餐饮界,创立的“牛校长”品牌走红网络,计划明年开100家店。

点评:行业内水深火热,牛肉价格“一跤跌回十年前”,也让更多行业外的巨头和资本大鳄嗅到了商机。中石油拥有遍布全国的网点,圣农有服务麦当劳、肯德基的肉品加工的基本功,亦或是马云王思聪的“钞能力”,跨界而来的巨头们拥有不可否认的优势资源,是降维打击还是水土不服,仍需拭目以待。

对于养牛人而言也需要有危机感,参照乳业、生猪与家禽赛道,资本的入场加快了产业规模化的进程。虽然肉牛产业仍处于散户时代,但牛人们也需要居安思危,练好内功才能无惧冲击。

05.种源:多个牛羊新品种审定通过,水牛和奶山羊产业打造科研高地

农业农村部审定通过多个畜禽、蚕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畜禽、蜂遗传资源,其中天华肉羊适应高寒生态条件,华蒙肉羊适合北方牧区和农牧交错区养殖,楚宝黑头羊适应长江中下游高温高湿气候。

多个地方品种牛羊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新突破:华西牛标王拍出50万元,皖临白山羊国审新品种正式发布,云南红河牛通过现场核验,广东省农科院首次收集到陆丰牛鲜精产量与品质指标数据……

广西水牛研究所上思县国际合作水牛繁育研究基地项目正式开工,陕西富平县高产关中奶山羊全民协同育种联合体暨高产奶山羊胚胎生产中心成立,两大特色奶产业齐头并进,打造种源和科研高地。

点评:农以种为先,有种有未来。2024年牛羊产业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中取得丰硕成果,更多新品种的诞生有助于解决种业卡脖子的问题,更是筑牢粮食安全的根基。先进的育种技术,多元化的品种资源,是我国发展牛羊产业的坚实基础,牛羊有种,未来可期。

06.疫病:山东阳谷牛场出现炭疽病例,5人感染

8月2日,山东聊城市阳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公告称,该县七级镇一肉牛养殖场发现个别炭疽病例。截至8月2日,有5名直接接触病畜的养殖场工作人员诊断为皮肤炭疽。

点评:“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疫病防控是养殖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诸如炭疽、布病、牛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牧场更应该提高警惕,一方面做好疫病防控才能保障牛群健康,才具备盈利基础;另一方面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健康养殖安全生产,万万不可有侥幸心理。

07.突破:牛结核病检测只需15分钟,效率提升300倍

点评:牛结核病是二类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持续发展。现有的牛结核病检测方法存在耗时太长、对实验条件要求高、测量误差大、非特异性高等技术瓶颈。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联合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个单位,通过4年的研究与验证,成功研制了操作简便的新的检测方法,便于基层生产现场大规模检测。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为牛结核病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突破了我国牛结核病快速检测技术瓶颈。

08.进口肉:巴西牛肉进口超100万吨,商务部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

12月2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决定自当天起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中国牛肉进口量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增长了65%,2024年上半年进口数量达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1-11月牛肉累计进口量达260万吨,相比去年同期的250万吨净增了约10万吨,增幅4%。据巴西官方表示,中国今年进口了超过100万吨巴西牛肉,同比增长12.7%。

点评:2024年肉牛及牛肉的行情低迷,进口肉的冲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数据来看,2024年牛肉进口量将再创新高。对于进口肉的问题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中国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践行者,一方面进口牛肉有助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等科技产品出海,另一方面,适量的进口肉也有助于补充国内肉品供给。但过犹不及,超量的进口肉以更低的价格对国内肉牛产业形成双重暴击。

客观地讲,进口冻肉与国产鲜牛肉的消费场景不同,国产鲜牛肉在生产、营销等方面可以差异化竞争,而并非只有与进口肉比拼价格一条路。毕竟,新鲜、安全是刚需,口感与风味也是中国消费者不断地追求。

09.品牌:品牌意识觉醒,牛羊天团进军一线消费市场

2024年肉牛羊产业品牌意识进一步觉醒,众多牛羊主产区积极开展推介活动,进军一线消费市场,与更多的消费区和消费者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四川内江与伊犁签约,打造新疆褐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可年供成渝市场2万头肉牛。

广东博罗新建粤黔·东西部协作博兴生态肉牛产业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最多可销售、屠宰、加工兴仁市输入的贵州黄牛达10万头,年产值预计可达10亿元。

京蒙协作“农畜产品销售倍增计划”升级,上半年内蒙古优质特色农畜产品销售额达141.87亿元。

青海西宁推动九大牦牛产业重点项目,与7家部委、央企形成稳定供销合作,30吨牦牛肉进入粤港澳大湾区。

第21届农交会在广州召开,内蒙、青海、宁夏、吉林、新疆、陕西等产区牛羊天团齐聚大湾区,通辽、锡林郭勒、环县、富平等产业高地在现场展示优质牛羊肉产品,全国最“牛”的产区一一亮相。

点评: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品种、品质和品牌缺一不可。品种是内核,品质是必修课,品牌则代表了企业的形象与软实力。牛羊养得好,更要卖得好,品牌塑造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打造品牌需要破圈,要讲消费者听得懂的故事。

10.带头人:体系首席科学家和岗位科学家进行调整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和岗位科学家进行调整,其中涉及畜牧领域的包括生猪、肉牛牦牛、肉羊、蛋鸡和肉鸡5个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俊雅研究员担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他主要从事肉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研究和肉牛育种数据平台建设,现任《〈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实施方案》专家组组长、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秘书长等职。

内蒙古大学刘永斌研究员当选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他主要从事绵羊种业科技创新与草食家畜(哺乳动物)育种理论、生殖发育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

我们由衷感谢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和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金海研究员,感谢他们为行业作出的辛苦付出与贡献!我们相信,在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的带领下,牛羊产业将在“种料养管防”等各个方面持续提升,尽快走出低谷。

THE END
1.2024中国畜牧业行业分析报告.docx2024中国畜牧业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述 1.1行业发展现状 (1)近年来,中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肉类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猪肉、禽肉、牛羊肉等主要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25/7110063026010013.shtm
2.2024年三季度许昌市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一、全市畜牧业生产情况 据行业监测,截止2024年9月底,全市生猪存出栏较去年同期下降;牛存栏较去年同期下降,出栏较去年同期增长;肉羊存栏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出栏较去年同期增长;家禽存栏较去年同期下降,出栏较去年同期增长。肉、蛋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奶产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https://nyncj.xuchang.gov.cn/xcny/20241012/e7d9f151-2467-480a-b83c-96feda5f5646.html
3.2024年畜牧业市场调研:我国畜牧业行业总产值超过3.5万亿元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提供食品,还为农民创造收入,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使畜牧业市场发展。以下是2024年畜牧业市场规模分析。 畜牧业市场规模 我国政府对畜牧业发展历来极为重视,改革开放后不断出台旨在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城乡居民畜牧产品需求的有利政策https://t.10jqka.com.cn/pid_383091791.shtml
4.2024年畜牧养殖市场行业现状特征及未来前景分析根据最新的行业报告,中国的生猪养殖市场规模已超过1.3万亿元,猪肉产量占全球的49%,消费量占51%。这一行业不仅是肉类供应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以及政策的调整,畜牧养殖行业正经历深刻的变革。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畜牧养殖市场的现状特征,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318d25f63c62ee5c52c16b0b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