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刘久锋刘佳兴
此次在六盘水市举办的贵州“头雁”培育能力提升集训班,旨在持续提升“头雁”实力、探讨“头雁”培育经验、讲好“头雁”发展故事、搭建“头雁”交流平台、跟踪“头雁”培育成效。上至“60后”,下至“00后”,来自全省各地的170余名“头雁”优秀学员代表、优秀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村“两委”代表等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培训。培训探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功经验,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全方位解析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在实战层面为学员们提供了农产品市场营销与战略定位参考。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为进一步培育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实施了一系列乡村人才培育项目,截至目前,贵州省农村实用人才共计136.7万人,“头雁”培育数量连续三年位于全国前列。同时,贵州结合山地特色农业实际,通过开设专题特色班、建立专家工作站、搭建跨省培育交流平台、成立“头雁”发展联盟等,促进“头雁”联动,并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头雁’学员,我通过学校的资源对接,成功拿下了上海的商超订单,又经省外‘头雁’同学介绍,联系到了北京、广州等地的订单。”盘州市鸡场坪镇“盘县火腿”非遗传承人娄恒说。
“作为‘头雁’,我将积极带领群众探索致富路径,不断做强牛产业,拓宽群众增收的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参训学员、仁怀市和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会乾说。
THE END