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市场环境

“农业品牌贯穿于农业供给体系全过程,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是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标志。”在4月17日于河南郑州召开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工作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一语为农业品牌建设定了音。韩长赋指出,品牌就是信誉,就是信用,就是信任。当前,我国已进入质量兴农、品牌发展的新时代。品牌成为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成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引领,成为提高市场号召力的重要抓手。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农业品牌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业品牌闪亮登场,跻身于国际舞台,丰富中国百姓和世界人民的餐桌,向世界展示中国农业的发展力量。

同时,2017年是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精准扶贫靠产业,产业扶贫靠品牌,在脱贫攻坚的决胜关键阶段,加强农产品地域品牌建设已刻不容缓。农业部确定2017年为“农业品牌推进年”,《2017年农业部定点扶贫工作方案》提出,“支持定点扶贫县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充分利用农业部系统平台资源帮助搞好品牌推介营销”,“扶持定点扶贫县打造‘三品一标’特色产品品牌,支持创建绿色或有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让农业品牌亮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农产品消费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农业品牌化发展是提升农业供给质量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品牌建设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中彰显出了力量,其以市场需求为原点,带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保障质量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当前,品牌建设已经上升为我国农业参与全球农业竞争的国家战略,被视作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征途上释放出新动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中专门提道,“大力推动品牌建设,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打造一批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和食品品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创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产品等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重要方面加以强调。

韩长赋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工作会上强调,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及农业品牌创建,是一项必须长期抓经常抓认真抓的战略性任务,是农业农村创新的领域。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农产品加工业强起来、农业品牌亮起来、广大农民富起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此,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发展理念,深度挖掘农业品牌的文化价值,加快培育特色突出、类型多样、核心竞争力强的农业品牌。

同时,各地不断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努力补齐农业品牌化发展的“短板”;加强品牌主体培育,利用好税收、公共财政投入、补贴和金融信贷等支农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宣传、渠道开拓和产品促销,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商标、推广品牌,使新型经营主体逐步成长为品牌建设的主力军。

竞争力不断增强

“销售农副产品是扶贫面临的普遍问题,树立品牌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这一年来,福建省古田县民富中心负责人李晓霞见证了农业品牌化给贫困山区带来的改变。地处偏远的平湖镇南岭村菌菇资源丰富,但没有品牌,打不开市场。直到驻村第一书记带着村民成立了欣南岭果蔬合作社,把“欣南岭”品牌菌菇打进超市,情况才开始改观。“有了品牌,200克茶树菇进超市,能卖到33元,而原来只有批发,500克才卖33元。”南岭村村民张兰光说,他家的15万袋茶树菇年收入能有好几万元。

尝到品牌建设甜头的远不止古田。“通过标准化生产,我们的果子品质越来越高。”陕西延安洛川县石头镇吴家庄村村民张普明说。作为全国农产品区域百强公用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洛川苹果2016年品牌估价达到65.9亿元。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产业格局在洛川已经成形,2016年苹果产值达到了40亿元,全县农民收入的50%源于此。

山东烟台津成泰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拥有烟台苹果十大品牌之一的“王山津成泰”牌苹果,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2016年公司营业额达到了2亿元。“我们自企业成立后就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在收购中严格把关,以保证果品的质量。”公司总经理崔广忠说。在这里,维护“烟台苹果”区域品牌美誉度已经成为不少果农和企业的自觉行动,这有赖于政府部门的引导,更是市场的理性选择。

来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核准注册农产品商标数约240万件。截至2016年底,全国“三品一标”总数接近10.8万个,已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篮里的“常客”。一大批品牌农产品得到了稳步发展,逐渐成长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农业品牌发展未来可期诚然,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发展很快,成绩斐然,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品牌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例如还缺乏品牌发展战略思维,行动上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品牌主体实力不强等。

“十三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农业品牌建设被寄予厚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举措,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渠道,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路径。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要求,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满足居民的消费升级需求,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推动供给总量、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总量、需求结构的发展变化。这为新时期推动农业品牌工作指明了方向。

