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加强农机农技服务保障,扩大晚稻规模种植及社会化服务规模,加强极端天气防御和病虫害防治。

●全力挖掘农业增长点,巩固和提升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力争全年第一产业增长5%。

●保持各类帮扶政策稳定,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突出对低收入村组和不增反降群体的“一户一策”帮扶,确保年内不增反降动态清零。

本报讯(记者陈益铭)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稳健,实现量效齐增,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紧扣年度目标,继续守好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速推进设施农业与规模农业发展,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工作,努力打开全面乡村振兴新局面。

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我市将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加强农机农技服务保障,扩大晚稻规模种植及社会化服务规模,加强极端天气防御和病虫害防治,巩固上半年粮食生产良好增势,力争全年粮食产量达72万吨以上。围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我市将加快2.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和1.8万亩撂荒地整治,全面守好耕地红线。

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我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农业,全力挖掘农业增长点,巩固和提升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力争全年第一产业增长5%。下一步,我市将加强368个规模果蔬基地生产管理,确保圣典、唐陶等新建设施蔬菜项目实现高效满产,实现蔬菜产量超190万吨,水果产量突破110万吨大关。同时,我市将加速推进大广农牧生猪养殖、中投华农肉牛全产业链等重点项目,力促下半年生猪出栏73万头、家禽出栏3400万羽,并全力支持苍梧金柏林、蒙山鼎盛等339个新建陆基圆池项目,以实现水产品产量达到4.2万吨。

农业龙头企业是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在农业企业培育方面,我市将加快市级、县级农业龙头企业的认定,力争新增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而在茶文化领域,我市将推动黑石山茶文旅综合体等10个项目建设,策划六堡茶文化节及全球推广活动,增强品牌影响力。为支持茶企发展,我市将扶持5家茶企达到规模标准,助力20家新茶企获SC许可,推动六堡茶产业税收超6000万元,年产量超2万吨,全年综合产值达250亿元。

林业是我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经济支柱。下一阶段,我市将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全力保障木材生产,完成林木采伐蓄积量400万立方米以上;持续抓好甜蜜家蜂业林下蜜蜂生态养殖基地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50亿元以上。

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我市将通过实施农民收入增收工程,持续推动乡村富民产业补链延链,积极发展农文旅、庭院经济等新业态,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拓展订单生产、土地入股、务工就业等多种联结模式,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我市将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技能培训,强化欠薪问题整治,服务保障农民工权益。同时,我市积极盘活、提高资源资产利用效率,保持各类帮扶政策稳定,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突出对低收入村组和不增反降群体的“一户一策”帮扶,确保年内不增反降动态清零。

THE END
1.主题教育福安:传承“四下基层”,推动高质量发展农业提质增效 助推乡村振兴 下白石镇湖头村特晚熟龙眼种植基地智能温控大棚集控湿调温、水肥一体化系统于一体,确保了龙眼的果质。10月9日,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四下基层”,在这里举办晚熟龙眼设施栽培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科技龙眼”让来自全市的农技人员、种植户大开眼界。 https://www.fa-today.com/article/ij6v10ccpba97rgb.html
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原镇新一届党委班子提出了“13553”发展战略,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揽,以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为定位,以实现经济强、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社会稳为目标,以集镇发展、项目建设、产业升级、区域治理、民生事业为重点,以强化民风驱动、开放带动、党建推动为保障。砥砺前行,破难攻坚,http://www.akxw.cn/s/tuopinzhenxing/index_12.html
3.延安日报富硒产业集绿色农业、功能农业、健康产业于一体,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元化美好生活的消费需求,对于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促进全面小康和全民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推进富硒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https://paper.yanews.cn/yarb/20230517/mhtml/page_07_content_20230517008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