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品牌|一文说透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经营品牌化品牌影响力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成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如何有效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品牌化建设,农产品不仅能够提升市场价值,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结合多个方面,认识农产品区域品牌,探讨其建设的思路、策略和有效路径。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定义与特点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定义

2、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打造对于推动区域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区域品牌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普遍特点

1、地域特色

2、公共属性

3、品牌效应

农产品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品牌效应,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区域内农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这种品牌效应有助于推动区域内农产品的销售和产业化发展。

4、标准规范

农产品区域品牌通常会有一套严格的生产和管理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这些标准规范了农产品的生产流程、技术要求、产品质量等方面,使得区域内的农产品能够保持稳定的品质水平。

5、联合发展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策略

一、新模式: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

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的模式不仅保证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政府主导与企业化运作

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的核心在于政府的主导作用与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协调资源、提供支持,为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企业则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品牌建设、产品推广和市场营销,实现品牌的商业价值。

2、一个品牌统领一个品类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区域都会围绕其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打造一个具有代表性和竞争力的品牌,从而统领整个品类。这样既有助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又能有效避免同品类产品之间的无序竞争。

3、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

领军企业作为品牌建设的主体,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这种“一企带一业”的模式,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4、共生共荣、错位竞争的品牌产业生态

在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的框架下,各个品牌和产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共荣、错位竞争的生态关系。这种关系既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又能够激发各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整个区域的农业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新理念:五位一体

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首先需要建立新的发展理念,即产品特色化、特色产业化、产业企业化、企业品牌化、品牌市场化五位一体的综合理念。这一理念全面覆盖了从产品源头到市场终端的各个环节,旨在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产品特色化

产品特色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整个品牌建设的起点。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形成产品特色的重要因素。

2.特色产业化

特色产业化解决了散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通过集中资源,有规模地布局建设主导产业,可以形成生产加工专业化、配套支持系列化、经营体系社会化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例如,内蒙古乳制品产业、河南速冻制品产业、聊城阿胶产业的发展壮大,都是特色产业化的成功案例。

3.产业企业化

4.企业品牌化

企业品牌化要求企业从产品观念中走出来,用品牌战略提升产品价值。

企业品牌化要求企业必须从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的产品观念中走出来,用品牌战略、手段和方法塑造产品形象,提升产品价值,彰显产品差异。通过品牌化建设,企业可以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从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5.品牌市场化

三、新路径:树品类→抓主体→建生态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路径可概括为树品类、抓主体、建生态三个步骤。

1、树品类:找到优势资源、确定主导产业,把品类基础夯实并发展壮大。浦江猕猴桃通过深耕猕猴桃产业,成功打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猕猴桃品牌。

2、抓主体:以领军企业为核心,形成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企业法人性质的强势市场经营主体(品牌联合体)。盐池滩羊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的方式,吸引了众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推动了滩羊产业的发展。

3、建生态:在主体龙头企业壮大后,完善产业体系和配套,带动多个市场经营主体和品牌成长,形成错位竞争、共生共容、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产业生态局面。

安化黑茶产业在品牌建设中注重生态建设,通过构建茶文化旅游、茶产品研发等多元化产业链条,实现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新机制:三力合一

农产品区域品牌经营的主体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团队参股三种力量组成。

1、政府主导:政府通过出台产业政策、协调税收信贷支持等方式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政府还主导成立企业法人式的市场经营主体,集中力量推动品牌建设。

2、社会参与:引入社会资源、社会资本和第三方咨询机构等共同参与品牌建设。松粮集团与中石油吉林油田的合作便是一个成功案例。中石油的加油网点成为“查干湖”大米的销售终端,极大地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3、团队参股:吸纳经营团队参股,加强品牌营销中的短板环节。同时鼓励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条件成熟的经营主体参与品牌建设,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五、新配称:五大支撑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五大支撑”体系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主体工程,确保了品牌建设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推进。

1、产业规划为品牌建设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产业规划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它确定了品牌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战略路径。通过深入分析区域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目标市场,为品牌建设提供清晰的蓝图。

2、品牌塑造则通过品牌战略和营销策略提升产品形象和品牌价值

品牌塑造是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关键环节。通过制定品牌战略、设计品牌形象、策划营销活动等方式,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认同,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市场份额。

3、模式构建为品牌建设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路径和方法

模式构建为品牌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系。通过探索适合本区域的品牌发展模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品牌运营和管理机制,降低品牌建设成本,提高品牌建设效率。

4、组织保障则为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人才保障

组织保障是品牌建设的坚强后盾。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配备专业的人才队伍、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等方式,为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人才保障。

5、资源整合则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品牌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资源整合是品牌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整合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各类资源,形成品牌建设的合力,推动品牌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是一场中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升级之战。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和协作。通过树立新理念、构建新模式、遵循新路径和建立新机制等举措,有效地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深入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THE END
1.天津市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精品化高端化今年天津市将聚集资源发力津味土特产,大力推进品牌提质工程,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精品化、高端化。其中:小站稻礼盒选取了“金稻919”“天隆优619”两个优质品种,还有留胚米、有机大米两款高端大米,“弹、黏、香、甜”的口感让人垂涎;沙窝萝卜礼盒选自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正宗地道的青萝卜,配上网红产品“冰激凌http://www.moa.gov.cn/xw/qg/202401/t20240125_6446565.htm
2.特色农产品品牌化运作研究特色农产品品牌化运作研究 王青 开通知网号 【摘要】: 实施农业品的品牌战略,可以使农产品通过品牌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成为被追捧的奢侈品,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民也可以从中获益。当前,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特色农产品销售价格被市场低估,其中不乏品质独特的“老字号”,由于缺乏品牌意识,面临“有特色,无品牌”或“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56-1016047367.htm
3.农产品营销与品牌化建设专题培训班浙大方案/课程/计划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资料的充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农产品的品牌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强势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论题。因此,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农产品竞争http://zdpx.zju.edu.cn/zfpx2_1_4147_404.html
4.地标农产品如何走得更远推广标准化生产,是促进地标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可行之路。五常大米连续8年稳居地理标志产品大米类销售全国第一,品牌价值已攀升至713.10亿元。五常大米年产量70万吨左右,但每年利用五常大米品牌销售的大米量却能达到1000万吨。表面上看这是商标侵权问题,但本质上是群众追求品质消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240129/3dde71fc6095454c8c6599c3839f23e7/c.html
5.发达国家农业品牌建设的经验及启示(附案例)选取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荷兰等五个发达国家,分析它们的农产品品牌发展特色,研究发现,高质量保证、政府扶持、专业化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是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动力,结合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质量监管不完善、经营专业化程度低、农业技术欠发达、品牌营销力度不够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得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经验和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363764.html
6.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及未来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有哪些?2.1 农产品品牌化 建立统一的生产、包装、规格等标准,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同时为农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我国必须对现有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改造和升级,引进高科技工艺和技术,逐步提高产品的转化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实行深加工标准,注重品牌建设,进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一是创建具有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要立足本地区http://www.zgxczx.cn/content_29311.html
7.新快报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平台,近年来持续深耕农村市场,推动农产品上行主流化发展,并在生产端“最初一公里”给偏远地区带去新思路、新逻辑,助力重塑农产品价值供应链。 与此同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2021年以来,农产品线上“品牌化+平台化”方向趋势发展明显,农业科技、人工智能等正在持续推进农村电商的数字化发展。https://ep.ycwb.com/epaper/xkb/h5/html5/2021-12/22/content_2572_456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