农业部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已经在着手制定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工作。提出加强农业品牌的顶层设计,不断丰富创新工作体制和实现形式,构建农业品牌建设新格局;抓好农业品牌的营销渠道建设,充分利用农业展会、农产品营销促销活动等平台,特别是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对各地十八大以来发展农业品牌建设的经验进行集中展示;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召开好“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博览会。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会上指出,品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依靠品牌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带动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各地要立足于精致发展,全产业链设计品牌战略,通过品牌建设倒逼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升级改造,实现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的革命性变革。要立足精管细作,建立绿色生产体系,把“精细出品牌”“绿色出品牌”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到标准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轨道,把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拢指成拳”,按照品牌标准开展生产。要立足于跨界融合,建立龙型产业体系,通过一二三产的融合扩大品牌农产品组合,推动产业增值升级,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成为跨界整合品牌资源的“龙型经济”。要立足于深耕市场,建立高效营销体系,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定制农业、现代营销体系和质量管理精准发展。要注重培育农业品牌文化,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提升品牌美誉度。

沿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市场需求的导引下,各级政府及广大市场主体切实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加强营造品牌建设氛围,传承与弘扬中华农耕文化,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农业品牌的引领下,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将得到充分释放,中国农业将从偏重于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倚重于质量与效益的“品牌农业”发展阶段转换。

我国农产品品牌迈上新台阶

●来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核准注册农产品商标数约为240万件。截至2016年底,全国“三品一标”总数接近10.8万个,已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篮里的“常客”。一大批品牌农产品得到了稳步发展,逐渐成长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中国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发展迅速,近年来更以品牌化方式走向国际市场。WTO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出口额为314亿美元,2016年达到了729.9亿美元,10年增长了132.45%。(本报记者高静)

THE END
1.农业部:构建品牌农业制度体系,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12月3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研究报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表示,品牌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 品牌和现代农业是什么关系? https://www.neofarmer.cn/news/263/
2.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2)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2) 配送 至 选择地区查看预计配送信息 快递:0元起 服务退货包运费 · 7天无理由退货 · 收货后结算 商品评价 暂无评价 中国农业出版社自营店 进店逛逛 为你推荐 查看全部 植物旅行笔记( 孙小美 著)【天冬、余天一联袂推荐】 https://h5.youzan.com/v2/goods/2okirt8x2muqz7h
3.中国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屈冬玉:推动品牌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产品公共品牌助推精准脱贫攻坚战 09:00--11:30中国农业品牌发展论坛 09:00--11:30河南(信阳)茶叶论坛等 15:00--17:30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大会 19:30--21:30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座谈会 19:30--20:30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产业扶贫基金对接活动会http://www.moa.gov.cn/ztzl/zgnyppfzlt/
4.《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据介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会同中国农业大学编写了《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0)》,目的是为了深入推进品牌强农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梳理农业品牌主要做法与成效,为品牌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分析农业品牌建设主要问题,明确农业品牌建设着力点;展望农业品牌发展趋势,创新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发展。 http://www.yiruwang.com/news/5818.html
5.《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核心提示:7月24日, 2020中国农业品牌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发布并解读《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 7月24日, 2020中国农业品牌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发布并解读《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https://www.chinatopbrands.net/s/1450-6324-19342.html
6.科学规范培育农业品牌聚力助推产业提质增效思享汇(二)农业品牌体系逐步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三级三类农业品牌发展体系走在全国前列,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韩城大红袍花椒、米脂小米4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其中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评估687.27亿元,居全国水果类第一位;柞水木耳等2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创新https://www.ishaanxi.com/c/2024/0531/3158425.shtml
7.解读《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1)》.pdf解读《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1)》.pdf 5页内容提供方:xumingge 大小:922.23 K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1-07-24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21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解读《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1)》.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23/5213110001003314.shtm
8.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省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此外,在“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榜单中,广东新会陈皮(影响力983.75)略超五常大米(影响力982.45),广东茂名罗非鱼(影响力917.47)、化州橘红(影响力731.61)亦榜上有名,但广东省上榜品牌仅有3个,与福建(8个)等强省对比仍有一定差距。可以看到,我省农业品牌发展快速,但同时农业品牌竞争力、影响力http://www.gdrd.cn/zyfb/yajy/14th/content/mpost_181897.html
9.河南日报农村版“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浚县通过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一头串起农户,一头串起企业,擎起农业高质量发展大旗,正开启‘新征程’,跑出‘加速度’。”浚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宝华表示。https://newpaper.dahe.cn/hnrbncb/html/2024-05/22/content_445_1668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